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的成功定律(走向成功丛书)
7866100000028

第28章 创造积极的人生(2)

你也能创造奇迹

奇迹在字典中的定义是:“某种美好而能超过一切的品质。”积极思想之父诺曼·文森特·皮尔在《创造人生奇迹》一书中说过,奇迹是某种超过已知的人力或自然力的事,它还有“可以产生奇妙、了不起或不平常效果”的意义。这种心智的品质具有创造不可能事物的能量,具有相信没有任何事情更好的能力。当一个人期望奇迹后,他的心智就会立刻进入这一情况,开始促使奇迹发生,他不再消极,他的本能就会积极投注在问题上,就会释放出心智中本有的创造力。生活不再是涣散,而是凝聚。期望不利,就会赶走吉利;而期望吉事就会吸引吉事,所以我们应该以积极期望代替消极期望。

凯西·贺华斯与玛蒂娜·纳拉提诺娃交手之际,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获胜。因为凯西在全世界排名45,玛蒂娜则排名首位。在1981年这一年之内,玛蒂娜没有输过任何一场球赛,而且已经连赢36场。1982年,玛蒂娜的纪录是赢球90场,只输过3场,而且她的对手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高手,例如克里斯·爱佛特·洛伊德及潘·史利佛。何况,凯西·贺华斯只有17岁,又是第一次处于6万名观众在现场观看比赛的压力之下。

这种比赛经常是新手先发制人,这一次也不例外,凯西在第一局以6∶4领先。第二局中,玛蒂娜全力还击,以6∶0的绝对优势获胜。第三局的比赛真是旗鼓相当,当双方以3∶3的比数相持不下时,最关键的一球由玛蒂娜发出,观众们以为玛蒂娜必将获胜,然而万万想不到的是,完全居于劣势的凯西竟然赢了这场比赛。赛后,当有人问凯西她采取的是什么策略时,她的回答是:“我一心一意只想赢球。”

凯西的这句话带给我们无限的深思,有太多人打球时只要不输就好,凯西·贺华斯却一心一意只想赢球,希望你和我也都能以她为楷模。

你要想梦想成真,首先给自己一个希望,期盼奇迹,并且保持你对这种奇迹的感觉向前行进。

创造奇迹不只是要有梦想,还要看你平时的想法、工作以及坚持继续下去的情形。动脑筋思考、工作,以正确的人生观待人处事,付出你所有的一切,你就会发现自己正做着最令人惊异的建设性工作。

你要继续探寻存在于你内心还没有展现出来的极为了不起的潜能,用科学的、有效的方法找到自己内心储存的丰富潜力。

你要一直去寻找更好的办法,这办法能改变你的一生。别让一个又一个的“理由”把你自己头脑中的主意扼杀掉。

你要知道,你自己就是一个奇迹,相信你可以使奇迹发生。

记住:奇迹是由相信他们行他们就行的人创造出来的。不相信奇迹会发生的人注定创造不了奇迹。信心加上美好的梦想,再加上认真地工作,这就是奇迹创造的过程!

让好景更长久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有人固执地认为,即使自己能创造出奇迹,好景也不会太长,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出毛病,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克里蒙特·斯通手下有一个员工本来工作得好好的,一切都很顺利,可是他总是去想:“我现在是有工作没错,可是谁知道能持续多久?”果然没多久,他就丢了工作。他的日用品的账单积了一大沓,下个月的房租也没着落,眼前一时还找不到别的工作;这个时候,他的小孩又生病了,他自己也跟着病倒,一大笔医药费无法报销,还有家里的各种开销都在等着他。他住进了医院,住院费更加使他的生活狼狈不堪。所幸后来他又找回了工作,开始偿还积欠的债务,就在一切慢慢恢复正常,钱也还得差不多的时候,又有事情来了……所以,几次类似的经验使这个人对所谓“好景不长”的想法深信不疑。

在这段困难重重的日子里,他发现自己已经被这种挫折感以及失败思想弄得不知所措,他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当然也因为没有人教他怎么想,他根本无从学会如何独立思考问题。

斯通在知道这名员工的境遇后,找到他,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斯通告诉这名员工,他有他的“钻石矿”,只是他还没有发现这个宝藏;他那种贫乏、消极的思想如果仍然一成不变,那么他的处境也就无从改善。他的种种挫折皆起因于他想法的错误,如果他先前能确认世界上任何美好的事都可以长久,他就不会受这么多苦,他也就能坦然安于人生的顺境,不会时时庸人自扰。

这名员工听了斯通的话后,思想彻底改观,他了解到:根本就没有任何无形的力量企图来加害他,破坏他的幸福。于是他重新投入生活,生命展开了新的一页,他体会到:所谓破坏的阻力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有这种东西的话,那就是他自己没有做好选择。一旦他认识了这种看似平凡,其实威力十足的力量,他的人生完全为之改观。

人心很容易被种种烦恼和物欲关锁捆绑,但都是自己把自己关进去的,是自投罗网的结果。

人很容易作茧自缚,执着于自己主观的经验,而不肯接受新的事物。把自己困在情绪的死胡同里,每天愁眉不展,自讨苦吃。特别是多愁善感的心态,简直让许多人陷在不能自拔的心灵苦狱之中,自我折磨。

人免不了要遇上无法挽回的悲痛,也许是感情破裂,也许是亲人骨肉离散,也许是事业破产,但要记得看开它。只有肯看开它,随它去,你才有心情重振雄风。

要保持积极的人生观,要保持那些能激励你而不会伤害你的想法,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变成你所选择、所希望的那样。

成功的蓝图

怎样才算是“成功”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一下子全面地回答这一问题。

有些人羡慕他人的成功,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的豪宅、汽车和金钱。这就是“利”上的“成功”,也是最为一般人所肯定的“成功”,而绝大部分人每天追求的也就是这种“成功”。

另外一种成功是“名”上的成功,像政府官员、著名演员、社团负责人等。这种“名”也是很多人追求的,因为一旦有了“名”,“地位”也会随之高升。

前面我们说过,人被物欲所牵,就等于被罗网所系,而执迷于名利和野心,就无异入自己于牢笼。

欲望和野心,会催促着人们想要占有更多名利。而人一旦陷入野心的沟壑,就爬不出来,成为物欲的囚徒,失去开放自由的心情,即使你拥有许多名利,也一样快乐不起来。但是人们只要想到拥有,无论是名是利,总是多多益善。事实上,野心越大,失去的自由也越多。

有一位面包师傅,他手艺很好,每逢有朋友去看他,他总是很得意地介绍他做的面包。朋友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开家面包店,或是到大饭店去,他说:“这个地方可以让我自由发挥,而且听到客人称赞我的面包好吃,我就感觉很爽!”

这位师傅与足以令人“尊敬”的“名”和“利”的成功离得很远。在世俗的眼光里,他是个小人物,谈不上“成功”,但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他成功了,因为他的自我得到了满足!

没错,人需要的正是这种“自我满足”,也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并从中获得满足,这就是成功!换句话说,在名利场中获得满足是“成功”;在平淡生活中获得满足是“成功”;在服务他人的工作上获得满足是“成功”;在专业领域上获得满足也是“成功”!这种“成功”是由自己判定,而不是由别人打分数的!

“怎样才算是成功?”这个问题的答案都在各人的心中。不过,绝大多数人在初入社会时都不能体会到这一点,看到别人有“名”有“利”便眼花缭乱,不能自已,一头撞进去,非撞得满头包不能醒悟。

一个人成功应由自己来判定,而不是由别人来衡量,否则,那就是别人的成功了。

你给自己的人生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成功蓝图”呢?

外在成功的错觉

当你审视自己的“成功蓝图”时,你有没有发觉自己存在着一种外在成功的错觉呢?当我们不快乐时,总以为“得到更多”会驱除内心的痛苦,但结果往往不是如此。一旦我们将不快乐的原因归咎于“得到的不够多”时,这就是一种对外在成功的错觉。

“想要得更多”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的灵魂、思绪、心灵与感官都有这样的欲望:我们总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多的新知识、更多的爱,或是更多的感官享受。

我们总希望在感情生活中多增加一点爱情,也希望在工作方面得到更多成就;我们总希望活得更富足、更进步、更快乐,这些都是自然的心态,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必须先摆脱外在成功的错觉,而努力追求个人成就。

有一位星运亨通的美国喜剧泰斗,举世闻名,家财万贯,但最近却在一次访问中坦承他从不觉得他的成功靠得住,他说:“我有一种感觉,有一天早上,当我一觉醒来时,我会发现一切成空,然后有个人会对我说:‘朋友,你的一切都成了过去啦!’”所以,即使已经年过60了,这位演员仍然在戏院、夜总会不停地演出,这位喜剧泰斗完全陷入一种外在成功的错觉。

追求外在成功的人相信,除非得到更多,否则自己不会快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我要赚到100万才会快乐。”

“我要把账单付清之后才会快乐。”

“我要等我的太太改变之后才会快乐。”

“我先生变得殷勤一点我才会快乐。”

“我找到更好的工作后才会快乐。”

“我减肥成功之后才会快乐。”

“我事业成功之后才会快乐。”

“我受到重视或尊重之后才会快乐。”

“生活太紧张让我不快乐。”

“事情太多让我不快乐。”

刚开始时,这种错觉似乎真的有效,但是过不了多久,我们又会觉得不开心。于是就像往常一样,我们相信更多的物质成就会驱逐痛苦,带来喜悦。然而很不幸的是,每一次希望借由外在成就来寻求满足时,我们不但感受不到平静与幸福,内心深处反倒觉得一片空虚。换句话说,如果你缺乏个人成就,更多的物质财富只会为你带来不安。你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又能持续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衡量个人成就的标准并不在于你是谁、你拥有多少财富,或是你有多高的成就,而是在于你对你自己、你的成就和所拥有的一切,到底感到多满意。因此,虽然个人成就操之在己,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追求这样的成就。

我们必须抛弃“凡事以物质成就为主”的想法。如果我们达成目标,却还是觉得不满足,达成目标有何意义?如果你得到了一直想要的东西,却不懂得珍惜,得到这个东西有何意义?如果你家财万贯,却不喜欢自己,百万家产有何意义?所以,为了追求真正而永恒的快乐,你必须在想法上做个微小却重要的转变,也就是将“追求个人成就”视为首要的目标。

你若出卖自己,以换取物质成就,无论得到多少,你永远不会满足。你必须重新检视生活,寻求不同的感情支持,借此重获心灵的平衡。寻求个人成就永远不嫌迟,不管你有多高的物质或精神成就或是两者皆无,你随时可以有个全新的开始。

要知道何时该“放弃”

要摆脱外在成功的错觉,你必须知道何时该“放弃”那些对你来说已经没有意义的东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聪明的工匠是绝不肯使用已经损毁的工具的,天底下找不到一个理发匠能用迟钝的剃刀去求得生意的发达,也找不到一个木匠能用迟钝的锯子、斧子去求得工作的精良!

“试着向每一个人推销”是克里蒙特·斯通母亲给他的指示。起初斯通很坚持照着做,他赖在每一个人面前不走,直到对方烦得要命,而在他离开之时,自己也累垮了。后来斯通意识到出售这样低价的服务,必须在每小时推销出更多的保险才能赚到应有的回报,因为他不可能每天在一个地方都推销出足够多的保险。

因此,斯通决定并不一定要向每一个他拜访的人推销保险。如果推销的时间超过预订的期限,他就转移目标。为了使别人快乐,他会很快地离开,即使他知道如果再磨下去对方很可能会买自己的保险。

奇妙的事发生了,斯通每天推销保险的数目开始大增。有些人本来以为他会磨下去的,但当他愉快地离开之后,他们反而会追到另一间办公室来找他,并且说:“你不能这样对待我。每一个推销员都会赖着不走,而你居然不再跟我说就走了。你回来给我填一张保险单。”此外,由于斯通没有为任何一个人累垮自己,他就有更多的热忱和精力向下一个人推销。

斯通所学到的原则很简单,即疲劳无助于工作,这个原则在第三章中的“健康是成功最原始的资本”中我们已经说过。不要把你的精力耗得太多,免得用完了你的体力。当身体因休息而重获精力时,神经系统活跃的程度也会提升。

如果我们把自己逼到极限,各种负面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这意味着我们再也感受不到内在潜能。不过,此时若能退一步想,放松自己的身心,成功自然随之而来。

假使有一个人,蓄有一水池的宝贵生命力,而他却在蓄水池上到处钻凿孔洞,致使池中的生命力流尽。对于这个人,我们将作何感想?而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种做法!我们本来蓄有一大池的生命力,但由于我们的不谨慎、不留心与无知,大部分的生命力都从漏洞中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