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心印复旦园
7856400000040

第40章 峥嵘岁月稠

———。现代肿瘤学。编辑札记

出版社 阮天明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现代医学系列丛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医学分社 (前身为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陆续出版。至今已出版了18部,包括汤钊猷院士主编的。现代肿瘤学。、杨国亮教授主编的。现代皮肤病学。、闻玉梅院士主编的。现代医学微生物学。等医学专著。纳入这套系列丛书的,要求主编在全国有相当的知名度,字数在100万以上,属于我校的强势学科的学术成果。这些书出版后,其学术水平均达到国内一流,在国内学术界和出版界创下很大的知名度,成为复旦大学出版社医学分社的著名品牌。

。现代肿瘤学。是该系列丛书的第一本扛鼎之作。该书的出版在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我国肿瘤研究与诊疗水平的提高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肿瘤学学科的发展 现代肿瘤学。作为我国 “八五 ”重点图书,1993年6月出版后获得很大的成功,在出版界和学术界均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多项大奖。如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 (1994 ),第八届中国图书奖 (1994 );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 )。另外,在发行上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第1版出版后的6年间共重印了5次,印数达19000册;第2版2000年9月出版,至去年7月也已印行4次10600册。作为一本大型学术专著来说,这样的发行业绩在国内是不多见的,堪称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我作为。现代肿瘤学。第1、2版的责任编辑,算上出版前的2年筹备时间,与该书厮守同舟达16载,回忆该书出版历程,真是别有一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的情怀在心头。编辑工作中的甘苦、收获、体验,就像一江春水流过心头,是那么的温柔、清澈、滋润,至今回忆起来还是那么清新、悠长 …。现代肿瘤学。的出版酝酿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本书编写的背景主要有:

1。

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60万人,平均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无论在农村或城市,恶性肿瘤均为第2位死因,为此加强肿瘤的防治与研究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日益关注的课题。

2。

肿瘤的防治与研究是当前世界医学一个发展较快的重要领域。各种癌症的流行情况、病因研究已颇深入,以及由于肿瘤标记、内镜、影像学的进步,不少癌症已进入亚临床癌的诊断阶段,基础研究因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也在突飞猛进。

3。我国改革开放后

,在肿瘤的防治与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可喜的成绩,与国际的差距已明显缩短 ;在食管癌、肝癌、鼻咽癌等领域的防治已形成特色,有些在国际学术界已占有一席之地。为此,总结我国过去的经验,为今后我国肿瘤防治研究服务,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4。

我国肿瘤防治与研究的机构日益增多,从事肿瘤研究的人员也日益增加。但当时国内图书市场有关大型的肿瘤学专著,只有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实用肿瘤学 该书出版已经10多年而没有再版,已难以满足国内的需要。

5。

原上海医科大学的 “肿瘤学学科 ”是全国重点学科,拥有全国一流的附属肿瘤专科医院,又具有大批在全国颇有知名度的肿瘤学专家、教授,其肿瘤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的实力都很强。从学科建设和为全国服务的角度,可能与需要编写一本新的肿瘤学专著。

考虑到上述情况,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出版一本国内外肿瘤学研究现状的大型参考书,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要,就摆到了我们的议事日程上。为了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当时我还到市内的各大新华书店调查了几天,抄录了近七八年来国内出版的所有肿瘤学著作的书名、字数、印数等资料,以供社里和该书编委会决策参考。

1991年2月,。现代肿瘤学。编写工作正式启动,由我校肿瘤学学科带头人、时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的汤钊猷院士为主编,肿瘤基础研究的著名学者朱世能、肿瘤临床研究的著名学者曹世龙、赵森、沈镇宙、于尔辛为副主编,校本部的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附属的六家医院100多位专家、教授加入了作者队伍。

。现代肿瘤学。要求在2年内完成写作、编辑加工、排版印制的出版全过程,时间十分紧促。由于本书作者有100多位,且都是校内各部门的业务骨干,担负着繁重的临床和教学任务,近300万字的巨著,达到 “齐、清、定”交稿,势必影响出书时间。为了加快。现代肿瘤学。的出书进程,我们采取了一个突破常规的不得已办法:来稿一章,审读一章,即把全书70余章分解成70余本 “小书 ”,分别完成一审、二审、三审和退改工作。这样的工作程序给责任编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再加上200多张图稿的审定、绘制和核对工作穿插其间,更是千头万绪。作为编辑人员,为了按质按时完成编辑任务,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认真细致审稿,并制定了严格的签收制度,避免出错。

发稿以后,总算松了一口气,但编辑的工作远远还未完。为了尽可能减少错误,我们加强了校对工作,在三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校次,这无疑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 ;为使本书达到最好的装帧效果,我们还请了书籍装帧大家、。辞海。封面的设计者范一辛老先生设计封面,最后设计出了既庄重大方、色彩又不失鲜明醒目,并获得全国书籍封面设计一等奖的封面,使该书锦上添花。

。现代肿瘤学。出版后,在医学界和出版界反应强烈,。人民日报。、。解放日报。、。读者导报。、。大学出版。等给予了报道。图书深受读者欢迎,反映此书内容新、实用、精练。吴孟超院士称 “本书代表了当今我国肿瘤研究的特色、诊治水平和成功经验,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堪称是一部具有现代水平的专著。中”国抗癌协会名誉理事长张天泽教授认为此书 “堪称适应当时国内肿瘤界渴求的旷世之作…我发现我周围的医生们,很多将它置诸案首,足见其所具有的魅力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肖梓仁认为是 “继1978年出版的。实用肿瘤学。之后又一本科学性和实用性强的好书 ”。

在。现代肿瘤学。第1、2版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我有机会与许多著名的专家、教授接触,受益匪浅,特别是与主编汤钊猷院士的联系十分频繁,有百次之多。汤院士时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之职,行政、科研双肩挑,工作十分繁忙,很难找到他,有事只能通过信件联系。我对书籍出版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请示送出去后,第二天,至多第三天,在我的案头就会出现汤院士的回复信件,一、二、三…每个问题都有简洁但却是十分明确的回答,从没有延误的时候。汤院士那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果断、明快的领导艺术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通过编辑。现代肿瘤学,有幸得到像汤院士这样大师级专家的教诲和指导,是我人生中收获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这部凝聚了原上海医科大学一大批专家、教授的心血和智慧的大型学术专著,具有高质量和实用性的肿瘤学专业研究硕果,我能为之成书问世贡献微薄之力,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尽责,我未敢虚度年华而感到无比欣慰。“桑榆耀余辉 ”,。现代肿瘤学。第3版又在启动,我将把自己16载的编辑工作的经验献出,为其2008年底出书再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