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若只如初见
7904900000039

第39章 岁月如歌(3)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你变了。变得沉默寡言,变得郁郁寡欢,变得锐气不再,变得老态凸现。在小城孤寂凄苦的日子里,你真像孔子所说的:“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你谨记的是:“闲时莫论是非,静时当思己过”的古训;铭刻的是:“忍一时,百事易处;退一步,千里可行”的箴言。一本长达20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被你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你读懂了什么?你读懂了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无可奈何的凄苦吗?你读懂了孔子特立独行、知音难觅、不受重用的苍凉吗?你读懂了孔子孜孜不倦、诲人不已、痴心办学的情操吗?你读了,但你没有完全读懂哦!孔子思想,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你离真正读懂孔子还差得远啊!归根结底还是才气不够啊!你比不得北师大的于丹教授,但孔子的话你记住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告诉了你做人做事做官的道理。于是你知道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和人生来平等,人们要互相爱护。那么,你为什么人到中年才知道孔子的伟大呢?为什么历经风雨后才对《论语》情有独钟呢?不仅仅是因为北师大的于丹教授最近才在《百家讲坛》开讲的“《论语》心得”吧!更不是因为这么多年来对这部千古名著闻而未闻吧!那是因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生活哦!生活这本大书教会了你许多许多。你忘不了,这么多年来,你从北京到省城,从省城到小城,颠沛流离,受尽折磨;你常记得,这么些岁月,你上大学,入党,做处长,当教授,步步艰难,寸心自知;你更铭刻,这么些日子,你家在美国洛杉矶,家在中国上海,家在江西南昌,却居无定处,寄人篱下。你屡经磨难后,终于知道,这世上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一个是容易的;终于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你曾在宦海游泳多年,你终于想明白了。“文章千古好,仕途一时空。”你偶尔也有应酬,也有香车宝马、名媛佳丽、大快朵颐,但事后你常常为此而寝食不安。回住处后便背诵白居易的《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利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你看见所谓的精英,慷国家之慨,酒足饭饱,摸着麻将,打着饱嗝,得意洋洋的时候,你的心在一阵阵地生痛,在汩汩流血。你的耳边长久地回响起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教诲:“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们领受了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简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爱因斯坦的话,犹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使你铭记。为此,你才会闪出想当农民的念头。过简朴的农家生活,学学最近在庐山脚下安家的德国绅士,心静如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们不禁要问,你为啥有这种归隐的想法呢?你是不是想起了你曾经生活过的南美阿根廷潘帕斯大草原,你是否记起了德国伟大的思想家费尔巴哈的话:“美丽的碧绿的牧场就是自然和人,因为这两样东西是属于一体的。”而你生活的鄱阳湖畔没有碧绿的大草原,更没有南美的骏马,你只能想到近处的南山啊!你想回归自然,并像明朝大理学家王阳明在藏画题词中所描述的:“安得于嘉林甘泉间,构一草舍,以老他乡;无怀葛天之民,求之不远,盖学问之道,随处即是,惟宜读书以先之。”你想当农民,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当,以后会不会当呢?你自己都不敢说定。说明你的思想还没有孔子所说的那个高度啊!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你称不上智者,但你应该是仁者哦!你的最后归宿应该是祖国的青山绿水。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生活中,你奉行的是“宁愿人负我,我绝不负人”的做人原则。你既遇见过许多好君子,也碰见过极少数的小人。遇君子者,你幸;碰小人也,你命,仅此而已。实际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就是多彩的世界,这就是人间的生活。当然,你能这样豁达地想,那是以后的事,是生活大师调教出来的结果。小人也好,君子也罢,一觉醒来,你照看你的春花秋月东流水。在扬子江边,在鄱阳湖畔,你看江花似火,落霞漫天。面对这样浪漫的景色,你不能不写诗哦!可你却没写,是不是因为你老了,还是你已经江郎才尽了,或是诗是“80后”干的事情。而你以前是写诗的,你一直记得著名诗人海子说的话:“诗人分为两类,一类关注自我,而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热爱风景,热爱景色,热爱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热爱的是景色中的灵魂,是风景中的大生命的呼吸。”这两者,你似乎都兼而有之。你不光关注自我,更关注祖国、民族的命运和未来。你常说,无论你生在哪里,你是中国人;无论你身在何处,誓做中国魂。即使你死了,连羽毛也要化为泥土。为什么你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你深爱脚下这片土地。

许多人都知道你孤独,但他们并不知道,所谓的孤独并不是你生命中的主旋律,你的孤独实际上是灵魂上的孤独,而不是情感上的孤独。郁积在你心中的更多的是苦闷、彷徨和迷惘。你不明白,这个世界突然之间就变得陌生起来,真可谓:“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蹉,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你不知道:“人类的残忍和掠夺比之其他动物,有时候更显得完美和看不见。”你更不知道:“历史并非清白之手编织的网,使人堕落和道德沦丧的一切原因中,权利是最永恒最活跃的因素。”面对这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界,你再一次想起了英国伟大作家莎士比亚的话:“世界充满了喧哗和骚动。”你想起了古诗:“腰缠十万贯,骑鹤到扬州。”你想到了罗大佑的《海上花》:“似这般柔情的你给我一个梦想,徜徉在起伏的波浪中,盈盈地荡漾在你的臂弯。”你静静地看着这急剧变化的世界,一时手足无措。你再一次想起了孔子的教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你不能把世人带到奥林匹亚山,那你就把奥林匹亚山带给世人吧!

“千年古柏城头绿,过雨春花水面红。”

你还会孤独、还会迷惘,但这不要紧,因为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幸福之路和信仰之路完全不同。”。

你还会去扬子江边看江花,到鄱阳湖畔赏落霞。有诗云:“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但你在小城、在江边,除了一脉余晖和一江春水,你还能看到什么呢?

人人尽说江南好

说起江南,人们都会想起这样的画面:芳草碧绿,春水连天,春雨绵绵;吴侬软语,小桥流水,屋舍俨然;远山如黛,江河如网,阡陌纵横。江南啊!就像是自己的梦中情人,美得道不尽,说不完。所以古往今来,赞美江南的华章层出不穷。而中唐大家白居易的《忆江南》,可谓是所有的《忆江南》中填得最早、最美的篇章。接下来,还有和白居易同时代的刘禹锡、温庭筠、皇甫松、韦庄,宋代的苏轼及南唐后主李煜等。

词牌名《忆江南》原名《谢秋娘》,系唐朝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但以《忆江南》最为有名。白居易写到:“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白居易写作此词时已经离开了天堂般的苏州和杭州,但钱塘江的春潮却日夜在他的耳边澎湃;吴地苏州一带的歌舞日夜在他的梦里萦绕;南国的美酒不停地在他的唇边飘香,更有夕阳映红钱塘江的瑰丽景色,春天里,长江泛着翠绿的清波。江南啊!美丽的江南,千百年来,美得像画,纯得像诗,醉得像酒。江南啊!清纯的江南,就像18岁的少女,亭亭玉立,青翠欲滴,芳香扑鼻。怎不使人向往?令人难忘。

而唐朝的韦庄写的《菩萨蛮》,虽然词牌名不是《忆江南》,但我认为,这首词是可与白居易的《忆江南》相媲美的赞美江南的最好的词之一。可谓不是《忆江南》胜似《忆江南》:“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你看,韦庄眼中的江南,山既婀娜,水亦妩媚。春天里,江南水乡,水面空阔,碧波荡漾,春水比蓝天还要碧蓝,而淅淅沥沥的春雨,滴滴答答,滋润着江南大地,更滴在江南游子的心头。试想,在美丽的江南,在华丽、舒适的游船中,卧听船舱外的雨声而恬然入梦,那该是人生何等的意境啊!而更令人向往的是,酒肆里的美女比明月还要美,其手腕、肤色如霜雪凝聚般洁白,这正如宋玉在《神女赋》中所云:“皎若明月舒清光”啊!面对江南如此的美景、美色、美人,哪个男人能不心向往之,能不幻想“早晚复相逢”“何日更重游”。

唐朝的温庭筠,在《梦江南》中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你看看,江南的春日里,漂亮的少妇清晨梳洗甫毕,独自登楼,盼江上归棹。然而,纵使楼前过尽千片征帆,却没有一帆是自己的梦里人。直到夕阳西下,帆影消失在天边,留给少妇的是一江春水和无尽的忧愁。君不见,只有美丽的江南才能有这样不尽的情思,无穷的怨望,正所谓:“天下人何限,慊慊独为汝。”江南的忧郁,就像美少妇的凝愁。

中唐的皇甫松在《梦江南》中说:“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上述所说的唐词中的《忆江南》或《梦江南》,怀想的多是江南之春,而皇甫松却独辟蹊径,专写了江南之夜,富有江南特色的五月的梅雨之夜。据说,清代的名画家费小楼还据此词绘成了一幅江南夜雨图,可见其点染之工,布局之妙。你看,江南水乡的夜船、驿桥等气韵生动的画面映入我们的眼帘;你听,勾起人们无限情思的船窗的笛声、篷背的雨声和驿桥边依依话别的人语声,传入我们的耳幕。笛声幽怨,多水乡情调;人语缠绵,是吴侬软语。江南梅熟,夜雨吹笛,驿边人语,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江南之夜,比白昼还要绚烂,还要迷人。因此,江南之梦就格外香甜,为什么?因为见到了自己的梦中人。

中唐另一诗词大家刘禹锡在《忆江南》中写到:“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邑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频。”你看,刘禹锡的笔下,通篇都是伤春、惜春和忧愁。姹紫嫣红的春光即将逝去,生命的春天也一去不返,却原来,春也有情,既不能久驻,更不忍遽去,只好深情缱绻而又郑重其事地向留恋春光的洛城人辞别。

江南啊!美丽的江南,你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芳草碧连天,杨柳舞蹁跹;江南啊!诗意的江南,你小舟荡日月,大江贯古今。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啊!如歌的江南,你空灵如翠竹,皎洁似明月。炊烟袅袅升,笙歌缓缓起。

而在我眼里,诗词江南,弦歌江南,水乡江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更是一位弱柳迎风,吴侬软语,妩媚甜美,秀外慧中的大美女。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犹似旧日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忆江南》)江南,我的爱人,你别忘了我,别忘了我们在五月的雨夜里牵手,别忘了我凝视着你的明眸对你许下的誓言,更别忘了我曾在你山明水净、温香软玉的怀抱里,纵情歌唱,真情永远。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江南,我的情人,你别抛弃我,别离我而去,别让我一个人,孤伶伶,凄惨惨,在朔方,在江北,饮尽孤独,黯然神伤。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东坡《望江南》)江南,我的挚爱,春天永远年轻,而我并未老去,纵然是凄风苦雨,纵然是匍身在地,生生死死我要和你在一起。晨曦中,你拔地而起,你会看见,我就在你的泪光里。

哦,江南,今夜星光灿烂,微风吹拂垂柳,而我却握不住一滴眼泪。江南,我的江南,梦中的江南,永远的江南,何日再重游?

但愿人长久

农历丁亥年末,你在洪城观看了青年歌唱家盛燕盛情奉献的邓丽君歌曲专场音乐会—“但愿人长久”。盛燕有“小邓丽君”之称。她人未出,歌先飘。当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响起之时,你的心为之一振,眼眶渐渐湿润了,是为天才歌后邓丽君的英年早逝而惋惜,也是为这么些年来,自己和家人天各一方四处漂泊而落泪,不同的是邓丽君已逝,而你还活着。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是相通的,“但愿人长久”,是你们对人生共同的诠释。

无论在洪城还是在小城,无论是明月朗照,还是月黑风高;无论是欢饮达旦,还是唯你独醒,你的心似乎从来就没有明亮过,阴霾和忧郁是你的主色调。在心里,你一遍一遍地默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国和美国,东方和西方,相隔万里,亲情绵绵。每当孤独袭来,每当看见人们家人团聚,其乐融融,你便感慨不已。你想念你的妻儿却牵不到他们的手,看不见他们的笑容,闻不到他们的气息。孤独和思念,撕扯着你已显苍老的身躯。嚼啮着你中年的苍凉的心,你仰天长啸,后悔不已。当年,激荡你年轻心灵的“美国梦”,已荡然无存。美国纵然再好,可它不是你的祖国;中国即使再贫穷,可这儿是你的根,而根是不能忘记的,也不应该忘记。你猛然想起一位作家的话:“如果你爱她,你就把她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你就把她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美国,壮丽广阔;纽约,纸醉金迷。她是美国人的天堂,但却是你的地狱。因为美国,你天各一方,失去了很多欢乐;因为美国,你亲情阻隔,孤独落寞;因为美国,你孤家寡人,有家难得回,有梦不能圆。只好把梦写在长空,写在大地,写在你天边的思绪里,写在你有情的心坎中。真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啊!美国遥不可及,而人间却是实实在在的。人间是哪里?人间就是你日夜念叨的祖国。祖国好,祖国亲,祖国亲人万万千,可祖国并没有你的妻儿,虽然秦少游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你知道那只是“忽悠”你的。你觉得:“两情若是久长时,应在朝朝暮暮”啊!从青年到中年,太平洋云卷云舒,银汉迢迢暗度,你即使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又怎慰离愁别恨,忍顾鹊桥归路。你累了,你真的累的,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妻儿分别之时,你口中念念有词:“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莫道不伤情,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