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世界名人经典诗词(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7866300000018

第18章 亚非诗歌万紫千红(3)

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诗。诗作语言含蓄婉转,清新可爱,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残机”二字道破了男人离家长久,思妇落寞冷清和思念情深。

海上生明月①,天涯共此时②。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③。灭烛怜光满④,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解】

①生:这里是升起的意思。

②天涯:犹言天边。这句是说远在天涯的亲人这时也在怀念我,而和我一样也在望月。

③情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诗人自称。遥夜:即长夜。竟夕:整夜。

④怜:爱。光满:皎洁的月色浩渺无边,一说皎洁的月光洒满小屋。【赏析】

这首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诗中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并举,细腻地描绘了月夜思亲的情景。全诗由景起兴,引起相思。明亮皎洁的月色和诗人内心深厚的思情浑然交融,月光的意象贯穿全篇,有力地烘托相思之情的深远无边。此诗把缠绵和相思表达得异常真切、形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豁达,乃千古佳句。

登鹳雀楼①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省太原)人,后徙居绛州。官文安县尉。他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一,其诗主要是“歌从军,吟出塞”,描写西北风光,意境壮阔,气势恢弘。诗作名动一时,每有新作,“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广为传诵。作品多已散佚。诗仅存六首,均为绝句精品。【注解】

①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楼的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赏析】

这是一首景观壮阔、蕴涵哲理的登览之诗。诗的前两句是登楼望见的景色,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到此,看似已写尽了望中之景,不料诗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入更高的境界,以观景之道喻进德修业之理,表现了向上进取、高瞻远瞩的胸襟,道出了深刻的哲理意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羌笛何须怨杨柳③,春风不度玉门关④。【注解】

①《凉州词》:古乐府曲调名。

②万仞山:极言山之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③羌笛:古代管乐器名,因出于羌,故名。杨柳:指《折杨柳》曲,其声哀怨。

④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塞外风光与征人边情的诗。首句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辽远宏大。接着,在滔滔黄河的壮美背景下出现了一座漠北孤城、戍边堡垒,景象雄伟险峻。第三句转笔引羌笛声,勾起征夫的思乡之情,又以“何须怨”宕开来说,不必怨杨柳,造语妙极。此诗结构十分精巧,悲中有壮,表现出边防将士卫国戍边的宽阔胸襟。

孟浩然

宿建德江①

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③。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其诗清淡幽远,卓于写景,多反映隐逸恬淡生活。诗与王维齐名。有《孟浩然集》。【注解】

①建德江:即新安江,流经今浙江省建德县。

②渚:水中的小洲。

③“野旷”二句:写原野极为广阔,放眼望去,似乎远处的天空反低于树木。江水澄清,月映水中,好像和人更接近了一些。【赏析】

这是首写羁旅之思的诗。首句点题,第二句是诗的中心句,但作者并未继续抒写愁思,而是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中,在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中,终于发现还有清澈的江水,皎洁的明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心灵此刻得到了净化和慰藉。

春晓①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注解】

①春晓:春天早晨。

②“夜来”二句:回忆夜来的风雨,为花木担忧。【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作品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感受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只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三四句由喜春进而伤春、惜春,而这伤和惜却是因为对春的爱。作者借物抒怀,闲散恬淡中多少流露出人生的感慨。语浅意浓,自然而极富韵致。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①,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②,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③,把酒话桑麻④。待到重阳日⑤,还来就菊花。【注解】

①具:备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

②合:围拢。此句言村庄隐藏在深林当中,从村中望去,四周都是绿树,故曰“合”。

③轩:窗的别称。

④话桑麻:闲谈农作之事。

⑤重阳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赏析】

这首田园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到山村友人家作客后所写。诗中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了老朋友诚挚亲切的情谊。诗人被农庄生活深深地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赏菊。诗人自然流畅地描绘一幅朴实秀美的田园风景画,诗意盎然,意境清新隽永。

王昌龄

出塞二首(选一)①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②,不教胡马度阴山③。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开元进士,数任小官,晚年贬龙标尉。因安史之乱还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以诗名重一时,有“诗家天子”之称。其诗内容较为丰富,无论是写边塞、宫怨、闺怨、送别都善于将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高度提炼。尤其是边塞诗,深刻地反映了戍边将士的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他擅长七言绝句,号称“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全唐诗》编录四卷。【注解】

①出塞:乐府《横吹曲辞》旧题。

②龙城:为匈奴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境内。

③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是我国北方的屏障。在今内蒙古中部,汉时匈奴常据阴山侵扰汉朝。【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希冀良将宁边的边塞诗。首句的新鲜奇妙就在于“明月”和“关”前分别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限定词,这样就形成一种雄浑苍茫、博大深厚的艺术意境,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历史联系起来了。“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成了自秦汉以来历代人们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表现了人民向往和平生活的愿望。

闺怨①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②。忽见陌头杨柳色③,悔教夫婿觅封侯④。【注解】

①闺怨:言妇女的怨情。

②凝妆:盛妆打扮。翠楼:少妇的居处。

③陌头:田头道边。

④觅封侯:指从军立功以求取爵位。【赏析】

这首闺怨诗从“不知愁”写起,在春日里盛妆上楼观赏景色的少妇,忽然从再次吐绿的杨柳想起了丈夫从军不归已久。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远离自己去追求功名富贵,“不知”、“忽见”、“悔教”诸词,一句一曲折,诗中虽没有刻意去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表露无余。本诗为唐代闺怨诗的压卷之作。

王维

渭川田家①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②。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③。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④。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⑤。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人。开元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亦佛亦俗的恬静富贵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他的山水诗成就最高,他又兼通音乐,工书画。其诗、画有“诗中画、画中诗”之誉。著有《王右丞集》。【注解】

①渭川:渭水。

②墟落:村庄。穷巷:指深巷。

③荆扉:柴门。

④雉雊:野鸡。秀:麦子吐华曰秀。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如睡眠状。

⑤吟式微:《诗经·邶风》篇有:“式微,式微,胡不归!”此取其义。【赏析】

这是王维最有名的一首田园诗。作者选取初夏夕阳斜照的村落作为典型,集中抒写。描写出夕阳斜照村落、暮色苍茫,牛羊归、牧童归,田野中野鸡尽情地鸣叫,蚕儿已吐丝作茧,农夫们乐而思归,到处洋溢着和乐融融的气氛。绘出了一幅安闲宁静的“田园晚归图”。最后,诗人借《诗经》中的诗句表达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①,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②,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③,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注解】

①太乙:终南山的主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近天都:言高与天连。天都,天帝所居之处。

②回望合:四望如一。霭:雾气。入看无:一切都消融在这雾气之中。此二句写山中弥漫着青白的云雾,连成一片。

③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或国联系起来,凡地上每一地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互相对应,称为分野。【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终南山之雄伟景象的山水诗。全诗大气磅礴,意境壮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终南山的极高、极广,笔墨雄奇中见细腻,壮美中含妩媚。

观猎①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②。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③,还归细柳营④。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注解】

①诗题一作《猎骑》。

②角弓鸣:指拉弓发箭。渭城:即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③新丰市: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

④细柳营:在长安附近,西汉名将周亚夫屯军于此。【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将军围猎的诗。以“风劲角弓鸣”起,破空而来,笔势矫健。如闻其声,如摄其势。三四句是绝妙的流水对,“鹰眼”因“草枯”而“疾”,“马蹄”因“雪尽”而“轻”。“还归细柳营”,巧用历史事实,映照诗中狩猎人也具名将胸怀气魄。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诗:“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

鹿柴①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②,复照青苔上。【注解】

①鹿柴:地名,是王维隐居辋川别墅中的胜景之一。柴,本作“砦”,即篱栅。

②返景:指日落时分,日光返照。【赏析】

此诗是王维《辋川集》五绝组诗。诗中描绘鹿柴的空山深林傍晚的幽静景色。首句正面描写空山的空寂;二句“但闻人语响”境界顿出,不见人影只闻人声,以动衬静;三句描写夕阳返照,更突出了深林的幽暗、寂静。

相思①

红豆生南国②,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③,此物最相思。【注解】

①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

②红豆:俗名相思子。

③采撷:采摘。【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物表达相思之情的诗。首句起兴,点明朋友流浪江南。次句设问寄托情思,紧接着第三句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末句一语双关点题,既切合“相思”之名,又晓喻相思之情。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注解】

①这是作者17岁时所作。山东:指在华山以东。作者故乡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故云“忆山东兄弟”。

②茱萸:一名越椒,有香气。古代风俗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佩茱萸囊登高,以为可祛邪避灾。【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重阳节思念家人之作。此时,他在外游猎功名。首句“独”和“异”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孤独无亲、漂泊之感。次句“倍”既体现了长久的乡思又表达了佳节思亲之胜,这三字实在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后两句把我思人的情绪转换为人思我,把亲人互相思念之情,写得淋漓尽致,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①

渭城朝雨浥轻尘②,客舍青青柳色新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④。【注解】

①元二:不详。安西:即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境内)。

②渭城:即咸阳(今陕西省西安市)。浥:湿润。

③柳色:柳象征离别。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④尽:一作“进”。阳关:汉置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自古与玉门关同为出塞必经之地,因在玉门关南,故称阳关。【赏析】

这是王维极负盛名的送别诗。诗的首二句状物写景,写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着意描绘了渭城春雨的细润和垂柳的柔美,衬托出惜别的情意。后两句写殷勤劝酒,直抒胸臆,用“更”字和“无故人”,把依依不舍和别后的怀念之情充分表现出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成为送别时的绝唱。

李白

乌夜啼①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②,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③。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隋末其先人流寓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城,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壮年漫游天下,好酒任侠,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后流放夜郎(今贵州)。中途遇赦,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韵和谐多变。其内容鲜明地表现了对封建权贵的轻蔑、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他的诗歌各体俱佳,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注解】

①乌夜啼:乐府古题。

②秦川女:指征夫远戍的思妇。

③“停梭”二句:先写思妇触景生情,停梭怅然,回孤房独宿,泪落如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