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疗法的特色
药膳是传统菜肴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它是选用某些具有一定保健和治疗作用的食物,或在食物中配以适当的中药,通过烹调制作成各种佳肴,具有药物和食物的双重作用,即取药物之性、食物之味,使其食借药力、药助食威,两者相辅相成,共奏保健和医疗功效,是我国自然疗法中具有一定特色的食疗方法。
从原始社会的神农氏尝百草,开创了“药食同源”的时代起,经殷商时期伊尹发明汤液,到唐代药膳专著《食疗本草》问世,说明药膳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目前已形成具有传统特色的较为完整的药膳学科。各类药膳已从餐饮业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并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
药膳的配制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症,辨证选用,还应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用不同的食物、药物及药食兼用之品。只有这样,才能制作成具有较高治疗效果的美味佳肴。这是药膳与一般菜肴和食疗的又一不同之处。
配制平喘药膳的常用药物
麻黄
麻黄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的草质茎,中医认为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功能发汗、平喘、利水。临床上用治外感风寒、内有寒饮的哮喘疗效明显。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麻黄全草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麻黄碱,占总生物碱的80%~85%,其次为伪麻黄碱及微量甲基麻黄碱等,也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松油醇。药理研究证明,麻黄碱有类似肾上腺素的拟交感神经作用,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特别在支气管处于痉挛状态时其作用更显著。其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强度虽不如肾上腺素,但作用较持久,且口服有效。伪麻黄碱的极稀溶液同麻黄碱一样,能使交感神经兴奋,使支气管扩张;浓溶液既能麻痹肌肉,也能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甲基麻黄碱亦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麻黄煎剂体外实验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种链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麻黄挥发油在体外对流感病毒具有强大抑制作用。麻黄为中医治疗咳喘的要药,对鼻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疗效显著。临床可单用或复方运用,内服或外敷均可。笔者临床遇到属于外感过敏性哮喘,常推荐用单味麻黄加白糖各10g、甘草5g,一起煎汤服用(日服3次)可获即刻平喘作用。
杏仁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的成熟种子。其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各种咳喘、肠燥便秘等病症。本品含苦杏仁苷约3%,苦杏仁酶、脂肪油(杏仁油)约50%,还含蛋白质和各种游离氨基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杏仁苷可被酶水解产生氢氰酸和苯甲醛,小量氢氰酸能抑制呼吸中枢而达到镇咳平喘作用,苯甲醛可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功能。体外实验表明氢氰酸、苯甲醛、苦杏仁苷均有抗癌作用。所含脂肪油可润肠通便。临床上,多将杏仁与其他止咳平喘药配伍治疗支气管哮喘。杏仁有小毒,临床日用量6~10g,不可过量服用。
苏子
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成熟果实。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为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之要药。其种子含脂肪油(45.30%)及维生素B1等。临床上,苏子多与降气消痰、止咳平喘之药配伍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报道,用加味定喘汤(麻黄3g,苏子、黄芩、杏仁、桑白皮、白果、法半夏、款冬花、射干、桔梗各4g,板蓝根12g,甘草2g)治疗经抗感染及平喘对症治疗无效的小儿支气管哮喘63例,59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8.4%。本品无明显毒副作用,但“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溏者皆不可用”。
葶苈子
葶苈子味苦、辛,性大寒。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临床常用治痰涎壅滞、咳嗽喘促、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药理研究发现,本品含脂肪油、芥子苷、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其醇提取物均表现强心作用。本品多与止咳平喘降气药配伍,治疗心、肺系疾病。如临床报道采用化痰宣肺、降气平喘法,用葶苈子定喘汤(葶苈子、白果、麻黄、款冬花、半夏各4g,桑皮、黄芩、杏仁各3g,苏子5g,甘草2g)随症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76例,总有效率96.1%。本品无明显毒副作用,但肺虚喘咳、脾虚肿满者忌服。
白前
白前味苦、辛,性平,能降肺气、祛痰、止咳、平喘,常用于肺实喘咳,咳嗽痰多等病症。本品多与止咳化痰药合用,治疗咳嗽、哮喘等症。临床根据痰热为病机而研制的喘嗽宁片剂(地龙、白前、白果、苦参、杏仁、桑皮、陈皮、黄芩、甘草、茯苓等)对308例哮喘痰热壅肺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94.8%。喘咳宁具有清热化痰平喘之效,经药理实验证明,本药具有解痉、降压、镇静、抗过敏和抗炎作用,故对哮喘伴有高血压、心动过速者有一定的疗效。
紫菀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其味苦、辛,性微温,能化痰止咳,宣肺定喘。主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紫菀含紫菀皂苷、紫菀酮、紫菀醇、槲皮素等。在药理实验研究中用紫菀煎剂1g/kg灌胃,对麻醉兔有显著祛痰作用,且可持续4小时以上。从紫菀提取物中分得的紫菀酮,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mg,对氨雾所致咳嗽有较好的镇咳作用。体外试验表明,紫菀对大肠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上紫菀与其他化痰止咳平喘药配伍,可治疗多种肺系疾患。
款冬花
款冬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其味辛,性温。功能化痰止咳,下气平喘。主治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带血等病症。欧洲民间亦用于咳嗽、声音嘶哑、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研究发现本品含款冬二醇、芸香、金丝桃苷、蒲公英黄色素。此外,尚含鞣质、挥发油、三萜皂苷等。药理实验表明,其有镇咳、祛痰和平喘等作用,如用40%款冬花煎剂4ml/kg灌胃,对狗有显著镇咳作用。其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作用。款冬花醚提取物对组织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解痉作用。此外,本品尚有呼吸兴奋作用。款冬花在临床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等。如临床报道,用加减小青龙汤为基础方(麻黄、款冬花、桂枝各3~10g,生姜、半夏各4~10g,地龙6~8g,桑白皮4~12g,甘草2~3g)治疗咳喘181例,有171例获得治愈。
百部
百部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其味甘、苦,性微温,能润肺止咳平喘,灭虱杀虫。临床可用于新久咳嗽、肺结核、百日咳、老年咳喘等。研究分析,本品含百部碱、百部次碱、异百部次碱等多种生物碱。药理实验表明:本品有镇咳祛痰作用。如百部生物碱能降低动物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具镇咳之效。其100%百部生物碱提取液0.2ml,对组织胺所致的离体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松弛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氨茶碱近似,但较缓慢而持久。在体外实验中,百部醇浸剂在1:100~1:1600浓度时对H37RV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在1:80浓度时10分钟内可将其杀死。临床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
莱菔子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味辛、甘,性平,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胸闷腹胀、咳嗽痰喘等病症。种子含大量脂肪油及少量挥发油,挥发油中含甲硫醇、α-及β-己烯醛等,脂肪油中含多量芥酸、亚油酸、亚麻酸、芥子酸甘油酯等。此外,尚含有芥子碱以及植物抗生素莱菔子素。近有化学预试验发现莱菔子还含酚类、生物碱、黄酮等。药理实验表明:莱菔子水提物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菌及星形级卡氏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有效成分为莱菔子素,实验表明1mg/ml浓度的莱菔子素在体外对多种细菌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莱菔子素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从莱菔子中分离得一种莱菔子硫素,在1%浓度下可抑制链球菌、脓球菌、肺炎球菌及大肠杆菌等的生长。莱菔子能下气、消痰、定喘,故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
地龙
地龙,为巨蚓科环节动物参环毛蚓和缟蚯蚓的干尸。前者常称“广地龙”,后者称“土地龙”。味咸,性寒。能清热息风,平喘止痉,通络利尿。主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等病症。本品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琥珀酸、花生烯酸、地龙B1,含氮物质(黄嘌呤、腺嘌呤、胆碱、胍及氨基酸等),其所含碱性氨基酸有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等成分。药理实验表明:从地龙中提得的含氮成分,对小鼠及家兔离体肺灌流呈显著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对预先经过组织胺或毛果芸香碱处理的灌注肺支气管亦表现舒张作用。对组织胺喷雾所致豚鼠哮喘有保护作用。此外,地龙与其他药物配伍,可治疗肺系疾患。如有报道用广地龙有效成分为主药,辅以氯化铵等制成的喘舒宁片每次1~2片,每日3次,治疗支气管哮喘44例,有效37例。另对9例经多方治疗无效的支气管哮喘,试用蚯蚓粉每次3~4g,每日3~4次口服,均有一定疗效。临床观察发现:地龙有即刻的平喘作用,且起效快。动物实验显示其有抗炎性介质作用,对组织胺所致的豚鼠支气管痉挛亦有保护作用。
瓜蒌
瓜蒌,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栝楼,入药可分为瓜蒌皮、瓜蒌仁、瓜蒌霜等。其味甘、微苦,性寒。功能宽胸散结,润肺祛痰,滑肠通便。主治痰热咳嗽、心胸闷痛、便秘等病症。本品含三萜皂苷、有机酸及盐类、树脂、糖类、色素等成分。瓜蒌仁含脂肪油,油中含多种固醇。瓜蒌皮含多种氨基酸及类生物碱物质等。动物实验证明:本品有祛痰作用。瓜蒌的煎剂或浸剂经体外试验证明对许多革兰染氏阴性和阳性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同时,瓜蒌煎剂及瓜蒌皮和瓜蒌仁的提取物对小鼠腹水癌细胞亦有杀灭作用。临床上瓜蒌常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我们曾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38例,有效率达91.7%。由于其宽胸豁痰、润肺通便之力明显,故临床上,常用于哮喘见有胸闷痹痛、痰黏难咯、大便干结者。
浙贝母
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其味苦,性微寒。能清肺止咳化痰,散结消肿,用于风热咳嗽、哮喘、肺痈喉痛等病症。本品含浙贝碱、去氢浙贝碱及贝母醇等多种生物碱。经研究证明:浙贝母花、茎、根均含与鳞茎相似的有效成分。药理实验证明其有镇咳、扩张支气管、抑制腺体分泌等作用。如用浙贝碱和去氢浙贝碱给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若给猫和家兔离体肺灌流,低浓度浙贝碱能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本品常与清热化痰止咳药合用,治疗肺部多种疾患。临床报道其用于以咳嗽为主的变异性哮喘疗效更为明显。
紫苏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的茎、叶。叶称苏叶,茎称苏梗。味辛、性温。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之功效。主治感冒风寒之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等。本品含挥发油约0.5%,含紫苏醛约55%,左旋柠檬烯20%~30%。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而有发汗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胃肠蠕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用于预防感冒有良好效果,对感冒病毒亦有抑制作用。紫苏的复方制剂对于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具有较好疗效。临床与益气扶正类药物配用,可用治气虚外感型哮喘以及产妇哮喘。因此,紫苏不仅可用于治疗兼有风寒表证的哮喘,也可用于防治感冒而避免诱发哮喘发作。
防风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及其同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味辛、甘,性温。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目前已知色原酮类与香豆精类是防风中的两类重要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表明,防风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抑菌、抗炎、抗过敏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防风煎剂与浸剂对人工发热家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腹腔注射比口服作用强。此外防风水煎剂能抑制2,4-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对致敏豚鼠离体气管、回肠平滑肌的过敏性收缩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防风具有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防风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某些皮肤病真菌及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产酶青霉菌、杂色曲霉菌等有抑制作用。防风对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疗效较好。临床报道,用以防风为主的“抗敏煎”(防风、银柴胡、五味子、乌梅)治疗过敏性哮喘48例,总有效率达93.6%。
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