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7863800000097

第97章 陈景润不忘老师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1973年,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国科学》第二期上发表了《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一文,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许多外国出版物上,一些数学家赞誉这篇论文是“辉煌的定理”、“杰出的成就”。他自己则说:“这篇论文的发表和每一步成果的取得,都应当首先归功于我的几位老师,我终生不能忘怀。”

1933年,他出生在福建省一个邮局小职员家里,少年时就性格内向,唯一的兴趣是演算数学题。1949年在福州市读高二时,曾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任主任的沈元老师教他的数学课。一次,他向同学们讲述数论中的一道著名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时,说:“1942年,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但他证明不了,只能称为猜想。两百多年来,世界成百上千的数学家企图证明,都没有成功。”并用鼓励的口吻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后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同学们有志研究数学,就该力争摘下这颗明珠。”陈景润着了迷,这一愿望便深深地埋藏在这位少年的心里。

第二年,福州解放了,沈老师又回清华了,陈景润考上了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他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被分到北京一所中学任教。他讲的福建口音的普通话,教学效果差。适逢母校老校长王亚男来东北开会,了解到他不适合当教师,就将他调到厦门大学,在图书馆工作,让他博览群书,专心研究数学。他没有忘记当年沈元老师的教诲,选定了解析数论中的“他利”问题为突破口,向“猜想”进军。

1956年,在华罗庚推荐下,他被调到数学研究所工作。他深深被这位数学先辈的胸怀所感动,在学通英、俄语的基础上,又自修了德、法两门外语,专心致志,积极探索。相继完成了重要科学论文40多篇,有的成果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1966年5月,在《科学通报》17期上,宣布他已证明了“1+2”。1973年,历尽艰辛,他终于突破了这一难关,在“猜想”研究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了30多年前沈元老师的期望。

陈景润的研究成果,除党的关怀、同志们的支持外,主要还包含着前辈们对他的培养心血。沈元的启蒙教育,为他播下了理解的种子;在他困难时期,王亚南给予了及时帮助;华罗庚识才荐举,为他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每当谈起这些老师的培养帮助时,他总是十分激动地说:“我爱他们,尊敬他们,永远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