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人中的心理学
7820900000008

第8章 克服“刻板印象”

某化工厂有位青年工人,在一次植树劳动收工时,看见山坡上有一个摔伤的农民。为此,他费了很大的劲,将摔伤的农民背到医院。据医生介绍,这位摔伤农民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就有生命危险。为了这件事,报纸、电台都报导了他的事迹,组织上也给他评了奖、记了功。过了不久,还将他提拔为车间主任。这下他倒难办了,当工人还没多久,别说当主任,当个班长也实在难为了他。后来他实在干不了,领导也只得让他回去重新当工人。

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就认为他“十全十美”,什么都好,什么都能干了;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可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把人家看得一无是处。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上称为“刻板印象”。

心理学认为,“刻板印象”是造成人际间偏见的主要原因,它强烈地影响着人们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正确判断。比如,一般人认为,演员爱好打扮;山东人直爽而能吃苦;东北人高个;四川人小个,上海人机智等等。美国心理学家凯兹租罗布利对普特斯顿大学的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78%的学生认为“德国人是有科学头脑的”,有84%的学生认为“美国黑人是迷信的”,有7%的学生认为“黑人是懒惰的。由此可见,”刻板印象在人们日常生活巾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

人们认识上的“刻板印象”得出的结果,并不能说是绝对错误的。其错误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缺馅,把特殊与一般相混淆。比如上海人机智,但并不是所有的上海人都机智,四川人小个,并不是所有的四川人全是小个等等。

“刻板印象”的客观存在,对正确地使用人才,合理地安排人才,都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这就要求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认真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在自己的思想上克服和清除“刻板印象”,不主观行事,要深入实际,认真分析,坚持全面地、历史地看待一个人,决不要凭一时一事。要克服“刻板印象”对人事工作的影响,还要正确的对待群众意见。比如,现在用民意测验的方法测量群众对领导的信任程度,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必须明确,民意测验的结果只表明了群众对领导的一种态度,并不反应出群众为什么持这种态度。因此,无论是考核还是测评,一方面,可以通过民意测验等定量考核的方式,了解群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同一条意见,有多少人支持、多少人反对。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入的了解,掌握这些人为什么支持、为什么反对。只有这样,才可能把群众中存在的由于“刻板印象”产生的偏差纠正,对领导的考核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