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7827100000036

第36章 在征战中丰满羽翼(4)

赵歇、陈余的伏法,令韩信不无得意。唯一遗憾的是陈余的谋士李左车不知去向。他是一个韩信感兴趣的人物。某种意义上,他也会使汉王刘邦发生兴趣的。

“能活擒李左车者,重赏黄金百两!”

韩信下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然李左车被人捉住,送到韩信帐中。韩信手下的将官都猜想,李左车肯定难逃一死。李左车自己也这样认为。

谁想,进入帐中,竟得韩信起坐相迎,亲自松开绑绳,请坐于东向主位,韩信自己却西向陪坐,俨然如弟子见师父,十分的恭敬。

这一点对待人才的态度——怜香惜玉,与汉王刘邦极为相似,君主对大臣的影响有时确是潜移默化的。

“我想向北进攻燕地,向东进攻齐地,先生认为我如何才能彻底取胜呢?”

韩信的语气婉转而柔和。

李左车不明白韩信是何意。

“我是败军谋士,今为将军阶下之囚,哪里敢乱说呢!请将军另择高明之士相助!”

韩信知李左车心存疑虑,语气愈恭:

“先生之言差矣。历史上有百里奚事虞事秦的故事,虞不用其计而亡,秦用其计而成大业,这不是说为虞计拙而为秦计巧,是存在一个用与不用,听与不听的问题,先生您也一样,如果陈余听劝采纳了您的计策,束手就擒的恐怕会是我。我是诚心诚意向您请教,请别再推辞了。”

李左军为韩信的相知所感动。

“将军您看,古来良将用兵即有扬长避短,今将军的长处恐怕要变为短处了。”

“先生何出此言?”

“将军破赵地,降兵二十万,声成大震,是谓长处;但频繁的战事,使将军之师疲劳不堪,不能再用,今若攻燕攻齐,倘久攻不下,会直接影响汉王的霸业,是为将军的短处。”

“依先生之言,信将如何行事为好?”

“将军可以安兵息马,犒赏将士,安抚民心。对待北燕,可派辩士下书,详陈利害进行劝降,劝降的成功就使正面的敌人由两个变为了一个。”

韩信被李左军的高论折服,留他在自己身边充当幕僚。

依左车计行事,果真传来燕王降书。

韩信将燕王降书之事,以及收李左军,乞封张耳为赵王的事,统统向刘邦作了报告。

刘邦得信,非常高兴,为赵地的收伏,也为收得了一位深谋远虑的谋士。

最近一段时间,刘邦逐渐走出了失败的阴霾。韩信的几次大的胜利给他注入了兴奋剂。

发誓报仇之时,张良三分关东之地给彭越、韩信、英布的谋划同时被付诸行动,彭越、韩信大多以军事行动回报汉王的,一个是相约攻楚,一个是汉王部将,得之不难。而对于英布的劝降就费了许多周折。

英布是一个患得患失的小人,策动他叛楚须向利害、祸福方面努力。

对于刘邦派随何前来的用心,英布心里明镜一样。故迟迟不肯接见于他。

随何一针见血地指出:面对楚强汉弱的形势,你英布踌躇不定,不知自己这个筹码应靠近哪一边。

英布极想见一见这个对自己毫不客气的汉王谋士。

随何在英布面前丝毫没有惧色。

“大王为何独亲近楚呢?”

“又为何对楚北面称臣而对它的军事行动敷衍塞责呢?”

“况且,项王背盟约,弑义帝,何等不道!汉王仗义讨逆,可谓得人心者得天下,纵使败于楚兵,也定有诸侯各路军队团结御楚的。

到那时,您大王就是助纣为虐了。”

随何的话句句切中要害。

英布最担心的是他的九江王王位不保。既然项羽保不住,刘邦稳取天下后,自然会列土分封,我帮助过他,我还可以作我的九江王。

英布思来想去,决定弃楚投汉。但仍不欲声张。

随何劝降的任务就要宣告完成。但英布几天以来,迟迟不露面。也不宣布归汉。

此时,项羽也派使者来到了英布营中。

楚使的到来,使英布再一次摇摆不定。

成败在此一举!

随何闯入楚使的席间,指出,英布已经降汉。

天机一经随何道破,英布脸色骤变。楚使也明白事态的严重。

随何向英布说道:“事情至此。是当机立断的时候了。杀掉他,迅速起兵攻楚。”

箭在弦上,英布不发不行。他最终宣布脱离楚,联络汉。

英布叛楚杀了使者,激起了项羽无名怒火。项羽发兵进攻九江,英布被彻底逼到了刘邦一边。

双方对抗了数月,英布不敌败走,于是跟随何来投奔刘邦。

传英布来投的脚步已经达到。汉王欲戏弄一下他。

大殿之上,刘邦传令召见英布。大厅之上,却不觉汉王的身影。被带到内室,英布看到刘邦正端坐在床榻之上,让侍从洗脚呢。英布感到耻辱。接见自己竞选择了这样的时候。但既然来了,只得通名行礼。

刘邦仅仅欠身以示还礼。

汉王眼睛微闭,问起话来随随便便,也没什么友情在其中。

英布巴不得有一个地缝能钻进去。

退出刘邦殿外,碰到随何。英布懊悔不迭:

“我也为王,汉王以此待奴仆之礼待我,让我还有何面目做人呢?”

说着剑已横在颈上,随何劝住并开导了他一番。

英布气急败坏,伤心欲绝之时,张良、陈平等人出现,馆舍中接风酒宴异常丰盛。美酒佳酿良宵。英布早己忘记白天在刘邦处受的侮辱。

第二天,再见汉王时,感恩戴德之形溢于言表。

汉王对之竭诚相待,礼数甚到,甚至还为昨日的“酒醉’,失礼表示了歉意。

一切都跟真的一样。对于英布一类的庸人,可以随便操纵。

明眼人看来,刘邦的戏法或许不太高明,但已经换来了英布对天盟誓,要誓死为汉王效命。

项羽有时太过斩尽杀绝。英布的妻小作为他的替罪羊全部遭到了杀戮。

在这个问题上,刘邦看得更远,死有时比活着更轻松,他不会让仇敌便宜地死去。

英布报仇心切。刘邦于是命他赴楚作战。许多迹象显示,楚汉之间要打一场大仗了。

破坏对方的粮道,是争取战争主动的一种常用办法。

项羽发兵截阻汉军粮仓,军粮损失很多。

截粮成功后,项羽大军的矛头直指汉军总部荥阳。

眼看辛苦经营的荣阳濒临灭顶之灾,刘邦寝食难安。

百无聊赖之际,郦生献上分封六国后嗣之计,刘邦糊里糊涂地接受了。

张良入殿拜访,听说此事,陈述了八条不可行的原因,刘邦听后汗出不止,竞连口中的饭都喷了出来。

刘邦暗自庆幸张良的及时来到,避免了一场大错。郦生因错误的分析遭到了刘邦的训斥。

刘邦尊重有才识的人,看重他们的建议,不避亲疏,正确的坚决采纳,谬误的及时纠正。有多少人乞望君与臣之间能有这样的际遇呀!

张良这一次也没有解救荣阳之困的好办法。

解荣阳之围的第一功臣当数陈平。

陈平年少时就喜好读书,胸中怀有主宰天下的远大志向。

秦末农民战争的洪流也将之挟裹进去,起初他尊魏王咎为主,后又投至项羽麾下。关中分封后,殷王司马卯一度叛楚,陈平受命平定之,被提升为都尉。刘邦灭殷,司马卯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害怕被杀,加之认清项羽的暴虐本性,陈平毅然只身不远千里投到刘邦门下。汉王身边于是又多了一位文武双全的谋臣。

陈平的出现,对刘邦来说是福,对项羽则是祸。

5

汉王不怕与项羽交锋,不怕他的千军万马,他怕范增,怕锺離昧等项氏死心塌地的忠臣。

陈平了解刘邦的心思。

刚愎自用,好猜忌是项羽的个性特点。针对这些,陈平找到了破敌之法。

其实,陈平的办法屡试不爽,并且再也简单不过。反间计,任何年代的战争中都被利用过。

刘邦爱财,但他舍得拿出巨金,去贿赂楚军,让他们散布谣言,诋毁股肱忠臣。

钱不是万能的,有时却可以通神。

四万两黄金,使锺摊昧失去了项羽的信任。

对亚父范增,项羽信赖依然,而且听从范增的建议,将荥阳围得更严。

汉王在这种形势下,担心守不住荣阳。便致书项羽讲和,愿以荣阳为界,划分地盘。

处于优势的项羽当然不愿讲和。太按原则办事了,项羽礼尚往来,不杀汉使,又派一名楚使进入荣阳城中探听虚实。

这样又中了陈平一计。

楚使在汉营受到了太牢之礼。

汉王、陈平借机诬陷范增是私通汉方的主谋。

楚使一五一十把在汉营的所见所闻报告给了项羽。项羽再也无法面对他的“亚父”了,耳听为虚,眼见总为实了吧。

暴怒之下的项羽要抓范增质问。

身边的几个谋士劝住了他。

“治罪要有真凭实据,来自汉营的所谓证据难说不是刘邦编造出来离间大王与亚父的。”

就此看来,陈平的反问计很可能被拆穿。

项羽听从大家的意见,忍了又忍,才没向范增发难。

人人都明白,唯独范增蒙在鼓里。不存半点私心的心里,一门心思地想着为项羽灭掉刘邦。

眼见项羽对改打荣阳城懈怠下去,范增心中焦虑万分。

“时间就是一切,请大王火速破城。”

面对范增的肝胆之言,项羽沉默不语。

厚道之人,情急之时说的话更加激越: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可怜的范增又提起了鸿门宴上项羽不听劝告纵虎归山。本来心中憋足闷气的项羽一下子爆发出来:

“你叫我快攻荣阳,我偏不!我真担心,可能荣阳攻不下,我就已经死于你手了。”

项羽不着边际的话使范增摸不着头脑。

他愣愣地看着项羽。

“项羽从来没对我说过这种话,这是怎么了?”

一定是谗言离间。

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范增也忍耐不住这口气。

他对项王朗声说道:

“天下事已经大定,愿大王好自为之!”

“我年纪太大了,也该退休,不想颐养天年,只求能回葬乡里。”

范增走了,项羽也没挽留。

范增临行之际说了许多话,项羽耳边反复回荡的只有一句:

“勿堕入敌诡计!”

项羽头脑中晃过一个念头,莫非真的委屈了范增。不过,人已走,还怎样呢?

范增一路走,一路想。回想几年来辅佐项王,殚思竭虑,却遭谗言陷害,心中痛苦,又想自己多年心血将付诸东流,楚地的大好河山要被刘邦夺走,心里不服啊!

忧愁伤人,范增染疾而亡。

范增死得可怜,刘邦的反间计成功了。

人只有死了,才能使活人醒悟。项羽对范增的死非常伤感。他听了范增生前说过但他没有听的话,全力攻打荣阳,要将之夷为平地。受到冷落的钟离隹昧等人也重被起用,刘邦的荣阳城再次告急。

荣阳被围日久,守城的汉军疲乏不支;敖仓粮道的破坏,使城中贮食告罄。

项羽有范增。刘邦也有许多愿为他死的将士。

荣阳城朝不保夕,刘邦焦灼异常。

张良、陈平纵有千条锦囊妙计,但缺粮、城将破的情况他们束手无策。

武将谋略稍逊,但慷慨识大义者不乏其人。

纪信便是一个。

“某愿以身代大王。出城投降,大王可趁敌军无备,突围脱险了。”

刘邦为纪信粉身碎骨以报主恩的豪气所感。然而又不愿背负让将士代死的不义之名。

“按照将军所言,虽然我得以突围,将军岂不要丧命么!”

纪信看得非常透彻:

“城破之日,玉石俱焚。那时我死还有什么意义?今臣一死,可使大王脱祸,使许多将士全生!”

刘邦迟疑未决,纪信欲挥剑自刎。

刘邦泪流满面。

“愿上天保佑,你我君臣可共逃此劫!”

纪信愿意替死,陈平又献上一计,这样方能保证万全。

陈平着人写了投降书,单请项羽夜间受降。

入夜时分,荣阳城东门大开,许多人鱼贯出城。

楚兵仔细一瞧,出城的都是妇女,乞求开城放行的。

这便是陈平之计。女人吸引了楚兵的注意。西、北、南之门的楚兵也跑来观看。二三千名妇女之中,有不少姿色俱佳,引得楚兵一阵阵叫喊。

东门这里非常热闹。没人留意西门已经悄悄打开,刘邦及其大量随从已经趁夜出城了。

好不容易,天色已近黎明时候,城中的汉军才出来投降。

军人之中夹杂着一辆龙车,龙车上端坐一位王者。前遮后拥看不清面目。

及至楚营,项羽、楚兵才发现车上坐的是冒牌的刘邦。

项羽咆哮不止。

纪信通报姓名以后,对项羽冷笑道:

“我王早已出荣阳城,待各路人马聚集时,定与你决一雌雄!”

项羽气极,纵火烧毁了龙车。

纪信的忠魂伴着浓浓烟雾升上了云霄。没有纪信,中国的历史或许会改写。

刘邦出城,纪信也出城后,留存荣阳城中的周苛、枞公、魏豹坚守城池。

纪信遇害后,项羽急欲攻破荣阳。城中守军抱定城在人在的决心,周、枞二将又杀魏豹以警军心。

项羽不愿放弃,但听到刘邦出武关的消息又不得不放弃荥阳。

“刘邦诡计多端,以诈降计脱身,会不会攻我彭城?”

项羽非常担心。

是的,刘邦在张良、陈平等人的辅弼下,的确善于变化,变化之中取得胜利,变化之中摆脱失败。

荣阳城周、枞二将定然不保。荣阳的失败,并不使刘邦势力全消。项、刘交战中,刘邦失败的时候很多,有时很惨,但他总能重开锣鼓,刘邦不会有“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时候,因为他作为小人的一面使他更输得起。

走武关,又是刘邦的一次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