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7808500000031

第31章 讼狱

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①;

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②。

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

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

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

狴犴猛大而能守,

故狱门画狴犴之形;

棘木外刺而里直,

故听讼在棘木之下。

乡亭之系有岸,朝廷之系有狱③,

谁敢作奸犯科?

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赎,

上当原情定罪。

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④。

桎梏之设,乃拘罪人之具;

缧绁之中,岂无贤者之冤⑤。

两争不放,谓之鹬蚌相持;

无辜牵连,谓之池鱼受害。

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

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⑥。

好讼曰健讼,挂告曰株连。

为人解讼,谓之释纷;

被人栽冤,谓之嫁祸。

徒配曰城旦,遣戍是问军⑦。

三尺乃朝廷之法,三木是罪人之刑⑧。

古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⑨:

今之律例,笞杖死罪徒流⑩。

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

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

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

歌何易治民之简;

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

颂卢奂折狱之清。

可见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

兴平之粱肉,德教为先。

【增】乌台定律,象魏悬书11。

惟忠信慈惠之师,有折狱致刑之实12。

失入宁失出,须当念切于无辜;

过义宁过仁,务必心存其不忍。

察五声而审克,应尔精详13;

讯三刺以简孚,宜乎谨慎14。

蒿满圜扉之宅,人怀天保初年15;

鹊巢大理之庭,世誉玄宗即位16。

赭衣满道,何其酷烈难堪17;

玄钺罗门,未免摧戕太甚18。

门有沸汤之势,抚念不安19;

巢无完卵之存,扪心何忍。

虽辟以止辟,还刑期无刑20。

周礼有三宥之词,千秋可法21;

虞廷有肆赦之典,万古常称22。

蝇集笔端,识赦书之已就23;

乌啼宵夜,知恩诏之将颁24。

无赦而刑必平,文中之论,夫岂全诬;

多赦则民不敬,管子之言,亦非尽谬。

孔明治蜀,所以不行25;

吴汉临终,于焉致嘱26。

注解

①桁杨雨润:桁杨,古之刑具。因上恤刑,故桁杨也如雨露能润人心田。

②肺石风清:肺石,红色之石,立于朝廷门外,供击石鸣冤。因下无怨民,故肺石能伸张正义,似清风雨露,滋润百姓。

③系:系执,关押犯人。岸:牢狱。

④羑:音yǒu。

⑤缧绁:拘捕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

⑥下车泣罪:禹出,见罪人,下车问之而泣。左右问其故,禹曰:“以吾德薄,不能化民,是以泣也。”

⑦城旦:秦时称发配为城旦。遣戍:因罪充军。

⑧三尺:古时将法律刻在竹简上,简长三尺。三木:即枷、铐、镣。

⑨墨:黥面。劓:音yì,割鼻子。剕:音fèi,断足。宫:宫刑。大辟:死刑。

⑩笞:用荆条抽打。杖:用棍棒打。徒:服劳役。流:流放。

11乌台:指御史台,主管司法。象魏:古代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为悬示教令之处。

12折狱致刑:审案判刑。

13五声:《周礼》:“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14三刺:《周礼》:“以三刺断庶民狱讼之中:一日讯群臣,二日讯群吏,三日讯万民。”简孚:核实可信。

15蒿满圜扉:北齐天宝初大赦,郡无一囚,狱内蓬蒿丛生,每日圜门(狱门)虚寂,无诉讼者。

16鹊巢大理:唐玄宗即位,二十年间,号称治平。大理院向来相传杀事太盛,鸟雀不栖,今狱有鹊巢其树,群臣皆贺。

17赭衣:囚衣。

18玄钺:铁制的刀斧兵器。

19门:指狱门。沸汤:人进人出如沸汤。

20辟以止辟:实行死罪,是防止死罪发生。刑期无刑:使用刑罚,是期望不用刑罚。

21三宥: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

22肆赦:指缓刑,赦免。

23蝇集笔端:苻坚欲大赦,亲为赦文。有一大蝇入室集于笔端,驱之复来。俄而人皆知有赦书,于是诘其所得,皆云:“有小青衣童子,大呼于市,须臾不见。”坚曰:“是前青蝇也。”

24乌啼宵夜:宋元康中,徙彭城王刘义廉为豫章,临川王刘义庆为江洲,相见而哭,文帝闻而怒之,召还宅。义庆大惧,妓妾夜闻乌啼声,叩阁云:“明日有赦。”后改为南州。

25所以不行:指不实行赦令。

26东汉大司马吴汉病笃,刘秀亲问之,对曰:“臣愚无所知识,但愿陛下谨无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