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文明史简编
7885400000018

第18章 古代印度的婆罗门教与佛教

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以吠陀经及其有关文献为基本内容,因崇拜梵天而得名。约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由兴都库什山越过帕米尔高原涌入印度河流域,并和当地土著居民进行长期斗争而取得胜利。雅利安人原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宗教信仰主要崇拜人格化了的自然力、祖先和英雄人物等。凡日月星辰、雷雨闪电、山河草木及动物等都幻化为神,并根据这些神所在的位置分为三界——天、空、地。天界诸神是天神伐楼那、太阳神苏利耶、黎明神乌莎斯;空界诸神是雷神因陀罗、风神伐由、雨神帕阇尼耶;地界诸神是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河神娑罗室伐底等。这时期的宗教还是吠陀教阶段,他们实行火祭、苏摩祭,成年时要举行成年礼,死后实行火葬。火祭的目的较广泛,主要是祈求牧畜(牛)的繁殖。祭品主要是牛乳、谷物、苏摩酒和肉类,也有关于人祭的记载。祭祀中的仪轨、咒语、祭司等都有系统而详细的规定。苏摩祭是把苏摩酒奉献于神或祖先,名目繁多。其中,马祭是最重要的祭仪,祭司通过一定仪式选用一匹健壮的牡马,使之在外游荡一年,马游荡时后面有国王或由其代表率领的军队跟着,当马闯入其他国家时,就迫其降服,否则就以武力征服;一旦取胜,被打败的国王就要作为扈从列入战胜者的队伍,否则要遭耻笑。在胜利者牵马回国后,还要举行盛大仪式,唱吠陀赞歌,将马宰杀,或以其他动物代替。这种祭祀旷日持久,耗费巨大。印度古代许多著名帝王都曾举行过。这实际上是以一种宗教仪式进行征伐战争。吠陀文献中与考古发掘中均可看到以人为祭品的人祭仪式的存在,并规定各种仪式献祭对象的区别。

约在公元前1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又从印度河上游向东逐渐征服朱木那河与恒河流域。这时期,印度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有了重要发展,社会分化也加速了,过去以血缘为纽带的村社被以地域为联系的农村公社所替代,随着阶级的分化与奴隶制的产生与发展,最初的国家形成了。原来以枟梨俱吠陀枠为中心的吠陀宗教,开始了重要的革新,形成了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奉梵天(即婆罗摩)、毗湿奴与湿婆为三大主神,并认为他们是三相神,分别代表宇宙的“创造”、“护持”和“毁灭”。

梵天

梵天是创造之神,也是婆罗门教的根源之神。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他创造的,同时魔鬼与灾难也是他创造的。据枟摩奴法典枠,梵天出自“金胎”(梵卵),把卵壳分成两半,创造了天地,然后创造十个生主,由他们完成创造工作。据说梵天原有五个头,被湿婆毁了一个,现有四个头面向四方;有四只手,分别拿着“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通常坐在莲花座上;坐骑是一只天鹅或由七只鹅拉着的一辆车。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为释迦牟尼的右胁侍,持白拂。梵天现在崇拜者较少,目前只有拉贾斯坦邦的普希伽尔有祭祀他的一个庙。

梵天曾创造娑罗室伐底(辩才天女)为妻;娑罗室伐底原是一条河及河川之神,能除人之秽,赐人以财富、子孙、勇敢。后成为语言、智慧、文艺和科学之神,手持乐器、贝叶书、念珠和莲花,常骑天鹅或孔雀。有时也作毗湿奴之妻。大乘佛教吸收其为菩萨,称“大辩才天女”或“妙音佛母”,系文殊之妻。

毗湿奴

毗湿奴是婆罗门教与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后被毗湿奴教派奉为最高的神来崇拜。毗湿奴皮肤深蓝,有四只手,分别持法螺、轮宝、仙杖和莲花,躺在巨蛇身上,在海上漂浮,肚脐上长一朵莲花,上坐梵天。不仅有保护能力,并具创造力,能降魔。枟薄伽梵往世书枠等记载,曾化作鱼、龟、野猪、人狮、侏儒、持斧罗摩、罗摩、黑天、佛陀与白马等,曾十次下凡救世。据说有一千个称号,有“救世者”、“世界之主”、“那罗衍”等。佛教称其为遍入天,意为无所不在或高于一切之神。

妻子是吉祥天女——命运、财富和美丽女神。她是由天神与阿修罗搅动乳海时产生出来的,称“乳海之女”。有两只手(有时作四只手),一手持莲花,一手洒金钱,坐或站在莲花座上,有两只白象伴护,以为吉祥的象征。坐骑是莲花、金翅鸟迦楼罗或猫头鹰优楼迦。有许多名号“莲花”、“世母”、“因底罗”等,佛教将其归入护法天神之列。

湿婆

湿婆是婆罗门教与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为毁灭之神、苦行之神与舞蹈之神。后被湿婆教派奉为主神。由“吠陀”中的楼陀罗神发展而来。据说湿婆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第三只眼的神火能烧毁一切,曾把妖魔的三座城和爱神烧成灰烬。相传曾把从乳海中搅出来的毒药吞下,颈项被烧成乌青,故有“青项”之名。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之意,所以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被认为是湿婆的象征,受到信徒的崇拜。据称他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修苦行;还善于跳舞,是刚柔两种舞蹈的创造者,被称为“舞王”。湿婆除毁灭之外还有创造之能,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因而与宇宙合一。其形象被描绘有五个头,三只眼,四只手,手中分别拿着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穿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轮新月作为装饰;苦行者的发辫盘在头上,上面有一个恒河的象征物,传说恒河下凡时先落到湿婆的头上,再流到大地;颈上盘着一条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佛教称其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世界之主。

湿婆有一妻二子。其妻有不同名称:雪山女神、难近母、时母和性力女神等。雪山女神是喜马拉雅山之女,恒河女神之妹。她温柔美丽。湿婆在喜马拉雅山修行时,她爱上了他,但遭拒绝。她为了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修行达1000年,终于感动了湿婆,而娶她为妻。难近母,有十臂,手持长矛或毒蛇,骑着狮子或老虎。难近母为了拯救诸神和人类,化作水牛与牛魔等进行了殊死斗争,最后终于杀死牛魔。时母称为黑神或嗜血女神,全身黑色,有四头四手,额上有三只眼,口吐火舌,手提头颅,胸前挂一串髑髅,腰系一圈人手,在降魔时喜嗜魔血。湿婆有两个儿子,象头神(或称欢喜天)与韦驮天。象头神象头人身、长鼻四手,背负一只老鼠,颈挂念珠。韦驮天有七臂,即佛教里的韦驮。

婆罗门教经典

1畅枟吠陀枠。婆罗门教最古的经典,用古梵文写成,主要是对神的赞歌、祭词、咒词等,流传于印度西北部。反映了印度河上游及两河“河间地”原始雅利安诸集团的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000—公元前800年,最早部分可能在公元前3000年已问世。它包括:四部本集——枟梨俱吠陀枠、枟夜柔吠陀枠、枟沙摩吠陀枠、枟阿闼婆吠陀枠和解释吠陀的枟梵书枠、枟森林书枠、枟奥义书枠以及枟随闻经枠、枟家庭经枠、枟法经枠等,合称为“吠陀文献”。

2畅枟罗摩衍那枠和枟摩诃婆罗多枠。两部史诗所涉及的那些事件是发生在约公元前1000—公元前700年之间,但那些保存下来的写本,其日期为公元元年至500年间,这些写本也很难被视为研究其所属时期的真实史料。它们反映的系列生活条件、习俗和信仰却不同于枟吠陀枠所反映的典型生活,表明吠陀时代结束时,印度—雅利安文化已经过渡到一种复杂的、分成等级的社会与宗教体系,即婆罗门教为其前身。枟摩诃婆罗多枠是世界上的一部最长史诗,“凡是枟摩诃婆罗多枠不载的东西,也就是印度没有的东西”。原先的枟摩诃婆罗多枠可能是描写当地的一件部族怨仇,但是它引起了行吟诗人的想象,在它的最后形式中我们看到次大陆所有的部落和民族都参加了这场战争。它反映了雅利安人从部落进入国家之间的斗争,也包含国家形成过程中一些宗教、道德哲理的讨论。史诗形成过程达几个世纪,其中各种道德观念与武士行为准则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有某些矛盾与不一致之处。它的写作成文,传统上归于一位名叫广博(Vyasa)的婆罗门诗人,但是该作品决非一人之力所能及。

枟薄伽梵歌枠是在枟摩诃婆罗多枠中插入的一段哲理性对话。它是综合性的哲学诗,主要摄取数论、瑜伽和吠檀多三派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宣扬通过修炼瑜伽,使个体灵魂“我”和宇宙灵魂“梵”结合,达到涅槃,即“梵我合一”。它提出:生与死都不过是短暂的插曲,灵魂是不可毁灭的,即“生命杀不死”;接着深入讨论各种行为的价值与修行道路。

枟罗摩衍那枠比枟摩诃婆罗多枠篇幅短些,插话也较少,原著写本归功于诗人蚁蛭(Valmiki)。枟罗摩衍那枠事件大概发生在稍晚的时期,活动场所是北方邦的东部(较枟摩诃婆罗多枠靠东)。枟罗摩衍那枠原本编成至少在此时期的50—100年之后。枟梵书枠和枟奥义书枠是约在公元前700年以后编写的。

3畅枟梵书枠。吠陀的散文注释,也称枟婆罗门书枠,为婆罗门提供辅导材料。一位印度学者说:梵书是“对礼仪的浅薄的解释,枯燥无味”,甚至“龌龊可恶”,其德行“不超过原始的巫医。”①

4畅枟奥义书枠,即“吠檀多”(Vedanta),意为“吠陀的终结”,属于吠陀文献的最后一部分,具有高度的哲理性。它不仅证明了当时理智的成熟,而且证明了当时已有伦理的和灵魂的观念。这一点,鉴于枟梵书枠中明显的颓废,越发值得注意。它试图深入感性经验内部去寻求不断地反复出现的问题的答案。

5畅枟往世书枠。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间汇集成书,不完全是神话,还包含着历史事件的某些参考资料。这里所描述的是早期雅利安人定居恒河—阎牟那(Yamuna)地区的回声。“摩奴”这个名字意指“人类”的“摩奴婆”(M anava)的全称词根。洪水故事来自巴比伦传说,希伯来人的诺亚方舟也借用这个传说,在印度史料中,也许是对过去的回忆,也许从巴比伦人处听来的洪水传说,或同样的传说是从印度河流域民族听来的,而这民族也是辗转从巴比伦人那里听来的;还有一种可能,美索不达米亚洪水的大致记忆或许是与印度河经常的洪水泛滥混淆在一起了,从而巴比伦的故事就适用于印度舞台了:毗湿奴变成一条大鱼、一艘船、七位圣贤,到一座山顶,洪水退尽得以平安返回。

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佛教约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牟尼创立。起初,它只是社会上众多宗教哲学派别之一,仅流行于北印度的恒河中、下游地区。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起,佛教从印度向周围国家和地区传播,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宗教。在佛教向各国和各地区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当地历史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的影响,在教义和组织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同时反过来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作用。其向北传播的中亚、中国、蒙古、朝鲜、日本和越南,称为北传佛教;向南传到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等为南传佛教。

释迦牟尼与佛教的产生

佛教创始人名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前486年。① 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徒又称之为“佛”或“佛陀”,意为觉悟者。

释迦牟尼出身于刈帝利种姓,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称净饭王;其母摩耶夫人早逝,由姨母摩诃婆阇波提抚养成人。少年时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从8岁起学习吠陀、武艺;17岁娶妻,生有一子,名罗睺罗,后成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29岁(一说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对当时婆罗门教不满,于是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和战争,加剧了社会的不幸,当是促使乔达摩产生消极厌世思想的主要原因。

乔达摩离家之后,他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跟随数论派先驱阿罗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数月之后觉得不满足。他认为禅定不是目的。接着他又在尼连禅河附近的树林中单独修行了 6年;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寻求解脱。据传乔达摩认为:摩擦湿木不能生火,摩擦干木才能取火;人身亦需经过苦行,清除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来7天进一餐。他穿鹿皮、树皮,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卧于荆棘上。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乔达摩认识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默想。据说,经过7天7夜,终于悟出了“四谛”的真理。这标志着他真正觉悟成道了,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意为“觉悟者”,时年35岁。

传说佛陀在成道后,首先赶往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寻找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忄乔陈如等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四谛”之理。由于从不同的角度讲了三遍,佛教史称作“三转法轮”。佛陀还主张“中道”原则,即既要避免极端苦行,又反对任情纵欲,只有“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这是佛陀首次宣讲佛法,也称“初转法轮”。忄乔陈如等五人信仰了佛陀教义,成为首批僧侣,号称“五比丘”。

此后,佛陀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传教,并组成适应传教的僧团,奠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他一天的活动似乎很有规律,他黎明起床,坐禅静思,近中午时外出乞食。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中午饭后,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为弟子宣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一直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漫游、布道,雨季停止旅行3个月,称为“伐沙”(坐夏)。佛陀的这种生活方式,当是早期僧侣的生活缩影,后来就形成了佛教的某些生活规则、戒律的雏形。

佛陀传教所有的道路,基本上是商道。佛陀常年来往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在王舍城先后有摩揭陀国王频婆娑罗及其子阿阇世王的皈依,在舍卫城有拘萨罗国王波斯匿的皈依。弟子众多,传有500人,其中著名者称“十大弟子”(迦叶、舍利弗、目健连、须菩提、富楼那、迦旃延、阿那律、优婆离、罗睺罗和阿难)。

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在印度有影响的六大学说提倡者,被称为“六师外道”:

①富兰那·迦叶,主张无因无缘,否认因果报应。②末伽梨·俱舍梨子,主张命定论,道德修养没有价值,否认轮回,是印度哲学流派“邪命外道”的创始人。③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认为人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否认灵魂存在,是印度唯物论的先驱。④婆浮陀·伽旃那,认为世界和生命由地、水、火、风及苦、乐、命七种因素构成,但七种因素又各自独立,互相之间有间隙。杀人者的刀只在七种因素中间穿过,不带有罪恶。主张二元论,否认因果报应。⑤删阇耶·毗罗尼子,对事物持怀疑论态度,不主张修行,认为可自然达到解脱。⑥尼乾陀·若提子,耆那教创始人,被尊为“大雄”;认为世界有两大本原:灵魂(命)与非灵魂(非命),主张宿命论,人只有通过苦行使灵魂摆脱物质性的(非灵魂)的“业力”束缚,才可能达到解脱①。

佛陀在传教中经常与“外道”沙门辩论。据佛典记载,佛陀总是在辩论中取胜,使他们纷纷皈依佛教。有一次,佛陀走在鹿野苑的路上,遇到一位“邪命外道”沙门,佛陀对他说法,表示自己已经成道,这位“邪命外道”摇头离去,走上另一条路,这说明佛陀的道理并没能使一切人信服。传说频毗沙罗王之弟迦留曾召集96种“外道”举行大斋。当时的王室是沙门运动的支持者。佛陀的传教,就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他有两个最重要的经常说法的住处,一处在舍卫城南的祗园精舍,这是拘萨罗国富商须达多(给孤独长者②)布施的;一处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竹林是迦兰陀长者所赠,精舍是频毗沙罗王出资建造的。传说佛陀悟道,从菩提树下站起来,首先向其奉献食物的也是两个商人。

佛陀80岁逝世。据说死在拘尸那城(印度北方邦境内)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的娑罗林中。关于他一生的传说,很难肯定有多少真实的成分。不过从中大体上可以看出早期佛教僧侣的一般生活情景,有助于对佛教基本教义的理解。

四谛、十二因缘与八正道

作为沙门思潮的一种,佛教与其他沙门派别既有共性,又有差别。一般说,早期佛教对当时沙门普遍关心的本体论问题不愿考虑。佛陀认为,当前最紧迫的是人生解脱问题,讨论本体论徒劳无益。佛陀及其弟子们关心的问题,集中在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解脱方面。佛教的全部学说基本上是按照这一主题展开的,这一主题又集中凝聚在四谛中。

“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形成可能较早,相传佛陀悟道的核心就是四谛,也是初转法轮的根本内容。

所谓“谛”,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四谛”又称“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四谛又分为两部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或者说,前者侧重于解释世间,后者侧重于创造世间。

①苦谛

何谓“苦谛”?是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并以此判断为真理的教义。佛教把人的感受分为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从根本上说,这一切感受都是“苦”。社会人生原是一大“苦聚”,全无幸福欢乐之可言。这一教义,成了全部佛教的出发点。枟增一阿含经· 四谛品枠中有一个代表性的说法:

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①;是名为苦谛。

这八苦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生老病死,认为人生自然过程是苦;第二类,怨憎会、爱别离和求不得,把主观愿望不能满足说成是苦。最后归结为“五盛阴”,“五阴”是佛教对“人”的一种特殊称谓。“五盛阴”指对人生的爱恋和追求,以此为苦,也就是以人的存在本身为苦。这样,“苦”就具有普遍的性格,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苦”就是必然的。

以人生为苦的判断,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厌世思想,从消极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离乱所造成的种种不幸,是早期佛教最大的偏见。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生过程最普遍的矛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任务,就在于正确地认识规律,正确地处理矛盾,战胜它们,为人类幸福不断开拓光明的前程。早期佛教教义缺乏这种积极的充满进取的乐观精神,在僧侣中曾引起自戕、自杀和互杀的弊端。佛教“戒杀”的律文,最初就是为了制止这一弊端而制定的。后期佛典屡屡教训人身难逢,人生可贵,要求它的信徒利用这一机会好好修道积福,看来也是为了纠正早期悲观情绪。不过从总体上说,佛教的人生哲学始终贯彻着轻贱人身、鄙薄人生的倾向。

②集谛

集谛是说明诸苦和人生原因的,它是早期佛教的理论基础,内容相当丰富,大体上可以“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加以概括。

“五阴聚合说”: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有情”(指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有情识的生物,亦称“众生”),则由“五阴”组成。“阴”亦译作“蕴”,有“积聚”或“覆盖”的意思,实指类别。“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等五类现象的总称。

“色”的定义是“质碍”,凡具“质碍”作用的现象,统称作“色”,相当于物质概念,但含有少数精神现象。“色阴”包括四大(地、水、火、风)、由四大组成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和感受对象(色、声、香、味、触)等。

“受”,谓之“领纳”,指主体领受客体给予的痛痒苦乐等体验,相当于伦理学上的感受。“受阴”有三类: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想”,谓“取像”、“施设名言”,相当于摄取表象,形成语言概念的精神活动。

“行”的定义是“造作”,特指思想中决定和支配人的行为的那些因素,如目的、筹划、决断、心理趋向、意志等。

“识”的定义是“了别”,指一切认识活动赖以发生的精神主体,早期佛教分为六种,即具有见、闻、嗅、味、触、思维作用的眼、耳、鼻、舌、身、意,通称“六识”。

五阴中的后四阴亦曰“非色四阴”,简称为“名”,因此五阴又叫作“名色”。“名色”可以泛指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五阴则或作人的代称。五阴理论,是为了引出因果报应的宗教观念和“人无我”的哲学结论。据说,“五阴”本是以“类”的性质独立存在的,其所以集合成为千差万别的个体“有情”,在于有一种追求和贪爱五阴的业力。这种业力不同,感得五阴聚合的形体也不同,因而有三界六道、贫富夭寿等差别。如此业报轮回,受诸苦恼。

佛教认为,“我”是一种“常一存在”的存在,即独立自主,有绝对自由的永恒精神体。“人无我”亦称“人空”,是佛教空观的内容之一;他们往往据此而否定“有情”与人的真实性。永恒的灵魂和绝对的自由意志确实是没有的,这是真理,但据此否定人的真实存在,否定人生的价值,就是荒谬。

“十二因缘说”:缘起说是佛教的独创理论,用以解释世间人生和世间现象之所以发生和变化,构成佛学的重要部分。这一理论到大乘佛教还有更充分的发展,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宗教哲学体系来。

缘起说的基本命题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也可以反面表述:“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意思是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现象;任何现象都处在生灭变化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这些联系和变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引起。这就叫做“缘起”,缘就是条件。所谓“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此中的“因”,指诸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些条件。离开因缘,就没有世间的一切。在早期佛教学说中,“缘起”和“法”(佛法)是同位的格:所谓“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缘起说”等于佛法的本质规定。缘起说把一切归于因果铁律:一切缘起现象都是因果关系,因而世上所有联系,唯有因果一种。这样,世上一切事物,特别是人,统统被铸结到了一条因果链条上,几乎没有偶然和自由的任何可能。其次,是按照宗教的要求、臆造和杜撰,往往把两件毫无联系或只是偶然事件,强说成是因果关系,从而把因果律主观化、神秘化,最终导致业报轮回的教义,这就是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用“缘起说”解释人生本质及其流转过程的,后人称为“业感缘起”。因为是由十二个概念构成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所以也叫“十二支缘起”。这十二支缘起是:

“老死”:“老死”是人生的终结,原因是有“生”,有“生”才有“老死”。故曰“生是老死缘”。

“生”:“生”是人生观的开端,原因是有“有”,这里的“有”是个有特定含义的宗教概念,指那些能够决定来世果报的思想行为总和。所谓“有是生缘”,意即彼生的全部思想行为(业),就是今世得生(果)的原因。

“有”:“有”的本质,是积聚并能引生后世的“业力”;“有”之因是“取”。“取”是指人生和物欲的热切追求,由此造成必得后报的各种业行,是为“取是有缘”。

“取”:“取”之因是“爱”。“爱”主要指性爱和食欲,引申为一切贪欲。爱欲是促令人生炽热追求的直接动因,叫做“爱是取缘”。

“爱”:“爱”之因是“受”。“受”为苦乐感受,可泛指人的生理和心理获得的各种享受。“爱”的起因是为了满足个人的享受,故曰“受是爱缘”。

“受”:“受”之因是“触”。“触”是指肉体、精神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如果人不具备触觉能力,或者不接触外界对象,就无从感受,故曰“触是受缘”。

“触”:“触”之因是“六入”。“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和认识机能。没有这种机能,就没有触受外界的可能,故曰“六入是触缘”。

“六入”:“六入”之因是“名色”,指肉体与精神的统一,即有意识活动的人体。感知机能来自人的生命体,是为“名色是六入缘”。

“名色”:“名色”来自“识”,早期佛教对此“识”的解释较杂,或谓“淫识”,或谓投生一刹那的精神体;早期汉译亦作“识神”,有灵魂的意思。人的生命体托识而成,此谓“识是名色缘”。

“识”:“识”之因谓“行”。这里的“行”,也是含特定意义的宗教概念,指过去诸业和推动诸业趋向果报的过程或力量。“识”是由过去业行引发的,谓“行是识缘”。

“行”:“行”之因是“痴”。“痴”亦译作“无明”,即愚昧无知,后来特指不明佛理。业力活动是愚昧的结果,故曰“痴是行缘”。

“痴”:“痴”是人生和世俗世界的最后本原。

在这十二支中,对人生和社会起最重要作用的是“生”、“爱”与“痴”。早期佛教把人生和社会看作桎梏,“爱”等作为制造这一桎梏的原因,所以禁欲主义就成了必然的结论。作为人和社会最后本原的“痴”,是宣布人的全部正常认识为“颠倒”,社会人生是谬误的产物。据此,他们否定正常的思维活动和认识路线,从根本上动摇人们由正常的认识渠道获得真理的可能性,使人失去自我判断和独立生活的信心。

“业报轮回说”:“十二因缘”是“业报轮回”的理论基础;业报轮回是早期佛教的宗教核心。

按照后来佛教比较普遍的说法,“十二因缘”是涉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世的因,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十二支缘起的循环运行:

这就叫做三世二重因果。这里的“世”,指有情的一生。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的一生行为,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

作为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叫做“业”。“业”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羯磨”,意为“造作”。业分身(行动)、口(言语)、意(思想)三类,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带来一定的后果,这种后果叫做“报应”或“果报”。业有一种不导致报应决不消失的神秘力量,叫做“业力”;“业力不失”是联结因果报应的纽带。作什么性质的业,得什么性质的报,这是铁的法则。所谓善有福报,恶有罪报,是其主要内容。报有迟早,有“现世报”,也有“它世报”。报是必然的,不可逆转。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有情流转在“三界五道”中。“三界”是佛教根据禅修的程度和想象,对世俗世界的划分,所谓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五道”则是按照经验和宗教传说对世间“有情”类的划分,所谓天(神)、人、畜牲、地狱、饿鬼。也有讲六道的,即另增“阿修罗”一道。“阿修罗”是一类专与天神战斗的恶魔,来自古印度神话。作善业的生于天、人二“善道”,作恶业的堕于畜牲等“三恶道”。善恶有程度不同,即使生于同一“道”中,也有千差万别。人的贫富寿夭,就是这种业报造成的。这“道”既包括“有情”自身,也包括不同“有情”所处的周围环境。这样,“业报”的宗教理论,就成了早期佛教的创世说,也成了解释人生差别和社会不平等起源的学说。

业报轮回思想不是佛教的独创,几乎所有印度宗教均承认这种理论。佛教不同于婆罗门教的地方,在于佛教不承认有梵天那样的创世主,不承认四种姓是梵天的意志,更不能以婆罗门种姓为最优胜。业报面前,人人平等,婆罗门不享有不受恶报的特权。

佛教这套理论可以概括为“无常”与“无我”。“无常”指法无常体,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无我”指人无独立永恒存在的实体。这无常、无我之说,构成早期佛教“空”观的主要内容,也被视作“苦”的本质所在,是世间人生的真谛。

哲学理论上的“无我”说,与宗教教义上需要有一个轮回的承担者,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无我”说可以使人对自己的行为完全不负责任,“业报”说则是教人对自己行为负全部责任。对这种矛盾,佛教内部进行过多种调解,但始终没有得到圆满解决。

③灭谛

“四谛”中的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槃”。“涅槃”是梵文的音译,意为“灭度”、“圆寂”等①。它的原意是指火灭或风散。印度其他一些宗教也采用这个术语作为最高的理想。

在早期佛教的理论中,涅槃是熄灭了一切“烦恼”,从而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与现实世界对立的一种境界。在本质上,涅槃是一种死亡的状态,但佛教坚决反对把涅槃理解为死亡。因为按照佛教教义,死与再生联系起来,死亡不过是有情从一个轮回阶位到另一个轮回阶位的转变,而涅槃的根本特点,就是超越生死轮回。这种说法使“涅槃”带上了极神秘的宗教色彩。

不过,涅槃虽是超世间的,也离不开世间,它是在否定世间一切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只有通过对世间的否定,才能达到涅槃。在这里,“涅槃”只有否定的意义,它自身除了“寂静”的规定性之外,别无内容。

尽管涅槃也有不神秘的一面,但要使一个具有正常生活和思维能力的人达到它的寂静境界,却十分困难。所以,早期佛典中大量的篇幅是强调达到涅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多方面的修习的艰苦过程,这种修习方法和途径,就叫做“道谛”。

④道谛

早期佛教规定的解脱之路,即通向涅槃之路,被总结为“八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教徒的日常思想行为;简要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戒”是用来“制恶”的,是约束佛教徒日常生活的纪律,后来扩大为极为繁冗的“律”。早期戒律,侧重于禁欲和禁止聚积财物,这与以“生”为苦、以家庭私有财产为樊笼的原始教义是相一致的。

“定”或译作“禅定”、“止”,是古印度普遍通行的一种宗教修习方法。从一般意义说,“定”就是注意力集中;由于注意力集中的对象和引发的心理活动及其效用的不同,往往导致反常的、奇特的,甚至是病态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禅定就此神秘化,成了宗教追求“神通”的手段。当今的瑜伽、气功、特异功能等将科学性与神秘性混搅在一起,多半与此有关。但是,佛教也经常把禅定当作聚精会神思考哲理、体会真理和对抗各种非佛教思想情绪的基本条件,因此而得到特殊的重视。

“禅定”的“禅”,音译禅那,意为静虑、思维修,原指“四禅定”。它是诸定中最基础的一种,以“离欲”为前提,按照思维活动的宁静程度和身心的感受程度,划分为高下四等。“四禅”所描绘的诸种心理过程,实是佛教进行各种禅观思维的共同心地。早期佛教智慧,大都是通过这种心地获取的。

“四禅”之上,还有一种“四无色定”,所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实是由禅定达到的四种不同的心理混沌状态。

“四禅”与“四无色定”,总名“八等至”。据说,达到这种禅定的人,死后可以分别生于“色界”诸天和“无色界”诸天。“色界”的根本特点是“无欲”,“无色界”的根本特点是没有物质。此二界加上以欲爱为根本特征的“欲界”,就是佛教关于世间“三界”的分类。据此可知,“三界”之说,主要是来自宗教禅的幻想。

“慧”或译为“智”、“智慧”,实际所指,是考虑人生和宇宙诸现象的一种特殊观点和思维方法。“慧”的发生,主要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沉思而获得。它力图取消客观事物对主体的影响,遏制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由此形成的观念和方法系统,总是内省的,自我封闭的,同来自社会的实践的认识处于对立的地位。由于佛教教条越出越多,内省体验各有不同,促使慧学特别发达,这是佛教哲学之所以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佛教自始至终着力于世界观的转变,与此传统也有关系。

修道的全部目的,都是为了“断惑”,即断灭感召三界果报的所有原因。早期佛教依据断灭三界“惑业”的程度和仍须继续生死的处所、次数,设想出四个阶段或四种果报,通称“道果”。得到这种道果的人,与凡人不同,被称作圣贤或贤人。他们是须陀洹(预流)、斯陀含(一来)、阿那含(不还)和阿罗汉。大体上说,前两种断惑所得的道果,还要再到欲界降生;第三种道果,只会再生色界或无色界,而不会退还欲界。至最后断灭一切惑业的“阿罗汉”,已超脱三界,不再降生轮回。所以,阿罗汉是早期佛教修持的最高果位,达到了“无余涅槃”。作为早期佛教最高果位的阿罗汉,可能后来被神化了。在佛陀活动时期,阿罗汉泛指受世间尊重的人或修行的完成者、圣者等,也应用于其他受尊重的沙门。佛陀的诸大弟子,就被通称为阿罗汉。①

三法印:指三种印证是否真正佛教的标准或标帜,诸行无常(世界万有变化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涅槃寂静(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境界)。如加上“一切皆苦”即成四法印,再加上“一切法空”则为“五法印”。

戒律:八戒,一般信徒要遵守的戒条: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淫欲;④不妄语;⑤不饮酒;⑥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⑦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⑧不食非时食(正午过后不吃饭)。前七为戒,后一为斋。前五戒必须终身受持,后三戒则临时奉行,有时几周或几天,至少一昼夜。沙弥、沙弥尼则要受十戒,再加上不蓄金银,另把前面第七戒分为二,而成十戒。比丘、比丘尼则要受具足戒,在中国隋唐以后均按枟四分律枠规定,比丘受250戒,比丘尼受348戒;戒律从行动、言语和思想三个方面对信徒的修行与衣食坐卧所规定的详细而烦琐的戒条及其处罚方式。

节日

佛教的节日很多,在此举几个重要的:

涅槃节,纪念释迦牟尼逝世的节日。因南北传佛教对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说法不一,所以时间也各异。中、日、朝等大乘佛教,一般定于每年夏历2月15日,届时佛教寺院要举行佛涅槃法会,挂释迦如来涅槃像,诵枟遗教经枠,供奉香烛鲜花茶果珍馐。

浴佛节,即佛诞节,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佛寺届时举行诵经法会,根据佛诞生时有九龙口吐香水浴佛传说,以各种香水灌洗佛像,并供养各种花卉,但不举行拜佛、施舍活动。

盂兰盆节,“盂兰盆”意为“救倒悬”,释迦弟子目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求佛救度。释迦要他在夏历7月15日,即众僧安居终了之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万僧众,可使母亲解脱。佛教据此兴起盂兰盆会。盂兰盆节期间,除施斋供僧外,寺院还举行诵经法会与举办水陆道场、放焰口、放灯等宗教活动。也称中元节或鬼节。

早期佛教的分派

早在佛陀在世时期,佛教内部就出现了分裂。传说佛陀堂弟调达(调婆达多、提婆达多)曾随佛出家。他曾公然提出异说,分裂僧团组织。其异说有五,核心是“比丘尽寿在阿兰若①处住”,行“头陀法”②。据此,僧众只能持钵乞食,不得到施主家中就餐或自作餐;只能露天住宿,不得居住房舍;只能素食,不得茹荤;只能着粪扫衣③,不得接受布施的衣服。佛陀对此持“分别说”,认为是住阿兰若,还是住聚落,可以随心所乐,于道无障;肉亦非都不可食,不专为比丘屠杀者就可以吃;调达之说,是“破和合僧”行为,必堕地狱。这样调达就率五百比丘另立僧团,与佛陀分庭抗礼。

这一传说的真实性不无可疑。但调达的“五法”教义是后来“十二头陀行”的原本,则可以肯定。“头陀行”属于佛教的苦行一派,东晋法显到印度时见到过这类僧众,头陀行在中国两晋、南北朝时亦很流行。关于调达自身的故事,大小乘经典有多种记载,有的说他曾多次阴谋杀害佛陀;有的把调达形容成与佛旨全面相悖,是诱胁众生不信从佛教的化身,是佛的永恒的破坏者。调达一派在印度有相当的势力。

随着佛陀的逝世,僧侣间的意见分歧愈益严重,这就产生了统一思想的要求。到阿育王为止,相传佛教经过三次结集。所谓结集,意思是会诵经典,就是为了维护团结,消弭分歧所作的一种努力。

三次结集

关于结集细节,南传与北传的说法稍有不同。据南传材料,第一次结集是在佛灭后第一年的雨季,由佛陀弟子大迦叶召集主持,五百比丘参加,在王舍城的七叶窟举行,阿阇世王提供一切费用。这次结集历时七个月,阿难受命诵出诸经,优婆离诵出戒律。据说“律”的基本结构,包括戒律的性质、条款、制律的缘起等,都已成型;而“经”作为“阿含”①的形式分为五种,也大体固定下来。但这次会诵的经、律,仍无文字记载。

佛陀逝世一百多年后,由耶舍召集七百僧侣在吠舍厘城举行第二次结集,再次统一经律,重心则是讨论戒律。据南传上座部传说,结集的结果,是以耶舍为首的摩偷罗(今马士腊)西方僧侣确定“十非法事”,宣布接受金银布施、储存多余食品等违背旧律者为非法;东方的跋耆国比丘则公然主张向施主索取钱财,以便僧众购置衣物。支持耶舍的是少数,但是“上座”地位高,所以强行通过了“十非法事”。跋耆比丘是多数派,反对这一决议,遂另组织上万人的“大结集”,承认十事合法。早期佛教由此开始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按汉译枟摩诃僧祇律枠(大众律),佛在结戒时,一方面按“少欲知足”的原则,严禁“邪命”求食蓄财,但在特殊条件下,不但允许僧侣接受金银财物,甚至可以进入市场贸易获利。是否允许僧侣储存剩余食品和财物,是佛陀与提婆达多(即调达)的分歧的继续,是制约佛教发展方向的内在原因,以此作为佛教根本分派的依据,是合乎逻辑的。“说一切有部”的学者著枟异部宗轮论枠,认为佛教的这次分派,是出于“大天五事”。大天认为阿罗汉还有生理本能欲望,对佛教不能完全信行,需要师长指教等,目的是贬低早期佛教的最高果位的声誉,抬高佛菩萨的地位。大天一派构成“大众部”,反对大天一派的就是“上座部”。此说真伪难辨,但这种褒贬,或者反映了大乘和小乘的最早分歧。

南传佛史还记载,到阿育王时,又举行了第三次结集,地点在华氏城。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为首,有一千名比丘参加。当时,阿育王确定了用汤药、饮食、衣服、卧具等四事供养比丘的原则,大力支持佛教的发展。“外道”梵志①为追求“利养”,则大量混入佛门,而继续“以外道法教化诸人”,致令佛法极大浊垢。结集的目的就是为了剔除掺杂进佛教的这类外道教义,再次整理经、律、论三藏。关于这次结集,北传佛教没有记载,一般认为只是上座部的结集。据枟善见律毗婆沙枠,此次结集有许多重要内容,如国王要极大供养佛法;佛徒中多有刈帝利出家者,是佛法兴隆的标志;不论贫富,生子必须出家,始得入于佛法。这些内容,正是南传佛教具有的特点。传说此后派往师子国传教的法师,是阿育王的弟弟(一说是儿子)摩哂陀,即目犍连子帝须的徒弟。

关于三次结集的传说,即使在佛教文献中,记载也不尽相同,这表明,早期佛教经典绝不是出自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僧团之手,而是在不断变迁中,汇集多种僧侣的思想凝结而成。

尽管如此,关于结集的传说,仍然勾画出早期佛教发展的大趋势:多数僧侣要求在民众聚居的地方活动,少数坚持远离世间的方针;多数僧侣信奉的教义含有“外道”的成分,群众性越加广泛,而少数上座部,则向帝王靠拢,力图在现实的社会政治中发挥作用。

部派佛教

佛教在公元前4世纪因教义与戒律产生分歧,分裂成许多教团,后称十八部或二十部,称部派佛教,主要为大众部与上座部。大众部与上座部最重要分歧有:①佛陀观。大众部认为佛陀生来非凡,威力无边,无生灭变化,他讲每字每句都是佛法;上座部则认为释迦生前也有常人的烦恼,他的话不一定都是佛法。②对世界的看法。大众部认为一切皆虚假不实,较强调“空”的方面;上座部,特别说一切有部,认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肯定五蕴及由它们组成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东西,把它们分成色法、心法、心所法等,又把心所法分成:大地、大善地、大烦恼地、大不善、小烦恼、不定等六法。③轮回问题。大众部强调摆脱生死的出世的真实性;上座部则对此有激烈争论,主要关于灵魂的争论。④关于解脱修行。大众部认为众生有内在的解脱的根据,即“心”性,称它本来清净,由于后天的情欲才受污染,其修行理论中包含顿悟的成分;上座部把觉悟过程看作克制和灭除情欲的过程,没有提出内在的心性问题。

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到了公元1世纪,终于形成了所谓“大乘”与“小乘”两大佛教体系。大乘佛教,它是在大众部教义基础上创立的。公元2世纪后大乘佛教在理论上有系统的发展。一般地说传入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以大乘佛教为主,即北传佛教,经典是汉文系统;而传入西藏、内蒙古和蒙古等地是北传佛教藏传佛教,称喇嘛教,经典是藏文系统;而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为南传佛教,以小乘为主,其经典是巴利文系统。但南传佛教徒认为他们一直属于上座部系统,所以自称上座部佛教,反对称他们为小乘佛教。①

早期佛教经典

佛教是世界上拥有经典最多的宗教,其经书分为经、律、论三部分,称为“三藏”。经典的汇集即是枟大藏经枠,以经、律、论为主,也包括若干印度、中国等国其他佛教著述在内。原仅指汉文佛教经典,现泛指一切文种的佛典丛书。有巴利文的南传佛教枟大藏经枠、汉译枟大藏经枠、枟高丽藏枠、枟大正藏枠(二者均是汉文版本)、藏文枟大藏经枠、蒙文枟大藏经枠、满文枟大藏经枠、日文枟大藏经枠以及西夏文枟大藏经枠(残本)等。汉文枟大藏经枠以乾隆三年印成的枟清藏枠收集最多,共收佛经1662部7168卷。

按照佛教的传统说法,佛教经典三藏都是释迦牟尼亲自宣讲和制定的。事实上,佛教经典绝不是一个人的创造,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们往往是随时随地就以“如是我闻”的格式在社会上涌现出来。佛教流传到哪里,哪里就会有新的经典出现。除了“论藏”部分有作者的署名之外,一切经、律,既无作者,也无真正的制作时间和地点。因此,佛教典籍既多且杂,很难作历史的考察。即便按佛教自身的传说,最古老的典籍,也是在佛教产生二三百年之后,由佛教不同派别的僧侣汇集编成的。因此,要判定哪些教义是释迦牟尼的思想,已经不可能。但作为最早流行的一种思潮,即学术界所谓的“原始佛教”言,还可以看出一个轮廓。这些最古老的典籍,有许多共同的说法,反映了佛教的基础教义和历史的连续性,也就是早期佛教的基本内容。

现在,除南传上座部三藏保存比较完备以外,其他部派的三藏都已不很系统,除个别在中亚发现有梵文的残片外,剩余部分都保留在汉文译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