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员不稳定往往会给商店管理带来更大的不稳定因素,这是管理者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过错都可以通过批评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自觉自省的员工即便犯了错也能够立刻积极改正,根本不需要进行刺激。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想怎么批评就怎么批评,极有可能会给对方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理伤害。
要想笼络住“人心”,吸引住“人才”,就必须要避免自己的行为“超限”。有些人犯错只是偶然间的失误,并非明知故犯;有些人犯错则是因为第三方影响;还有一部分是以身试法,甚至是别有用心……不同的犯错原因自然要采用不同的管理对策,切不可采取“一刀切”式的粗暴批评。上述案例中的女店员之所以会辞职离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店长的王博没有掌握好批评的“尺度”,才导致出现了“超限”效应,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正确避免“超限效应”
你还在做无用功吗?你还在因为做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苦恼、纠结吗?工作中拖拖拉拉固然不是一件好事,但过于“勤快”也不是一个好兆头。只有建立在适度范围内的勤快才是行之有效的,否则只能多做多错,忙到头反而南辕北辙,与当初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因“超限效应”而造成的“瞎忙一场”呢?
1.批评也要讲求艺术
对于领导以及管理人员来说,批评就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练出一批富有战斗力的忠军死士,用不好则很可能伤人伤己。要想用好这把双刃剑,就必须要避开“超限效应”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超限”呢?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被批评后,超过75%的员工会产生自卑心理,其中将近一半的人会出现工作效率下降或工作情绪低落等不良表现。可是,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总是免不了犯错,如果总是听之任之,很容易造成管理混乱。既然批评不可少,那么管理者和领导们就必须要学会并掌握批评的艺术。
不妨“打一个巴掌,再给一颗甜枣”,尽管这样的方式并不新鲜,但确实能够有效避免员工们因领导批评“超限”而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批评者在批评之后能对员工进行一些安慰或鼓励,那么能及时并主动改进工作的员工比例可高达90%以上,由此也不难看出“给甜枣”的批评艺术确实可以避开“超限效应”。
2.幽默的力量超乎想象
同是批评,板着一张脸严肃训话与轻松幽默的调侃,哪种形式更容易被人接受呢?结论不言而喻。因此我们不妨学会用“幽默”来化解批评中的尴尬,借助非正式的“调侃”来降低批评对他人心理造成的无形伤害。
很多时候,歇斯底里的批评只会令人产生惧怕、抵制的反应。响鼓何须重锤擂?如果采用幽默轻松的方式就能起到敲打对方的作用,又为什么非要喋喋不休地批评,非要让对方厌烦不可呢?没有人愿意成为“全民公敌”,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被众人厌烦、孤立的人。在生活中要想事事都把控好“尺度”,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无法避免“超限”,那就学会借助幽默的力量吧!幽默能够融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寒冰,能够充当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可以使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不必怀疑,幽默的力量有时确实超乎我们的想象。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超限效应”多半是因为我们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对方的所作所为不符合自己的所思所想,便会对其横加指责。古代先贤孔子曾经告诫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但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的人却并不多。
很多领导不理解下属的工作辛苦以及种种复杂情况,哪怕员工稍微出现一点失误便忍不住“破口大骂”,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哪个员工愿意被领导批评呢?尤其是在集体大会等公共场合,谁不希望领导能给自己留点面子?如果在批评训斥下属时不能换位思考,不能顾及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就直接劈头盖脸“K上一顿”,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员工不仅不会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专门与你“对着干”,甚至以“击败”你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所以,千万别让“超限效应”毁了你。
懂得了“超限效应”的道理后,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它来指导日常工作和生活。如果你想用一场演讲来抓住听众,就不要说起来没完没了,用最开始的三分钟吸引住对方才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如果你想用谈话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也千万要把握好“度”,过长的铺垫只会让对方不断看表,从而丢掉最佳的销售时机。抑或你有打广告的想法,就更要着重避免“超限”,否则大笔的广告费砸出来的往往不是暴涨的销售业绩,而是自己产品的形象被毁的结局。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欲速则不达”,想赶走工作中的“拖延”,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是好事,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合适的“火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所带来的反噬效应。
四、等待效应:思维懒惰,行动迟缓
了解“等待效应”
到银行办业务需要排队,到自助机取钱需要排队,乘坐公交地铁需要排队,到食堂吃饭需要排队,超市买东西付钱也需要排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相信任何一个人对“排队等待”都不陌生。看着眼前犹如长龙般的队伍,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排队的时间是如此漫长,哪怕我们只不过等了十分钟,却感觉仿佛经过了一个世纪。
“等待”容易让人内心躁动,从而陷入一种行动迟缓,思维懒惰的精神状态。拿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来说,银行里正在等待叫号的顾客们,根本无法安下心来做某件事情,哪怕是诸如看电视、电影,或者阅读自己最喜欢的杂志或书籍等,都不能让他们静下心来,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万一自己一不留神错过了该怎么办呢?正是因为抱着这种等待的心理,他们不等到目标出现就无法安静下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等待与行动效率之间的反比例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由于对某件事情的等待,人们往往会产生态度或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等待效应”。尽管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刻意关注生活或工作中的“等待”,但这种“等待效应”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仔细回想一下:下班前的最后20分钟里你在干什么?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7.34%的人在接近下班的时间里都无心工作,他们大多思维迟缓、行动缓慢,要么装模作样地“磨洋工”,要么以极其低下的效率来强制自己工作,还有一部分人会以收拾办公桌的方式来“杀掉”临近下班的最后时间。
中午吃饭之前磨蹭一会儿,下午下班之前又拖拉一会儿,原本定好的工作任务又怎么能完成呢?实际上,下班前的“放松”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它会给我们带上沉重的精神枷锁。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感和负罪感,人们常常会自我安慰道:“马上下班了,就十分钟而已,即便是干活也干不了多少,明天早晨上班再说吧!”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事事都要拖延,每天下班前都要给自己留个“尾巴”,那么长此以往,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如果不想成为“拖延大王”,就不要总是“等着下班”“等着放假”“等着周末”。因为这种“等待”往往会等来等去等成祸。千万不要小看下班前的十分钟,尽管一个十分钟做不了什么大事,但如果把每天的十分钟都加起来,绝对算得上一大笔时间财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浪费他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每天浪费十分钟,日积月累就是一大笔时间上的损失,也许就是因为这点时间利用率上的差别,就会让我们丢掉职场竞争中的优势,从此沦落为“浑浑噩噩”之人。
等待往往会使时间变得漫长,在等待的过程中人的内心也会饱受煎熬,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非要选择毫无趣味的等待呢?其实,无所事事的等待比有事可干的等待显得更漫长,内心也更容易烦躁不安。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眼巴巴地等着下班铃声响起呢?
我们不妨把下班前的十几分钟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既能消除“等待效应”所带来的思维懒惰和行动迟缓,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令自己免受内心煎熬烦躁之苦,可谓一举两得。
小故事
赛文是一家大型外企的品牌策划,从专业角度来说,他绝对算得上一名出色的品牌公关人员。然而遗憾的是,能力出色的他不仅从来没有获得过领导的赏识,反而常常成为各种会议上批评和教育的对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天啊,怎么还不下班?我刚才看表还有十五分钟,过了这么半天,怎么还有十分钟才能下班?”这是赛文每天临下班时的口头禅,甚至有时候会反反复复说上好几遍。想继续工作吧,又工作不下去,因为一颗心早就飞到了别处。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怎么可能不让人行动迟缓呢?索性就干脆什么也不干,等着下班好了。
起初,赛文等得不耐烦了,就提前开始收拾办公桌,可收拾完了还不到下班时间,等得心浮气躁实在难受,于是便不由自主地开始和周边的同事闲扯。因为这事,同事们对赛文多少都有些意见:“啊?刚才你说什么?我太忙没听到,一会儿下班再说吧!”“赛文你这个闲人不要在我们眼前晃了,我们可没你这么有时间。”同事们或不予理睬或话中有话的回应让赛文十分郁闷,但更令他郁闷的是领导的批评。“还有半小时才下班呢?你现在不好好工作,还找人聊天,你上班时间不工作已经属于违纪了,居然还故意耽误别人!”“赛文你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快下班了,但现在毕竟还不到时间。你这么快就收拾东西,本职工作都做完了吗?”
因为“等待下班”,赛文每天都会提前进入“下班状态”。明明离下班还有半小时,可就是没办法集中精神做事,工作效率低下;明明今天可以完成的工作,结果总是留个小尾巴。久而久之,他的工作堆了一大堆,自然就引起了领导的不满。
要么被公司扫地出门,要么改变自我,赛文经过痛苦纠结的思考,最终选择了后者。此后,每到快下班时,赛文就反复告诫自己:忘掉还有多长时间下班的事情。这个应对之策听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记得某位大师曾经说过:“除掉杂草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田里都种上庄稼。”
为了让自己从“等待下班”的消极状态中摆脱出来,赛文开始等待季度总结暨表彰大会,并希望自己能够在季度总结大会上拿到数额不菲的奖金。有了“奖金”的目标,赛文整个人都显得精神奕奕,哪怕是距离下班只有三分钟,他依然能够心如止水地忙着做自己的工作,而且工作效率一直处于高效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赛文告别了因“等待下班”而造成的思维懒惰和行动迟缓,工作状态也有了一个相当大的改观。有付出就有收获,赛文的努力很快就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并被列为品牌策划部门的后备经理候选人。
“等待下班”与“等待季度总结暨表彰大会”都是等待,都暗含着“等待效应”,为什么所产生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呢?通过赛文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等待效应”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
巧用“等待效应”趋利避害
带有积极目标的等待可以促使我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而消极的等待则只会让我们思维懒惰、行动迟缓,这也正是造成我们习惯性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哈佛商学院教授大卫·梅斯特(David Maister)在对“排队心理”(也称“等待心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研究后,专门提出了等待的八条心理原则:“无所事事的等待比有事可干的等待感觉更长;过程前和过程后的等待比过程中等待感觉更长;焦虑使等待看起来比实际时间更长;不确定的等待比已知的、有限的等待感觉更长;没有说明理由的等待比说明了理由的等待感觉更长;不公平的等待比平等的等待感觉更长;服务的价值越高,人们愿意等待的时间就越长;单个人等待比许多人一起等待感觉更长。”
尽管这些都是纯粹的理论知识,但对我们巧用“等待效应”趋利避害方面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那么,具体来说,我们怎样才能避开“等效效应”的负面影响,并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呢?
1.保持自身认知的心理平衡
人们为什么会在等待中感到焦虑、烦躁,越来越按捺不住心中的“魔鬼”,甚至直接丧失自主有效的行动呢?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心理失衡的现象。所谓“心理失衡”,简单来说就是内心矛盾,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期盼时间能够变成一道光,一闪而过,但这与时间不紧不慢的现实是充满矛盾的,而这种矛盾感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态度以及行为动力。
要想克服“等待效应”的负面影响并不难,只要消除这种矛盾感,我们就能从思维懒惰、行为迟缓的泥潭中摆脱出来。佛家常讲“心动万物皆动,心静万物皆静”,实际上所有外物都是人真实内心的外在投影,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自身认知的心理平衡,那么即便是泰山崩于眼前也能安之若素,又怎么可能会被毫不起眼的“等待效应”扰乱心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