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环保与人类生活(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7879300000016

第16章 水体污染物一览

凡使水体的水质、生物质、底质质量恶化的各种物质均可称为水体污染物或水污染物。根据对环境污染危害的情况不同,可将水污染物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固体污染物、生物污染物、需氧有机污染物、富营养性污染物、感官污染物、酸碱盐类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热污染物等。

固体污染物

固体物质在水中有3种存在形态:溶解态、胶体态、悬浮态。在水质分析中,常用一定孔径的滤膜过滤的方法将固体微粒分为两部分:被滤膜截留的悬浮固体和透过滤膜的溶解性固体,二者合称总固体。这时,一部分胶体包括在悬浮物内,另一部分包括在溶解性固体内。

悬浮物在水体中沉淀后,会淤塞河道,危害水体底栖生物的繁殖,影响渔业生产。灌溉时,悬浮物会阻塞土壤的孔隙,不利于作物生长。大量悬浮物的存在,还干扰废水处理和回收设备的工作。在废水处理中,通常采用筛滤、沉固体污染物淀等方法使悬浮物与废水分离而除去。

水中的溶解性固体主要是盐类,亦包括其他溶解的污染物。含盐量高的废水,对农业和渔业生产有不良影响。

生物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是指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的生物体。主要包括病毒、病菌、寄生虫卵等各种致病体。此外,废水中若生长有铁菌、硫菌、藻类、水草及贝壳类动物时,会堵塞管道、腐蚀金属及恶化水质,也属于生物污染物。

自来水中的生物污染物生物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生活废水、医院废水、垃圾及地面径流等方面。病原微生物的水污染危害历史最久,至今仍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水污染类型。洁净的天然水一般含细菌是很少的,病原微生物就更少。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后的水体,微生物激增,其中许多是致病菌、病虫卵和病毒,它们往往与其他细菌和大肠杆菌共存,所以通常规定用细菌总数和菌指数为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间接指标。

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存活时间较长、繁殖速度很快、易产生抗药性,很难消灭。因此,此类污染物实际上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生存,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引起人体疾病。

需氧有机污染物

废水中能通过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绝大多数的需氧污染物是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有Fe、Fe2+、S2、CN等,仅占很少量的部分。因而,在水污染控制中,一般情况下需氧物即指有机物。

需氧有机污染物天然水中的有机物一般指天然的腐殖物质及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物。生活废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物的共同特点是这些物质直接进入水体后,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在缺氧条件下污染物就会发生腐败分解、恶化水质,因此常称这些有机物为需氧有机物。水体中需氧有机物越多,耗氧也越多,水质也越差,说明水体污染越严重。在一给定的水体中,大量有机物质能导致氧的近似完全的消耗,很明显对于那些需氧的生物来说,要生存是不可能的,鱼类和浮游动物在这种环境下就会死亡。需氧有机物常出现在生活废水及部分工业废水中,如有机合成原料、有机酸碱、油脂类、高分子化合物、表面活性剂、生活废水等。它的来源多,排放量大,所以污染范围广。

富营养性污染物

营养性污染物是指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主要是指氮、磷等元素,其他尚有钾、硫等。此外,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维生素类物质、热污染等也能触发或促进富营养化过程。

从农作物生长的角度看,植物营养物是宝贵的物质,但过多的营养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将使水质恶化,影响渔业的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一般来说,水中氮和磷的浓度分别超过0.2毫克/升和0.02毫克/升,会促使藻类等绿色植物大量繁富营养性污染物殖,在流动缓慢的水域聚集而形成大片的水华(在湖泊、水库)或赤潮(在海洋);而藻类的死亡和腐化又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严重时,由于某些植物及其残骸的淤塞,会导致湖泊逐渐消亡。这就是水体的营养性污染(又称富营养化)。

水中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来自化肥。施入农田的化肥只有一部分为农作物所吸收,其余绝大部分被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携带至地下水和河、湖中。其次,营养物来自于人、畜、禽的粪便及含磷洗涤剂。此外,食品厂、印染厂、化肥厂、染料厂、洗毛厂、制革厂、炸药厂等排出的废水中均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

感官污染物

废水中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虽无严重危害,但能引起感官性污染物——江面漂浮的垃圾人们感官上的极度不快,被称为感官性污染物。对于供游览和文体活动的水体而言,感官性污染物的危害则较大。

异色、浑浊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印染厂、纺织厂、造纸厂、焦化厂、煤气厂等。恶臭废水主要来源于炼油厂、石化厂、橡胶厂、制药厂、屠宰厂、皮革厂。当废水中含有表面活性物质时,在流动和曝气过程中将产生泡沫,如造纸废水、纺织废水等。

各类水质标准中,对色度、嗅味、浊度、漂浮物等指标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酸、碱、盐类污染物

酸、碱、盐污染物酸碱污染物主要是由工业废水排放的酸碱以及酸雨带来的。酸碱污染物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破坏自然缓冲作用,消灭或抑制细菌及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使水质恶化、土壤酸化或盐碱化。

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pH适应范围,超过该范围,就会影响其生存。对渔业水体而言,pH值不得低于6或高于9.2,当pH值为5.5时,一些鱼类就不能生存或繁殖率下降。农业灌溉用水的pH值应为4.5~8.5。此外酸性废水也会对金属和混凝土材料造成腐蚀。

酸与碱往往同时进入同一水体,从pH值角度看,酸、碱污染因中和作用而自净了,但会产生各种盐类,又成了水体的新污染物。无机盐的增加能提高水的渗透压,对淡水生物、植物生长都有影响。在盐碱化地区,地面水、地下水中的盐将进一步危害土壤质量,酸、碱、盐污染造成的水的硬度的增长在某些地质条件下非常显著。

有毒污染物

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有毒污染物,简称为毒物。工业上使用的有毒化学物已经超过12000种,而且以每年500种的速度递增。毒物可引起生物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其毒性的大小与毒物的种类、浓度、作用时间、环境条件(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有机体的种类及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大有毒污染物量有毒物质排入水体,不仅危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而且许多有毒物质能在食物链中逐级转移、浓缩,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

废水中的毒物可分为无机毒物、有机毒物和放射性物质等3类。

1.无机毒物: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类。金属毒物主要为重金属(汞、镉、镍、锌、铜、锰、钴、钛、钒等)及轻金属铍。非金属毒物有砷、硒、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亚硝酸盐等。砷、硒因其危害特性与重金属相近,故在环境科学中常将其列入重金属范畴。重金属不能被生物所降解,其毒性以离子态存在时最为严重,故常称其为重金属离子毒物。重金属能被生物富集于体内,有时还可被生物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物质(如无机汞被转化为烷基汞),是危害特别大的一类污染物。

2.有机毒物:这类毒物大多是人工合成有机物,难以被生化降解,毒性很大。在环境污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毒物包括有机农药、多氯联苯、稠环芳香烃、芳香胺类、杂环化合物、酚类、腈类等。许多有机毒物因其“三致效应”(致畸、致突变、致癌)和蓄积作用而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以有机氯农药为例,首先其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在自然环境中的半衰期为十几年到几十年;其次它们都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危害人体健康。如DDT能蓄积于鱼脂中,浓度是水体中的12500倍。

3.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是指原子核衰变而释放射线的物质属性。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铀、镭等放射性金属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如核试验、核燃料再处理、原料冶炼厂等。其浓度一般较低,主要会引起慢性辐射和后期效应,如诱发癌症,对孕妇和婴儿产生损伤,引起遗传性伤害等。

油类污染物

油类污染物包括矿物油和动植物油。它们均难溶于水,在水中常以粗分散的可浮油和细分散的乳化油等形式存在。

油类污染物油污染是水体污染的重要类型之一,特别是在河口、近海水域更为突出。主要是工业排放、海上采油、石油运输船只的清洗船舱及油船意外事故的流出等造成的。漂浮在水面上的油形成一层薄膜,影响大气中氧的溶入,从而影响鱼类的生存和水体的自净作用,也干扰某些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油脂类污染物还能附着于土壤颗粒表面和动植物体表,影响养分的吸收和废物的排出。

热污染热污染

废水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危害,叫做热污染。热污染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1.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体溶解氧浓度降低,大气中的氧向水体传递的速率也减慢;另外,水温升高会导致生物耗氧速度加快,促使水体中的溶解氧更快被耗尽,水质迅速恶化,造成异色和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2.水温升高会加快藻类繁殖,从而加快水体富营养化进程。

3.水温升高可导致水体中的化学反应加快,使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离子浓度、电导率、腐蚀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管道和容器的腐蚀。

4.水温升高会加速细菌的生长繁殖,增加后续水处理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