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7850700000008

第8章 学校管理体制(7)

课时奖、效益奖,体现质优多得,责重多得。工作量的计算要民主公开,提高准确性。学校统一印发教师记事册,供教师平时记录每周完成的工作内容,定期送学校统计核对,计算依据要充分、明确,原始资料要齐全,计算结果向全校公布,允许查对,确有误差的应及时给予纠正。从总体上看,校内结构工资是根据教职工思想品德、职务和业务水平、工作年限、责任大小、工作绩效、工作态度等客观标准确定的,并视不同情况决定是否增加与这些客观标准相应的工资。这种多因素决定教职工工资的方法是教师工资制度向合理化、科学化发展的表现。

校内结构工资制,破除以往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工资收入与个人的贡献紧密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结构工资制后,学校原有的按人头分发的各种津贴、实物、奖金等即行取消,教职工的全部收人用工资形式发放。通过课时工资、职务工资、效益工资等形式,把个人的工资收入与他的工作量的大小,工作质量的优劣挂起钩来,体现了多劳多得,优质优酬作用,从而激励教职员工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改善自己的生活,为教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使员工工资收人随个人贡献大小、课时多少上下浮动。教师的课时增加,责任加大,在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如有突出贡献,收人立即增加;相反,工作量下降了,原有职务解除了,在教育教学方面成绩平平,或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个人收人就会立即下调。这种随个人贡献大小而上下浮动的增长机制,不仅使这种工资制度具有激励作用,还具有约束和调节功能,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第四节)现代学校组织机构

1.学校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现代学校组织机构的涵义

学校组织机构,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要求,将职务、岗位、人员组合起来,形成层次恰当、结构严密的有机整体。这里指的是学校行政管理组织机构。

构成学校组织机构系统的要素

构成学校组织机构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学校共同的目标、人员和岗位职责、协调关系、交流信息等四大部件。

学校组织机构的类别

(1)按不同的产生和形成的方式分类:

正式组织:领导人员的产生由选举产生(政治性,群众性的组织)或由上级任命委派产生(行政性或业务性的组织);

非正式组织:自发形成,形成的基础是某些共同的利害关系、思想观念等因素。

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分类:

政治性组织:主要指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或政治核心地位。还包括各种民主党派,发挥领导基层组织政的作用,发挥参政议;

群众性组织:学校中的教育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是属于教职工和学生的群众性组织;

行政性组织:学校的校务委员会、教导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校办企业办公室,是属于校长领导下的审议机构、职能机构、办事机构和生产管理机构,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性组织机构;

业务性组织:在校长、教导主任领导下的教科室,各学校教研室、年级组、班级,是教学与科研组织机构,承担部分管理职责,主要是属于执行、操作性的业务机构。

(2)按不同的存在期限分类:

固定组织和临时组织:各类正式组织有较稳定和职责任务,长期存在,起主要作用学校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阶段性的、临时性的、突击性的或综合性的工作,或为了完成某项突击性任务,或为了研究某个教育专题、或为了处理某个紧急问题,或为了组织一个阶段性的活动,需要建立某种临时性组织,作为固定组织的补充和辅助。

(3)按不同的纪律约束分类:

严密性组织和松散性组织:不同的组织的纪律状态决定于不同组织的性质、活动内容和方式以及成员构成。学校的正式组织机构多数是属于严密性组织,有明文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办事规则,用为纪律性行为规范,以保证正常的秩序和质量。但也有一些群众性组织和学生的活动性组织是属于松散性的组织机构。

学校组织机构的作用

人力的汇集作用。学校组织机构是学校管理体制的载体。作为载体的作用首先是人力的汇集作用,面对自然与社会,人们必须组织起来,形成集体,共同劳动,相互协作才能生存与发展。因为个人的力量难以面对来自自然与社会的挑战,只有把个人的力量汇集起来,形成集体的力量才具有战胜自然,适应社会需要的强大能量。

(1)人力的组合作用。人力的汇集不只是简单地相加聚合,而应根据学校的实际工作需要和科学的组织原则,进行分层和分类的合理组合。 从上到下,从领导管理人员到一般的教职员工,根据权责的大小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形成纵向合理的管理层次;在不同的管理层次,又根据不同的职能分工,形成横向协作的不同部门或单位。这样人力的汇集才能形成合理的组合,组织机构才具有严密的组织机构。

(2)人力的放大作用。组织起来的力量绝对不等于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一种新的合力,组织机构发挥了人力的放大作用。马克思说过,人力的组合“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的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必然是集体力。”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区别。

(3)管理的职能作用。按学校组织机构的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横向分工,授予不同的职权和职责,形成学校的运行机制。学校组织机构依据自己的职权范围,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分别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的领导、管理、实施,形成统一领导、分层管理、分工负责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2.现代学校组织机构的建立

建立学校组织机构的原则

(1)党政分设原则;

(2)有效性原则;

(3)精简精干原则;

(4)统一指挥原则;

(5)权责对等原则;

(6)分层管理原则;

(7)分工协作原则;

(8)渠道畅通原则;

(9)封闭管理原则;

(10)因校制宜原则。

建立学校组织机构的步骤

(1)熟悉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

(2)划分完成教育、教学、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活动。

(3)集合学校相类似的管理活动,而成为学校组织结构中的单位。

(4)明确规定学校组织结构中各单位和个人的权限和职责。

(5)指派实施教育、教学、生产、科研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格管理者。

(6)授予指派管理者必须的权力。

3.现代学校组织机构系统

现代学校组织机构系统:

(1)根据学校管理的层次来建立学校组织机构;

(2)根据学校组织机构的内部结构来建立学校组织机构。

4.学校组织机构的分类

学校的组织机构可以分为两大类:行政性组织机构和非行政性组织机构。

行政性组织

行政性组织一般包括以校长为首的行政会议及其领导下的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等(见学校组织机构图),这些机构有各自的职责:

(1)教务工作组(教务处):一般由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负责,在教务主任的直接领导下,管理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制定和执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指导各个教研组的备课和教研活动(包括教师备课、互相观摩、学习研讨等)、完成全校的排课工作、安排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各个班级的课程表、招生和学籍管理工作、做好教材和教科书的准备工作、管理教学辅助性机构(如图书室、实验室)等。

(2)学生工作组(政教处):一般由分管学生的副校长负责,在政教处主任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学校的学生日常管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工作,包括:学生的常规教育、班级考评、宿舍管理、劳动实践、法制教育、心理辅导、校内外宣传、校报、艺术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团委、业余党校、家长学校等。

(3)总务后勤组(总务处):由分管总务的副校长负责,主管全校的后勤工作,从财力、物力和行政事务上保证学校教务工作工作和教育教研工作、学生工作的物质条件,具体包括:制定学校的预算和决算、采购教育教学使用的物资并负责保管与发放、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整建、搞好学校的伙食和医疗服务工作、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管理校办企业等。

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有义务为全校工作负责,对行政性组织系统拥有决策指挥权。

学校的非行政性组织

学校的非行政性组织包括: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教育工会组织。

(1)党组织: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起监督保证作用,对学校行政的重大决策提出建议、教育干部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并通过他们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协调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关系,不断扩大共产主义思想阵地。

(2)共青团组织: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党组织的助手。它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团员起模范作用,带动青年教职工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发挥团员和青年的突击作用,协助学校党组织和行政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各项有益活动,接受上级团委和党支部的领导。

(3)教育工会:是教职工的群众性组织,教育工会组织接受上级工会组织的领导,独立开展各项活动,主要是组织好教职工的政治、文化、业务学习,作好生活福利工作。

5.学校组织机构的管理层次

一般来讲,学校的组织机构可以分为三个管理层次:最高层为指挥决策层,即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层,是学校的最高指挥者,负责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目标;中层为执行管理层,管理者为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如教务主任、总务主任等(有时延伸到教研组),他们在接受上一层的领导同时,负责本部门教职工的管理和组织本领域工作的开展;基层为具体工作层,即各个年级、班组,负责各项具体工作。

三个层次中,要逐级授权,每个管理层次都要依据上级或上层的指挥和意图,通过组织和协调下级的人力物力来完成工作任务。上下级之间管理层次分明,权责相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平行部门时间关系明确,分工协调。

某学校因为规模较小,只设有一名正校长和一名副校长,校长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工作往往是正校长布置,副校长执行;由于副校长没有明确的职责,只是协助校长管理学校工作,其在人员的安排、课程安排以及在对教师的奖惩上都没有决定的权利,所以,有的教师就对副校长布置的工作推委或敷衍,使其工作进行得不顺利,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就没有了积极性;校长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在教学管理上并没有投入很大的精力,没有能够具体的安排教学和教研工作,此时又反过来当面或背后责怪副校长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结果是校长和副校长的个人关系不好,班子缺乏团结精神,学校的各项工作均不顺利。

在本案例中,作为管理的最高层——指挥决策层,没有确立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发展方向;执行管理层又没有决策的权利,导致管理出现空白的地方。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校长没有能够合理地实施分层管理下放权利,不利于副校长展开工作。

6.学校组织机构的非正式组织

前面介绍的是学校的行政性组织和非行政性组织,它们都是学校正式组织,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中被称为“正式群体”。除此之外,在教育机构中还存在很多“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出于工作需要,在有关上级的指定和规定下,按照指示建立起来的正式的、官方的组织结构。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

非正式群体是出于为了满足工作以外的某种心理需要而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的联合体。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有:共同的利益、观点;个人之间的好感;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背景、经历。在非正式组织的内部有较强的凝聚力,成员行为受到自然形成的“规范”的调节。一般来讲,人们的地理位置越接近、交往频率越高、态度越相似、需要的的互补性越强,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可能性越大。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每个学校中都有这样的群体,在实践中有人认为这样的非正式群体是“小团体”,对正式组织的活动有消极的影响,建议取缔。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们呢?

(1)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必然的,由于个人有差异,又有各种不同的交往范围,自发形成各种不同的非正式群体是在所难免的。非正式群体不仅在群众中存在,在管理者中也存在。由于它是自发形成的,所以简单的取缔是不起作用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2)非正式群体的确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通过一系列措施,变非正式群体为正式群体,变消极作用为积极作用,具体方法:

①通过积极的思想工作,消除消极影响。管理者通过和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交流,使他们了解和理解正式群体的目标和任务,投身到正式群体的活动中。

②加强正式群体的活动,吸引非正式群体成员。

③使某些非正式群体变为正式群体。对于基于某些兴趣、爱好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可以帮助他们建立适合他们兴趣的组织,为他们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

④和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交往,加强联络、沟通,通过他们吸引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参加正式群体的活动。

⑤考虑到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个体利益,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