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7864800000004

第4章 手法门(4)

这套魔术,说穿了很易办到。绳子和魔棍都没有机关,关键在拴套魔棍的手法上,先是演员左手握着棍子一端,并把两绳并列地搭在棍上,使棍子正居两绳的中点,但当演员用绳子去套魔棍时,却将绳的两股用手指一分,使一根绳的两股和另一根绳的两股打结,并只打一次结,观众就以为是两根绳的甲端和乙端打了结。

待穿上木球和滑稽演员的上衣后,再从两端各分出一股绳打一次结,实则作了一个掉头的交换而已,这时只要抽掉魔棍,人和球都和绳子分开了。

滑稽演员的上衣背面里衬有上下相邻的两个暗口袋,上袋装着四个空蛋壳,下袋可装木球。只要演出得当,效果是一定令人满意的。

金线吊瓶

这是一套家庭表演的小魔术,较简单。一只陶瓷的细颈小瓶,里面是空的,什么也没有。另取软绳一段,长一尺半,演员将一端放入瓶中,把绳一提,当然瓷瓶不动,演员再次放绳入瓶,然后把瓶倒过来,在瓶底上吹一口气,再提绳子,奇怪!瓶子就吊在绳上了,可任意移动,稳稳当当。演员说:“如果你不知道方法,再吹气也没用,不信试试。”说毕,将瓶放在桌上,再去提绳,果然瓷瓶仍旧留在桌上,只把线绳提了出来。

瓶内预先塞进了一个橡皮的小圆球,倒转瓶底时小球落不出来(是用一定力量压进去的),而且摇动瓷瓶不会有响声。将线放进瓶内,借在瓶底吹气之机,右手略将线往外一拉,此时小球倒落在瓶颈处,被绳卡紧了,所以,将瓶倒正过来提起绳子,小瓶就悬在空中了。如果不需再提,只要稍加震动,小球落回瓶底,自然瓶、线就分开了。

一球变四

演员将一个如乒乓球大小的红色球,在右手拇、食二指之间轻轻一晃,即变成了两个(即拇食指和食中指之间各夹一个),再用左手在这两个球上一抓,又变成了一个,左手伸开也是空的。接着面向左转,提起右腿右手在膝上一搓又是两个,再转向右侧,用左手把右手的两个球重新夹好,让大家看清手背手心,证明两球都是圆的,没有半边。只见演员右手又向空中一伸,变出了三个,左手一抓,成了两个,把左手这个隔着上衣口袋一丢,球不见了,随即从口袋中,取出一个,再夹在手指当中,用手一摇,变满了四个。更可以把四个红球送到观众手中,逐个检查。待收回后,再夹在右手四个指缝当中,依次变成三个、二个、一个,最后一个可用飞球不见的方法,把它变走。

秘密全在一个半边空心圆球上。此半边球壳,刚好能套在其他球上,不松不紧。表演前,此球壳套在球上,看起来就是一个球。将此球捏在拇、食两指之间,只要把中指弯下一勾,球壳就夹在食、中两指间去了,由于凸面向着观众,所以看上去是两个球。其余两个球,一个在上衣口袋中,另一个在左侧衣襟内,借身体左转表演时,左手暗暗握了一个在手心里,再转向右,借帮助夹球的动作,将手心中的球送进半边壳里(如果变走,刚好相反,即从半边壳里偷走套住的真球)。这是一套纯手彩魔术,手法变幻颇多,但基本功是一个。近年来,已演变为左右手都上托,故形象就十分生动好看了。

断绳复原

细红绳子一尺五寸,叫人从中间剪断,马上就能从断口接上,完好如初,丝毫没有接的痕迹。

用细红绳子一条,长一尺五寸,叫人看明白圈转的纹路,手捏的地方就是绳子的正中间,然后剪断。在他人取剪刀的时候,急忙把绳头弯转过来并调转位置,剪断以后,把断处的四个绳头一起放入嘴里,托言接线,暗把剪下来的绳头藏在嘴里(绳子头长不满一寸),然后把绳子抽出来,就完好如故了(一尺四五寸的绳子,剪去不到一寸,所以不会觉得短的)。

李公接带

这个魔术跟“断绳复原”不同,前面一套用细绳子,这里用的是粗绳子;前面“断绳复原”断了一接便成,而这个魔术是原来就断,而屡接屡断接不起来。

用粗麻绳一根,长约一丈,剪下来一尺(变成为一长一短),把短的一截放到长绳子的中间结牢(打结的时候,多绕一绕,就好像并着在一起一样),拉直了,折转变的时候,把结解开,用左手捏住环接处,如手中断图(好像两根绳子并起来有五尺长),把四个绳子头都塞在左手里,如接法过门图那样,暗将二绳的头捏牢,手向空中一撩(即把其余的二绳头放开),就成了通连一长条了,要它断的时候,把长绳子环在短绳子上,双手捏紧往膝盖上一顿,装作顿断的样子,再用短绳的绳头兜转,仍然如手中断图,而有意使绳头长短参差不齐,以表明不是原来断的地方。若是要连接,仍然按照接法过门图。

巧合三才

找一张白纸,如五个小方块拼合在一起的样子。然后把它裁作三份,再把它颠倒过来并合,恰好是一个正方形。

奇分四喜

用一张白纸,好像是三小方块相并的形式,把它裁作为四块,而这四块纸头相拼,却与原来纸的形状是一个式样。

分裁的方法,要按照原来的纸的形状不变。

扑竿转盆

转盆子,就是扑竿。一只手上转一只盆子,叫“单亨”,双手转两只盆子,叫做“双亨”。

用大盆子一只,口径约一尺,盆子的底部中间和边上都有小眼子,有绿豆大(浅而不深),木杆一根,长二尺五寸,有大拇指粗,上端削得尖锐,以放入盆底中间的眼子里,左手持竿子,右手打盆子,让它转(用四只手指一起打盆口),盆子就悬在空中旋转起来了。而手里可以做各种名堂,斜、横,弯、倒,变化多端。

金钱跑马

用大钱一文,将钱边掼向台子上,它滚到台子中间,忽然自己会回转过来,仍然回到你的面前,如同跑马一样。

用一文钱竖着天天向台子上掼。刚开始则去而不回,渐渐去了二三寸就回来了。日渐日远,半个月练下来,就能让大钱滚到台子中间而自己回来了。要练得随心所欲,要它多远回来就多远回来,这样才精彩。

铅笔出水

演员拿出一支普通铅笔交观众检查无秘密,自己将双手里外示众,也无毛病。演员右手接过观众检查过的铅笔,放在头上蹭了蹭,再握在右拳中,说声:“铅笔来水。”奇怪,铅笔下端连续不断的滴出一些水滴。再将铅笔交观众检查,铅笔上除了有水迹外,并无其他秘密。

表演前用一团小棉球或海绵浸足水后藏于右耳后,棉球有耳朵阻拦,不会掉下来。由于演员侧着头朝观众,观众不会发现棉球。

表演时,演员用右手接过铅笔,表面上是在头上蹭了蹭,实则是将棉球取下和铅笔一起握于手中,用力挤压棉球,棉球中的水就会沿着铅笔往下滴。当将棉球的水全部挤出后,棉球藏于手指缝中,先将铅笔示众,再将手示众,不会露出破绽。

纸条巧接

演员拿来一根50厘米长、5毫米宽的长纸条向观众交代,看不出秘密。手中也是空空的。接着,将纸条从中撕成两段,再叠起来撕成四段,连续下去撕成好几十段。然后,把碎纸条放在左掌中,右掌盖上,把断纸条搓成一小团,捏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尖中。右手指从舌上蘸点口水,再伸到左指尖上掏摸一会儿,向外一拉,刚才撕碎的碎纸条现在又变成一根完整的长纸条来了。将长纸条交给观众检查,一点也看不出长纸条有接合处。交代双手时也是空空的,一点碎纸条也没有。

表演之前,用拷贝纸(即很薄的可用来做纸花的白纸)裁成一式纸条两根,将其中一根搓成像小绿豆般大的一只小团,夹在左手无名指第二关节处。表演时,双手的无名指向里同时弯曲着,其余各指也自然地微微弯曲一些,夹着的小纸团就看不出来,把碎纸条放入左掌中搓揉时,乘机把预藏的小纸团也放在一起混合搓入。搓好后,一起捏在左手大拇指与食指之间。右手食指假意伸到舌中蘸点口水去理纸条头,第二、三次从舌中蘸口水时,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快速而自然地暗中将左指尖中捏着的碎纸团分开后取出,趁再蘸口水之机,藏于舌下,接着,再去理出预藏的纸团一头,理出后,慢慢拉出来。拉出后,随手交给观众检查,再交代双手,碎纸团当然不见了。演毕,再暗中将舌下藏着的碎纸团吐出即可。

白纸变红

演员手中展开一张16开白纸,正反面交代一遍,既无夹层,又无秘密,接着,边晃动边将白纸扭成一团,一会儿又边晃动边展开,全部展开后停住晃动时,演员两手中果然出现了一张红纸,白纸却不见了。

表演之前,事先准备一红一白的16开纸各一张。将红纸搓成一小团,附在白纸右上角后面,右手中食指捏在白纸右上角的前面,大拇指捏在后面,并隔纸按住红纸团。由于红纸团被白纸遮住,所以观众看不见。交代时,左右手同时捏住白纸两边上角,右手指将白纸反面从右到左翻向前面,向观众交代,因为白纸右边翻向左边时,纸角部分是向前卷起的,正好将右手大拇指上的预藏纸团遮没,观众看不见。紧接着,将纸翻回正面,就随即晃动起来,逐步把白纸扭成一团。随着边晃边扭的瞬间,又乘机把红纸团渐渐展开来,与此同时,按先前方法将白纸遮掩在红纸后面,这样就好像变出了红纸,白纸不见了。最后,将红纸扭成一团,乘此之际,顺势把后面的白纸团一同搓入,并裹在里面成为一团,随后交替地将两手再次交代一遍,白纸团当然不见了。

纸洞变球

演员先伸出双手交代一遍,证明无有夹藏。然后从助手捧着的瓷盆中拿出一小张大红纸和一把剪刀,当众剪成一只和乒乓球一般大的圆纸片,捏在左手指中,右手随即将剪刀放回原处。接着,右手从左手中接过圆纸片,在空中挥动几下,突然停住,这时手中的红色圆纸片竟变成一只红色乒乓球了。

助手捧的瓷盆里,除一小张红纸和一把剪刀外,还放着一只红色乒乓球。演员在台上,观众在台下,乒乓球又被瓷盘边遮住,台下观众当然看不见。因此,演员利用剪刀放回瓷盘之际,顺势将球拿起,手背向观众夹在手心里,并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捏住。紧接着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拿过左手的图纸片,不断在空中挥动,目的是扰乱观众视线。一边挥动,一边将圆纸片扭成一小纸团,夹在乒乓球和手指之间掩护起来,或者落在手掌里用无名指、小手指将小纸团遮没,这样观众就无法看出来。因此,只看见红色乒乓球,红色圆纸片就看不见了。

绸巾变球

演员上场,从衣袋里取出绸巾,反正面交待后,将绸巾一角用牙叼住,另一角用左手抻紧,使绸巾绷平。右手对绸巾做一手势后向空中一抓,忽然从右手中冒出一球,演员不以为然地将球放在助演端的帽子里。如此连续数次,演员将变出来的球一一放入帽中。末了,助演把帽子抛向空中,奇怪!变来的球竟荡然无存,不翼而飞了。

表演前用细铁丝从一只乒乓球中间穿过去,铁丝一端有一个小环能套入右手中指,另一端有一小钩用以钩球,使之不能脱落。一尺方巾一块。帽子一顶。

演员上场后,将方巾和球装入衣袋里,开始表演时,从衣袋里掏出方巾,暗中把球戴在右手中指,握于手心。交代方巾,等它绷紧后,虚抓一把,暗中去揉绸巾,露出球来。将球放入助演端的帽子里,而实际上并未放进去,而是又握在右手中了。接着再揉方巾,又变出球来,如此反复,球一直在手中,而帽子里则一个也没有放进去,帽子当然会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