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
7881000000023

第23章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2)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时期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发生浓厚的兴趣,可能是终生成就的源泉。兴趣是儿童对某种事物探索的欲望,只要有了好奇心,有了探索欲望,孩子就会从内心的深处去研究喜欢的事物,即使十分辛苦也乐此不疲。

兴趣可以促进孩子学习效率的提高,只有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真正的兴趣,他才会聚精会神,才会孜孜不倦。当一个人兴趣盎然时,就会产生良好的情绪,成为一种无形的动力。

卡尔·威特有一个教育原则,就是“教育不能强迫”。不管教什么,他总是先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在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他才开始教。他教孩子读书时,先给小威特买来小人书和画册,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并且说:“如果你认识了这些字,你就能明白这些故事了。”他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威特的好奇心,或者干脆不讲给他听,只告诉他:“这个画册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是爸爸没时间给你讲。”这样一来,威特就有了一定要识字的想法。这时,老威特就不失时机地教他识字。

孩子本性是对新鲜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如果父母能不断地给孩子以新的知识、新的启示和新的收获,就一定会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父母应保护孩子对学习的这种内在积极性,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无休止地重复同样的事情,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

很多父母并不关心孩子真正喜欢和感兴趣的,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为孩子选择图书或资料等,这种做法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往往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还会使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不尊重他。孩子有时候会为了上面的内容而收集一些父母认为无用的东西,其实这是孩子认为可以学到他喜欢的知识,是一种渴望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去促成他不懈地去收集。

父母经常会有疑问,孩子为什么会对一些活动感兴趣,而对学习没有兴趣。其实,兴趣广泛就足以说明孩子喜欢学习,喜欢探索、喜欢竞争,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大多数并非真的厌恶学习,而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对教学方式不适应等原因,没有发现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再加上要没完没了地做千篇一律的习题,重复读写教科书,更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自然就会产生厌恶的情绪。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兴趣,主动去询问和了解孩子对哪些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并了解、甚至参与到孩子的兴趣当中,对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父母的支持、鼓励中,孩子的创造性、积极性会更好地发挥,自信心会更强。这时,父母可以适度地引导孩子把创造性、积极性逐渐转移到学习中。可以从一、两门课着手,每一个阶段给孩子定一个不是很高的目标,让孩子通过努力就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会有不断努力下去的决心。

生活需要好奇心,需要兴趣所激发的创造火花。如果你的孩子对音乐感兴趣,他有可能会成为音乐家;如果你的孩子爱玩电脑,他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如果你的孩子爱做生意,有可能会成为精明的企业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未来的路,更容易走向成功。

细节指导:

孩子对教材内容基本掌握以后,父母不要再让孩子重复复习,可以引导孩子用余下的时间扩大一些知识面,可能对巩固所学的知识更有好处。比如该背的课文会背就好,不用重复背到能倒背如流的程度,有时间,父母可以让孩子看一些课外读物,反而对语文学习有所帮助。数学同类型的题会做一两道即可,没必要全做一遍,做多了反而产生逆反,可以玩玩推理游戏,对理解一些应用题也会有一些帮助。

5.让孩子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家教故事:

张芳是位智慧的妈妈,她从小就给儿子讲故事,儿子很快就迷上了故事,每天都要求妈妈讲故事。等到孩子上学后,张芳每天就只讲前半个故事,然后让孩子自己去看书,自己看完后半部分故事,第二天再复述给妈妈听。

再后来,张芳又引导儿子:“想想故事还可能有什么别的结局吗?如果让你写,你想让主人公去做什么呢?”

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喜欢阅读,还喜欢上了写作。

智慧点拨:

张芳是聪明的,她的教育方法很值得借鉴。她只给孩子讲前半部分的故事,其实就留给孩子一个问题。当他以自己的理解读懂故事时,内心将充满无比的喜悦,而能将故事续写出来,更让他感到欣慰,因为这些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很多孩子都有厌学、不爱读书的现象,这让父母很是心烦:“我的孩子不爱读书,我们煞费苦心也不奏效,怎么让他们喜欢上读书呢?”其实,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让孩子喜欢学习,一个简便而实用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成就感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于是,越成功就越想干,越想干就可能越成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孩子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时,这种成就感会激发孩子读更多书、学习更多知识。

让孩子体会学习的成就感,父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⑴让孩子通过阅读,顺利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种种疑难问题。每一次小的成功,都会令孩子感到兴奋,这种成就感一次次积累,就会给孩子带来大的正面影响。

⑵让孩子从书中人物的成长故事中受到感染,感受他们的每一次成功,能得到极大的鼓舞。所以,父母可以多引导孩子看一些名人的故事,如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雷锋、冰心等人物的传记。

⑶从学习中适当满足孩子的虚荣心。每个人都会有虚荣心,比如希望高人一等,希望获得尊重、关注等等,当虚荣心得到适当满足时,人就容易获得成就感。通过学习,能扩大知识面,有时候也可满足虚荣心的需要。

有个女孩比较内向,总觉得自己和大家没有话题,当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时,她就缩在一角默默地沉思,整天孤言寡语的,显得很自卑。后来,老师鼓励她多和大家接触、讨论,刚开始她也插不上话,而她说的话题大家也不太喜欢。可过了段时间,她的话越来越多了,而且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还经常抢着发言,人显得很自信,也很精神。大家诧异于她的变化,她兴奋地说:“之前,我阅读面比较窄,找不到话题。现在好了,我读了很多书,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大家也聊到一块了!”

与他人聊天时,如果有更多更深刻的话题,能进行深入地交流,就会在交谈中侃侃而谈,展现个人魅力,受到大家的关注,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的表现欲和争强好胜的愿望。

当然,父母也要注意适度控制孩子的虚荣心,若发现孩子爱过分表现或爱出风头,应当及时提醒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告诉孩子读书不是装门面做样子,而是实实在在获取学问。

总之,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好学精神,就要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者成功时的喜悦,以成功者坚韧不拔、见义勇为、不屈不挠等高尚的精神鼓舞他们,促其健康成长。

细节指导:

⑴引导孩子从书本中寻找答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不要马上给出答案,可为孩子准备相应的书籍,尽可能让他们自己从书中找答案。另外,父母也可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这样,当孩子从书中找到答案后,就能获得成就感。

⑵常与孩子讨论图书内容。与孩子谈心时,多讨论近期阅读图书的内容,既能检测孩子阅读的效果,也能让孩子在聊天中感觉到读书的收获。

⑶鼓励孩子做“人生阅读清单”。“人生阅读清单”可由孩子自己设计,内容包括书名、作者、阅读时间、获书途径、精彩语句、感悟等。鼓励孩子每读完一本书,就将相关信息填写在这张清单上。从这张清单能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读书的成果,激发孩子读更多书的愿望。

6.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

家教故事:

多伊西出生的1893年,正值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当时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而很多方面不可或缺的工程技术人员却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于是身为工程师的父亲认为孩子长大后必须做工程师才能保住“铁饭碗”。因此,多伊西上中学时,父亲就严格管教他,要他学好学校里的刻板课程。但多伊西爱好广泛,既对生物、化学和物理类的课程感兴趣,也对伦理学、哲学方面的书籍感兴趣。并且他既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中去,又能对学校课程应付自如。所以,在整个中学时代,他的成绩都是中等偏上。他父亲也觉得很正常,没有过多干涉他的学习兴趣。

但到他上大学时,父亲坚持让他进工程学院。到了大学,课程应付起来就没有中学那么容易,他第一学期的课程只能勉强保证每门功课都及格。这让学院里的老师们都大为惊讶,因为多伊西是个手不释卷的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太不可思议了。于是导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对学校规定的课程都没有兴趣,我平时看的书多数不是必修课和选修课。”导师更加奇怪:“你既然不喜欢工程学,为什么又报考工程学院呢?”他说,那是父亲的主意。于是导师把情况汇报给学校,及时让他转入应用科学院,学习生物、化学。而转院后,他的成绩很快就直线上升。最终,这次改专业给他带来巨大成功,他于194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智慧点拨: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是其源泉。动机从自发性和目的性为分,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心理学家认为,内部动机是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引起的,俗称“我要干”、“我要学”;外部动机则是由外力逼迫(包括金钱刺激)而引起,俗称“要我干”、“要我学”。与外部动机相比较,内部动机具有更大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长远而有效的动机。例如,有些人喜欢写小说,即使从来没有出版过,他也乐此不疲,因为写作本身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乐趣。这就是内部动机在起作用。

既然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孩子的学习行为同样受到动机的支配和调节。内部学习动机则是孩子对学习本身的一种内在兴趣,这种动机下的学习不是靠外力的推动,而是自觉自动地、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学习更具有持久性。因此,能否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是家庭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只要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孩子才会视学习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和愿望,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就能做好自我管理,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能处理好学习的每个细节,使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就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一个人只有自主地学习,才会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才能主动寻找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独立、认真、扎实地解决好学习中遇到的每个问题。

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米小时候特别爱读书,接受能力很强,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怎么也“喂不饱”他。他就去找“零食”——课外书来读。著名的露天市场每逢星期三就在百花广场开市,他在这里收集到不少“宝物”,买到很多物理学方面的书。费米勤奋、好学和上进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邻居阿米迪教授。教授很快看出这孩子是块好“料子”,非常喜欢费米。

有一次,教授半开玩笑地说要给费米出几道题,费米跃跃欲试。教授自知题目显然高出费米的水平,并不期望他全部解答出来。可是费米一会儿就全部解答出来,还缠着教授出一些更难的题目“过过瘾”;教授就出了一些他自己还未解出来的题目给费米。奇迹出现了,费米居然又全部解答出来了!教授赞赏不已,慨叹后生可畏。他把自己所有有关物理和数学方面的书,按合理的顺序一本一本送给费米学习。费米如鱼得水,尽情在物理和数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常常有学生抱怨自己的学习不好是因为父母帮助得不够,或者不给自己请好家教之类的因素。其实,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是有思想的人,对别人的直接帮助需要得越少,他们更多的是自己埋头钻研。别人的帮助,对他们来说主要是提供不同的信息,拓展自己的视野。

人们常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永远不会抱怨时间不够用,因为随时随地,只要有空闲,他首先想到的事情总会是学习,这样就能把零散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象鲁迅所说的那样:“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

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最有效的事情往往不是直接教他们如何学习,而是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学习的程度和质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保证学习的方向正确。

细节指导:

以下的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

⑴从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出发,让孩子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本质,从而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

⑵启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让孩子形成对学习如饥似渴地需要。

⑶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当孩子清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后,会自然而然地想办法扬长避短,而主动学习就是好办法。

⑷要求孩子对学习活动精益求精,培养孩子对学习“更上一层楼”的主动精神。

7.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家教故事:

有位妈妈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