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安排,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本章着重介绍了节气的由来、二十四节气,以及节气与历法、传统节日的关系等内容。
节气的由来
立春、清明、夏至、立秋、冬至……这些节气的名称,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什么是节气呢?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一项了不起的发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法。随着中国古代历法的对外传播,从近代起,又随着华侨的足迹所至,二十四节气已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二十四节气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和科技有很大的关系。农业生产与季节、气候关系非常密切,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知道了气候变化与太阳的位置有关,所以,就发明了用土圭(ɡuī)来观测日影,以此来决定季节。所谓“土圭”,其实就是一根简单的杆子,把杆子插在土里,阳光就会在地上投下一条影子。古人每天中午测看日影,发现一年里日影的长度发生着很有规律的变化:从夏到冬,日影由最长逐渐变到最短;从冬到夏,日影又从最短变成最长。于是古人把日影最长的那一天和最短的那一天统称为“日至”。“至”就是到顶的意思。他们把日影最长的这天,叫做“日长至”,或叫“长至”,也就是“夏至”;把日影最短的这天叫做“日短至”,或叫“短至”,也就是“冬至”。
复原的土圭
后来,古人又在春、秋两季里,发现各有一天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于是就规定这两天分别为“春分”和“秋分”。
节气概说到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里,已经记载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的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的《淮南子》一书中,距今已有两千年。从地下出土的文献完全可以证明,中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用节气注历,所以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只要观看历书,就能很方便地掌握季节了。
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公转
实际上,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规律制定的,因此每一个节气都能真实地反映太阳所在的位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天空中周年视运动的轨道称为黄道,分圆周为360度。二十四节气以春分点为起点,将黄道等分为24段,每段为15度,太阳每移行15度就表示到了一个节气。由于太阳走完每段所用的时间大致相同,因此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变化不大,上半年的十二个节气一般都在每月的六日和二十一日左右;下半年的十二个节气在每月八日和二十三日左右,前后最多相差一二天。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很大。二十四节气并不适合于每一个地区,主要适用于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都是古代人民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这些名称的含义有的属于天文学方面,有的属于气象方面,也有的属于物候和农作物方面,基本上反映了一年中各个季节和时令的特征。
(1)反映不同季节的,有8个节气: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2)反映物候现象的,有4个节气: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3)反映气候变化的,有12个节气: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由于二十四节气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结合二十四节气,编出了许多掌握农时节令的歌诀、农谚,比如“小满前后,安瓜点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栽树莫要过清明,种上棒槌也发青”、“冬至菜花年大麦”、“冬至有霜年有雪”、“冬至多风,寒冷年丰”等等,一直流传到今天。根据节气,人们能很熟悉地知道该干什么农活。二十四节气和这些根据各地不同气候特点编制的农谚、歌诀,大大帮助和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公历虽然已在中国使用几十年了,但是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仍然非常流行。我们现在的日历上仍然可以查到它。
知识点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法概说
什么是历法?历法是怎样产生的呢?历法和节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将在本节内容中详细地解答这些问题。
中国古代的历法
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集体狩猎和采集野果的过程中,对自然界寒来暑往、月亮圆缺、昼夜交替以及野兽出没和植物生长的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当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体会到大自然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关系极大。只有正确地掌握季节时令,才能不误农时,及时耕种,保证丰收。于是人们利用植物的枯荣、候鸟的迁徙、动物的蛰伏等物候变化来推测时间,确定农时。比如,贵州省瑶族只要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就开始播种;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的云南省拉祜族一看到蒿子花开就开始翻地;而傈僳族则以山顶积雪的变化来预报农时。由于人们对寒来暑往、季节交替的认识,产生了年、月、日的概念,诞生了最原始、最粗糙、最简单的历法。徐光启像古老的中国从殷商时代就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日历。在三四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沿用自己独特的历法系统。其间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准备时期: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初期为观象授时,制定科学历法的准备时期;古历时期: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前所采用的历法;中法时期:从汉太初历始至明大统历为止;中西合法时期:从明末徐光启主持历局,编纂崇祯历书始,到辛亥革命止。历法中虽然是采用西欧方法和数据,但却将其纳入了中国传统历法的模式,故被称为中西合法时期。
中国古代历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不仅仅包括年、月、日和一些重要日期的安排,而且设置了闰月、闰日,还将日、月、五星各种天体的运动考虑进去,测定昏旦中星时刻和日食、月食,推算二十四节气以及各节气晷影的长度等。中国历法有些类似于现代编纂的天文年历。因此中国古代的历法改革不可能像欧洲16世纪儒略历改为格里高历那样,仅仅对年、月、日进行调整,而是要对日、月、五星等天体的各种运动进行全面考虑。中国历代帝王,都声称自己是“真龙天子”,是奉上天的旨意来统治臣民的,要根据天象来占卜国家的政治命运,所以天文观测就成为头等重要的大事。因此,天文历法的颁布,就不仅仅是为满足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了,而成为皇权的象征。每当改朝换代时都要颁布新的历法,自战国时期的古历至清末就达100余部。
历法的分类方法
所谓历法,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规律来计量时间,判别气候,划分季节的一种法则。人们通过长期对日月星辰的观测,逐渐了解和掌握了地球、月亮和太阳的运行规律,测出了真太阳日、朔望月和回归年这三个自然的时间单位。但是历法中所采用的年、月、日,并不能准确地等于天然的时间单位,因为真太阳日忽长忽短,无一定数,回归年和朔望月都不是日的整倍数。
历法的根本任务在于科学地安排年、月、日,使它们既符合天体运行的规律,又适合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古今中外所有历法,从基本原理上看,不外三种类型,即阴历、阳历和阴阳合历。
阴历:它是根据月相的圆缺变化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在古代,月亮又称太阴,所以这种历法又称太阴历或阴历,它与朔望月有紧密关系。
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围绕着地球,终日不息地旋转。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而且自转与公转的周期相同、方向相同,因此月亮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它只反射太阳的光线,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而言,随着太阳、月亮、地球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在不同的日期里,就会看到不同的月相。月亮经历了朔、上弦、满月、下弦的月相演变周期。天文学上规定,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间隔称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5306日。
太阳、地球和月亮
为使阴历中每一个历月都近似地等于朔望月的平均长度,天文学家们的确费尽了脑筋。朔望月的平均长度大约为295306日,并不是一个整天数。如果两月取29天,则要短于朔望月大约半天,新月出现的时间每月要向后推迟半天;如果历月取30天,则又要长于朔望月半天左右,新月出现的时间又要逐月提前,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一个历月中出现两次新月现象。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制历家们巧妙地采用历月长度为29日和30日交替使用的方法,这样每月的平均长度为295天,不仅十分接近于朔望月长度,又能保证每月的初一在朔日,使得月相与日期相对固定。
由于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5306日,阴历历年的实际长度应为3543672日,这多出的03672日如何处理呢?制历家们又将第三年12月的29日改为30日,称这一年为闰年,这就是阴历历年平年为354日,闰年为355日的由来。
阳历:阳历就是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日历——格里历,又称公历。中国自公元1912年开始正式采用格里历,日历牌上醒目的年、月、日指的就是公历。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作为依据制定的历法,它的基本运行周期为一回归年。回归年实际是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变化的周期,也就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开始徘徊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根据长期的天文观测结果得知,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2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若把这一数值直接应用于历法计算,就会出现每年新年向后推移的现象。天文学家经过缜密的运算之后,做出了一条规定,即每满100年少置1次闰,到第400年再闰,也就是说每400年中共有97个闰年。这样一来,历年的平均长度为365日5小时49分12秒,与回归年长度仅有26秒之差,累积3300年才会差一日,精确度相当高了。
阳历的历月数目沿袭了阴历的办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历月的平均长度为304368日,为取整天数就要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1日,小月30日,平年5个大月,7个小月;闰年6个大月,6个小月。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历月为1、3、5、7、8、10、12月为大月,31天;4、6、9、11为小月,30天;唯有2月份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祖冲之阴阳历,就是兼顾太阳、月亮两种运动而制定的历法。中国自殷商时代起就采用简单粗糙的阴阳合历。由于它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又被称为农历。该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朔望月)纪月,又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回归年)纪年。阴阳历中任何历月的每一个日期都有月相上的意义,如初一在朔,满月在望等。历年的平均长度因与回归年相去不远,则春、夏、秋、冬四季在一年中相对固定。这样的历法看起来应该是很理想的了,其实阴阳历也有其欠缺之处。朔望月的周期是295306日,回归年的周期是3652422日,两个周期间没有整数倍数关系,互相不能除尽。如何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年中到底安排几个月最为合理,成为历法中的难题。对此,中国古代先人们在长期观测和精密计算的基础上,到春秋战国时代,制订了“十九年七闰法”,即在19个阴历年中设置12个平年、7个闰年。这样,19个历年的长度就与19个回归年大略相同了。如下式:
19年中共有:12×19+7=235(个朔望月)
1个朔望月=295306日
235个朔望月=693969日
另一方面:1个回归年=3652422日
19个回归年=693960日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19个回归年的天数与235个朔望月的天数仅有009日的差别。依照“十九年七闰法”可以把阳历和阴历较好地协调起来,使得阴阳历既能反映太阳的运动,又能反映月亮的运动,中国对这一规律的发现,要比希腊早160多年。
南北朝时期,著名天文学家祖冲之又创立了比“十九年七闰”更加准确的“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即在391个阴历年中插入144个闰月的方法。其后历代又有所创新,直到唐代李淳风编纂《麟德历》时,才彻底废除了闰周。
二十四节气也是一种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