书城社科爱弥儿
7914600000031

第31章 判断力的培养

当第一次孩子们在看见有多一半截淹在水里的棍子时,他以为是自己看见了一根折断了的棍子,他的感觉是真实没有错误的。可是换了我们大人们,如果不知道这个现象背后深藏的道理外,也会有同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去问孩子们看见了什么的时候,他就会回答说:“我看见了一根折断的木头棍子。”孩子说的没错,因为他的确是看到了一根折断了的棍子。但是,如果在他判断错误,说他发现的是一根折断了的棍子之后,再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还是说自己看见的确实是一根折断了的棍子的话,那他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活动已经变成了主动,他的判断不再是依据他的观察而是依据他的推理作出来的,他所断言的不是自己的感觉,也就是说,他由一种感官获得了的判断已经过另一种感官检验过了。

既然我们一切的错误都是由我们的判断而产生,由此可见,假如我们不需要对事物进行判断,则我们就根本不需要去学习,我们就永远也不可能会自己来欺骗骗自己,我们在无知识中,反倒比我们有了各种知识还更为快乐。有谁否认在人们的学识中有千百种真实的事件,是蒙昧无知的人永远也不清楚的呢?然而,有学问的人是不是因此就更加接近真理呢?完全相反,他们越是前进,便越是远离真理,因为在思想判断上的自负自大,比知识上的增长快得多,孩子们每学到一个真理,同时就会产生一百个错误的思想判断,的确,在欧洲的种种学术团体里,无非都是谈论一些虚妄之事的公开的场所,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说,在法兰西学院里发生的错误,比在整个休伦族人中发生的错误还要多。

既然人们知道的东西越多,则越是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唯一可以避免错误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不下任何的判断,就不会犯任何的错误。这是真理和自然给我们的教训。除了事物和我们之间为数很少的较为明显的直接关系以外,我们对所有其他的一切当然都是不很在意的。一个野蛮人是不愿意走去看那些精致的电流的奇景和机器的运转的。“这和我有什么关系?”这是无知的人最常讲的一句话,而对于一个智者来讲,也是最常说的一句话。

可惜,这句话对我们来讲就不适宜了。由于我们对一切都需要依赖,所以一切都与我们有关系,而我们的好奇心也必然要随着我们的需要来同时进行发展。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哲学家会非常好奇,而野蛮人一点也不好奇的缘故。后者对什么人都没有需要,而前者则需要所有一切的人,特别是需要恭维自己的人。你也许会说我都快要超出了自然的范围了,我可不这样觉得。大自然不会按照人类的偏见去行事的,而是会按照人类的需要,来选择它所需要的工具和尺度的。

但是,这种需要则是会随人类的环境而变化的。生活在自然环境里的自然人,和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自然人,是具有很大的区别的。爱弥儿并不是一个奔跑于荒野的野蛮人,他是一个要在城市里进行居住和生活的野蛮人。他必须懂得怎样在城市里满足自己的需要,怎样利用其他的居民,怎样才能与他们一起来进行生活,虽然他不像他们那样的生活。既然是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要依据那样多的关系来进行判断,那么,我们干脆就教他正确地去判断好了。

学习正确地判断的最好办法是这样的,它要尽量使我们的感觉过程趋向于简单,而且能够使我们不经过感觉也不至于判断失误。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很早就能以这种感官的印象,和另外一种感官的印象互相进行验证,但还是需要学会使一种感官,不需要另外的一种感官来帮助而自行验证它所获得的印象,这样,每一种感觉对我们来讲就可以变为一个观念,而这种观念和实际的情况,往往是相符合的。在这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中,我想获得的收获就是如此。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必须谨慎和耐心,这一点是很多教师不能办到的,然而要是孩子们不具备这两种态度的话,便永远也学不会如何正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了。例如,当孩子错误地依据表面的现象,将棍子看成是折断了的时候,如果我们为了指出孩子的错误,便急忙将棍子从水里面捞出来,这样也许是能纠正孩子那不正确的看法,但这样做,我们教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呢?一点也都没有使孩子学到,这是因为孩子自己也能够弄明白。啊,我们应当采取的做法不是这样,问题不在于告诉孩子一个真理是什么样子的,而在于教孩子如何去发现真理。为了更好地使孩子获得教育,就不能那样做……赶紧纠正他的错误。

现在拿爱弥儿和我做个示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首先,从我们所说的谨慎和耐心这两方面,当中的第二方面来看,所有那些按照一般的方式教育的孩子,就一定会非常肯定地回答说:“当然,是一根折断了的棍子。”我不相信爱弥儿会这样作出回答。由于他不能看出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或者假装作一位有学问的人,究竟对自己来说有什么好处。所以,他绝不会忙于下什么结论和判断,只有在有了证明的时候他才下他的结论和判断。然而,在这件事情上要找到验证,是非常不容易的。他这个人是很清楚我们会按照的表面现象,去作出的判断的,是很容易受错觉的影响,所以他一直会谨慎行事。

此外,爱弥儿也会从经验里学到,我问他的一些最微小的问题,也都是起先他还不能看出来我是出于什么目的。因此,他不会那样稀里糊涂地回答我,相反,他在回答以前会产生怀疑,要注意去看,要通过仔仔细细地研究,他绝不会给我一个连他自己也不乐意的答案,然而,要使他觉得满意的话,那是不轻松的。总之,无论是他还是我,我们都不以我们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而感到骄傲,我们引为骄傲的是不出什么错误。当我们所说的道理不是那么正确的时候,反而比我们一点道理都不懂还感到狼狈。“我不知道”这句话对我们两个人来说是很实用的,我们经常会说这句话,而讲了以后,对他和对我都没有坏处。不过,不论他是不是傻里傻气的来回答我,还是用“我不知道”这句最简洁的话,来逃避我对他的问话,我都要紧跟着讲“让我们仔仔细细地想想和观察一下吧”。

这一根有半截是插在水里的棍子,他的位置是固定地且垂直放着的。由于它看起来好像是被折断了,所以,为了弄清楚它究竟是不是被折断了的,我们要经过好些步骤之后,才可以将它从水里取出来看,或是将我们的手放进水里去摸!

我们先是绕着这个棍子转动,我们发现那折断的一段棍子也是与我们一样地在移动和转动,可见,是我们的眼睛感觉它是在动,视觉是不可以移动物体的。我们从露在水外部的那段棍子的末端笔直地往下看,棍子就不再弯曲了,靠近我们眼睛的这一端,恰恰遮挡上了另外的一端。难道是我们的眼睛又将这根棍子给变直了吗?我们搅动着水面,我们看见棍子折成好几段,成“之”字形晃动着,而且是跟着水的波纹一起动的。难道说我们将水一搅动就可以把这根棍子弄软、折断或是融化掉吗?

我们将水给排放掉,这时候我们发现棍子随着水位的降落,又开始慢慢地直立了起来。这样一来,岂不会将这件事情和光线折射的道理,解释得非常清楚了吗?既然我们单单用视觉就可以校正我们认为是视觉造成的错误,那么,我们认为视觉欺骗我们就说得不对了。假如孩子们愚蠢到不能看懂这些实验的结果,那就需要孩子用自己触觉去帮视觉的忙了。其做法不是将棍子从水里取出来,而是让它放在原来的位置,叫孩子用手从这一端摸到了另外一端,这样,他感受不到弯曲的地方,就能知道棍子不是断了的。你也许还会说,在这件事情上不仅仅是判断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推理形式的问题。你说得很正确,不过,你难道不明白是思想形成了观念,每一个判断结果便是一个推理吗?意识到一种感受,就是一个判断,一个命题。所以,只要我们将一种感觉和另一种感觉加以进行比较,我们便是在进行推理和判断了。推理的艺术和判断的艺术完全是一回事情。

爱弥儿将永远不明白屈光学这门学问,要是他没有绕着这根棍子转一转来学习一下的话。他也许是不会计算太阳上的黑斑和解剖昆虫,他也许不明白什么叫望远镜和显微镜。你那些饱有学问的学生,也许会嘲笑那些学生的无知,他们笑得不错。因为,我要孩子在使用那些仪器之前,自己能够发明那些仪器,而你们不相信这一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我在这个阶段,所实行的整个方案的精神就是在这里。如果孩子用自己的两个手指头,交叉地去转动一个小圆球的时候,感觉是有两个圆球的话,我就要在孩子确实没有弄清楚只有一个圆球以前,不让他用眼睛去看。

我想这些解释也足以清楚地说明,这些孩子们的心灵到现在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说明他们在达到这种程度时,所需要经历的过程。也许,你对我使他们意识到的事物的数量感到吃惊,因而害怕我教他们很多的知识,会伤害他们的脑筋。事情却恰好相反,我的目的正是要他们对甚多的事物保持无知的状态,而不是拿各种事物去教他们去认识。我向孩子指出通往科学的道路,告诉他们按照这条道路前进,就可以获得真理,不过真正走起来就显得很漫长了。我已经教他们开始走了几步,以便使他们知道入门的途径,但是,我没有允许他们深入进去。

由于孩子们不得不自己去长进,去学习,因而他们使用的是他们自己的理智而不是他人的理智,因为,为了不听信他人偏左的意见,就不要屈服于任何的权威,一个人他的几乎所有的谬见,大部分都不是源于自己,而是从他人那里学来的。正如工作和劳累能使身体产生有一种活力一样,如此继续不断地来练习,也可以使他们的精神产生一种活力。另外一个好处则是,孩子们心灵的发育通常是与他体力的发育是成比例的。就好比心灵和肉体一样,有多大的力量就可以做多大的事情。在他们将各种各样的事物储存在自己的记忆里之前,他要使它们经过充分的理解,此后,孩子们从记忆里拿出来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否则的话,要是懵懵懂懂地在大脑中记一大堆没有经过思考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和没有记忆任何东西是一样的。

爱弥儿所拥有的知识并不是很多,但是,他所拥有的知识都是真正是属于他自己的,他都很明白自己知道些什么和不知道些什么。凡事他经过了透彻了解的事物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他知道有许多的事物,是他目前还不了解的,而只有等到了将来长大了才能够去了解。并且还有很多的事物是他人可以去了解,而他自己永远也是不能去了解的,还有很多的事物是谁人都不能了解的。他有一个能宽大的心胸,之所以会成为这样,不是由于他拥有知识,而是由于他拥有获得知识的能力。他的头脑聪敏,心思性格开朗,能够随机应变。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的,他虽然不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但至少是一个善于学习上进的人。

只要他能够知道和清楚自己所做和所学的一切,都有什么用处和好处,能够明白他为什么会相信自己,所知道的种种的事物。如果真的能够明白,我就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我还想要再强调一次,我的目的并不是想要教给孩子们,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的知识,而是教他们如何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是教他们准确地估计知识的价值,是教他们喜爱真理胜于一切。采用这种方法,孩子们的进步可能很慢,但是绝不会走一步冤枉的路,决不会在前进不了的时候,倒退回来重新学起。

那些抽象空间和抽象的数量,都是他借助于几何图形和借助于数学符号而认识的。这些图形和符号是抽象思维的支柱,所以,孩子的感官要依靠这种支柱。他对事物的思考和认识,其依据不是事物的性质,而是事物对孩子们的影响。对于外面世界的任何物体,他只是按照它和他的关系去进行估计,但是这种预计是准确与可靠的,这之间也没有掺杂一些什么成见和妄念。他最重视对自己最有益处和有用处的事物。由于他永远也不会违背这个认识事物的方法,因而也就不会被他人的偏见所左右。

爱弥儿性情温和,也非常热爱劳动,他为人又顽强又耐心,而且还充满了十足的勇气。到现在为止,他的相像力还没有被活跃起来,因而不会使他在心目中将他遇到的危险,想象得那样的大,他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可以忍受一切痛苦,因为他还不知道如何与命运进行斗争。至于说到生死的问题,他简直还不明白它是怎样一回事情,然而,由于他已经习惯于不加抵抗地完全服从于生活需要的法则,因此,在非死不可的时候,他能够做到毫不呻吟,进而毫不挣扎地死去。在这人人都憎恶的这个时刻,大自然是只允许一部分是这样做的。自由自在地生活以及对人间的事物再无挂念,这就是懂得如何死亡的最好方法。

总之,在个人的道德观念当中,爱弥儿已经懂得了,所有的那些已经关系到自己的道德标准了。为了具备社会生活的道德,他只需进一步意识到是哪些关系到要求人们遵循的那种道德就可以了,他在这方面所欠缺的思想和知识,在不久就可获得的。他只是考虑他自己而不管他人,他觉得别人最好也不要为他动什么脑筋。他对谁都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也不认为自己对哪一个人,有什么需要应尽的义务。他在人类社会当中是自由自在独自生活的,他所依靠的只有他自己。

他比任何人都更应当依靠他自身,因为他完全达到了他那样年龄的人,可以达到的圆满的境地。他没有犯过什么重大的错误和过失,或者说,他所犯的错误和过失都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他也没有染上任何的不良恶习,或者说,他所有的恶习也都是任何人不能保证自己没有的。

这个时候的爱弥儿四肢灵活,身体强壮,思想健全而没有一点点的偏见,心地自由而没有一丝不正常的欲念。自私,这在一切欲念中,是名列第一的,而且也是最最自然的欲念。然而,在他的心中还没有初露端倪。他不扰乱他人的安宁,因而可以按照大自然所允许的范围,生活得尽量的满意、自由和快乐。你认为一个孩子就这样慢慢地长到了十五岁,就是在白白地浪费有限的光阴吗?

爱弥儿箴言:

爱弥儿只是拥有一些自然的知识,而且是纯粹的物理知识。对于历史这个名词,他都不知道,他也不知道有关道德的东西和概念。他只是知道人与事物之间的主要关系,但他一点也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他也不会总结和概括有关观念的东西,也不懂得去作抽象的思考。他可以看出一些物体所共有的性质,但他并不推究那些性质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