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全知道
7825500000020

第20章 史学常识(8)

后人对于“澶渊之盟”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宋朝的一个屈辱合约,但是30万的岁币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对于北宋来说,微不足道的岁币换得北部幽燕地区的和平,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内政建设和西北的战事上(西夏)。对于辽来说也是一个很合适的条约,当时的辽内部斗争激烈,及时从南方同宋政权的纠缠中脱身也是明智之举。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指北宋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变革。宋神宗赵顼即位后立志革新,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的王安石入京,要倚靠他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王安石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从熙宁二年(1069年)到熙宁九年(1076年)的8年内,围绕富国强兵这一目标,陆续实行了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募役、市易、免行、方田均税、将兵、保甲、保马等新法,展开了广泛的社会变革。

除以上几方面的措施外,王安石变法派还实行了改革科举制、整顿学校等措施。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其间将近15年。在这15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或大或小的弊端,有的是因为变法派自己改变了初衷,有的是因执行新法出现偏差,但基本上都部分地收到了预期效果,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由于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每一项新法的推行过程当中,无一例外地都遭受到他们的阻挠和反对。到宋神宗逝世之后,哲宗继位,向太后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此前的新法便在元祐初期全被废除。

靖康之变

《南熏殿图像》宋徽宗像“靖康之变”是指金朝灭亡北宋的历史事件,因为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所以称为“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难”。

北宋徽宗时期,朝廷日益衰落,而北方的金却强大起来。公元1125年,金朝在灭辽之后驱兵南下,分两路进攻北宋,进逼宋朝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昏庸无能的宋徽宗赵佶听到金兵来犯,惊恐万状,传位给太子赵恒(宋钦宗),自称太上皇,借“烧香”为名,逃往镇江避祸。宋钦宗即位后,改年号为“靖康”。他同样畏敌如虎,只是迫于形势,才任命主战派李纲负责保卫汴京;同时,派遣使者前往金营求和,答应割地输款。金兵在获得北方大片土地和大量金银之后北撤。宋钦宗以为天下无事,罢免了李纲。太上皇宋徽宗回到汴京,继续过着腐朽的生活。

靖康元年(1126年)秋天,金兵第二次南侵,东西两路军队合围汴京。钦宗群臣手足无措,只得向金投降,金兵乘机攻入汴京,徽宗、钦宗束手就擒,做了俘虏。第二年春,金兵北撤,将城内92个府库内的财物席卷一空,又把徽钦二帝及皇族、大臣等大批人员俘至北方,北宋王朝就此灭亡了。同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府做了皇帝,后来定都临安,这就是历史上的“南宋”。

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指明英宗被瓦剌军所俘的事件。元末明初蒙古分裂为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剌部三部。其中,瓦剌经过长期发展,势力增强,瓦剌首领也先统一蒙古,并有吞并中原之心。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分东、西、中三路大军攻打中原,北疆告急。宦官王振怂恿明英宗率兵亲征,以树君威。然而仓促出兵,军队不整,粮纳不齐,士卒情绪十分低落。八月初一明军抵达大同,也先诈败,诱明军深入。明军先头部队中伏击而大败,王振听到前方连打败仗的消息,惊慌失措,挥师急退。归途中,王振不听大同总兵让英宗速入紫荆关的建议,反邀英宗至蔚州(令河北蔚县)其家,以耀乡里。行四十里后,又怕大军过境损坏家中庄稼,急令军队转道宣府。十四日停驻在土木堡,被也先部队包围。明军无水可喝,陷入困境,英宗遣使请和。也先佯许,当明军移营出城时,瓦剌军乘机四面围攻。明军仓促间死者无数,明英宗被俘。战斗中,护卫将军樊忠义愤填膺,将太监王振一锤击死。时称土木堡之变。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此一战役,明军死伤数十万,文武官员亦死伤五十余人。明廷为应付危机,立郕王为皇帝,是谓景帝。也先大兵逼近北京城,明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提出南迁都城。兵部侍郎于谦极力反对迁都,要求坚守京师,并诏令各地武装力量勤王救驾。在于谦的带领下,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于谦(1397-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人,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土木堡之变后率重兵痛击瓦剌军,迫使瓦剌于景泰元年释放英宗,并说服景帝迎英宗归国。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于谦被陷害致死,他留下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著名词句,不幸竟成为他自身的写照。宪宗即位后,为于谦平反,恢复官衔。孝宗即位后,又追赠其为太傅,谥肃憨,为他建“旌功祠”,后神宗改谥为“忠肃”。

剃发易服

剃发易服,又称“剃发令”,是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满族统治者强迫全国汉族(及其他南方少数民族)改剃满族发型、改穿满族服装的政令。

清朝由居于中国东北的满族人建立。在入关之前,满族统治者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满人发型、穿满人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当时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强烈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因为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建议重新颁发“剃发令”,而多尔衮亦正有此意,遂借机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10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否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汉族人民为保护自己的传统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满清对此进行了暴力镇压,例如在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即与“剃发易服”有关。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数十年,最终结果是清朝满族统治者取得胜利。

清朝满族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后来的历史表明,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的戊戌六君子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103天的变法终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