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们先不着急看武臣回国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在陈胜起义的感召下,还有哪些英雄人物也发动了对秦二世的造反运动。
在公元前209年的九月,同时出现了三个人,分别在各自所在的地方不约而同发动了起义,他们分别是:在沛县起义的刘邦,在吴地起义的项梁以及在原齐国领土起义的田儋(念“丹”音)。
刘邦,字季,所以有的影视作品中直接称之为“刘季”。
先说说刘邦同志的长相。《资治通鉴》是这么说的:为人隆准、龙颜,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刘邦高鼻梁,长得像龙,左大腿根上有七十二颗黑痣。
笔者认为,说刘邦鼻梁和大腿上有黑痣,这都没什么,但是说他长得像龙,这就有点马后炮的嫌疑,况且,都没有人见过龙的真实面目,又何谈长得像龙呢?
这无非就是想告诉人们,此人天生长着一个帝王相,这相当于还鼓吹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王侯将相”还真都是天生有“种”的人。
读者可以想象一下,你的领导开会的时候给你说,他命中注定就是当你的领导来管你的命,你在心里会不会很想抽他?
一句话,职场中的职位高低通过我们的努力还是能够有一定突破的,绝非谁天生就是给谁当大爷的命,所以各位职场人士还是应该满怀希望地多做一些付出和尝试的。
我们再来看《资治通鉴》是怎么描述刘邦的性格的,通鉴原文是这么说的:“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大概意思是说,刘邦这个人喜欢施舍财物给别人,做人心胸豁达,但是不太喜欢从事生产劳动。
当时,刘邦属于秦国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担任的是亭长的职位。这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当地派出所所长,是一个较小范围内负责治安的小官。
当地有一个会相面的姓吕的老头,见到了刘邦之后,觉得此人面相不同于常人,便力排众议,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念“至”音)嫁给了刘邦。
不过即使抛开相面算命这个“怪力乱神”的因素,单独看刘邦的条件,吕老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算是正确的选择,大家可以想啊,一个长相一流的帅哥,做人很大方,出手也不小气,还是一个穿制服的正科级公务员,这样的人找个女朋友应该不难。
有一天县里派给亭长刘邦一个任务,命他护送一批有罪的劳役到骊山皇家陵园去修坟,刘邦接到任务后便押着这些人上路了。
刘邦这个人从来不因为自己穿着秦国朝廷发的制服就随随便便给老百姓耍横,相反,他对他羁押的这部分劳役管理得还是比较宽松的,中途许多人趁着刘邦不注意就逃跑了。
就这样,一行人一边赶路,一边偷着开溜,慢慢行至一个叫泽中亭的地方停下来休息过夜。这时刘邦发现,照这个趋势下去到骊山时恐怕也剩不下几个人了,碰巧当天晚上刘邦又喝了不少酒,于是借着酒劲把剩下的劳役们集合在一起,说道:“你们都逃跑吧,救了你们,我刘邦也就成了秦国的罪人,恐怕我现在也只能选择逃亡了!”
刘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多少年之后,有一部叫《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就是套用了二战时的故事情节向他的这一伟大举动致敬。
队伍中有一些年轻力壮的汉子被刘邦这种仗义的举动所感动,他们觉得逃跑太对不起刘邦这个大恩人,况且到哪里也是个死,还不如跟着刘邦一起走,别的不敢说,最起码刘邦这个人值得信任!
没有第二个选项的刘邦,带着这几个誓死跟随他的兄弟,踏上了一条没有方向的不归路。
为了避免秦兵的抓捕,喝醉了的刘邦领着这几个兄弟选择从沼泽地的小道逃跑,正走着,突然间路上出现了一条大蛇,吐着信子,挡住了兄弟几个的去路。
逃命要紧的刘邦顾不得被蛇咬的危险,拔出剑一下就把蛇砍成了两截。
砍完蛇之后的众人正要走,突然发现路边的草丛中有个正在放声大哭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全然不顾刘邦等人的存在,只管痛哭,边哭嘴里还边念叨:“我的亲儿啊!你本是那天上白帝的儿子啊,你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死在了赤帝儿子的手中啊!”
包括刘邦在内的众人一听都吓傻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那个老太太,大气不敢喘,只有一个哥们站在刘邦旁边,哆里哆嗦地指着刘邦,结结巴巴地小声说道:“邦……哥,我……我们现在应……应该是见……见见到鬼了!”
他不说这话时,所有人只是脑子一片空白地直挺挺站在那里不吱声,心里的确是有一点点恐惧,但是更多的是好奇。可经他这么一说,所有人的神经一下紧张到了极点,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没有人敢放开自己的呼吸,因为大家此时已经非常明确:眼前的这个老太太就是传说中的鬼!
正当大家都把目光死死投向老太太时,只见一道白光闪过,老太太消失不见了,只留下那令人恐怖的哭声在漆黑的沼泽地里慢慢地回荡……
众兄弟一下沸腾了,每一个人都“啊”的一声,抱着脑袋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跑起来,其中只有两个哥们儿看上去最勇敢,他俩依旧眼睛发直地站在那里面无表情、纹丝不动,当然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裤子已经尿湿了。
跑了半个时辰,大家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掰着手指头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老太太说过的话:这蛇应该就是白帝的儿子,照这么说白帝的儿子被邦哥杀了,可老太太却说白帝的儿子是被赤帝的儿子杀了,难不成……
所有人同时想明白了这个逻辑,大家都停了下来,整齐划一地用右手食指指着刘邦,异口同声地以集体朗诵的范儿,大声喊道:“邦哥,你就是那赤帝的儿子!”
刘邦一听,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便从逃犯升级成神仙了,心有余悸之余,还是很高兴的,起码大家看自己的眼神更加崇拜了。
在兄弟们眼中已经化身为天神之子的刘邦率领众人向芒砀山撒丫子逃亡而去。
芒砀山在当地老百姓口中,一直是一个经常闹鬼的地方,很多怪异的传说都来自于这里,刘邦领着众兄弟上山之后,他斩白蛇的故事就经由山上传到了山下,沛县的年轻人都认定,刘邦这个人是一个为人仗义的神人。刘邦一度成为他们的偶像,年轻人是最容易迷信偶像的,所以大家都放弃自己的工作去芒砀山投奔他。
关于见鬼这一段,《资治通鉴》里面是这么写的:“刘季被酒,夜径泽中,有大蛇当径,季拔剑斩蛇。有老妪哭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赤帝子杀之!’因忽不见。”
我们不妨做一个揣测,这个故事极有可能就是假的,而且极有可能是拍刘邦马屁的人编的,或者是刘邦授意别人编的,因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每一个造反起义的人,都要搞一些神神怪怪的小动作,以让更多的人对自己产生崇拜,让大家坚定地认为自己代表了天意。例如,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初,就大搞“鱼腹丹书”和“篝火狐鸣”这种迷惑人的举动,还有后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至于再后来的洪秀全洪大仙儿那就更不用说了。
跟上面说的这几个枭雄一样,有很多职场的成功者为了获得别人的支持,往往靠的就是欺骗,而且还从这种大言不惭的欺骗中受益匪浅。
这种做法,在道义上是值得大家去批判的,但是批判来批判去,却仍然屡见不鲜,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这些人的批判根本不可能被这些想这样干的人听进去,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从结果上看,这样干真的既低成本又富有成效。
是的,有的读者可能已经猜到了,这种招数就是江湖上秒杀无数初出茅庐于职场的年轻人的必杀技——“画大饼”。
相信阅读本文的读者们都坚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所以使用这种招数的单位或者领导毕竟是少数,不过也正是这少数之人,往往把“画大饼”玩弄得有模有样,演绎得风生水起。
为方便读者深刻理解,举个例子加以阐述。
例如,某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小赵,在经历过初试、一次复试、二次复试等多个环节之后,终于战胜n个应聘的竞争对手,得以在毕业后怀着一颗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心,来到了一家私营企业单位上班。
小赵上班前三天,先要接受该单位给予的新员工企业内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主讲人告诉小赵以及在坐的其他年轻人,他们可算是史上最幸运的一批人,因为“公司极有可能(注意这位主讲人滴水不漏的用词)会在今年年底考虑融资并到美国上市的问题”,该主讲人还告诉大家,一旦上市,所有的员工将会持有一定期权,到时候大家过年回家参加同学会喝了点酒吹牛掰的时候,也可以自称上市企业的业务骨干啦!
最后,主讲人鼓励大家:当然,期权分配绝对不会大搞平均主义,而是依据大家平时的表现,所以,希望大家要对企业有信心,更要对自己有信心,努力工作,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听完之后,小赵内心沸腾了,觉得老天爷太够意思了,把自己直接安排在这样好的平台中,不禁意淫起来:半年以后,《杜拉拉升职记》里面的情节不就发生在我身上了?嚯哈哈哈!
擦完嘴上的哈喇子,小赵便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无限的为老板服务中去了。
想必最终结果各位读者都能想象的到,直到小赵两年后离开这家企业,该企业也还是处于“极有可能上市”的状态。
当然这只是针对刚进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常见的怪招,针对一些有一定经验的职场老鸟,这招也同样让他们防不胜防。
例如,领导以将来职位的晋升、将来的期权甚至原始股份的出让等等对某位职场精英加以诱惑,换来该职场精英一段时间内高效率并无怨无悔的付出。
注意刚才用“将来”两个字作为对诸多“大饼”的修饰,那就意味着你当时是拿不到的,只能等“以后”才有可能拿到。
而《易经》的一个“易”字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所以,最终结果嘛……
再次重申,以上为极少数的现象,笔者始终坚持一个基调: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讲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些读者,尤其是对别人用过这一招的读者会提出:用“画大饼”三个字来描述这种现象,作为作者的你,有些过于刻薄了。
如果真有读者这么认为,笔者也能接受,因为毕竟在任何正规的、专业的、主流的管理学方面的书籍中,确实不存在“画大饼”这个词,而且这个词语看上去过于口语化甚至庸俗化,所以,笔者建议阅读完上面的读者不妨把“画大饼”替换成一个企业管理中常见的术语——“企业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