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风雨雷电的奥秘(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7858000000062

第62章 人工控制雷电

人工控制雷电,是指通过人工引雷、消雷的方法,使云中电荷中和、转移或提前释放,控制雷电的产生,以确保空中和地面军事行动的安全。人工控制雷电的方法有:利用对带电云团播撒冻结核,改变云体的动力学和微物理学过程,以影响雷电放电;采用播撒金属箔以增加云中电导率,使云中电场维持在雷电所需临界强度以下抑制雷电;人为触发雷电放电,使云体一小部分区域在限定的时间内放电。

雷电,是云和云、云和地之间的火花放电现象。雷电形成的强大电流、炽热的高温、剧变的静电场和频谱丰富的电磁波,威胁着人畜生命,毁坏建筑物,造成森林火灾,破坏高压输电系统和有线通信系统。干扰无线通讯,造成飞行事故,影响火箭发射等。危害最大的是云-地雷电。避雷针虽可防雷,但只限于固定地点和小面积。流动性和大面积防雷,如易燃、易爆物质的运输,核设施和森林的防雷,避雷针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人们积极研究人工控制(抑制和诱发)雷电技术。

人工抑制雷电的一个方法是在雷雨云中用高射炮或飞机播撒数百万个,甚至数十亿个直径数十微米、长数厘米的金属细丝或镀有金属的尼龙细丝。在雷雨云中电场的作用下,细丝发生静电感应,由于尖端效应,细丝两端电荷密度极大。其附近电场极强。当场强达到起晕场强(仍大大低于闪电所需场强)时,发生电晕放电,产生大量正、负离子,使云中大气导电性能改善,在云中形成闪电通道,云内放电次数增加,则危害最大的云—地雷电可以得到抑制。

也可以在雷雨云中的过冷区播撒碘化银晶粒。根据结晶学原理,晶体在生成过程中首先形成晶核,而晶核可以用结构相似的其他物质代替。碘化银晶体结构和冰晶十分相似,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人工冰核。因此在雷雨云中播撒了碘化银晶粒后很快可以形成大量冰晶,由于冰晶棱角锋利,可以起到和金离细丝相同的抑制雷电的效果。

因为雷电是雷雨云的产物,雷雨云的形成要靠上升气流。因此,也可以在云中投掷黏土之类的物质形成下沉气流来对抗上升气流,或炮击雷雨云而干扰上升气流,使雷雨云得不到充分发展,雷电也就难以产生。

以上是抑制雷电的物理原理。人们从飞机、火箭穿过并无自然雷电的云体而常常遭受雷击受到启发,发现在有可能产生雷电,但云中场强尚不足以造成闪电的云中,发射小火箭之类的细长型高速飞行导体可以诱发雷电。一是因为这些导体在云中运动时本身强烈起电,严重影响云中电场;二是因为这些导体易产生电晕放电,从而改善了云中导电情况;加之这些飞行器排出的高导电性喷气,相当于将飞行器加长,从而增大了作用范围,因此可以诱发云中雷电,从而消耗云内电荷,在云中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使导弹、宇宙飞船能安全穿过云层进入太空。如果发射带拖线的小火箭,可以诱发云—地雷电,达到某些军事目的。

知识点

避雷针

现代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它的避雷原理是: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