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华国学经典)
7890900000008

第8章 滦阳消夏录(一)(7)

②蹶:用一脚或双脚猛踢,尤指马、骡等动物用后腿向后踢。

【译文】

厨子杨義,稍稍有些文化。他跟随姚安公在云南的时候,有一天忽然梦见两个鬼拿着朱票来抓他,上面写的名字是杨义。杨義争辩道:“我的名字叫杨義,不叫杨义,你一定是搞错了。”两个鬼都说:“□字上面还有一点,是简写的義字。”杨義又争辩说:“从来没有看到过義字这样写的,一定还是义字,上面不小心滴了一滴墨。”两个鬼不能使用暴力,只好走了。和他同睡在一个屋子里的人听见他在梦里说话,非常清楚。不久姚安公官退回到故乡,杨義也跟着他来到平彝,又梦见两个鬼拿着票来,上面用楷书清清楚楚地写着杨羲两个字。杨羲仍然不服,说:“我已经回到北方了,应当属于直隶城隍管辖。你们是云南城隍的属下,怎么抓我?”三个人争吵了很久。直到和杨義同睡在一个屋子里的人叫他,这才醒过来。杨義说那两个鬼很生气,好像一定不会放过他。第二天,他们走到云南南胜边界的标牌下,果然,杨義坐的马突然受了惊吓跳起来,杨義摔到地上死了。

【原文】

献县城东双塔村,有两老僧共一庵。一夕,有两老道士叩门借宿,僧初不允。道士曰:“释道虽两教,出家则一。则何所见之不广?”僧乃留之。次日至晚,门不启,呼亦不应。邻人越墙入视,则四人皆不见,而僧房一物不失,道士行囊中藏数十金,亦俱在。皆大骇,以闻于官。邑令粟公千锺来验,一牧童言村南十余里外枯井中似有死人。驰往视之,则四尸重叠在焉,然皆无伤,粟公曰:“一物不失,则非盗;年皆衰老,则非奸;邂逅留宿,则非仇;身无寸伤,则非杀。四人何以同死?四尸何以并移?门扃不启,何以能出?距井鸾①远,何以能至?事出情理之外。吾能鞫②人,不能鞫鬼。人无可鞫,惟当以疑案结耳。”径申上官。上官亦无可驳诘,竟从所议。应山明公晟,健令也,尝曰:“吾至献,即闻是案;思之数年,不能解。遇此等事,当以不解解之。一作聪明,则决裂百出矣。人言粟公愦愦,吾正服其愦愦也。”

【注释】

①鸾:深远;遥远。

②鞫:审问。

【译文】

献县县城东的双塔村,有两个老和尚住在一个小庙里。一天晚上,有两个老道士敲门想要借宿。老和尚开始不答应。老道士说:“佛和道虽然是两家,但是都是出家人。你的见识为什么这么短浅呢?”老和尚于是把他们留下来了。第二天,很晚了,他们的门都没有开,叫人也没有人答应。邻居越过墙进去看,发现四个人都不见了,而和尚屋子里的东西都没有丢。道士的行李里有几十两银子,也都在。大家都感到很奇怪,于是报告了官府。邑令粟千钟先生来检查,一个牧童说好像村南十余里的一个枯井里有死人。粟先生立刻过去察看,发现四个人的尸体重叠着在枯井里,但是身上都没有伤口。粟先生说:“没有丢东西,那么就不是盗贼干的,他们的年纪都很大了,那么谈不上是因为奸情,他们是偶尔遇见了住下的,也没有复仇的可能性,他们身上都没有伤口,也不是杀人。四个人为什么一起死了呢?四个人的尸体怎么能一块移动到这里?他们的门锁着没有开,他们是怎么出来的?他们的房子距离这口井很远,他们是怎么到这里的?事情出乎一般的常理。我能够审问人,但审问不了鬼。没有可以审问的人,这个案子只能以疑案了结。”于是就这样报告了上级官员。上级官员也没有什么可以反驳询问他的,就采纳了他的意见。应山的明晟先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县令,他曾经说:“我刚到献县,就听说了这个案子,想了好几年,也解不开这个疑团。碰到这种事情,只能用不解的方法来解决它。如果要自作聪明强作解释的话,那么就会露出破绽,不能很好的解释。大家都说粟先生糊涂,我却正是佩服他的糊涂。”

滦阳消夏录(六)

【原文】

阳曲王近光言:冀宁道赵公孙英有两幕友①,一姓乔,一姓车,合雇一骡轿回籍。赵公戏以其姓作对曰:“乔、车二幕友,各乘半轿而行。”恰皆轿之半字也。时置中召仙,即举以请对。乩判曰:“此是实人实事,非可强凑而成。”越半载,又召仙,乩忽判曰:“前对吾已得之矣:卢、马两书生,共引一驴而走。”又判曰:“四日后,辰巳之间,往南门外候之。”至期遣役侦视,果有卢、马两生,以一驴负新科墨卷②,赴会城出售。赵公笑曰:“巧则诚巧,然两生之受侮深矣。”此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虽仙人亦忍俊不禁也。

【注释】

①幕友:也叫幕僚。古代地方军政长官衙署中参谋、书记、顾问之类,后泛指官署中的辅助人员。

②墨卷:清代科举考试是士子答卷分朱卷和墨卷,士子临考作卷用朱笔,因此称为墨卷。这里的是指科举中举者的原卷,被刻印为选本出售。

【译文】

阳曲的王近光说:冀宁道赵孙英先生有两个顾问,一个姓乔,一个姓车,两个人一块雇了一个轿子回家乡。赵先生用他们的姓名开玩笑写了一个对子:“乔、车二幕友,各乘半轿而行。”乔、车正好都是轿子的半边。这时官府里在扶乩请仙人,于是赵先生就举了这个对子,请仙人对下联。乩上写着:“这是真人真事,不可以故意拼凑。”过了半年,官府里又请仙,乩上突然写着:“上次的对子我已经有了:卢、马二书生,共引一驴而走。”上面还写着,“四天以后,上午七点到十一点钟之间,到南门外去等着。”等到了那个时间,他们派人去侦查观看,果然有两个姓卢和姓马的书生,用一个驴背着新科举人的卷子,到会城去出售。赵先生笑着说:“这件事确实很巧,但是这两个书生受到的戏弄也很深了。”这正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箭已经搭在弦上,不能不发出去,虽然是仙人也忍不住要这么做。

【原文】

里人张某,深险诡谲,虽至亲骨肉,不能得其一实语。而口舌巧捷,多为所欺,人号曰“秃项马”。马秃项为无鬃,鬃踪同音,言其恍惚闪烁,无踪可觅也。一日,与其父夜行迷路,隔陇见数人团坐,呼问当何向。数人皆应曰:“向北。”因陷深淖中。又遥呼问之。皆应曰:“转东。”乃几至灭顶,蹩躠①泥涂,困不能出。闻数人拊掌笑曰:“秃项马,尔今知妄语之误人否?”近在耳畔,而不睹其形。方知为鬼所绐也。

【注释】①蹩躠:旋行貌。

【译文】

我们乡里有一个人姓张,为人非常阴险狡诈,即使是他的家人亲戚,也不能听到他一句实话。而且他巧舌如簧,大家常常被他欺骗。大家都叫他“秃项马”。马的脖子上没有毛就是“无鬃”,“鬃”和“踪”是同音,这是形容他说话恍恍惚惚东一句西一句,没有踪迹可以追寻。有一天,他和他父亲在夜里赶路迷失了方向,隔着土岗子看见有几个人围在一起坐着,就大声地问他们应当怎么走。几个人都回答说:“向北。”结果他掉到很深的泥沼里了。他又远远地问这下应该怎么走,众人回答说:“转东。”这一次,他们差点连头都淹了,浑身沾满了泥巴,被困在泥潭里出不来。只听见那几个人拍着巴掌笑着说:“秃项马,现在你知道你乱说话害人了吧?”说话的声音好像就近在耳边,但是却看不见人。他这才知道是被鬼耍了。

【原文】

河间一妇,性佚荡①,然貌至陋,日靓妆倚门,人无顾者。后其夫随高叶飞官天长,甚见委任,豪夺巧取,岁以多金寄归。妇借其财,以招诱少年,门遂如市。迨叶飞获谴,其夫遁归,则囊箧全空,器物斥卖亦略尽,惟存一丑妇,淫疮遍体而已。人谓其不拥厚资,此妇万无堕节理,岂非天道哉!

【注释】

①佚荡:放荡;放纵。

【译文】

河间有一个妇人,性格放荡。但是长得很丑,她每天盛装打扮站在门口,没有人理她。后来她的丈夫跟着高叶飞在天长做官,非常得赏识和信任。因此依靠强权和阴谋得了许多不义之财。每年都会寄很多钱财回家。妇人就用这些财物,来招引诱骗少年男子,她家于是变得热闹起来。后来叶飞受到朝廷的处罚,她的丈夫偷偷地逃回来,却发现家里箱子柜子都空了,家具什物也都快拆买完了。只剩下那个满身长满了毒疮的丑陋妇人。别人说,如果她丈夫没有大敛资财的话,他的妻子也绝不会有失节的可能,这难道是天的安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