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7833900000007

第7章 智慧明敏赈济贫乏

第十四代天师张慈正,字子明,为第十三代天师张光的大儿子。张慈正自幼智慧明敏,步入青年时代,他早已博学群书,尤其精通易理,慕名跟随他学习易学和道法的人简直数不胜数。还有一些原本打算追随其父张光的学道者,因张光隐居修行,无缘追随,于是有不少人分流过来,转而追随张慈正。一时间,张慈正门下,人来熙往,从者如云。张慈正在教学上循循善诱颇有一套,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根器的从学者分别采用不用的方法来接引,因此教学效果极佳,追随他学习,从学者感到收获很大,因而大受欢迎。教学中,张慈正还特别强调易学的重要性,因为《易经》乃群经之首,因为“易与天地准”“一阴一阳之谓道”。故而张慈正要求弟子们一开始就要打好易学的基础,修行至为关键的首先是明理,易学的基础好,有助于为学者明白深奥的教理教义,将来可能有更大发展和上升的空间。《道德经》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修道者的基本功非常重要。在教导学生研习易理时,要求他们要兼收并蓄,不能偏于一隅,既要学习易学的义理派,又要学习易学的数术派。因为,单学易学的义理容易沦为空疏,单学易学数术容易走向虚妄,必须两者兼而习之,相互补充,方能不偏不倚,登堂入室,窥得易学之堂奥。

除了强调易学的学习之外,张慈正还非常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品德。平时学生敬奉老师的束脩、捐献的钱物等,除了维持基本的开支之外,张慈正都不允许乱花一分钱。灾年来临的时候,张慈正就会拿出平时积累的所有的钱财,带着弟子浩浩荡荡下山去赈济灾民。遇到灾情十分严重时,还会率领众弟子四处募化,为饥饿的灾民施米、施粥、捐助衣物、施放药品、收殓埋葬饿殍弃尸,此外,还在龙虎山当场大办斋醮科仪,来超度亡魂,禳解灾情。张慈正所做的这些种种善行,既救苦救难、又济世度人,同时还是教育众弟子的最佳方法。这些就是活生生的课堂,张慈正想告诉自己的学生,修道不在别处,就在当下,时时处处皆可修道。修道一定要超越小我,不要局限于狭小的自我世界,当以天下众生为念,唯有激发出大爱之心,功行兼备,才能道果早圆。

身为长子,张慈正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尤其是父亲张光携二弟张梧进入深山隐修之后,家里的重担以及培养学道者的重任就落在他的肩上。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怨言地修道、持家、教学,一晃三十年就过去了。不过,在张慈正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心结,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父亲和二弟那样,在山林之中隐居修行。特别是自己的道行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就好像遇到瓶颈,上上不去,下下不来,这个时候闭关修行就显得非常重要。修道之人,往往这个时候加把火候就能突破瓶颈,抵达一个全新的境界。再加上,同辈人中自己的二弟张梧和堂弟张惠感,原来大家的水平都相差无几,但是二弟张梧随父亲隐居龙虎山、堂弟张惠感隐居浮云山,此后,两人的道行精进,一日千里,已经超过了自己。

恰好这个时候,因祖父第十二代天师张恒羽化,父亲张光被推为第十三代嗣教天师,群龙不可无首,父亲因此终止了山林石洞中的隐修生活,回到天师府主持教务。父亲张光回来以后,张慈正全力协助父亲料理天师府的事务,待父亲天师府的一切事务步入正轨后,终于向父亲提出了自己打算隐居修行的想法,很快得到父亲的首肯和支持。不过,父亲张光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要他每逢三元日,回天师府协助自己开坛授箓传度,阐道演法。这个对张慈正而言,自然不在话下。此时,张慈正的孩子都已长大,家里也没有什么负担,剩下的就是委托自己的妻子龚氏好好照顾父亲和母亲。于是,回家打点行装,带上儿子张高,第二日一早就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