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7853500000022

第22章 易经六十四卦(12)

讼卦来自遁卦,称作“变卦”。上面的爻下降,称作“来”下面的爻上升,称作“往”。遁卦“三”位的刚爻,“来”到中位的“二”,成为讼卦,所以,心中的信实,会有变化,必须警惕才会吉祥。

“利见大人”,是要崇尚中正。“不利沙大川”,因为会坠入深渊。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象传》说:讼卦的上卦“乾”是天,下卦“坎”是水,天在上,水在下,行动的方向不同,所以造成争讼。因而,君子处理事物,在开始就应当慎重思考筹谋,以防止争讼。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初六”阴爻阳位不正,又在最下方,因而柔弱。虽然与上卦的“九四”,阴阳相应,但中间有“九二”阻碍,力量薄弱;所以,无力排解争论。但“九四”阳刚,始终有呼应的倾向;因而,只要不将争讼拖得太久,虽然会小有责难,最后还会吉祥。

《象传》说:争讼本来就不可以拖延。虽然稍为有不满的责难,一经说明,就可以了解。这一爻,告诫争讼不可拖延过久,应当以解释求得化解。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九二”阳刚,在下卦险的中央。本来就喜欢争讼。又与“九五”同是阳爻,不能相应,当然发生争讼。但“九五”阳爻阳位,又在上卦中央的尊位,至刚、至中、至正;而“九二”虽然阳刚,却在阴位,不正位置又低,争讼必然失败,只好逃亡隐藏。

逃亡到村民只有三百户不显眼的小村中,谨守本分,就不会有灾祸,否则,逃亡到显著的大城镇,必定会被敌人追讨,难以逃脱。

《象传》说:争讼无法获胜,逃亡是为了躲藏。但下卦坎是穴,“九二”,躲藏在中央的穴中,自我约束,就可以避免灾害。地位在下的“九二”,要与高高在上的“九五”争讼,这是自己惹的祸。这一爻,强调不可逞强争讼,应当退让深自反省。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归德”,从上“吉”也。

“六三”阴柔,无力与人争讼,因而,隐忍前往先祖遗留的领地,坚守纯正,自励自勉,才能度过艰难,最后得到吉祥。或者也有从政的可能,但不会有成就。

《象传》说:处逆境时,追随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有利,自己行动不会成功。这一天,解说应当知足,不可逞强争胜,隐忍自励,才是上策。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四”虽然阳刚,但在上卦的阳位,不得中;阳爻阴位又不正,争讼不会得胜。不过,正因为柔,能够回头去而痛,改变初衷;顺其自然,安于正理,就不会有过失,终于吉祥。这一爻,强调顺其自然,安于正理,则心安理得。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九五”在至尊的位置,阳刚又至中至正,象征公平、公正。合理的裁判诉讼,因而吉祥。

这一爻,说明裁判诉讼,应以至中至正为根本。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这一爻辞,由“六三”的“或从王事”延伸而来。“上九”阳刚已达极点,可以逞强赢得论讼,但也不会持久。或者会赏赐“(鞶)带”,但在一天之间,就被剥夺了三次。《象传》说:以争讼得到赏赐的服饰,也不足以使人尊敬。这一爻,告诫以争讼达到目的,也不足以持久,而且不会受人尊敬,虽胜亦可耻。

【总结】

中国是尚礼的国家,除非是面对不得已的问题时,才会撕破脸皮,对簿公堂。但是,如果我们能在事前,冷静思考,防患于未然,那么,又何须发生诉讼之事呢?该卦虽然象征着争讼,但是,这绝不是该卦的根本目的,反而是要告诫世人,以此为鉴,中道和谐,争取避免诉讼之事的发生。当然,如果避无可避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借助诉讼的威严了。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衷心地希望,大家都能以和为贵,不要逞一时之强,留下一生之悔恨。

争强生讼,和气免灾

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帐下有三名勇士,分别为: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人人武艺高强,勇气盖世,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劳。这三人意气相投,于是就结为异姓兄弟,彼此互壮声势。由于自恃武艺高,功劳大,他们非常骄横,不把别的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对晏子也不够尊敬。

晏子见此,心怀忧虑。心想:这些莽夫如果势力越来越大可不是好事啊,他们行为率性,毫不讲究礼仪伦法,万一将来闯出祸患就不好了。于是,晏子就把想法告诉了齐景公。当时,齐景公听罢,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这三人可不比一般人,他们个个生得力大无穷,要想取他们的项上人头,绝非一件易事。晏子看穿了齐景公的心思,就笑答:“老臣自有妙计。”说罢,就出去安排了。

几日之后,正值中秋佳节。晏子准备充分之后,由齐景公宣来三位猛将,说要赏赐他们。

三人听说国君有赏,当然兴冲冲地前来。到了殿前,却看见案上有一个华丽的金盘,盘子里是两个娇艳欲滴的大桃子,一阵芬香扑鼻而来。三个勇士顿时流下了口水。晏子不慌不忙地对他们说:“三位都是国家栋梁、钢铁卫士。这宫廷后院新引进了一棵优良桃树,国君要请你们品尝这一次结的桃子。可是现在熟透的只有两个,就请将军们根据自己的功劳来分这两个桃子吧。”晏子露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三将中,公孙接是个急性子,抢先发言了:“想当年我曾在密林捕杀野猪,也曾在山中搏杀猛虎,密林的树木和山间的风声都铭记着我的勇猛,我还得不到一个桃子吗?”

说完他上前大大方方取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也不甘示弱,第二个表白:“真的勇士,能够击溃来犯的强敌。我老田曾两次领兵作战,在纷飞的战火中击败敌军,捍卫齐国的尊严,守护齐国的人民,这样子还不配享受一个桃子吗?”他自信地上前取过第二个桃子。

古冶子因为不好意思太争先,客气了一下,不料一眨眼桃子就没了,怒火顿时燃烧他的脸庞,“你们杀过虎,杀过人,够勇猛了。可是要知道俺当年守护国君渡黄河,途中河水里突然冒出一条蛟龙,一口咬住国君的马车,拖入河水中,别人都吓蒙了,唯独我为了让国君安心,跃入水中,与这个蛟龙缠斗。为了追杀它,我游出数里之遥,一番激战结果了它的性命。最后我浮出水面,一手握着割下来的蛟龙头,一手拉着国君的坐骑,当时大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没人以为我会活着回来。像我这样,是勇敢不如你们,还是功劳不如你们呢?可是桃子却没了!”

公孙二人听罢,不由得满脸羞愧,于是立刻拔剑自刎了。古冶子看到地上的两具尸体,大惊之余,也开始痛悔:“我们本是朋友,可是一会的功夫,他们死了,我还活着,这就是不仁;我用话语来吹捧自己,羞辱朋友,这是无义;觉得自己做了错事,感到悔恨,却又不敢去死,这是无勇。我这样一个三无的人,还有脸面活在世上吗?”于是他也自刎而死。这个故事,不仅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莫争强,争强其祸端;求和气,和气免灾殃。

4.同人卦

——志同道合,足以谋事

【原文】

同人:同①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②,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③于莽④,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⑤,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啕⑥而后笑。大师⑦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字词义】

①同:是会同、和同;同人:指的就是志同道合之人。

②宗:是宗族的意思。

③戎:是军队的意思。

④莽:是草丛的意思。

⑤墉:是高墙的意思。

⑥号啕:是哭叫的意思。

⑦大师:是大军的意思。

【释义】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同人”的下卦“离”,象征火;上卦“乾”代表天。火光明,向上升,与天相同;所以是“同人”的形象。又“六二”中正,与“九五”相应,也是“同人”的形象。由另一角度看,这一卦只有一个阴爻,其余五个阳爻与他结合;也有“同人”的含义。《礼记·礼运篇》中所说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正是这一卦的理想境界。

又,外卦“乾”,刚健,不懈的前进,所以用有利于涉大比拟;内卦“离”是明;意味着内心光明,外向刚健的性格。加以“六二”中正,与“九五”的适应性,这些都是纯洁正宜的

德行。所以,占断是人人调和,意志沟通,能够冒险犯难,符合君子的原则,无往不利。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这一卦,“六二”柔顺中正,与上卦刚毅中正的“九五”相应;所以称作“同人”。众人在旷野中,和谐的聚集斯以亨通。可以涉越大川,是由于上卦“乾”的刚健前进,能够超越险阻,促成大同。下卦“离”是火,象征光明,上卦“乾”刚健。“六二”与“九五”中正,相互呼应,这正是君子的正道。唯有君子的作为,才能沟通天下的意志,促成世界大同。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于以类族辨物。

上卦“乾”是天,下卦“离”是火。火向上燃烧,光明,与天的性质相同,形成“同人”的形象。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以同类聚集成族的大同精神,去辨别万物的差异;亦即在事物的处理上,重视大同,不可计较小异。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初九”是“同人”开始的一爻,刚毅,在下方的位置,与“九四”同性相斥,不相应;但也象征中间没有私情存在,与人交往的公正与广阔;所以说,是在门外与人交往。虽然没有到达“卦辞”中的“野”,那样的大同程度,但已超越在一门之内的狭隘的近亲关系。像这样交往广阔,当然不会有过失。这一爻,说明人首先应打破门户的成见。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六二”中正,与“九五”阴阳相应,通常是吉的象征;但这一卦,是在阐扬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相应反而成为不利的关系。因而不相宜;用只在宗族中交往的现象来比拟。这种宗族和同的态度,虽然不能说错,但也不赞扬。这一爻,说明应进一步打破宗族观念。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这一卦,只有一个阴爻,其他的阳爻,都要与他和同;因而,“九三”也不例外。但“九三”阳爻阳位,不在中位,性情暴躁,过于刚强,与“上九”又同性相斥,就想与下方接近的“六二”交往。可是,“六二”与“九五”关系密切,夺走“六二”,“九五”必定加以攻击,何况“九五”强大,正面作战,难有胜算。于是,在草丛中设置伏兵,并登高观察形势。但这样畏首畏尾,恐怕三年也不能出兵,最后只有不了了之。这一爻,说明和同是道义的结合,足以使不义畏惧。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四”也刚强,不中不正,与“九三”同样的暴躁,又与“初九”不相应,也想与“六”的阴爻亲近,却被“九三”像墙一般隔开;于是,“九四”就登墙攻击。不过,“九四”阳爻阴位,虽然暴躁,还有自知之明,省悟自己的行为不正当,没有必胜的把握,终止放弃攻击。所以,占断仍然吉祥。

《象传》解释:“九四”所以没有进攻,并非力量不及,而是与道义不合,经过内心的挣扎,终于又回到正道,所以吉祥。这一爻,说明和同代表正义,必然可使邪恶屈服。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九五”刚健中正,在尊位,又与柔和中正的阴爻“六二”相应,当然“九五”与“六二”

和同。但“九三”,与“九四”或者埋伏,或者越墙,在中间阻扰,因而无法结合。然而,和同是以道义为基础,不容易破坏,最后仍然和同。所以用开始哭泣,最后欢笑来比拟。

不过,“六二”柔弱,“九三”、“九四”刚强,“九五”必须用大军击败强敌,才能够与“六二”相遇。

《象传》解释:先哭泣,由于本身中正,悲愤正义不能伸张。大军相遇,是说正义必须克服邪恶。这一爻,说明和同仍须排除障碍,必要时不惜用强,先苦而后能甘。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上九”在这一卦的最外面,里面没有呼应,光人与他和同,所以说在郊外。“郊”虽然比“卦辞”的“野”,接近城市,但仍笆偏僻,想与人和同,也缺乏对象。不过,“卦辞”的“野”是指广大公平无私,但这里的“郊”,则是没有和同的人的意思。像这样孤独,应当不吉祥;然而,“上九”远离人群,是因为不愿同流合污,早已觉悟,所以不会懊悔。

《象传》说:这是不得志。像这种孤独清高的人物也许不懊悔,但在别人看来,并不能说是真正得志。这一爻,说明和同应本积极的态度,但也并非同流合污。

【总结】

同人卦,阐释的是和同的原则。所以我们在社会活动中,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作,人只有凝聚团结,统一和谐,才能战胜困难达到共同目的。但是,与自己合作的人,一定是志同道合之人,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大大加速了成功的步伐。

志同道合,足以谋事

王猛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曾在桓温大营中,扪虱谈天下,其非凡的才能,可谓是崭露头角。但是,桓温胸无大志,并没有重用王猛。直到王猛遇见苻坚,才开始真正改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

苻坚与王猛一见如故,谈及兴废大事,句句投机,苻坚觉得就像刘备当年遇到诸葛亮似的,如鱼得水。于是,王猛留在苻坚身边,为他出谋划策。晋升平元年(357年),苻坚自立为大秦天王,改元永兴,以王猛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

当时,始平县是京师的西北门户,地位极为重要。但长期以来,那里豪强横行,劫盗充斥,百姓叫苦连天。于是,苻坚派王猛担任始平县令。王猛下车伊始,便明法严刑,禁暴锄奸,雷厉风行。有个树大根深的奸吏,作恶多端,王猛把他当众鞭死。奸吏的狐群狗党起哄上告,上司逮捕了王猛,押送到长安。

苻坚闻讯,亲自责问王猛:“为政之体,德化为先。你莅任不久就杀掉那么多人,多么残酷啊!”王猛平静地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治安定之国可以用礼,理混乱之邦必须用法。陛下不以臣为无能,让臣担任难治之地的长官,臣一心一意要为明君铲除凶暴奸猾之徒。才杀掉一个奸贼,还有成千上万的家伙尚未伏法。如果陛下因我不能除尽残暴、肃清枉法者而要惩罚我,臣岂敢不甘受严惩以谢辜负陛下之罪?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论,加给我‘为政残酷’的罪名而要惩罚,臣实在不敢接受。”

苻坚听罢,向在场的文武大臣说:“王景略可真是管仲、子产一类人物呀!”于是,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嘉奖提升了他为尚书左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