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总是激励着人们去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谜团进行探索,试图揭开真相,找到答案。关于雷电的真相,也让人们孜孜以求。
可是,雷电探索之旅坎坷不平。综观历史发展,为了科学真知,总有一批批不畏艰难困苦,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才使得属于全人类的科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了寻找答案,俄罗斯科学家利赫曼教授拿着铁尺试图把雷电引下来,雷电是引下来了,但从“雷电器”的铁丝发出的第一次打击就击中了利赫曼的头部,在他的额上留下了一个红色的、樱桃似的斑点,这让许多亲友为之但心,但利赫曼是为了科学而献身的,有些牺牲也是值得的。探求科学的困难没有吓倒罗蒙诺索夫、富兰克林,正是他们的崇高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才激励一代代科学家为追求科学进步而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闪电罗蒙诺索夫(1711~1765)是一位俄国著名科学家,他一生在化学、物理学、天文学、语言学、文学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他一生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独立提出了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第一个记录下水银凝结现象,第一个观察到金星上有大气存在……1755年,他写下了一部改造俄语的俄语语法,同年他和欧拉一起帮助创立了莫斯科大学。1760年,他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俄国史,他也是第一个筹备绘制精粹的俄国地图的人。由于这一系列突出的贡献,他被称为“俄罗斯科学之父”。1752年,罗蒙诺索夫为了证实天空雷电是云块和地面或云块和云块之间放电的假设,他决定“引电到家”,在自己家的屋顶上架设了“雷电器”装置。
美国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对静电学、热学、光学都有杰出的贡献。他发明了双焦距眼镜、“富兰克林炉”等。他还在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他参加了全美第二届大陆会议和《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87年,他积极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
1752年6月,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在一个空旷地带进行了著名的风筝试验。那天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当他们父子俩焦急地等待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科学发现的成就感,让他忘却了“微不足道”的生命危险。随后,富兰克林又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