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7859200000017

第17章 治家篇(6)

弟于世事阅历渐深,而信中不免有一种骄气。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①,皆骄也。无论所指未必果当,即使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吾家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贤弟欲戒子侄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

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②为第一义。弟若能谨守星冈公之八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医药,不信地仙),又谨记愚兄之去骄去惰,则家中子弟日趋于恭谨而不自觉矣。(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注释】

①发人之覆:斥责人家的失败。②晏起:晚起。

【译文】

澄侯四弟:

十二月底从九弟处寄来你的信,知道一切。

弟弟对于世事阅历逐渐加深了,但信里不免有一种骄气。天地之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幸福的路。一骄傲,就易满足;一满足,就会倾倒。一动口动笔,就讨厌人家太俗气,嫌弃人家粗鄙,议论人家的短处,指斥人家的失败,都是骄傲的表现。无论所指所议的正不正当,就是正当切中要害,也为天道所不许可。我家的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说别人这个短那个长,讥笑别人这个鄙俗那个粗陋,都不是好现象。贤弟要告诫子弟除去骄傲,先要把自己喜欢议论别人的短处,讥讽别人的失败的毛病痛加改正,然后才可叫子弟们事事处处警惕改正。

要想去除骄字,以不轻易非难、讥笑别人为第一要义;要想去掉惰字,以早起为第一要义。弟弟如果能够谨慎遵守星冈公的八字诀(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和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医药,不信地仙),又记住愚兄的去骄去惰的话,那么家里子弟,不知不觉的便会一天比一天近于恭敬、谨慎了。(咸丰十一午正月初四日)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

【原文】

澄侯四弟左右:

上次送家信者三十五日即到,此次专人四十日未到,盖因乐平、饶州一带有贼,恐中途绕道也。

自十二日克复休宁后,左军分出八营,在于甲路地方小挫,退扎景镇;贼幸未跟踪追犯,左公得以整顿数日,锐气尚未大减。

目下左军进剿乐平、鄱阳之贼。鲍公一军,因抚、建吃紧,本调渠赴江西省,先顾根本,次援抚、建。因近日鄱阳有警,景镇可危,又暂留鲍军不遽赴省。胡宫保恐狗逆由黄州下犯安庆沅弟之军,又调鲍军救援北岸。其祁门附近各岭,廿三日又被贼破两处。数月以来,实属应接不暇,危险迭见。而洋鬼又纵横出入于安庆、湖口、湖北、江西等处,并有欲来祁门之说。看此光景,今年殆万难支持。然余自咸丰三年冬以来,久已以身许国,愿死疆场,不愿死牖①下,本其素志。近年在军办事,尽心竭力,毫无愧怍,死即瞑目,毫无悔憾。

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谨记祖父之三不信,曰“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即不扯谎也),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

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余每次写家信,必谆谆嘱咐,盖因军事危急,故预告一切也。

余身体平安。营中虽欠饷四月,而军心不甚涣散,或尚能支持,亦未可知。家中不必悬念。(咸丰十一年二月廿四日)【注释】

①牖:窗。

【译文】

澄侯四弟:

上次送家信的,三十五天即可到达。这次专人送四十天还没有到,是因为乐平、饶州一带有敌军,恐怕是途中绕了路。

自从十二日克复休宁以后,左公的军队分出八营,在甲路地方受了小挫折,退到景镇驻扎,幸亏敌人没有跟踪追击,左公得到整顿的几天时间,士气还没有大大减少。

眼前左军进攻剿灭乐平、鄱阳的敌军。鲍公一军因为抚、建吃紧,本是调他赶到江西省,先照顾根本,其次支援抚、建。因为近日鄱阳有警报,景德镇又危险,只好暂时留下鲍军,不急于去省。胡宫保恐怕狗逆由黄州下犯安庆沅弟一军,又调鲍军救援北岸。祁门附近各岭,二十三日又被敌人攻破两处。几个月来,实在是应接不暇,危险一个接一个。而洋人又横冲直撞出入在安庆、湖口、湖北、江西等地,并且有来祁门的说法。看这种情形,今年要支持下去万分困难。然而,我自从咸丰三年冬天以来,早已经以身许国,愿意战死战场,不愿死在书窗之下,这本来是我素来的志向。近年在军营办事,尽心竭力,没有一点愧怍,死了也可以闭眼,没有一点后悔和遗憾。

家里兄弟子侄,应当记住祖父的八个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谨记祖父的三不信:“不信看地先生的话;不迷信药物;不相信和尚、巫师”。

我的日记里,还有八本的说法:“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晚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个八本,都是我自己经历的事情中归纳出来,很有把握的理论,弟弟也应当教子侄们谨记在心。

不管世道是治是乱,家庭是富是贫,只要能够谨守星冈公的八个字和我的八本,总不会失掉上等人家的地位。我每次写家信,必然谆谆嘱咐,是因为战事危急,要预告你们一切。

我身体平安。营中虽然欠了四个月的饷,但军心并不涣散,或者还可以支持下去,也未可知。家里不必挂念。(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

【原文】

澄弟左右:

余在金陵二十日起行,廿八日至安庆,内外大小平安。门第太盛,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

自安庆以至金陵,沿江六百里大小城隘,皆沅弟所攻取。余之幸得大名高爵,皆沅弟之所赠送也,皆高曾祖父之所留贻也。余欲上不愧先人,下不愧沅弟,惟以力教家中勤俭为主。余于俭字做到六七分,勤字则尚无五分功夫。弟与沅弟于勤字做到六七分,俭字则尚欠功夫。以后各勉其所长,各戒其所短。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至嘱。(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译文】

澄弟:

我在金陵二十日动身到安庆,内外大小都平安。我家的门第太显赫了,我教儿女辈做人要以勤、俭、谦三个字为主。

从安庆直到金陵,沿江六百里,大小城隘,都是沅弟攻下的。我有幸得了好名声和高官,都是沅弟送给我的,都是祖宗所遗留给我的。我要上不愧对祖宗,下不愧对沅弟,只有教育家里勤俭为主。我于俭字做到六七分,勤字还不到五分功夫。澄弟与沅弟,于勤字做到六七分,俭字还欠功夫。以后要相互勉励发挥所长,戒其所短。弟弟每花一个钱,都要三思而行。至嘱!(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致四弟·宜以耕读为本。

【原文】

澄弟左右:

吾乡雨水足①,甲五、科三、科九三侄妇皆有梦熊之祥,至为欢慰。吾自五十以后,百无所求,惟望星冈公之后丁口繁盛,此念刻刻不忘。吾德不及祖父甚远,惟此心则与祖父无殊;弟与沅弟,望后辈添丁之念,又与阿兄无殊。或者天从人愿,鉴我三兄弟之诚心,从此丁口日盛,亦未可知。且即此一念,足见我兄弟之同心。无论哪房添丁,皆有至乐。和气致祥,自有可卜昌盛之理。

沅弟自去冬以来,忧郁无极,家眷拟不再接来署。吾精力日衰,断不能久作此官。内人率儿妇辈久居乡间,将一切规模立定,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注释】

①足:充足。

【译文】

澄弟:

我家乡雨水充足,甲五、科三、科九三个侄儿媳妇都有生男的祥兆,非常欢喜。我自从满五十岁以后,百无所求,只希望星冈公的后人人丁兴旺,这个想法时刻铭记在心。我的德行离祖父太远,只有这个心愿与祖父没有区别。澄弟、沅弟望后辈添丁加口的念头,又和我没有区别。或者天从人愿,老天看到我兄弟的这份诚心,从此人丁一天天兴旺,也未可知。并且就是这个想法,可见我兄弟的同心。不管哪一房添丁,都充满快乐,和气引来祥瑞,自然有可以昭示昌明的道理。

沅弟从去年冬天以来,忧愁抑郁很厉害,家眷准备不接来署了。我的精力一天天衰弱,绝不能长久做这个官了,内人带着儿子媳妇长久住在乡下,把家庭治理得有一定规模,以耕读二字为立家根本,才是长久之计。(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