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回归生活: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及评析
7902600000037

第37章 大班(9)

二、进入情景,大胆创作表现兔子舞步

1.引导幼儿站成方形后欣赏性倾听音乐,大胆想象创编。

提问:小兔为我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仔细听一听,这段音乐好听吗?如果你是小兔,听了这段音乐之后你会跳出怎样轻快的舞步?

(请全体幼儿站起来边听音乐边舞蹈,提醒幼儿听前奏,教师给幼儿时间想象创编,等待观察幼儿)

2.请个别幼儿到场地中间随音乐展示舞蹈动作,全体幼儿一起跟跳,感受音乐的节奏,协调自己的动作。

小结:(预设创编方法)蹦跳步和脚跟步合在一起是一个好方法;蹦跳步变换了四个方向也很不错;脚跟步旋转身体很精彩。

3.全体幼儿分享创编,围成圈随音乐一起跳自创的兔子舞步。

提问:请把你自己编的舞步跳出来,比一比谁的舞步最好看。

4.教师纠正幼儿的舞步及动作的协调性。

5.幼儿游戏“找带头人”,学习同伴动作,拓展幼儿的经验。

提问: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编出了不一样的舞步,那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找带头人”。老师走到谁的后面谁就是带头人,我们要做他的动作。(有哪些小朋友当了带头人,都学了哪些动作)

6.幼儿再次游戏“找带头人”,随音乐轮流上台当带头人,表现兔子舞步。

7.幼儿游戏“照镜子”结伴表现舞步。

提问:我刚才看到了好多可爱的小兔在跳舞,现在就请你们找一个好朋友把你们编的兔子舞步跳给同伴看。

引导幼儿大胆运用脚跟步+踵趾小跑步+蹦跳步等基本舞步,通过变换次数、方向等多种元素进行组合创编。

三、小组合作创编表现舞蹈动作

1.幼儿分组创编并默契练习兔子舞步。提出要求:一个人跳太容易了,老师出一道难题,请小朋友分成四组,每一组的小朋友自己商量编一套你们最喜欢的兔子舞步,你们要把要做几个动作、每个动作做几次商量好、哪队动作又整齐又好看,就可以去参加兔子舞会,如果不齐心协力就不能去参加!

2.幼儿在小组长带领下分成红、黄、蓝、紫四组创编动作,分组协商动作,并合着音乐完成动作。

3.大胆分组展示创编结果,鼓励幼儿能大胆自信富有美感地展示。

提问:请小组长介绍你们这组创编的舞蹈动作。(引导幼儿归纳总结前后---左右等)小结:每一组小朋友都很齐心协力,全体过关。

4.进入“舞会”巩固创编动作,小组协调默契配合。

(教师扮演兔子出现):“兔子舞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么多老师也想参加舞会,现在就请小朋友用你们最好听的话去邀请她们参加,把你们的舞步教给他,看哪组小朋友邀请的客人老师最多!”

四、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在舞蹈活动《兔子舞会》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孩子创造经验的环节,通过对个别幼儿的动作的点拨,提炼出有价值的创造方法,然后将其扩散到每一个人,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创编舞步的方法,大胆进行表现。

在这一环节中,随着舞蹈音乐,浩浩大胆地做出了左右交替的踢踏步,舞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有创意的璐璐变换不同方向做出了蹦跳步,舞步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毛毛更是把脚跟步与踵趾小跑步完美地组合在了一起,将舞步进行了组合。我将孩子们关于舞蹈元素的创编方法点拨出来并扩散到他们的创编过程中,为他们搭建了一条连接原始动作与创编动作的桥梁。由于有了老师的引导和支持,幼儿创编的方式逐渐增多,动作也更加丰富。

我认为创造性舞蹈活动老师对创造点的引导与点拨是整个活动的关键之处,我能够事先预计幼儿出现的创编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孩子们也紧紧围绕这样的核心开展创编,效果非常好!

活动评析本次活动教师始终把“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各种舞步”作为核心目标,运用在实践中提炼出的教师支持性策略,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突破。

一、通过假想情景策略,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首先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模拟的森林情景,并使幼儿融入营造的角色情景中,以小兔闯关参加舞会的游戏情节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在情景中自然地让幼儿去感知音乐的节拍、想象小兔的舞步、生动有趣地去创编。

二、运用动作体验策略,鼓励幼儿大胆创造表现。舞蹈领域强调必须在体验的过程中去发展动作。为了让孩子们创编出更多的动作,教师认为多看、多跳才是关键。

首先拓展幼儿视野,鼓励在看的过程中感悟动作。在座位的安排上教师让幼儿围成圆圈坐,这样既拓宽幼儿的视线,也利于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同时在孩子们观察舞步的过程中教师还提出:“请看××小朋友用的是什么舞步,脚跟和脚尖有哪些变化?”的具体问题,使幼儿的看更有目的。

其次让幼儿浸泡在音乐中,在不断跳的过程中提升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这一环节教师通过“照镜子”、“找带头人”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创造的愿望,利用同伴示范的机会,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跟跳,在音乐的刺激下一遍接一遍的练习创编各种舞步,在亲自尝试的过程中去领悟、去思考、去协调、去掌握、去发展。试图通过这一环节丰富幼儿的动作元素,促进幼儿动作创造性地发展。

(点评: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朱虹)

石家庄市供水集团润苗幼儿园姜晓燕

活动来源集体舞是一种传统的、有地域性特征的传统文化,突出的是娱乐性、群众性、参与性。人们在简单的动作练习、丰富的队形变化中享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体态的、非语言的交流。对幼儿安排集体舞的学习,既使幼儿领略了这一文化精髓,又可以给幼儿提供参与及享受交流的机会。我园从小班开始在音乐活动中加入了集体舞的学习。在此次活动中,通过圆圈舞的学习,使幼儿能够得到学习的满足、游戏的快乐、交往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动作中的固定模式,并创编不同的游戏动作。

2.引导幼儿借助手腕花学习交换位置。

3.体验集体舞中与伙伴共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

1.帮助幼儿了解集体舞中关键的概念:单圈、面向圆上、面向圆心。

2.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

材料准备:

1.手腕花20个,幼儿均戴于右手上(红绿各十个)。

3.乐曲:《扬基歌》。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听音乐进入活动室,随节奏走成单圈逆时针面向圆上,让幼儿熟悉音乐、熟悉节奏。

二、学习与探索

1.创编见到朋友打招呼的动作,并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出门、出门走走走,找到一个好朋友)练习这一固定的动作模式。

师:今天我们要找几个好朋友玩一玩,那当我们见到好朋友时要怎样和他打招呼呢?幼儿自由创编,教师选其一,之后教师加入“出门出门走走走”的儿歌,练习固定模式。

2.玩拍皮球的游戏,尝试两人配合。

(1)请幼儿坐在单圈的小椅子上面向圆心,教师请一位幼儿示范拍皮球的玩法。

师:刚才我们玩了什么游戏,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一做!老师加入儿歌和这位小朋友玩。(你拍你拍你先拍,我拍我拍我再拍)

(2)请全体幼儿重新逆时针面向圆上,带红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向后转,面对面坐好,尝试两人配合玩游戏“拍皮球”。(红先绿后)

3.探索怎样交换朋友。

(1)明确要交换的位置:你要和你现在的朋友交换一下位置,寻找新朋友。

师:我们跟现在的朋友玩了游戏,现在我们要换一个好朋友玩游戏。在换朋友之前我们要和现在的朋友说再见,我们要用什么动作和现在的朋友说再见呢?

幼儿自由创编,教师选其一并结合节奏儿歌“再见了,再见了”做一做。

(2)请幼儿尝试找新朋友。

师:现在我们要换朋友了,你要向前走和你现在的朋友交换位置,你就找到了新的朋友,请你试一试吧!

教师说节奏儿歌“再见了,再见了,走走走走换朋友”,幼儿尝试换朋友。

(3)教师根据幼儿交换朋友时出现的情况,进行有效引导。

交换朋友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A.方向问题:幼儿不明确方向,有的交换后转身以至于找不到新朋友。解决的方法是:要一直向前走,不能转身。

B.碰撞问题:借助手腕花明确交换的方向。

教师请一个小朋友和她一起来试试换朋友。在换朋友时,教师故意阻挡幼儿前进的方向,让幼儿发现:在与朋友交换位置时要有固定的方向才不会碰撞。

师:我们怎样走才不会撞到别人?幼儿自由发言。总结:借助手腕花,明确两人交换时都往戴手腕花的方向前进,这样就不会撞到别人了。

(4)幼儿进行练习“再见了,再见了,走走走走换朋友”。

4.教师引导幼儿梳理整个集体舞结构,随音乐完整练习集体舞。

三、利用固定模式,迁移已有经验,将不同的游戏转换到集体舞中。

1.幼儿回忆以前玩过的游戏。教师将幼儿所说游戏套入儿歌当中组成新的舞蹈,与幼儿随音乐一一尝试。

师:你们平时还玩过什么游戏呢?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选择更适合两人玩的游戏,配合音乐节奏编排到舞蹈当中,并与幼儿进行尝试。师:我们今天都玩了哪些游戏?(幼儿回答)师:我们将今天玩过的游戏都加入到舞蹈当中,每个游戏玩两次,我们先玩哪个呢?(幼儿选择,然后尝试跳舞)

2.与幼儿一起将刚尝试过的新集体舞进行总结、梳理,整合成一个舞蹈。

3.在教师语言的提示下练习舞蹈。

活动反思此次集体舞活动集中要解决的有三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提前让幼儿熟悉有关圆圈舞的一些基本知识,这点在课前准备阶段得到了解决。第二个难点是换朋友,这一点在以前的集体舞活动中都是老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幼儿,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想看一下幼儿的原始状态,所以给他们创设了一定难度,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自己想出办法进行解决。第三个难点就是结合已经玩过的游戏,套入固定模式组成一个新的集体舞,在这一点上要求教师必须能够随机应变,把孩子们提出的游戏进行选择并能够恰当地配上音乐融入舞蹈中来。由于游戏内容都来源于孩子,所以孩子们对这个“游戏”集体舞充满了好奇,在跳时热情高涨,十分得意。

活动评析从活动的反思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尽可能地为孩子想到了所有的细节,每一部分、每一句话都体现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极大地减少了教学的随意性。教师让幼儿在自己的“原始状态”下发现问题,然后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处理这个内容可能是很多执教者都想不到,或者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但是,如果不给幼儿这样的机会,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永远得不到锻炼,也就无法提高。当然,这一环节需要教师较高的引导能力和应变能力。

就选材和设计而言,这是较有难度的课,每一环节都是下一步骤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幼儿没有掌握上一环节,下一步是难以进行的。既然有难度,幼儿必须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才能学会,那么教师如何调整幼儿活动中的情绪,既要积极快乐,又要踏实稳定,这便也成为难点。另外,如果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完成这三项任务,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如果将第三大部分(利用固定模式,迁移已有经验,将不同的游戏转换到集体舞中)作为活动的延伸,在其他时间进行可能不会使幼儿过于疲劳。

(点评:石家庄幼儿师范学校李艳丽)

青岛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张蕾

活动来源《纲要》指出:“利用多种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激发爱祖国的情感。”“艺术活动中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金蛇狂舞》是聂耳整理改编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表现了在我国传统民间节日中人们舞动巨龙、锣鼓喧天的欢乐场景。B段采用了民间“螺蛳结顶”的旋律,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缩减,情绪逐层高涨,达到了全曲的高潮,巧妙地描绘出民间喜庆时人们舞动巨龙、锣鼓喧天的欢乐场景。如今,孩子们参观、参与民间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活动的机会较少,无法体会出锣鼓喧天的欢乐气氛。通过欣赏《金蛇狂舞》这首乐曲,给孩子们再现这种欢乐的场面,利于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活动目标

1.结合舞狮子、耍龙灯等传统文化活动,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①本活动有录像。

2.大胆、积极地参与活动,能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3.体验乐曲欢快、热闹的情绪性质,初步了解ABA 三段体乐曲的结构特点、B 段乐曲对话应答和逐步缩短的乐句结构特点。

活动重点通过反复感受音乐,体验乐曲欢快奔放的情绪,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难点感知B段乐曲对话应答和逐步缩短的乐句结构特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耍龙灯及舞狮子有一定的认知经验;学习儿歌《金蛇狂舞》。

2.物质准备:龙头饰;旱船;彩绸;课件。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创设一个热闹、欢乐的氛围,在活动室挂满红灯笼、彩带、拉花……在这样的气氛衬托下,放背景音乐《金蛇狂舞》。

2.提问:小朋友,我们传统的节日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知道人们都会用哪些中国人独有的方式庆祝节日呢?(敲锣、打鼓、舞龙灯、耍狮子等)

二、欣赏乐曲,用不同形式感知作品欢快奔放的情绪

1.完整欣赏,感受乐曲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