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7860700000021

第21章 成功属于有心人(2)

这时,有两种选择,他可以盖上盖子,让材料自己降至原来的温度;或是投入干冰迅速制止继续升温。干冰是固态的气体,很冷。他在制冷器内投入干冰后,碰巧他呼出了大量的哈气,奇迹便展现在他的眼前:在少量射入到制冷器的光线内,他看到了哈气中有某种细小的碎片,他立即明白了它们是冰的晶体。他偶然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制出了雪的晶体。不是用一些附加的内核掺到潮气中去,而是相当清澈的哈气吹入制冷器,并且加入大量干冰,如此制出了冰的晶体,变成了一些小小的雪花飘落到他的实验室的地板上。

据此,谢弗准备了一架能喷洒干冰到云中的飞机以及电动喷洒装置。在1946年11月的一个寒冷的日子,谢弗驾着飞机在云层上飞行,在适当的时机,启动机械将干冰洒落到下面的云彩里。在地面上,兰米尔博士激动地看着雪从飞机飞过的云层里落下来。当谢弗返回地面时,兰米尔向他奔跑过去,高喊道:“你创造了历史!”此后,数百次人造雨都是将干冰撒到各类云彩中的方法实现的。此后,兰米尔博士又发现干冰的碎片要小到豆粒,才能造成足够的雪以及产生大量的雨。

谢弗发现如果能使大气足够得冷,就不必要有一个内核,因此他停止了关于内核的研究。然而,有关雨内核的理论是否就是错误的呢?另一个通用电器公司的年轻工人伯纳德·万内格特却仍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他曾在技校学习过制冷,1945年到通用电器公司当工人。他学习了弗笛森的冰晶理论,认为弗笛森的理论是正确的。弗笛森指出,必须使用与雪的微小碎片的内核同样大小的材料。

万内格特找到了他所要求的一种化合物——碘化银。他相信这是有效的。他搞到了一些材料,提出了点燃它的方法,以使其产生微小的颗粒撒到大气中去造成所期望的雪花。

然后,他把这种材料发射到大气层中去,等待雨雪的到来。但是结果什么也没发生。他并没有灰心,继续研究各次实验的记录,分析了所选取作为结晶内核的化合物;又请教其他科学家,费了一番心血,最后他发现自己所使用的碘化银不是纯的。

他搞到了很多的材料,不顾每克碘化银的花费多大,再三地进行雪结晶的实验。最终找到一种方法能把碘化银磨成很小的碎片,像烟雾一样。这样的碎片可以散布在很广的范围内,如有足够的云量,很少的几克就能造出洒遍一个国家的雨量。

这两种人造雨方法都为科学界所公认。以此看来,即使是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往往也会有几种甚至多种方法可采用。所以科学发明或发现才会有那么多的偶然性促成形形色色的新成果和新创造。一个偶然性事件促成了一个意外的成功,但并不意味这种得来不易的成功是最好的结果、是唯一正确的、会杜绝别的新方法。科学家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决心,才能在大量表面上不利事件发生之中,抓住转瞬即逝的有利偶然事件,将科研事业导向成功。

急中生智的发明

集装箱迅速而低廉的运输费用使美国人得以吃上新西兰的苹果、用上日本的像机、穿上香港的牛仔裤、饮上法国的矿泉水。今天,我们吃的、穿的、用的舶来品,很可能就是用集装箱运抵的。

原来用箱、盒、捆、包、桶、袋送来的货物,现在则装在密封的容器里,上面没有说明文字,只有产品代码供仪器检测、电脑跟踪。这套跟踪系统如此准确,竟能在15分钟内测出还需要2周才能抵达的船队的位置。

以上事实促成了世界经济的另一根本意义的转变:实现全球性“流水作业”。举例说,日本产的汽车引擎,用密封的集装箱运到肯塔基州汽车制造厂,不到1小时就安到了美国汽车上。

这种运输方式改变了世界贸易的面貌,其重大意义被认为不亚于水运从帆船过渡到蒸汽轮船。由于把码头装、卸的时间从几天甚至十几天压缩为几小时,并能装载数倍于原来的货物,它把从美国到欧洲运输等量货物的时间缩短了4周。那么,这场运输方式的革命是由谁发起的呢?

这种方式是由一位美国卡车运输司机马尔科·麦克莱恩在运输工作实践中急中生智创造发明出来的。马尔科·麦克莱恩1913年生于北卡罗来纳州迈克斯顿农村。1931年,他买了一辆卡车跑运输,一跑就是6年。1937年的一天,当他把车停在新泽西州霍博肯码头,心急火燎地等着卸货装船时,不由想到:难道不能找到一个办法把拖车直接送上船,从而节约大量的时间和劳力吗?

在他把“麦克莱恩卡车运输公司”发展为全国最大的运输车队的20年里,这个念头一直没在他头脑中消失过。1955年,他收购了一家小石油运输公司,并着手对它的油轮进行改造,以便装载储运货物的大金属箱。1956年4月26日,他的第一支集装箱船队——“理想”号,驶出了纽瓦克港,此地离他产生改革运输方式想法的霍博肯码头只有几英里。

然而,这一革新却遭到保守的海运公司、火车运输公司和工会的激烈反对。直到1966年,他派了一艘货船赴荷兰鹿特丹,集装箱运输才逐渐走向世界。

提出宇宙爆炸理论

一个理论的产生往往要以人们大量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经过反复验证而形成。但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却是天文学家和电讯专家们在经常不断的偶然发现中所产生和确立的。

1925年,美国天文学家亚当斯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通过对天狼星的密度很大的伴星的观察,确认了恒星发出的光谱线的频率向红色方向移动,即出现频率变低、波长变长的红移现象。

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根据新的观测资料,发现了银河系以外的星系光谱红移与星系离开我们的距离成正比——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快。

这种宇宙天体越远,向外飞逝速度越快的天文现象,预示着宇宙在不断地向外膨胀。对于这种巨大的天文之谜,科学家们一时没有恰当的理论来解释它,一些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宇宙膨胀说和宇宙爆炸理论。其理论认为:整个宇宙起源于一个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火球”的大爆炸,在火球爆炸而向外膨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元素就形成了今天宇宙间的各种物质,并逐渐凝聚成星云,再演化为各种天体。由于大爆炸后宇宙中原初辐射达到热平衡,至今宇宙间还残存着均匀而微弱的背景辐射。

为了验证这种学说,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射电天文学家迪克等人建造了一架天线,努力探寻背景辐射。也许天线灵敏度不够或别的什么原因,一直未能寻到这种背景辐射。

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迪克没有寻找到的宇宙背景辐射,却被搞卫星通信装置的两位年轻工程师——彭齐斯和威尔逊发现了。

196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发射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国际通信卫星“电信星1号”。第二年,贝尔实验室两位30岁左右的青年工程师彭齐斯和威尔逊在装置卫星通信用的天线以提高其灵敏度时,发现总有原因不明的“噪声”干扰。他们经过反复的测试,觉察到这是一种消除不掉的噪声辐射,相当于绝对温度27K左右。而且这种微波辐射在天空的各个方向上的强度都是相等的,且不随季节而变化。显然这不是来自某些天体的特定的辐射,而只能是一种宇宙辐射。这个发现打破了以前认为广阔的星系际空间是绝对空虚,不可能有任何能量辐射,温度只能是绝对零度(相当于零下273℃)的传统观念。

由于贝尔实验室里的这两位工程师当时还不知道宇宙大爆炸理论,一时对这种宇宙辐射现象疑惑不解。次年春,彭齐斯向麻省理工学院一位科学家偶尔谈起这个不解之谜,那位科学家说迪克小组正在探索这个问题。彭齐斯得知了这一意外发现的重大科学理论价值,喜出望外,立即与迪克小组进行了互访。经研究进一步确认,这个3K宇宙背景辐射就是“原始火球”大爆炸后的残余辐射。后来,彭齐斯和威尔逊因此项发现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方便面的问世

“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面条”是日本的安藤百福发明的,这种即食面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

现代人已进入了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午饭,往往是越快、越方便越好。那时候,安藤百福在一家公司任职,每天下班要搭乘电车回家。车站附近的饭铺前,总有许多人挤着、等着吃热面条。

他发现,日本人喜欢吃面条的主要原因就是“快”和“方便”。凭着他敏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安藤百福果断地选择了“生产方便面”的事业。

任何发明都是“无中生有”的,而任何新出现的事物总要遭到一些墨守成规的人的反对,许多人都说安藤“不守本分”,胡思乱想等等。

安藤打定主意之后,绝不为别人的说三道四而退缩。没有资金建厂房,他在自己的家里搭起了简易的工棚。他买了一台轧面机,独自开始了“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面条”的实验。

任何发明都经历过失败,安藤百福最初轧出来的面条不是一条条的,而是一堆堆的面疙瘩。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看了大量的资料,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安藤百福的方便面终于试制成功了。1958年8月,首批“鸡肉方便面”上市试销,很快被抢购一空。

头炮打响之后,安藤百福正式成立了日清食品公司,正式生产和销售方便面。仅仅几个月,就售出1000多万份。

为了打开方便面的海外市场,安藤百福专程去英、美、法等国考察,看看西方那些用刀叉的民族对方便面的态度和食用情况。他在调查中发现:方便面的袋装质量和调味都很好,可就是吃法上存在着障碍,主要是容器使用不方便。于是,他与美国达特公司合并,成立了日清达特公司,研制适应美国人用叉子吃面条的容器。

几年之后,公司又推出了杯装面条,这种杯装方便面很快风靡了市场,并在海外推开了。30年后,各种类型的方便食品在全世界竞相出现,成为现代人最欢迎的食品品种。

“橡皮头”铅笔的故事

自铅笔问世以来,凡是上过学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没有使用过铅笔。而当代使用铅笔的小学生,几乎都喜欢使用带橡皮的铅笔,但是,或许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带“橡皮头”铅笔的由来吧?

李浦曼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画家。作为一个不出名的穷画家,他的生活相当困苦。穷困潦倒的李浦曼有时穷得连画布、画纸也买不起;手头的笔呀、画架呀,所用的画具都是些破烂货。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每天坚持画作,常常工作到深夜。

有一天,李浦曼潜心于一幅素描的画作,他仅有的一枝铅笔已经削得很短了,为了别无选择的节约,他必须捏着这支铅笔头把画作完。画着画着,他发现画面的某处需要修改一下。于是,他放下笔,在凌乱的工作室里寻找他仅有的一小块橡皮。

他找了好久才找到那块黄豆般大小的橡皮,等把需要修改的地方擦干净后,他又发现那只活见鬼的铅笔头又失踪了。找了这个,丢了那个,找来找去,耽误了不少时间,穷画家为此不由怒从心起,发起脾气来,他发誓一定要把这“讨厌的东西”找出来,把它们绑在一起,叫它们谁也跑不掉!于是,他找来一根丝线,把橡皮缚在铅笔的顶端。这样,铅笔似乎长出了一些,用起小橡皮来也似乎方便了一些。可是,没用几下,橡皮就掉了下来。画家的牛脾气又上来了,他发了狠心,一定要把这淘气的橡皮牢牢地固定在铅笔头上。

为此,他竟然连画也不画了,一连干了好几天,想了种种办法固定那块小橡皮……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一块薄铁皮,把橡皮和铅笔的一头一起包起来。

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看到和使用着的带橡皮的铅笔。李浦曼在逆境中,从发脾气转而执著地进行着他的创新,完成了一项他本专业以外的发明。他的专利很快得到了确认。不久,著名的RABAR铅笔公司用55万美元的巨款买下了这个专利。李浦曼不是作为一个画家,而是作为一个发明者被后人传颂。

古稀老人的创造

除了我们居住的地球以外,同太阳一样,月球也是人类最早关注的星球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各民族都产生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传说。月球与太阳不同,它没有令人生畏的炎热,人们曾幻想移居月球,寻找那个清静的新的生存空间。

现在,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存地——地球,已经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很久以前,古人就为地球画了地图。进入近代以后,西方地理学家又制作了微型地球——地球仪。到了今天,甚至小学生也对地球仪习以为常,它只是一种普通的地理教具罢了。然而,很少人会想到为月球也制作一个模型,当然,几千年前,人类就有过关于到月球上去居住的美丽幻想。

发明月球仪的人,是英国的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亚瑟·华特逊。虽然他已年过70,可他仍然有一颗不灭的童心。这位住在班森的老汉,自从退休之后就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每天就待在家里看看电视、报纸,偶尔喝点酒以消磨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