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读感恩故事
7899300000008

第8章 包公辞官

包公就是包拯,我国古代宋朝时的人。他的官那时做得很大,而且他断案公正,铁面无私,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人们都尊称他为包青天。可是,在包公年轻的时候,曾经放弃当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包公的老家在合肥,家庭条件刚开始的时候还不错,可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便开始越来越艰难了。加之包公的哥哥又和他们分了家,父母年龄又大了,生活状况便终于一天不如一天。可是家里并没有因此让包公出去干活挣钱,而是把他送去读书,哪怕再苦再难,父母也要支持他读书。而包公也非常懂事和孝顺,面对父母对自己付出的一切,他深深地记在心里,越发发奋图强,常常看书到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包公28岁的那年,终于考中了进士,在古代,考中了进士,就意味着有了当官的资格了。那时的考试很难,能考中进士的人很少,有的人一直考到六七十岁都没能考上。对包公取得的成就,父母很是为他高兴和骄傲。第二年,包公果然被封了官,被皇长封为一个县的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包公很高兴,心想终于可以报答父母的恩情了。他想让父母随同自己一起去那个县居住,这样可以更方便地照顾年老的他们。可是那个县离他们的家乡很远很远,包公的父母考虑到他们的身体不好,走不了那么远的路,而且到了那里,什么都不习惯,就决定不和包公一起去。

其实包公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就是一心想让父母生活得好些,想让自己能更好地照顾他们,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一听说父母不和他一起去那个县,包公马上向皇上报告,提出辞去了那个知县的官职,理由是他要在家乡好好地照顾自己的父母。皇上和许多大官都被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对包公这种感恩的品格大为称赞。包公就这样放弃了自己当官的机会,在家里一心照顾年迈多病的父亲和母亲。有人替他可惜,说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当官的机会,而他却这么轻易地就放弃了。可包公却对他们说:“当官虽然很好,却没有陪在父母身边好好照顾他们重要,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能对他们好好地尽一下孝心!”

有了儿子在身边照料,包公的父母过得很开心很幸福,几年之后,他们相继地去世了,他们去世的时候,脸上是带着笑的,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好儿子,他们已经很满足了!父母去世后,包公本来还想再在他们的坟前守三年孝,然后再出去当官的。守孝就是在父母去世后,在坟前搭个房子,在那里陪着父母的坟住上一段时间,这在古代是很常见的事,也表达了古代人对父母的孝顺和感恩。可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包公不得不放弃了守孝的想法。因为人们认为包公品格优秀,学问很深,定能当个对百姓有好处的好官,所以才这样劝他。

就这样,包公辞官在家孝顺父母的事,成了流传久远的一段最美好的故事。是的,当官在别人眼中是一件很重要也很难得的事,可是为了能更好地照顾父母,包公却毅然放弃了到手的官位,这种感恩图报的精神,非常少见,所以才能感动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