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温暖心灵的友情故事(感悟青少年心灵的故事)
7878200000016

第16章 李世勋和单雄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唐代建国之初,故事的主人公叫李世勋、单雄信。

李世勋,本姓徐,字功懋,今山东东明人,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因而被赐李姓。单雄信,济阴人,与李世勋一同起义,后为李密的部将。他骁勇善战,能在马上用枪,军中称之为“飞将军”。后又投降过王世充,为大将军。

李世勋出身富豪之家,“聚粟千钟”、“家资万贯”、“童仆数百”,加上他父子“仗义疏财”,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望。每逢灾年,他家总要开仓赈济,在动乱的岁月中,他家自然具有一呼百应、左右局势的力量。

隋朝末年,以杀父弑兄而攫取帝位的隋炀帝杨广,撕下了往日伪善的面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推行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他好大喜功,南征北讨,炫耀武功,耗尽民力使天下为之骚动。他自认“贵为天子”,理应“享天下之富”,以“自快其意”。为了显示其繁华富贵,他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广建馆阁楼台,供个人享用。他数下江南,造力舟千艘,遮天蔽日;跟着他出游的姬妾,数以万千。这个时候,他完全丧失了一个国君应有的品德,沉浸在“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的糜烂生活中,从而把广大劳苦大众推到了“衣食不给、人乃相食”的深渊。老百姓再也活不下去了,于是纷纷举起反抗的旌旗。李世勋参加了当时的瓦岗军,并在荥阳(今河南)大海寺一战中,冲锋陷阵,建立了奇功。他又善于结交朋友,于是四方豪杰竞相前来投奔。到了后来,他又推举富有将才的李密,取代翟让的领导地位,使瓦岗军更具有战斗力,从而夺取了大片军事要地。在当时极为复杂的形势下,山东、河南一带水灾十分严重,他向李密建议道:“天下大乱,本是为饥,如若得黎阳一仓,则大事济矣。”李密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命他夺取黎阳粮仓之后,任老百姓取食。大家欢天喜地,不到10天,这支队伍扩大到20多万人,在左右当时的局势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隋炀帝死后,谋杀他的宇文化及成了众矢之的。妄想继续隋王朝统治的王世充,蓄意拉拢瓦岗军,造成两虎相斗的局面,相互拼杀。宇文化及覆灭之后,王世充又掉转矛头,攻打李密,迫使李密向西投靠了太原李渊集团。但是这时与李世勋同生死的单雄信,还在王世充的军中,并被任命为大将军。而李世勋则留在李密原来的地盘上转,同时也派人与李渊接上了头,不失时机地向唐军靠拢,并送去了上表文书。李渊见到来人,却不见奏表,只有一封给李密的信,感到很奇怪。弄清原因之后,李渊才明白李世勋原是不想邀功请赏。李世勋对下属说:“魏公(李密)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皆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利主之败,自为有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今宜具录州县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当李渊了解到李世勋这番心意之后,十分高兴地赞赏道“盛德推功,真乃纯臣也”,从而更加信赖他。

后来他与李世民一道合兵围攻洛阳的时候,与往日并肩作战而现在却成了敌人的单雄信相逢。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骁勇过人、武艺高超的单雄信正好与李世民相战,单雄信跃马举矛,朝李世民的咽喉直刺过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世勋大喊:“雄信兄!这是秦王!不可造次!”单雄信一怔,便把长矛缩了回去,放过了李世民。然而,洛阳解围之日,王世充与单雄信都成了阶下囚。

怎么处置单雄信成了战斗结束后李世勋的一块心病。群雄割据、相互逐鹿的结局,总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单雄信既然成了唐军的俘虏,自然逃不出“处死”、“砍头”的命运。但是李世勋十分了解自己的朋友。他出身贫贱,忠实可靠,武艺精湛,智勇双全。将这样一位战将处死,实在是太可惜了!单就个人的感情来说,他也不希望自己享有高官厚禄,而朋友却成为刀下鬼!为此,他三番五次向李渊求情,愿意以自己的官衔厚禄换取单雄信的性命,并保证单雄信出狱后,忠心为唐王朝效力。

然而,李渊为了巩固已经攫取到的权力,固执己见,丝毫不尊重他人的感情,不管李世勋怎样硬磨软求,就是不答应,始终坚持要处死这批囚犯。回天无力、哭诉无门的李世勋,悲痛欲绝,号恸再三,只得亲自赶赴刑场,为单雄信送行。面对色如死灰的朋友,他的心在颤抖,泪在流淌。单雄信难过地说:“你已经为我做了很多努力,虽然达不到目的,但我还是十分感谢你。回想起义初期,我俩同骑战马,驰骋沙场,同心相护,是何等畅快!今日隔世,只求以后事相托了……”听着听着,李世勋猛然抽出佩刀,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来,送到单雄信的嘴边道:“平生誓共为灰土,岂敢念生!但以身许国,不能两遂。虽死之,顾兄妻子,如何?”即将告别人世的单雄信,面对挚友,深信不疑,张口吞下了这块饱含真情的血淋淋的“腿肉”,含笑走向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