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心印复旦园
7856400000046

第46章 从物化实验教学 “灯会 ”说起

化学系 项一非 蔡显鄂

(一)从“灯会 ”说起

20世纪60年代初,复旦园有两个 “灯会 ”:电光源灯会和物化实验教学灯会。前者彰显以蔡祖泉为代表的自主创新精神 ;后者展示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

物化实验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是在时任化学系副系主任、物化教研室主任周介湘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物化实验教学组长李承瑞定期举行有老教师参加的实验教学讨论会。朱京、郑绳安、薛志元、邓景发、江逢霖、郑培菊等老教师从不同专业领域,帮助青年教师改进原实验,创建新实验。实验室提倡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发扬 “三个本子 ”(自己做实验的记录本子、教案和教学心得本子、学生实验情况记录本 )的好传统 ;并在每学期结束时,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修改和补充实验讲义。当时参加物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教师有李承瑞、江逢霖、徐人杰、费伦、严德官、骆薇薇、孔德俊、郑果英、马礼敦、冯安春、钱志浩、项一非、朱自刚、陈民勤、曹寅,职工有金贤德、王博义等。

教研室还指派江逢霖、项一非创建物化专门化实验室。当时经费有限,他们就自力更生组建一个个新实验。例如玻璃系统的 “氢氧爆炸 ”、氧化锌制备及流动法测定活性、古埃磁天平、偶极矩测量等实验,都是当时有较高水平的物化实验。

物化实验教学 “灯会 ”,体现了复旦人在实验教学上10年耕耘、勇于创新的精神。“灯会 ”不但使复旦大学的物化实验教学质量得以极大地提高,而且也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在高校面临重建的1977年,国务院理科教材会议,将化学类教材中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的编写任务,确定由复旦大学承担。

(二)统编教材和培训班

十年浩劫,原物化实验室变成了工厂,实验仪器几乎破坏殆尽。虽有 “灯会 ”基础,但要恢复物化实验还是困难重重。在教研组主任朱京带领下,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江逢霖、项一非负责制定物化实验大纲,有条件的实验尽量开设,没条件的通过讲座形式,系统介绍现代实验和技术 ;二是金贤德、费伦、冯安春、骆薇薇、严德官、蔡显鄂、孔德俊、刘衍光、朱自刚、谢璎、徐家雄等在极其困难条件下,恢复原实验,力争多开新实验,并将原物化专门化的部分实验,适当精简后,移入物化实验。经过艰辛努力,从1978年11月为 “文革 ”后第一届研究生开出实验开始,至1979年5月,共开出物化实验32个。

1977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化学类教材会议上,江逢霖、项一非代表复旦大学提出物化实验教材的编写大纲,首次将实验教材分为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两部分。会议决定由复旦大学负责,另有13所院校参与。会后,物化组全体教师几乎都投入初稿的编写工作 ;项一非、蔡显鄂与各校联系,征集讲义 ;最后由费伦、项一非、蔡显鄂负责全书的统编和定稿,朱自刚、金幼铭承担制图。1979年,复旦大学等编的。物理化学实验 (上、下册 )。出版发行,1988年该教材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1978年12月,教育部发文委托复旦大学为部属高校举办物理化学实验培训班。为此,复旦大学于1979年6月和1983年8月,先后举办两期全国物化实验教师培训班。培训班上项一非讲解 “磁天平”,蔡显鄂讲解 “丙酮溴化 ”,刘衍光讲解 “BET”。培训班组织学员讨论 “氢氧爆炸 ”测定结果,处理 “BET”数据,分析磁天平的测量误差。学员普遍反映,讲误差分析时,既以实例阐明理论,又把实验数据升华为理论,实在难以见到。培训班上的几个讲座也得到培训班教师的好评。他们对实验室职工评价很高,金贤德的丰富经验和 “文革”期间进校的 “小青工 ”素质,都得到大家一致赞许。

此外,在教委理科化学编委会物理化学编审组的指导下,由复旦大学牵头,先后与云南大学合作在昆明、与西北大学合作在西安、与辽宁大学合作在沈阳,举行过三次全国性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会。每次会议,都是复旦主讲,复旦大学物化实验教学的影响在全国进一步扩大。

(三)取得丰硕成果

由于复旦大学等编的。物理化学实验 (上、下册 )。教材,得到各高校的肯定和好评,教育部又把编写化学系用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的重任,交给复旦大学。“文革 ”前,物化实验从属于物理化学大课。从1978年开始,复旦大学多次向教育部高教一司提出,物化实验有必要独立设课。因此,由蔡显鄂代表实验教学小组起草,并经1980年5月教育部长春会议通过的。化学系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不但是以教育部名义颁发的部订教学大纲,也首次确立了物化实验独立设课的地位。其他三门化学基础课的实验也同时得以独立设课。这有利于化学系学生动手能力的增强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980年5月教育部在所通过的1981 —1985年化学教材选题规划中,将。中级物理化学实验。教材确定由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主编。1989年,复旦大学项一非、吉林大学李树家主编,蔡显鄂、吕慧娟、刘旦初负责初稿汇总的。中级物理化学实验。出版发行。该教材于1992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化学系基础物化实验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也促进和推进了生物系物化实验教学和教材的建设,由刘衍光等编写、生物系学生使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的出版发行,就是例证。

秉承老教师带年轻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的好传统,每学年均安排一些教学研究课题,发表若干教学研究论文,并陆续移植到实验中来。例如,根据邓景发等在。化学通报。上有关统计热力学的教学研究论文所开发出来的碘熵实验 ;从冯安春指导本科生教学研究论文所开发的 NMR实验 ;徐人杰根据有关文章指导青年教师所开发并不断完善的 E pH实验 ;由蔡显鄂等人的科研工作开发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热力学参数实验 ;根据江逢霖指导的硕士生论文,由陆靖改编,再由实验教师带领本科生做毕业论文,最后开发成计算机实验。还有实验教师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液体燃烧热、饱和蒸汽压等教学研究论文,也对实验内容的修改起了重要作用。

许多高校使用复旦大学等编的。物理化学实验 (上、下册 )。教材,釆用复旦大学起草、并由教育部颁发的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组织教学,因此迫切希望能购买到复旦大学自主开发的实验教学仪器。为此,物化教研组与复旦大学科教仪器厂合作,研制生产了多种教学实验仪器,如古埃磁天平、成套玻璃系统以及多种规格的小仪器等,供兄弟院校选购。

为了更好培养化学人才,1984年项一非和蔡显鄂合作,首次开设“物理化学研究方法 ”选修课 ;1986年,在教委物化编审组汇编的。物理化学教学文集。上,项一非、蔡显鄂、李树家合作,发表物化实验教学论文 “实验教学和化学人才培养的关系 ”;1989年,项一非、蔡显鄂、刘衍光因教学实践成果。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

(四)编写第二版教材

国家教委理科化学教材编委会物理化学编审组组长、北京大学韩德刚教授,在第二版序中这样评价复旦大学等编的。物理化学实验 (上、下册 )。教材:师“生受益匪浅,不少出国学习化学的青年人,隨身携带此书出国深造 …”当理科化学教材编委会物化编审组要求复旦大学编写物化实验二版教材时,我们深知写实验教材难,写第二版教材更难。教材应经得起师生一个字一个字地 “抠”,实验教材更要让学生做得出 ;第一版解决了有无教材问题,而今当第一版获一等奖后,写第二版当然更难。

接受任务之初,我们努力做好调查研究:参考国内众多学校已出版和准备出版的教材,借鉴兄弟院校经验 ;依靠出国师生的帮助,或利用国外教授到访复旦的机会,搜集国外十余所学校的教材,以及1980年至1990年的参考文献。

第二版在具体编写上,调整框架,将全书分成五大部分。实验有增有减,篇幅上作 “减法 ”,内容上又较多作 “加法 ”。让原理、操作和技能训练更加扎实,技术的阐述更加系统,仪器的介绍更加精简。内容及能力的训练,考虑前继课的衔接,并为毕业论文和科研打下必要的基础。考虑到全国各校的差异,保留了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 ;有些实验既列出传统类型仪器也介绍数字化类型仪器,以利更多学校使用。

第一版技术部分,撰写比较匆促,第二版要跟上实验技术的发展。我们深切理解到,仪器应便于学生直观学习,不能太自动化,更不能将科研仪器简单地搬到实验中,因为大学定位绝不是培养操作工。

第二版的实验编写有一个特点,就是集实验教材与指导书于一体。每个实验都新增一节 “评注启示 ”,其内容尽可能包括实验选择的依据、实验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教学安排、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验的扩展和思考等,还有实验注意点。对于测量的结果,大多附有文献值,并介绍相关的工具书和原始参考文献。这些内容,在许多教材中对学生是 “保密 ”的。但我们的编写,可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这样的实验指导书,还将有助于承担教学实习任务的研究生做好备课工作。

总之,。物理化学实验 (第二版 )。,得数十位教师实验教学研究成果,积13年实验教学实践经验,历经四载日夜编写,于1993年出版发行。该教材于1995年获上海市优秀图书二等奖。

从统编教材。物理化学实验 (上、下册 )。问世,到更富复旦大学印记的。物理化学实验 (第二版 )。出版发行,并没有终结物化实验教学的前进步伐,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仍在继续进行。如历经数年摸索、自行设计的 “非牛顿型流体流变曲线的绘制 ”新实验,就来源于持之以恒的教学研究工作。又如1993年至1997年,物化实验室在校、系领导支持下,先后动用9万元的特批经费,用于改进和更换仪器设备。与此相适应的,实验操作也逐年有所变化,并把更新的补充教材及时发给学生。总之,实验教科书的形成必须扎根实验,绝无 “短平快”捷径。我们退休前也不断努力,尽可能为后来者进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走向联合国化学教学会议

物化实验教材第一版、第二版的相继出版发行,复旦大学多次举办的物化实验师资培训班,物化教研室与校科教仪器厂合作开发的实验仪器为许多院校所釆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被教育部定为部订教学大纲,以及由我校牵头的数度举办全国物化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会,使我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长时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化学系物理化学实验室也成为我校外事活动对外开放的 “景点 ”之一。这既有利于我校向国内、国外主要大学的学习交流,也有助于提高我校及其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在国内外的知名度。1992年,复旦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实验室因其实验教学经验,应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化学实验教学会议,蔡显鄂作为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的代表获得全额资助与会,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