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可以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其他灸法3类。艾炷灸是将艾绒搓捻成上尖下粗的圆锥状,分大、中、小3种,分别如同蚕豆、黄豆、麦粒。艾炷灸可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直接灸一般取用小艾炷,称为麦粒灸,使用时将艾绒点燃置病变部或穴位上,至病者觉得有灼热感时,即替换艾炷,可连续多次,这种灸法不灼伤皮肤,也不化脓,灸后不留有瘢痕,称为非化脓灸。如果至艾炷燃尽以致形成灼伤、化脓、灸后留有瘢痕,称为化脓灸,一般病症已很少应用。间接灸一般取用大、中艾炷,根据不同病症,间隔各种物品,而不直接贴着皮肤,常用的有生姜片、蒜蓉、食盐和附子饼等,并以间隔的物品命名之。艾条灸是由太乙神针转变而来,纯用艾绒制成的称为艾条灸,有药掺入艾绒者称为药条灸。其适应证较广,基本与艾炷灸相似。其他灸法主要是发泡灸,名为天灸,发泡灸法在使用方法和取用材料与上述各种灸法完全不同,使用材料多为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毛茛、白芥子、斑蟊等,经敷贴使皮肤产生水泡。灸法治便秘的方法如下。
取穴:神阙、关元、气海、天枢、肾俞。
施术:艾条湿灸,每穴艾灸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