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洋中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7862400000017

第17章 最高级别鲸鱼海兽类(3)

太平洋短吻海豚

太平洋短吻海豚成体体长可达2.5米,雄性稍大于雌性,体重可达180千克。多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大群,摄食时分成小群,休息或移动时又汇集成大群。太平洋短吻海豚性活泼,游泳速度快,常跃出水面。它的食饵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

蓝鲸

蓝鲸是须鲸中最大的一种,最长者是1904年到1920年间捕于南极海域的一头雌鲸,长33.58米,体重170吨。蓝鲸是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大动物。最大的蓝鲸有多重还不确定。大部分的数据取自20世纪上半叶南极海域捕杀的蓝鲸,数据由并不精通标准动物测量方法的捕鲸人测得。有记载的最长的鲸为两头雌性,分别为33.6米和33.3米。但是这些测量的可靠性存在争议。美国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的科学家测量到的最长的鲸长度为29.9米,大概和波音737或三辆双层公共汽车一样长。

蓝鲸的头非常大,舌头上能站50个人。它的心脏和小汽车一样大。婴儿可以爬过它的动脉,刚生下的蓝鲸幼崽比一头成年象还要重。在其生命的头七个月,幼鲸每天要喝400升母乳。幼鲸的生长速度很快,体重每24小时增加90千克。

由于蓝鲸巨大的体积,我们不能直接称它的体重。大部分被捕杀的蓝鲸都不是整头上称的,捕鲸人在称重之前将其切成合适的大小。因为血液和其他体液丧失,这种方式低估了蓝鲸的体重。即使这样,有记载27米长的鲸重达150~170吨。NMML的科学家相信30米长的鲸估计会超过180吨。目前,经科学家精确测量过的最大的蓝鲸重达177吨。

体态特征

雌大于雄,南蓝鲸大于北蓝鲸。由上面观,蓝鲸吻宽而平。它背鳍小,高约0.4米,位体后1/4处;鳍肢较小,其长占体长的15%;尾鳍宽为体长的1/3至1/4,后缘呈直线形;蜇沟有55~88条,最长者达于脐;每侧须板有270~395枚。体背呈深苍灰蓝,腹面稍淡,口部和须为黑色。

蓝鲸背鳍小,只有在下潜过程中短暂可见蓝鲸和其他种类的鲸不同,其他种类显得矮壮,而蓝鲸则身体呈长椎状,看起来像被拉长。头平呈U型,从上嘴唇到背部气孔有明显的脊型突起,嘴巴前端鲸须板密集,大约300个鲸须板(大概1米长)悬于上颌,深入口中约半米。有60~90个凹槽(称为腹褶)沿喉部平行于身体,这些皱褶用于大量吞食后排出海水。

蓝鲸背鳍小,只有在下潜过程中短暂可见。背鳍的形状因个体而不同,有些仅有一个刚好可见的隆起,而其他的鳍则非常醒目,为镰型。背鳍大概位于身体长度的3/4处。当要浮出水面呼吸时,蓝鲸将肩部和气孔区域升出水面,升出水面的程度比其他的大型鲸类(如鳍鲸和鲳鲸)要大得多,这经常可作为识别海洋物种的有用线索。当呼吸时,如果风平浪静,蓝鲸喷出的一道壮观的垂直水柱(可达12米,一般为9米)在几千米外都可以看到。蓝鲸的肺容量为5,000升。

蓝鲸以浮游生物为食,主食磷虾蓝鲸的鳍肢长3~4米,上方为灰色,窄边白色,下方全白。它的头部和尾鳍一般为灰色;但是背部,有时还有鳍肢通常是杂色的。杂色的程度因个体而有明显不同。有些可能全身都是灰色,而其他的则是深蓝,灰色和深蓝色相当程度的混合在一起。

蓝鲸和其他鲸交互时冲刺速度可达50千米/小时(30mph),但通常的游速为20千米/小时(12mph)。当进食时,它们的速度降到5千米/小时(3mph)。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蓝鲸当下潜时会抬起他们的尾鳍,其他的大部分蓝鲸则不会。

生活习性

蓝鲸以浮游生物为食,主食磷虾(krill)。一头蓝鲸每天消耗2~4吨食物。蓝鲸摄食时游速为2~6千米/小时,洄游时为5~33千米,而被迫逐时最大达20~48千米。蓝鲸一般进行10~20次小潜水后接一次深潜水,浅潜水间隔12~20秒,深潜水可持续10~30分钟。蓝鲸喷出的雾柱狭而直,高6~12米。蓝鲸大约10岁性成熟,北蓝鲸于秋末冬初交配和产仔,南蓝鲸是在南方的冬季交尾,7月是高峰期。繁殖期南北半球相差半年。蓝鲸的孕期10~11个月,仔鲸长6~7米,重约6吨。哺乳期半年,断奶时长可达16米。对最高年龄的估计从30年到80~90年不等。鲸会通过叫来求偶。

繁殖情况

蓝鲸在冬季繁殖。母鲸怀胎一年后才生小鲸。刚产下的幼鲸体长就有7.5米左右,重约6吨。经过24小时的喂奶,它的体重就能增加100公斤左右,平均每分钟增加约75克。幼鲸经过7个月的哺乳后,体重可达到23吨左右,体长约16米,并开始学着张嘴吞食各种浮游生物。小蓝鲸要5岁才算成年。

捕食

蓝鲸只捕食磷虾,蓝鲸所吃的这类浮游生物因海洋区域不同而属不同的物种。在北大西洋,北方磷虾是蓝鲸的主要食物。而在南极,南极磷虾是蓝鲸的主要食物。

蓝鲸通常捕食它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虾群

蓝鲸通常捕食它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虾群,这意味着蓝鲸白天需要在深水(超过100米)觅食,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觅食过程中蓝鲸的潜水时间一般为10分钟,潜水20分钟并不稀奇,最长的潜水时间记录是36分钟(西尔斯,1998年)。蓝鲸捕食的过程中一次吞入大群的磷虾,同时吞入大量的海水;然后挤压腹腔和舌头,将海水经鲸须板挤出;当口中海水排出干净后,蓝鲸吞下剩下的不能穿过鲸须板的磷虾。

生命周期

蓝鲸在秋后开始交配,一直持续到冬末。我们对蓝鲸的交配行为和繁殖地还一无所知。雌性2~3年产一次崽,经过10~12个月妊娠期后一般在冬初产崽。幼鲸重约2吨半,长约7米。约6个月后幼鲸断奶,此时幼鲸的长度已经翻了一倍。蓝鲸一般8~10岁性成熟,此时雄鲸长度至少20米(南蓝鲸更长);雌性相对体型更大,约5岁性成熟,此时长约21米。

科学家估计蓝鲸的寿命至少到80岁,但是由于个体记录无法回溯到捕鲸时代,所以要确定鲸的确切寿命还要经过很多年。单一个体最长纪录的研究是34年,在东北太平洋(西尔斯1998年报告)。蓝鲸的天敌是逆戟鲸。Calambokidis等人(1990年)调查发现25%的成年蓝鲸都有被逆戟鲸攻击留下的伤痕,但是攻击造成的死亡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

科学家估计蓝鲸的寿命至少到80岁

蓝鲸搁浅并不多见,这是因为其特殊的群体结构。但是当搁浅确实发生时,会备受关注。1920年一头蓝鲸在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路易斯岛海滩搁浅,它的头部被捕鲸人射中,但鱼叉没有爆炸,和其他动物一样,蓝鲸本能地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呼吸,搁浅可以让它不至于溺死。路易斯岛上两根立在大道边的鲸骨头吸引了大量游客。

发声

蓝鲸是世界上声音最大的动物。卡明斯和汤普森(1971年)及理查德森等人(1995年)表示,通过距离蓝鲸1米参考压力一毫帕的测量,估算蓝鲸的声音在源头处可以达到155~188分贝。即使考虑到水和空气的不同的阻抗,不同的标准参考压力,空气中的等价声音范围仍有89~122分贝。作为比较,风钻的声音大约100分贝。但人类可能无法体会到蓝鲸是声音最大的动物。所有的蓝鲸种群发声的基频在10~40赫兹,而人类能够察觉的最低频率是20赫兹。蓝鲸的声音持续时间为10~30秒钟。有记录斯里兰卡海岸外蓝鲸的声音重复唱4个音符的“歌”,每次持续2分钟,使人想起驼背鲸之歌。研究者认为,因为这种现象没在其他种群中看到,它可能为侏儒亚种独有。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声的动物

科学家并不知道蓝鲸为什么要发声,理查德森等人(1995年)提出了下面几个原因:

1.保持个体间的距离;

2.同类和个体识别;

3.环境信息传递(例如觅食,警告,求偶);

4.保持群体联系(例如雌性和雄性间的交流);5.地貌特征定位;6.食物定位。

种群和捕鲸

蓝鲸不易捕杀和保存。蓝鲸的速度和力量意味着它们通常不是早期捕鲸人的目标,他们选择捕杀抹香鲸和露脊鲸。当这两种鲸数量减少后,捕鲸人选择捕杀须鲸的数量增加,包括蓝鲸。1864年,挪威人斯文德·福因用专门设计捕捉大型鲸鱼的鱼叉装配了他的轮船。虽然最初很麻烦,但这种方法很快流行起来,19世纪末,北大西洋的蓝鲸数量开始减少。

蓝鲸以南极海域数量为最多

蓝鲸的捕杀量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到1925年,美国、英国和日本跟随挪威,加入了捕杀蓝鲸的行列,他们用“捕鲸船”捕杀蓝鲸后将其升到巨大的“工厂船”进行处理。1930年,41艘船共宰杀了28,325头蓝鲸。二战末期,蓝鲸种群已接近灭亡,1946年首次引入了国际鲸鱼交易配额限制。这些配额是无效的,因为约定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物种的区别。数量稀有的物种可以和数量较多的品种进行相等程度的捕杀。到1960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开始禁止捕杀蓝鲸,此时已有350,000头蓝鲸被杀,全世界的种群数量已经减少到不到100年前的1%。

分布

蓝鲸呈世界性分布,以南极海域数量为最多,主要是集中在水温5~20℃的温带和寒带冷水域,有少数鲸曾来游于黄海和台湾海域。蓝鲸是最重要的经济种之一,脂肪量多。国际上规定用蓝鲸产油量作换算单位,即1蓝鲸=2长须鲸=2.5座头鲸=6大须鲸。从现代捕鲸开始的年代起,就对蓝鲸竞相滥捕,在高峰期的1930~1931年,全世界一年就捕杀蓝鲸近3万头。196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宣布蓝鲸为禁捕的保护对象。未开发前蓝鲸至少有20多万头,现在估计最多只有13000头。根据国际捕鲸委员会1989年发表的统计报告说,蓝鲸现在只有200~453头幸存者。这是根据在南半球经过8年的调查得出的,蓝鲸已经濒临灭绝。

禁止捕鲸以来,全球蓝鲸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大概3000~4000头。从受胁物种红色列表创立开始,蓝鲸就已经被列为红色列表上的濒危物种。位于太平洋东北部的蓝鲸种群是最大的,由大约2000个个体组成,集中在阿拉斯加到哥斯达黎加之间,但在夏季常见于加利福尼亚。这个种群是长期以后蓝鲸数量回升的希望。有些时候他们会漂泊到太平洋西北部,曾有记载蓝鲸曾出现在堪察加半岛和日本北端之间。

南大洋蓝鲸种群的数量在750~1200头之间

南大洋蓝鲸种群的数量在750~1200头之间,该种群迁移的方式还没得到准确研究。它们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区别于斯里兰卡东北沿海时常出现不确定数目的种群。南大洋种群的一部分蓝鲸接近南太平洋的东海岸。在智利,人们发现了蓝鲸聚集于智鲁岛沿岸觅食,因此智利鲸类保护中心在智利海军的支持下,对其进行广泛的研究和保护。

在北大西洋生活着两个蓝鲸种群。第一个种群位于格陵兰、纽芬兰、新斯科舍和圣劳伦斯湾,估计有500头左右。第二个更靠东,春季出现在亚述尔群岛,而七八月份则出现在冰岛;据推测鲸群沿大西洋中脊在这两个火山岛之间活动。除了冰岛,虽然极其少见,蓝鲸还出现在更远的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科学家不清楚这些蓝鲸在哪里过冬。整个北大西洋的种群数量在600~1500之间。

人类对蓝鲸种群的恢复造成威胁。多氯联二苯化学品会在蓝鲸血液内聚集,导致蓝鲸中毒和夭折;同时日益增加的海洋运输造成的噪音掩盖了蓝鲸的声音,导致蓝鲸很难找到配偶。

长须鲸

长须鲸体呈纺锤形,长约25米,体重约70吨,雌雄兽最大者可长达26.8米,最大体重有95吨。我国捕到的雌兽仅有20.3米,雄兽仅有18.4米。去须鲸眼小,眼睛位于口角的后上方;有2个喷气孔;上下颌周围和喷气孔周围有50~100条灰褐色感觉毛;背面青灰色,腹面白色。长须鲸的体后部有1个背鳍,胸鳍小,末端尖,尾鳍宽。长须鲸喉胸部有50~60条褶沟,最多可达114条,褶沟达脐部。去须鲸的口大,口内每侧有鲸须约260~470片,平均为350~360片。长须鲸的颜色不一样,右侧的前约1/2为淡黄色,其余均为灰黑色,其中有许多角质板部分或整板呈白色,有时略带黄色。长须鲸有1对乳房。长须鲸每侧有须板260~480枚,右侧前20%~30%的须为白或黄色,其余为深蓝或灰色。1头长22.7米,重57.6吨的雌鲸,其脂肪重13.78吨,肉25.22吨,内部器官6.21吨,心脏0.13吨,肺和气管0.54吨,胃0.2吨,肠1.04吨,肾0.23吨,肝0.56吨,头骨2.62吨,脊柱4.76吨,肋骨1.89吨,颌1.2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