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7860000000019

第19章 亲临洞庭湖(1)

湖泊是陆地表面上充满水体的洼地。把地球上所有的湖泊加在一起,大约有25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左右。湖泊有调节气候、调节河流流量、航运、灌溉、发电以及水产养殖等作用,是重要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之一。湖泊不仅使我们的星球更加璀璨,还是人类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

中国的湖泊众多,历来有五湖四海之称,其中的“五湖”指的是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而洞庭湖则以其庞大的气魄、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成为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竞相驻足的地方。让我们随着先贤的歌咏,一起来感受湖泊的梦幻吧!

游览指南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和大通湖组成。

关于洞庭湖的名称来历,有许多的说法。

洞庭湖在《史记》《周礼》《尔雅》等古书上都有“云梦”的记载。梦,是当时楚国方言“湖泽”的意思,与“漭”字相通。“春秋昭元年,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云:“定四年楚子涉濉济江,入于云中。”

《汉阳志》说:“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合起来统称云梦。当时的云梦泽面积曾达4万平方千米,《地理今释》载:“东抵蕲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云梦。”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说:“云梦者方八九百里。”

到了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云梦,而将这片大湖称之为洞庭湖,因为湖中有一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

湖的南边是湖南省,北边是湖北省。洪水期间的湖泊,汪洋似海。其南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它犹如一个天然的大水库,容纳四水,吞吐长江,调节洪水,控楚带吴。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

洞庭湖东、南、西三面皆环山,北部是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处30.8米,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

洞庭湖处在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温暖湿润,春夏冷暖气流交替频繁,夏秋晴热少雨,秋寒偏早。年平均气温为16.5摄氏度到17摄氏度,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无霜期约270天,最佳旅游季节是4月到11月,若是为了看鸟,则以二三月为宜。

对于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总结,清代《洞庭湖志》所载“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以及“日影”、“月影”、“云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渔影”、“鸥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如今仍能观赏到。

洞庭湖风景优美,名胜古迹甚多,主要游览区有岳阳楼、君山、二妃墓、杨幺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莲湖等。

岳阳楼

位于岳阳古城西隅,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豪壮不凡。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的盛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早在三国时期,此处便为吴将鲁肃的阅兵台,后演变为瞭望敌兵的谯楼。据《三国志》载,鲁肃受孙权之命率万人屯驻巴丘(今岳阳),在进出洞庭湖的咽喉之地巴丘山下,临湖的西门城墙上建起了训练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此阅军楼即为岳阳楼的前身。

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丘州,便将西门城楼扩建为楼阁,初名“南楼”,后来改名“岳阳楼”。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谪守巴陵(岳阳),曾重修岳阳楼,并致书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请他作《岳阳楼记》。然后又请诗人、书法家苏舜钦书写,雕刻家邵竦刻字。于是,滕楼、范记、苏书、邵刻,成了岳阳楼的“四绝”。

自宋迄今,已过去900多年,现在的岳阳楼是清代同治年间重修的。而苏书邵刻《岳阳楼记》也已代之以清代乾隆年间书法家张照的手笔。

今天的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的砖木结构建筑。大楼四周挂满了历代名人的题咏,二楼楹柱镌刻着孟浩然、杜甫的名句,而正中十二块紫檀木拼成的雕屏上,张照书的《岳阳楼记》赫然醒目,启迪着游人的神思。除此之外,主楼两侧还有两座辅亭:一是以神话人物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的三醉亭;一是仙梅亭,相传因在明末维修岳阳楼时,于地下掘得一块有梅纹的石板而得名。楼的附近还有鲁肃墓、小乔墓、岳阳文庙及慈氏塔等胜迹。

君山

原名洞庭山,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后来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与岳阳市区遥遥相对,东距岳阳楼水程15千米。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游览君山需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

东晋王嘉《拾遗记》中列此山为海内八座仙山之一,称“神仙洞庭”。现已辟为公园,为省级重点自然保护区。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二妃墓

又名湘妃墓。位于君山东侧。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九嶷山)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扶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二妃墓。二妃墓始建于何时,不得而考。现墓为清光绪七年(1881年)九月重修。墓四周遍植苍松翠柏,长满了“泪痕”点点的斑竹。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屈子祠

又称屈原庙。位于汨罗城西北玉笥山顶。始建于汉代,原址无考。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将它移建至玉笥山上。占地7.8亩。自山脚至祠有石阶119阶。祠正门牌楼墙上绘有13幅屈原生平业绩和他对理想追求的写照的浮雕。在过道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石碑,镌刻着后人凭吊屈原的诗文辞赋。后殿矗立一尊1980年重塑的屈原像,神采感人。附近建有独醒亭、骚坛、濯缨桥、桃花洞、寿星台、剪刀池、绣花墩、望爷墩等纪念屈原的古迹,俗称玉笥山“八景”。

今存建筑有正殿、信芳亭、屈子祠碑等。正殿为砖木结构,单层单檐,青砖砌墙,黄琉璃瓦覆顶,风格古朴秀雅,全殿三进,中、后两进间置一过亭,前后左右各设一天井,中有丹池,池中有大花台,植金桂。祠内有树龄在300年以上的桂树多株,每逢中秋节,黄、白花盛开,馨香四溢,令人陶醉。

屈子祠

莲湖

又名团湖。位于岳阳县广兴洲镇境内,距岳阳市区20多千米。原是洞庭湖的一个港汊,经过多年的围垦治理,成为“湖中之湖”。莲湖面积2平方千米,盛产莲子,名曰“湘莲”,年产600多担,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珍品。莲湖“观荷赏莲”已列入省级主要特殊旅游项目。

洞庭湖素称鱼米之乡,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财鱼等珍贵的河鲜,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洞庭鱼》一诗:“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蚊,多如秋后蝇。”可见鱼之多。如今湖里盛产鲤、鲫、鳙、鲢、鳊、鳜、银鱼、凤尾鱼和虾、蟹、龟、鳖、鳝、鳗、鳅、蚌等百余种水产,这里还生长着珍稀的白鳍豚。洞庭鱼中最大的是鲟鱼,重达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贵的是银鱼。

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之珍。生食,清甜幽香;煲汤,鲜嫩无比;入药,健脾止泻,益肾固精,清心定神。“冰糖莲子”系湖南著名小吃,向来为人称道。

君山有许多名产奇珍,其中尤以君山茶闻名,有“洞庭茶岛”之称。其中,“君山银针”在唐代时即被定为贡品,君山银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它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故得一雅号——金镶玉。冲泡后,开始茶叶全部冲向上面,继而徐徐下沉,最后全部竖立杯底,堆绿叠翠,宛如刀枪林立,酷似嫩笋出土,确为“茶中奇观”。入口清香沁人,齿颊留香。在1956年莱比锡世界博览会上,君山茶获金质奖章,被誉为“金镶玉”。

滨湖盛产稻谷,此外,君山的竹子也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洞庭湖碧水共天,沧溟空阔,古往今来,对它的记载和描绘数不胜数。早在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吟咏过美丽的洞庭湖,如《哀郢》中“上洞庭而下江”;《湘君》中“邅吾道兮洞庭”;《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湘君》《湘夫人》等诗篇中,屈原根据民间传说,把洞庭湖描绘成神仙出没之所:一对美貌的恋爱之神,乘着轻快如飞的桂舟,吹着娓娓动听的排箫,游弋在秋风袅袅的洞庭碧波之上。湘君以洞庭一带特产的荷花、香芷、杜衡、紫贝、桂树、木兰、辛夷、薜荔,构造一幢芳香四溢的水中宫室,以迎接湘夫人的到来。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浩荡的气势与悠久的历史内涵,使之成为唐以后诗人墨客的登临胜地,并逐渐形成一种以抒发忧国济世为主要传统的特殊的意蕴。除了范仲淹那著名的《岳阳楼记》,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洞庭湖及岳阳楼的诗词佳作。下面我们就从其中为大家选取一些比较优美的作品。

洞庭湖

宋之问

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

初日当中涌,莫辨东西隅。

晶耀目何在,滢荧心欲无。

灵光晏海若,游气耿天吴。

张乐轩皇至,征苗夏禹徂。

楚臣悲落叶,尧女泣苍梧。

野积九江润,山通五岳图。

风恬鱼自跃,云夕雁相呼。

独此临泛漾,浩将人代殊。

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

要使功成退,徒劳越大夫。

游洞庭湖

张说

平湖晓望分,仙峤气氛氲。

鼓枻乘清渚,寻峰弄白云。

江寒天一色,日静水重纹。

树坐参猿啸,沙行入鹭群。

缘源斑筱密,罥径绿萝纷。

洞穴传虚应,枫林觉自熏。

双童有灵药,愿取献明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韩愈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

元稹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

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过洞庭湖

裴说

浪高风力大,挂席亦言迟。

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

鱼龙侵莫测,雷雨动须疑。

此际情无赖,何门寄所思。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