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回归生活: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及评析
7902600000005

第5章 小班(2)

那右边的手一共有几个手指头?二、出示链子,引起幼儿兴趣师:小朋友看,这是吴轹城用玩具穿的链子。让我们来数数看,这里一共有几个玩具?(幼儿点数,集体回答)提问:红颜色的玩具有几个?黄颜色的玩具有几个?蓝颜色的玩具有几个?有几个圆形的玩具?几个三角形的玩具?几个正方形的玩具?(幼儿个别回答)三、游戏:“穿链子”幼儿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穿链子(如教师数10声)。师:现在请你们把穿好的链子放到桌子上,观察一下都有些什么颜色?(幼儿讨论讲述,个别举手回答)师:那数一下,你穿的链子用了几个红颜色的玩具,数好的举手告诉我。(个别回答)幼儿点数回答:2个,数一下有几个绿色……点数完后拆下来轻轻地放到筐内。四、游戏“看谁数得对”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谁数得对”。

1.请小朋友们选4个绿颜色的玩具穿在一起(边数边穿)→接着再穿5个黄颜色的玩具→再接着穿2①本活动有录像。

个蓝颜色的玩具。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你穿的这串链子都有些什么图形?提问:数一下有几个三角形玩具?几个正方形玩具?几个圆形玩具?同时请幼儿点数后用画点的形式表示出总数。

2.请小朋友们选2个绿颜色的圆形玩具穿在一起(边数边穿)→接着再穿2个圆形黄颜色的玩具→再接着穿2个圆形蓝颜色的玩具。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你穿的这串链子和前面穿的链子有什么不同?都有些什么图形?有什么颜色?有几个?怎么排列的?你能不能接着穿下去?

3.请小朋友自己设计漂亮的链子,并说说是怎么设计的。

活动延伸将玩具摆放在活动区,引导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己穿链子并数数。

活动反思活动结束后,我从目标、教学具的选择使用、过程三方面进行了反思,总结出这个活动好的方面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制定目标之前,我对孩子们在数学知识方面进行了了解,知道他们对颜色、形状、分类、排序、对应都掌握得较好,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将活动目标定为:“能排除形状、颜色的干扰将具有共同特征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其次,能挖掘身边的资源做教学具,进行数学教育。幼儿园的玩具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物品之一,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孩子们在玩玩具的时候,我就发现幼儿园的这种彩色的几何图形玩具蕴含着数学教育的价值,正好又和我这次活动的目标不谋而合,这样我选择了这种玩具作为我的教学具,实践证明,孩子操作起来非常感兴趣。

第三,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操作要求,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整个活动幼儿兴致盎然,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活动评价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学习的源泉。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在这款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玩具中就蕴藏着物体的颜色、形状、数量关系。教师正是发现了这种玩具的教育价值并以这种活动材料为主线将感知物体集合、分类、统计、排序、数数的内容有机地连为一体,使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数学教育生活化不仅指数学教育的内容要源于生活,数学教育的情景要源于生活,而且数学活动的材料也可以源于生活。

(点评:贵阳幼儿师范学校李淑芬)

广州市华美英语学校幼儿园黄萍

活动来源由于我班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用图形拼图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我们还从未尝试过,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活动在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这种图形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自由选择这些图形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2.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能根据图形名称取出图形并能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放置。

3.能自由选择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活动重点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认识。

活动难点能自由选择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并说出自己拼的是什么,用了些什么图形。

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挖空的小路,填充小路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共20~30个(大小不一)。

2.小兔头套一个,简单的图形拼贴画3张。

3.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每人一份,白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一、以情境式”小白兔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导入活动教师戴上小兔头套扮演小白兔:小朋友们,你们看,我是谁?(小白兔)对,今天小白兔我要在森林博物馆开图形画展,你们想不想去看呀?

二、铺路指导语:哎呀,小白兔忘记了,去森林博物馆的路还没铺好呢,你们愿意帮我先把路给铺好吗?(愿意)小朋友们都愿意帮助我,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那我们先去看看吧!哦,原来这条路是由各种图形拼成的。那小朋友们能告诉我,这里都需要些什么图形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介绍铺路规则:对了,我在这边也准备好了铺路的材料,它们是跟路上一样大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宝宝。待会我会请每个小朋友帮我在路上铺上一块图形宝宝。假如,我请你拿一块三角形来铺路,那么你应该怎么办?(选出一个三角形放置在相应的图形里。)---教师边说边示范。

2.帮小白兔铺路:依次请每位小朋友根据图形名称选择图形,并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放置。师:“耶,好了,我们的路终于铺好了!真是辛苦小朋友们了,小白兔请小朋友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三、看画展

1.说说画展中都有什么画。(简单的图形拼贴画3张)师:“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欣赏我的画展了。你们看,我都画了些什么画呀?”(一张一张出示)

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引导幼儿完整回答“这是由……和……拼成的”)

四、幼儿操作:图形拼画

1.指导语: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小白兔现在又碰到了难题了。刚才来看我的画展的游客都说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还是空的呢。你们愿不愿意帮我再拼一些图画展示在这个画板上呢?

2.图形拼画:每位幼儿一张画板,幼儿在画板上自由创作拼图。(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展示拼画

(1)请先拼完的幼儿告诉老师:“你拼的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2)收集图画,把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邀请小作者来做解说员:这画的是……它是由……形……形拼成的!

五、结束语:小朋友们今天可真能干,帮助小白兔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铺好了路,还用它们拼出了那么多漂亮的图画,这些图形宝宝真有用。

活动延伸户外游戏:找一找。小白兔现在还想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图形,现在我们走小路回去找找哪些地方还可以找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宝宝呢?走了!“(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图形)活动反思这次活动整体感觉较好,整个活动幼儿参与度相当高,对活动的兴趣到最后活动延伸环节都非常浓厚,孩子们非常踊跃地找生活中的图形宝宝。因为考虑到小班幼儿的特点,我将活动设计成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性较强的游戏形式,整个活动以情景贯穿。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想通过这一系列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的认识,通过图形拼贴画的同时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但作为科学活动,拼图形环节可改为统计图形拼图中各种图形宝宝的数量,加入一定的统计知识,将图形和数字结合起来,如:将拼好的图形用数字插卡记录下来。这样来提高活动目标难度,或许幼儿会收获更多。活动评析《纲要》中提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教学就采用了生活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使幼儿在有趣的情节游戏和奇妙的想象中,进入美丽的数学世界,感受到数学的快乐和数学的价值。

整个活动,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教师重在引导幼儿去探索怎样铺路,怎样设计画,使得幼儿在这种积极思维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并获得有关技能。情感方面,培养了幼儿乐于助人精神,如帮助小白兔铺路,帮助小白兔拼画。知识上也得到了落实,巩固了小班的图形教学要求:认识图形,能根据图形名称取出图形并能说出名称。

此外,教师在反思中提出:拼图中加入一定的统计知识,的确能给幼儿不同的收获,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还应在教学方法和操作难度上进行探讨。如果能在图画的欣赏和拼画中,整合色彩方面的内容,可能将为本堂课添上重彩的一笔。

(点评:隆昌幼儿师范学校郑梅)

上海市空军蓝鸿幼儿园徐冰

活动来源甜甜的糖果是幼儿园小朋友人人都喜欢的,尤其是小班年龄的幼儿,而数的知识是最为抽象的,对幼儿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感受的,是否可以利用糖果这个孩子们都喜欢的食物做个媒介,感知“1”和许多,同时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简单事物的能力呢?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宝宝”的小分支“我喜欢吃的”中,我设计组织了“甜甜的糖果”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猜猜、抓抓、尝尝等游戏中,体验和感知糖果的不同(数量不同,形状不同,软硬不同,味道不同等),以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简单事物的能力。

2.通过抓糖果、数糖果,引起幼儿对抓握方法的关注及兴趣,同时引导幼儿感知手的大小与所抓糖果数量的关系。

活动准备红、黄小罐各一对,分别标上记号;各种糖果若干(形状、颜色、味道等特性各不相同);两个透明塑料桶,代替糖果用来统计的纸条;敲碎的桉叶糖。

活动过程一、回忆体验看主题活动展示区域,引起幼儿对游戏活动“我的糖果”的回忆。师:这上面有谁?这是什么意思?师:××小朋友喜欢吃什么糖,还记得吗?

二、操作、游戏

(一)听声音,猜多少

1.先在红罐内放置各种形状的糖果,两个罐内分别放一颗糖果和许多糖果,突出“1”和“许多”的概念。

(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两点:一是听辨是否正确,可让幼儿通过数来验证;二是请幼儿猜猜糖纸里藏着什么形状的糖果,重点介绍新的图形概念---椭圆形。可以用“糖果是有各种形状的”进行总结和提升。

2.一个黄罐内放很多棉花糖,另一个黄罐内放5颗硬糖果,请幼儿猜哪个罐中的糖果多,哪个罐中的糖果少。

(请幼儿猜的时候要将糖罐靠近幼儿摇,多摇几遍,并关照幼儿要仔细听。结果揭晓后,可提示幼儿:“明明这个罐子轰隆隆的,怎么这个少,那个多呢?”幼儿讨论的时候要抓住两点:一是请他们验证;二是引导幼儿思考糖果的软硬差异,引导他们概括出“软的糖果发出的声音轻,硬的糖果发出的声音响”)(二)抓糖果1.教师出示装了很多糖果的透明大桶,并交代游戏规则:抓糖果时只能用一只手抓一次。

2.准备两个大桶(装红色的糖),让幼儿自己抓、数糖果。

(这个环节要抓住两点:一是确保每一个幼儿都在数;二是观察他们数得是否正确,以及能否说出总数。)3.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糖果纸条与幼儿的名字相对应,统计谁抓的糖果最多,谁抓的糖果最少。

4.教师抓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抓之前可先请幼儿猜猜教师一次能抓几颗糖,并请幼儿阐述理由。大部分幼儿可能会认为教师手大,可以抓比较多的糖果,所以第一次教师可以故意抓很少的糖,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大手抓的糖果很少。讨论后,教师根据幼儿建议的方法和要领再抓一次糖果)5.让幼儿用刚才讨论过的方法尝试第二次抓糖,抓好后再请幼儿数数这次是否比第一次抓得多。

(这个环节教师要对抓的方法进行小结:抓的方法不一样,抓到的糖果也会不一样多。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教师可建议幼儿下次到区域活动中继续抓糖果,玩一玩,比一比)活动延伸吃糖果。

1.教师请幼儿尝小小的桉叶糖,并请幼儿描述一下桉叶糖吃在嘴里是什么感觉,然后以提问“平时我们都吃甜甜的糖,辣辣的糖什么时候吃”引出关于桉叶糖的介绍,让幼儿知道桉叶糖是一种有药物治疗功能的糖。

2.提醒幼儿吃糖时别忘了保护牙齿。

活动反思

1.这个活动选择的材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乐意接受,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糖果的运用非常巧妙,让幼儿获得快乐的同时习得知识。

2.整个活动的过程结合的比较成功,由简单到复杂,便于幼儿接受。

3.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到了幼儿主体,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在动手中总结提高。活动评析教师遵循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原则,选择儿童喜爱的糖果作为操作学习的材料,将数与形、点数与比较等科学教育内容渗透于猜、抓、听、比、尝等游戏活动中,激发了孩子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活动案例。

(点评: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