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绚丽无比的艺术(奇妙的大千世界)
7877800000092

第92章 《茶馆》

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刻画和描写,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到抗战胜利后3个不同时代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与罪恶,对世人宣告了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然只有三幕,可是却写了50多年的变迁。把经常下茶馆的小人物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

《茶馆》剧照《茶馆》的戏剧冲突与主题体现是独特的。《茶馆》中虽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这种“剪影式”的新尝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没落所造成的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茶馆》采用“群像展览式”结构,也称为“图卷戏”。一幅卷轴画似的渐次展开,人们看到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与那个旧时代冲突的一个个侧面。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众多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

《茶馆》主人王利发

用一个个“过客”般的形象以及粗线条的经历来反映那个病态社会的林林总总,这是老舍先生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大创新。每一个在茶馆中出现的人物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或相互交织,或平行发展,共同构成了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茶馆》人物多,年代长,不易找到一个中心故事。剧中出场的人物有70多个,他们没有特别的主次之分,每个人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中是匆匆过客——李三的抱怨、巡警的勒索、难民的哀告、逃兵的蛮横……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社会造成的黑暗。而刘麻子、唐铁嘴等人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产物。

人物虽然散、杂,但戏剧却是完整统一的。作者在人物的安排上采用了4个有效的办法:其一,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然松散,而中心人物有些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了。以人物带动故事,近似活报剧,又不是活报剧。此剧以人为主,而一般的活报剧往往以事为主。其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同一演员扮演。这样也有助于故事的连续。在生活中,儿子不必继承父业;可是在舞台上,父子由同一演员扮演,就容易使观众看出故事是连贯下来的,虽然一幕与一幕之间相隔许多年。其三,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这么一来,厨子就像厨子,说书的就像说书的了,因为他们说的是自己的事。同时,把他们自己的事又和时代结合起来,像名厨而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出这年月就是监狱里人多;说书的先生抱怨生意不好,也顺口说出这年头就是邪年头,真玩意儿要失传……因此,人物虽各说各的,可是又都能帮助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带着看见了一点儿那个时代的面貌。这样的人物虽然也许只说了三五句话,可是的确交代了他们的命运。其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剧中的人物语言具有鲜明个性、幽默风格和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没有生活便没有活的语言。老舍有一些旧社会的生活经验,认识茶馆里的那些小人物。知道他们做什么,所以也知道他们说什么。以此为基础,再夸大一些,润色一下,人物的台词即成为他们自己的,而又是作者的。如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的对话,看起来滑稽可笑,却会激起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他说;“已断了大烟,改抽白面了。”这的确是他自己的话,他是个无耻的人。下面的话:“大英帝国的香烟,日本的白面,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个人,福气不小吧?”便是老舍叫他说的了。一个这么无耻的人可以说这么无耻的话,在情理之中。同时,叫他说出那时代帝国主义是多么狠毒,既拿走我们的钱,还要我们的命!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也像一句玩笑话,都表现出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样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这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这寓庄于谐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回味和思考。

舞台设计与说明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出戏分三幕,但跨越了近50年的历史,每场戏的舞台设计与说明都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环境、气氛。例如第二幕,舞台说明所反映的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连年内战,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裕泰”茶馆是北京城内仅存的一家,可见军阀混战时期街市的冷落萧条。茶馆内设置的时装美人广告画和“莫谈国事”的大字,可以联想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和渗透,也看到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从茶馆的修理门面,预备开张,足见主人王利发的审时度势,随俗为变,善于经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