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三维动画审美谈
7814900000030

第30章 参考文献

[1](法)ElisabethAzoulay:《十万年的美》,Gallimard出版社,2009年版。

[2](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版。

[3]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版。

[4]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载《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

[5]百度搜索:什么是审美,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911340.html。

[6]张法:《利奥塔的后现代思想》:2006-10-25,http://www.zgyspp.com/Article/y6/y53/200610/3086.html。

[7]高建平: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艺学网),http://wenyixue.bnu.edu.cn/html/jiaoshouwenji/gaojianping/2009/1203/2954.html。

[8](俄)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9]高建平: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艺学网》http://wenyixue.bnu.edu.cn/html/jiaoshouwenji/gaojianping/2009/1203/2954.html。

[10]詹姆斯·古德温:全球艺术品市场及其发展趋势http://www.culturalink.gov.cn/portal/pubinfo/050028/20120626/fb50c6dff4ba49a9b35625f71bd770dd.html。

[11]高建平:视觉文化分析,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艺学网),发布时间:2009-12-03,http://wenyixue.bnu.edu.cn/html。

[12]如文: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中华励志网,发布时间:2010-6-20,http://www.zhlzw.com/qx/ysxlw/195052.html。

[13]苏柯:读图时代报纸新闻的生存转型,(中华新闻传媒网),发布时间:2007-06/20,http://news.xinhuanet.com/zgjx。

[14]周宪: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中国论文中心),发布时间:2003-0430,http://www.studa.net/meixue/030430/2003430143930-6.html。

[15]张彩华:艺术为什么不是摹仿、表现与反映,(岁月联盟网),发布时间:2010-09-01,http://syue.com/Paper/Philosophy/Aesthetics/255298.html。

[16]陆杨:韦尔施论两种审美化,(中国社会科学网)发布时间:2008-03-02,http://www.cssn.cn/news/137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