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若只如初见
7904900000057

第57章 江山如画(11)

也许朋友会有疑问,早闻鄱湖水,不见有草原哦!位于江南的鄱阳湖跟辽阔的大草原简直是风牛马不相及哦。如果你这样想,那是因为你像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所说:“事不目见所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你想看看我们身边的大草原吗?那么,请跟随我的笔触来到星子县的苏家当、沙湖山、蓼南乡,一个最美丽的好地方,那湖边开满了红花,候鸟在歌唱;玉莲花在哪儿等待,等她的小妹妹。这儿就是我梦中的草原……

朋友们有疑问,不奇怪哦!我其实也是带着疑问走向大草原的。当我在朋友们的引荐下,慵懒地走向大草原的时候,我甚至不会想到真有所谓的大草原,最多不过是一块小草甸而已。当我一路颠簸走到鄱阳湖边的苏家当、沙湖山时,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得目瞪口呆,眼服口服心服。我看见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就在我的面前伸展,一直洇漫到天边,辽阔的鄱阳湖竟然不见踪影,草原上生长着翠绿的茂盛无比的湖草和艳丽的阿娜多姿的蓼花,整个草原就像一块硕大无比的绿地毯铺展在浩瀚的鄱阳湖平原上,前见不到边,后看不到尾。绿草红花在艳丽的秋阳下放射出生命的光辉,散发着大自然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激动不已。面对此景,我不能不想,这只能是上帝的杰作,只能是天堂里的景色,人间绝对是难得几回闻。我的心为此狂喜地跳跃,作为为数不多的饱览过鄱湖大草原壮美与秀色的人,我为自己感到幸运。

我一边吮吸着青草和蓼花的芳香,一边沿着草原小路慢慢寻觅。目睹这般壮观神奇秀丽的一幕,我想起了领袖的诗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想到了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人和事。元朝末年,群雄竞起,朱元璋和陈友谅庞大舰队也许就在这儿鏖战,一时,硝烟滚滚,旌旗猎猎,刀光剑影,血风腥雨,好不惨烈;前往吴城古镇的商船队,也许就是打这儿驶过,剽悍的水手恣意地站在船头,放声高歌,其心可鉴天日,其情可动上苍。一个个历史人物、英雄好汉在这里演绎着自己人生的精彩华章。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浩浩鄱湖,沧海桑田,涛声依旧,留给这块土地的只有这漫无边际的生命力极强的“离离原上草”和在风中摇曳的极其艳丽的蓼花。

站在这空旷的草原上,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永恒和人生之短暂,感受到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站在这翠绿的草原上,我用心感受着鄱阳湖草原和高原大草原的异同。我发现鄱阳湖草原少的是高原草原的粗犷、苍凉;多的是生机、活力、翠绿和清秀。如果说,高原草原是一个孔武有力的伟男子,那么,鄱湖草原就是一位楚楚动人的美女子;如果说,高原草原是高耸伟岸的群山,那么,鄱湖草原就是汩汩流淌的溪水。高原草原洋溢着苍凉的美,鄱湖草原散发出隽永的味……它们是各有千秋,平分秋色。无论从哪方面说,鄱湖草原都不会输给高原草原啊!

我一边凝望着远处的绿海,一边注视着身边的湖草。我在想,这些湖草和蓼花为什么生长得如此茂盛,开得如此艳丽,那是因为它:根,深扎在鄱湖肥沃的泥土里;枝,伸张在鄱湖碧蓝的天空下;叶,摇曳在鄱湖温暖的秋阳中。它,像人一样地有人性,知道生命的美好,生命的短暂,生命的脆弱,所以格外地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活出生命的质量,放射出耀眼的光华。我从湖草顽强的生命力,联想到人生。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阳光、有逆流,也会有险境。不顺的时候,何不学学这鄱湖草原漫无边际朴实无华的小草啊。有阳光、有土地、有绿水……就会有快乐啊!

在鄱湖草原我轻轻地徜徉,慢慢咀嚼它的美、它的味。偶一抬头,发觉如血的夕阳挂在天边,晚霞把大草原染得彤红。夕阳下,现代牧童躺在草原上,一边吆喝着牛群,一边轻轻哼起《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草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我终于见到了这辽阔的土地,站在这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是啊!不经意之间,终于见到了父亲的草原,是那样的宽广和翠绿,在它的怀抱里,我如痴如醉,竟忘记了归去,忘记了归去!激动得不知说些啥?我真的不禁潸然泪下。告别的时候,我就在想,大自然冬去春来,日出日落。春风还会再度江南,草原还会再绿,夕阳还会再红,我即使英雄迟暮了,我还会再来鄱阳湖大草原,看看我梦中的草原,父亲的草原……

西双版纳美,一醉一陶然

在彩云之南的西南边陲,有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这里是中国惟一的一片热带雨林,也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惟一的一块绿洲。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热带原始森林景观,因而,她被人们亲切地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物王国”。这里还是前往东南亚的“窗口”。奔腾咆哮的澜沧江纵贯南北,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5国,汇入太平洋,因而,她又被人们亲切地誉为“东方的多瑙河”。这里还有世居的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爱伲人等创造的灿烂文化。他们有的遇水而居,有的建房于平坝,有的驻足于山腰,有的立寨于山顶。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穿戴,不同的习俗,别样的山歌,异样的舞蹈,加上珍奇的植物和各异的野生动物,为这片土地抹上了一笔绚丽的色彩。这片没有冬天、只有春天的热土,就是人们无比神往的美丽、富饶、神奇、迷人的西双版纳。

“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啊,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啊,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听啊,多少深情的葫芦笙,对你倾诉了心中的爱慕。哎罗喂,金孔雀般的好姑娘,为什么不打开你的窗户。”20年前就听过著名女歌唱家于淑珍演唱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总是幻想着有一天,在一个月光朗朗的晚上,能够走进傣家姑娘的小竹楼,对她倾诉着心中的爱慕。等待了20年,梦幻了20载,这一天终于来了,我迈着匆匆的步履,抖落一身的尘埃,走进了心中的西双版纳,“巧遇”了赶摆的“小卜哨”(傣家少女),耳听“赞哈”的天籁之音,眼观“孔雀公主”的翩翩舞姿,和着澜沧江的优美旋律,在夕阳下欣赏“傣女沐浴图”……我在这风情万种的傣乡陶醉了,在这诗情画意的境界里迷失了,在这瑰丽的情歌诗海中畅游了……我,心满意足了。

我满足什么呢?我“臭美”什么呢?我和许多平平常常的旅人一样,只是到了西双版纳啊!是,是的,是和他们一样,可又不一样。我看到了我自己想看到的一切,比如说,景洪风情、民族风情、澜沧江风情、傣家风情,还有迷人的橄榄坝、神秘的“野象谷”、神奇的望天树空中走廊、亚洲最大的热带植物园和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不光是可视的西双版纳,还有我想象中的西双版纳,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五彩斑斓的西双版纳;所有的这一切,我都触摸了、感悟了、想象了,您说,我还不该高兴吗?

我到西双版纳的第一天,便迫不及待地想饱览景洪风情。景洪被傣家人誉为“黎明之城”。它既是西双版纳州的首府,又是云南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在景洪,我从明亮的白天徜徉到绚丽的夜晚。看奔腾的澜沧江穿城而过,激起浪花朵朵;看高大浓密的椰子树、油棕树、棕榈树、槟榔树、三角梅、炮仗花把景洪编织成了一个清凉翠绿的世界……在这个洋溢着热带风光气息的世界里,求学佛寺的小和尚经声琅琅,满面春色、风情万种的的傣家少女款款走来。景洪,可谓是浓缩了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因为景洪而增色多多。

到西双版纳,如果不去看民族风情,可谓遗憾。而我绝对是一个不会留下遗憾的“家伙”。再怎么着也得体验一下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我看见,民族风情园的南面,四季都是绿的世界、花的世界,只见园内广植热带树木、水果和奇花异草,风景令人陶醉。而北园却人文得多,住着“水的民族”、“谷族”、“濮人”的后裔、“舅舅的后代”、“猎虎的民族”……流传着《召树屯》、《娥并与洛桑》的故事,《烟本雀本》的史诗,《神人顾米亚》的神话。在这里,我更看到了似出水芙蓉般的傣家少女,山花烂漫般的哈尼姑娘,雍容华贵的瑶族妇女。她们自在地吹着“葫芦丝”、“芦笙”,唱着“巴什情歌”,跳着“孔雀舞”……嬉笑地拉着我加入她们快乐的舞步。她们是西双版纳密林中一群快乐的天使,是绽放在这片土地上的报春花。

在西双版纳的日子里,可以说,我始终在澜沧江的怀抱里,我对这条西双版纳的母亲河始终充满着好奇和热爱。我第一次看见她在西双版纳的崇山峻岭中奔腾,温婉地滋润着西双版纳的美丽田园,无私地养育着两岸的儿女时,我的心里便有一种莫名的激动,看着她时,眼睛饱含热泪。后来想,我为啥这样感动,却原来,这条神话般的大河一直流淌在我的心中。放眼望去,只见沿江两岸山清水秀,环境优雅;沿途林木苍翠,鸟语花香。傍水而建的傣家竹楼掩映在浓荫翠盖之间,珍禽异兽翻越奔走在高大的热带雨林之中。蓝天白云之下,碧绿大地之上,时时闪动着衣着鲜艳的傣家少女的靓丽身影,传来她们动听无比的情歌声。夕阳染红的江边,“傣女沐浴图”不时映入眼帘。此情此景,真的犹如梦境,让人浮想联翩。真可谓:澜沧江风情万种,西双版纳如诗如梦……

在美丽的澜沧江边,有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因地形椭圆,林木葱茏似橄榄,而被人们亲切地誉为橄榄坝。这里,江面开阔,林木葱茏,高榕如伞,四季青翠,满目都是橡胶林、椰树林、香蕉林、柚子林等热带植物。椰林深处掩映着一幢幢别具特色的傣家竹楼,身着鲜艳筒裙的傣家妇女穿梭于寨子和树林之间。在这里,傣家人户户种田,家家种果,村村有胶园,寨寨有林木,婉若绿孔雀开屏的美丽图景。此情此景,使我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冯牧在《澜沧江边的蝴蝶会》中对橄榄坝的热情讴歌。看着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读着冯牧先生的散文,真的让人醉心不已。我的心如同身边的青橄榄般,滋味特别,回味无穷。

如果说到西双版纳,最主要的是去欣赏植物、动物和民族风情的话,那么勐仑植物园是最该去的。在这里,我看见了会下雨的“雨树”、闻歌起舞的“跳舞草”、会流血的“龙血树”、会储水的“储水藤”、会变味的“神秘果”、叶径宽达2米浮于水面负载数十千克也不会被压塌的“王莲”、一碰即收拢叶子的“含羞草”以及附生在乔木或棕树上开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花的“树上植物园”等等。占地900万平方米,栽种了3000种热带植物、号称世界第四大的勐仑植物园,真的让人大开眼界,收益多多……

“澜沧江边,莱阳河畔,有颗明珠光彩夺目,这就是我的家。竹海中隐映着白塔,长壁上刻满了神话,金湖边点缀着红宝石,绿林里飞出南多大。”这是西双版纳人对原始森林的深情歌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看见明净的莱阳河水流淌在寂静的大森林里,林中遍布着百年以上的天然林木。其中,“望天树”高耸入云,“绞杀树”藤树扭缠共生死,巨大的榕树板根需几十人才能合抱,还有许多鲜艳的寄生野花和青翠碧绿的树叶交相辉映。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啊,你无处不洋溢着神秘、原始、幽静的气氛。置身你的怀抱,我时时感受到了大自然鲜活的生命气息。看啊!自由飞翔的小鸟、悠然觅食的奚鹿、灵动顽皮的野猴、头顶犄角的犀牛……在这个没有污染的、自然的天堂里生活得多么惬意、多么自在、多么幸福,惹得人类,特别是像我这般的多愁善感的文人一族,羡慕不已。我多想把心灵融入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怀抱啊!我屏声静气,似乎听到了林间万物的生长声、竹子的拔节声,大有返璞归真之感!

酷爱旅游的“驴友”告诉我,在中国要看亚洲野象,必须到西双版纳,到西双版纳看野象又必须到野象谷。野象谷位于景洪市北部47公里处,面积达369公顷。陪同我的是一位年仅18岁的基诺族美女导游,她告诉我,野象谷除野象外,还有野牛、巨蜥、蟒蛇、绿孔雀等保护动物。看野象的最好办法是,站在树上旅馆的窗户旁,静静地等待野象群的出没。由于我的耐心不足,我没有看到自由出没的真正的野象,倒是看到了被驯化了的野象的表演。表面上看来是有些遗憾。但又并不遗憾,我倚在野象谷的旅馆里,放眼满目的原始森林,满眼都是郁郁苍苍,心情好极了。此情此景,我不禁怀想起傣族的先民们和这纯净的大自然相融相谐、快乐如皇帝的幸福日子。什么时候我也能摆脱尘世的烦恼,无忧无虑如傣家人,做一回真正的大自然之子,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哦。

行走在西双版纳,进过傣家的小竹楼,吃过傣家的竹筒饭,和傣族少女一起唱过歌、跳过舞、做过游戏……每天用心用笔记录下自己的全部情感,一切的一切,我都忘不了,也不会忘,因为这是我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感动。一直以为,旅游是一种很个人化很情绪化的东西。一样的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你感动了、快乐了,就成。一如我在美丽的西双版纳……

结束此文时,猛然想起那个年轻的基诺族美女导游对我说的一句话:“你很适合西双版纳这块土地,因为你和这土地一样浪漫多情。”是啊!冥冥之中我和我行走的这片土地早已有了某种默契,我真的早就应该来看看她了。我爱西双版纳,所以我一醉一陶然!

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新疆,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承载着人们许多童话般的梦想。那奇花异草的静谧,珍禽异兽的喧嚣,仙山天国的飘渺,动听旋律的美妙。新疆一直像谜一样地吸引我,走进新疆一直是我的梦想。金秋十月,我迈着沉重的步履,终于走进了朝思暮想、美丽神奇的西域,看大漠瀚海、冰川雪山;听驼铃声声、风吹草底;念古道悠悠、达坂城姑娘……在新疆的日子里,我的心一直被一种情绪澎湃着、感染着,现在想来,那就是发自内心的对新疆的无比的爱。我含着热泪,叫一声大西北,我的亲爹亲娘。

美景没法让人不爱,美曲使人不能不喜欢。从王洛宾的优美旋律和巴哈尔古丽的深情演绎中,我读懂了新疆。不是吗?《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边疆处处赛江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石榴花》、《阿拉尔罕,我的黑眼睛》……这一系列耳熟能详的优美旋律,就像大雁掠过蔚蓝的天空,在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痕。从唐朝大诗人李白、王昌龄、卢纶的壮美诗句中,我体味着新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默默见临洮。”(王昌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由此可以说,不到新疆,不知新疆之大;不到新疆,不知新疆之美;不到新疆,不知新疆之壮观。那么新疆的魅力在哪?就在于她既有雄奇壮阔的阳刚,也有摇曳生姿的阴柔;既有大漠孤烟的苍凉,也有风花雪月的多情;既承载着历史深处的屐痕,也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