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未知的远古文明(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7810500000006

第6章 亚洲大陆的古文明(6)

诺亚大洪水的故事是距今6000年左右的传说,不仅在《旧约全书》里有清楚记载,被称为世界最古老的图书馆——古代亚述首都尼尼微的文库中发掘出来的泥板文书上,也有着类似的洪水故事的记载。虽然是个传说,但由于《圣经》中记载的很多事情都被证实是真实的,所以很多年以来,许多国家的圣经考古学家都希望揭开这个千古之谜。早在17世纪,荷兰人托依斯就写过一本《我找到诺亚方舟》的书,并附有方舟的插图。18世纪也有一些人声称他们看见过方舟。

如果他们的所见真实的话,那么在哪里可以看到方舟呢?位于土耳其东端靠近伊朗国境的地方,有座海拔5065米的死火山,山顶自古就被冰川覆盖着,名叫亚拉腊山。传说诺亚方舟就在这个山顶。不过,住在这个地方的阿尔明尼亚人把这座山尊崇为神圣的山,相信人若登上山顶会被上帝惩罚。长期以来,谁也没有爬过它。但这个谜最终还是被科学时代的登山队员所破解。1792年,一个叫弗利德里希·帕罗德的爱沙尼亚登山家,初次在亚拉腊山登顶成功。随后,在1850年,盖尔奇科上校率领的土耳其测量队也登上了顶峰。1876年,英国贵族詹姆斯·伯拉伊斯在圣山高约4500米的岩石地带,捡到了木片,并发表了他找到方舟残迹的消息。

亚拉腊山上的巨船残骸1916年俄国飞行员拉特米飞越亚拉腊山时,发现山头有一团青蓝色的东西,好奇心促使他飞回去又仔细地看了看,结果他惊讶地发现了一艘房子般大的船,一侧还有门,其中一扇已毁坏。他很快就把这个奇遇报告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皇帝当时曾命令组织一支探险队前去探个究竟。但是由于十月革命的爆发,这项计划便搁置起来。

二次大战后,一位土耳其飞行员在这里拍下了一张“方舟”照片。从此,“方舟”不再是人们口头的传闻,而是有了照片的实物。更令人吃惊的是:照片放大处理后,测出船身为150米长,50米宽,和传说中的方舟近似。

1945年,美国的阿仑·史密斯博士组织了亚拉腊山远征队,以探寻诺亚方舟为目标,可是未能达到目的。1952年,法国的琼·多·利克极地探险家又组织了探查队,并成功地登上了亚拉腊山顶,然而关于诺亚方舟则什么也没有发现。可是,当时的一个叫琼·费尔南·纳瓦拉的队员却不死心,他下定决心要找到方舟。1953年7月,他带了十一岁的小儿子拉法埃尔,第三次登上了亚拉腊山峰顶,并且如愿以偿地发现了“诺亚方舟”的残片,他们从冰川中挖出了它的一部分,带回了一块木板。这块古木板后来寄送到西班牙、法国、埃及等国家的研究所,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其结果证明,这是一块经过特殊防腐涂料处理过的木板。经碳14测定它至少有4480年的历史,正是所传“方舟”建造的年代。

人们惊呆了,又有照片,又有实物,费尔南坚信自己发现的就是“诺亚方舟”。后来,他根据这些探查结果,写了一本书名叫《我发现了诺亚方舟》,于1956年出版。他还在全世界到处举行报告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但有人提出了质疑:首先是地质学家从未发现全球性大洪水的证据;就算发生过诺亚时期的大洪水,1.2亿年前冰封的地区总该有被水改变过的迹象,可它们依然如故。不管海拔多少,那些外露的冰川断层仍保持原始状态。况且,洪水水位也不至于会升到5千米的高度,方舟又怎能处在亚拉腊山之巅?

美国人C·J·卡佐和S·D·斯各特提出,从科学观点来看,历史上有人见过诺亚方舟的说法是无说服力的。如果方舟在5000年前就被搁置在亚拉腊山的山顶附近,那它很可能早就被冰川运动转移到了较低的高地。方舟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已支离破碎,木头撒遍了亚拉腊山的较低山坡。可是就我们所知,从来也没人找到过这样大宗的木头,更不用说方舟的残骸了。而飞行员们提供的“方舟”照片显然都是模糊不清的,真实性让人质疑。

也许我们可以设想出5000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发生的一场大洪水,诺亚家族预见到当地的江河有泛滥之征兆,于是他们造了一只船,贮藏了足够的物资,出于自然的冲动,给牲畜留出了舱位。那场洪水使生命财产损失浩大,数天之后,那只船搁浅在某一高地或丘陵上。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件大事的传说就作为家喻户晓的诺亚方舟故事而留传了下来。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方舟搁浅在亚拉腊山脉面向黑海的一个山坡上,因此很可能因为黑海水位暴涨而沉入黑海海底。

那么,历史上是否存在诺亚方舟呢?如果存在的话,它在哪里呢?是在亚拉腊山,还是黑海海底呢?这都还有待于探险者和考古工作者的研究。我们期待着这个千古之谜可以早日大白于天下。

土耳其金字塔探秘

2000年前,在土耳其东部的内陆高原,背靠连绵不断的托罗斯山脉,有一个叫做“库玛坎内”的小国。随着历史的流逝,小国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至今还留下了不少堪称是古代阿纳托利亚瑰宝的古迹。在海拔2100米的奈姆尔特山上还耸立着一个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金字塔和神像。由于地处偏僻,这个遗迹从发现到现在还不到100年,真正的发掘只有30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为此,从首都安卡拉到奈姆尔特山之间1000多千米,连一条简单的公路都没有,交通十分不便。所以,除了当地放牧者和猎人登山外,很少有旅游者前来观光。几年前,土耳其政府修筑了一条通向奈姆尔特山的公路,这才使游人有幸前往瞻仰。

在奈姆尔特山上有一座用拳头大小的鹅卵石堆积起来的高50米、直径100米的三角锥形塔,这个人造的塔构成了奈姆尔特山真正的山顶。这是公元前63年统治库玛坎内王国的安提阿卡斯一世为自己建造的永久安息之地。

安提阿卡斯一世为什么要在海拔2100米的高山上修建自己的陵墓,随着他的长眠,这将永远是个不解之谜。但是,可以想象这位统治者是受权欲的支配选中了这块地方。在当时他统治的库玛坎内王国境内,奈姆尔特山最高,堪称是王国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难怪他死后也要安葬在那里,好让他的臣民们望远看到他的存在与力量。事实上,历史是对他最好的嘲讽。在他死后100年,王国就被罗马帝国吞并。库玛坎内王国犹如昙花一现,很快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从塔的外观上来看,与埃及法老修建的四方形金字塔不一样,这是一种三角形锥体。但是从其建筑的宏伟规模来说,它并不比埃及金字塔逊色,所以人们把它称之为“土耳其的金字塔”。

在塔前东西两侧筑有用巨石砌成的长长平台,平台上各矗立着5尊高达8~10米的巨大神像。东侧设有祭台,供祭祀太阳神用。西侧平台后有一道用巨石建起的影壁,墙上铭刻着库玛坎内王的丰功伟绩和王国的法律等。在柔和的阳光下,伫立在蓝天中的石像显得更加高大雄伟,使人感到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存在,它与背后耸立着的金字塔尖交相辉映,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肃穆静谧。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强烈的地震,使重达三四吨的石像头一个个被震掉在地上。东侧石像的头凌乱地躺在地上。但是,西侧的石像头却个个威武地竖立在地上,而且基本上完好无损,依旧保持着当年雕刻时英俊、洒脱的容颜。宙斯神庄严肃穆;头发上装扮着蔬菜果物的命运女神福妥娜温柔甜美,尽管鼻子与下巴已经磕掉,但是美丽的风韵犹存。他们的目光望远凝视着西方。在西边平台两侧还有巨大的狮子和浮雕,守护着神像。

2000年前,横跨欧亚两洲的库玛坎内王国受到了东方波斯与西方希腊、罗马两大文化的强烈影响,这从东西两个平台上并排着5尊神像的姿态可以窥见。它们既代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如主神宙斯、战神阿瑞斯、大力士赫克勒斯,又表示了波斯神话中的主神奥洛马坦斯和阿尔泰盖内斯,以及库玛坎内臣民心目中的神安提阿卡斯一世。这些雕刻精美的神像反映了当时文化、艺术和生产技术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对这些高达8~10米的神像而言,尽管其身躯是由若干块大理石雕琢而成,但石像头部是用整块大理石雕琢,有三四米高,每块重达数吨。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要把这些石料从30千米以外的采石场运到这儿,又要把它运上这陡峭的山顶,库玛坎内王国的人们是如何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的呢?难道在2000年前他们就掌握了某种先进的技术吗?要揭开这个谜底还需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共同努力!

佩特拉之谜

英国著名诗人威廉·贝根曾经写下过这样两行诗句:“令我震惊的惟有东方大地,玫瑰红墙见证了整个历史。”这是为一个叫做“佩特拉”的地方作的赞歌。考古专家曾这样评价佩特拉:“这是个一流的考古地,一个中东最大的考古宝藏。”佩特拉究竟是个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值得人们关注和歌颂呢?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佩特拉都是一个值得介绍的地方。这个城市在历史的变迁中载浮载沉,而后神秘的消失,到现在几乎还未被人触及过呢。

荷尔要塞在公元2世纪到3世纪,即罗马帝国全盛时期,佩特拉曾一度是罗马东部省城中的佼佼者,然而后来长期衰落。到了19世纪,它成了一个地理位置极其神秘的城市,隐没于死海和阿克巴湾(今天的约旦国境内)之间的山峡中,被阿拉伯人称为“佩特拉废墟”,外界很少有人造访此地。

虽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曾有人试图进入佩特拉,但往往不是找不到具体的地理位置,就是不幸被当地的异教徒杀害。因为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个深约61米的山峡,这就是《圣经》中提到的“荷尔要塞”。到了1812年,终于有一个叫贝克哈特的瑞士人进入了这个被人们长期遗忘了的城市。

一路心惊胆战地经过了那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荷尔要塞,贝克哈特发现了世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这是一个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的、高40米、宽31米、装点的柱子比真人还大的塑像,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亮丽的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典雅动人。由于整座建筑雕琢在沙石壁里,外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熠熠闪光,无比神奇!这就是著名的卡兹尼石雕。

过了卡兹尼,沿着峡谷向前行进,贝克哈特发现,这里有一座隐没于此的城市: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这狭窄山谷中进出谷的天然通道。四周山壁上雕琢有更多的建筑物。有些十分简陋,只能算洞穴;而另一些山则大而精致,有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层柱式前廊。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上。

贝克哈特发现的佩特拉根据多年的研究与学习,贝克哈特推测,这些建筑群就是已消失的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纳巴泰人把已故的国王们视为神灵,把他们的陵墓视为神庙,在岩石中开凿墓地是他们的一种风俗。

纳巴泰人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约在公元前6世纪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该地区(今天约旦和南叙利亚境内),他们在这里建造了众多的安居地,并把佩特拉作为了首都,因为这里既有典型的战略优势: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又有丰富的资源环境:水源充足、森林繁茂、牧草肥沃。

而且,佩特拉位于亚洲和阿拉伯去欧洲的主要商道附近,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们押运着满载货物的骆驼队经过这里,把阿拉伯的香料、经波斯湾输入的印度香料、埃及的黄金以及中国的丝绸运往大马士革、泰尔以及加沙等地的市场。公元前4世纪,这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公元前2世纪,纳巴泰达到了全盛时期,王国领土由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纳巴泰人的文字逐渐进化成了当代阿拉伯文字,在当今大部分阿拉伯世界中广泛使用。公元前80年—前65年,国王阿尔塔斯二世统治时期,纳巴泰人铸造了自己的钱币,建造了希腊式的圆形剧场,佩特拉城蜚声于古代世界。无论何地,甚至远至中国,只要有骆驼商队,只要有贸易团体,人们都听说过神话般的石头之城——佩特拉。

公元106年,罗马人夺取了佩特拉,城市及周边地带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省,称作阿拉伯人佩特拉区。它是罗马帝国最繁荣的一个省,罗马工程师们铺筑商道,改进灌溉设施。佩特拉几年中创造的经济效益占罗马帝国经济生产收入的四分之一。

可是,佩特拉的贸易却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货物依靠海上运输,地中海岸的一座名叫亚历山大的城市抢走了它的一部分生意;陆地运输也开始变化,罗马人在它北部兴建了一条大路,连通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与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掠走了更多的运输贸易。到了公元2世纪,佩特拉的经济实力和财富大大减弱。公元3世纪,佩特拉沦为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并成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占庭大主教的居住地。公元4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的东山再起,阿拉伯人佩特拉区又成了伊斯兰帝国的一个小省。

此时的佩特拉几乎处于被遗弃的地步。几个世纪后,佩特拉这座石城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因为被作为军事要塞,曾经再次兴旺起来;但是到了公元7世纪后,佩特拉再次被遗弃。在贝克哈特来访之前,西方世界完全将它遗忘了,这里的墓地只是被游牧的人当做了遮风避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