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7808500000023

第23章 器用

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

但用则各适其用,而名则每异其名。

管城子、中书君,悉为笔号;

石虚中、即墨侯,皆为砚称。

墨为松使者,纸号楮先生。

纸曰剡藤,又曰玉版;

墨曰陈玄,又曰龙剂。

共笔砚,同窗之谓;

付衣体,传道之称。

笃志业儒,曰磨穿铁砚①;

弃文就武,曰安用毛锥②。

剑有干将莫邪之名,

扇有仁风便面之号。

何谓箑,亦扇之名;

何谓籁,有声之谓。

小舟名蚱蜢,巨舰曰艨艟。

金根是皇后之车,菱花乃妇人之镜。

银凿落原是酒器,玉参差乃是箫名。

刻舟求剑,固而不通;

胶柱鼓瑟,拘而不化。

斗筲言其器小,梁栋谓是大材。

铅刀无一割之利,强弓有六石之名。

杖以鸠名,因鸠喉之不噎③;

钥同鱼样,取鱼目之常醒④。

兜鍪系是头盔,叵罗乃为酒器。

短剑名匕首,毡毯曰氍毹。

琴名绿绮焦桐,弓号乌号繁弱。

香炉曰宝鸭,烛台曰烛奴。

龙涎鸡舌,悉是香名;

鹢首鸭头,别为船号。

寿光客,是妆台无尘之镜;

长明公,是梵堂不灭之灯。

桔槔是田家之水车,

袯襫是农夫之雨具。

乌金,炭之美誉;忘归,矢之别名。

夜可击,朝可炊,军中刁斗;

云汉热,北风寒,刘褒画图⑤。

勉人发愤,曰猛著祖鞭⑥;

求人宥罪,曰幸开汤网⑦。

拔帜立帜,韩信之计甚奇⑧;

楚弓楚得,楚王所见未大⑨。

董安于性缓,常佩弦以自急;

西门豹性急,常佩韦以自宽⑩。

汉孟敏尝堕甑不顾,知其无益;

宋太祖谓犯法有剑,正欲立威。

王衍清谈,常持麈尾;

横渠讲《易》,每拥皋比11。

尾生抱桥而死,固执不通12;

楚妃守符而亡,贞信可录13。

温峤昔燃犀,照见水族之鬼怪14;

秦政有方镜,照见世人之邪心。

车载斗量之人,不可胜数15;

南金东箭之品,实是堪奇16。

传檄可定,极言敌之易破;

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为。

以铜为镜,可整衣冠;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增】侧理为纸别号,玄香乃墨佳名。

砚彩鲜明,公权曾评鹆眼17;

笔锋劲健,钟繇惯用鼠须18。

匕首一见惊秦王,蝥弧先登降敌国19。

蛇矛龙盾,声雄太乙之坛20;

紫电青霜,质炼昆吾之剑21。

为炊必用土锉,汲井应藉辘轳。

睡爱珊瑚枕上凹,人情乃尔;

饮怜琥珀杯中滑,我意犹然。

石季龙坐五香席上,

李太白卧七宝床中。

云绕匡庐,案化葛仙之麂22;

浪翻雷泽,梭飞陶母之龙23。

庾老据胡床谈咏,诸佐皆欢24;

孔明执羽扇指挥,三军用命。

以圣贤为拄杖,却优于九节苍藤;

用仁义作剑锋,绝胜于七星白刃。

上公膺宠命,已知高坐肩舆25;

末士少豪雄,可惜倒持手版26。

注解

①磨穿铁砚:五代桑维翰屡应举,皆不中,人劝其改业,翰铸铁砚誓志:“砚穿则改业。”后登进士。

②毛锥:毛笔。

③杖以鸠名:鸠鸟吃食不噎,杖以鸠名,取老人饮食不噎之义。

④钥同鱼样:鱼在水中,昼夜不瞑目,钥同鱼样,取守夜之义。

⑤刘褒画图:后汉刘褒画云汉图,观者皆热;画北风图,观者皆凉。

⑥猛著祖鞭:晋祖逖、刘琨见石勒陷洛阳,同起兵救晋。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尝恐祖逖先吾着鞭。”

⑦幸开汤网:昔成汤出,见猎者张网四面,乃解其三面。

⑧拔帜立帜:韩信攻赵,选轻骑二千人,各持一赤帜,嘱曰:“赵见我走,必空城追我。乃拔赵白帜,立汉赤帜。”赵兵大乱,汉军夹击,遂破赵。

⑨楚弓楚得:楚共王出游,亡其乌号之弓,左右请寻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寻焉?”孔子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

⑩弦:张弦的弓。韦:柔韧的熟牛皮。

11皋比:虎皮坐褥。

12尾生抱桥而死:尾生尝与女子期于蓝桥,女子不来,忽水涨,生欲全其信用,抱桥柱而死。

13楚妃守符而亡:楚召王出游,留夫人贞姜于渐台,王约曰:“召必以符。”及遣使迎夫人,使者忘持符,夫人不敢行。使者还取符,水涌台崩,夫人遂溺死。

14犀:兽名,毛如豕,蹄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

15车载斗量之人:魏主曹丕,拜孙权为吴主。权使赵咨入谢。丕问咨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咨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吾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16南金:西南华山之金石。东箭:东南会稽之竹箭。

17鹆眼:鸲鹆眼。柳公权称有赤白黄色点的端砚为鸲鹆眼。

18鼠须:鼠须笔,用鼠须制成。

19蝥弧:旗也。

20太乙:天神。

21紫电、青霜:宝剑。昆吾之剑:由昆吾石冶炼成铁而制成的剑。

22案化葛仙之麂:晋葛仙翁隐匡庐,刻桐木几案,三足,忽化为白麂,白日登仙。

23梭飞陶母之龙:陶侃母弃梭于雷泽,忽化为龙而去。

24庾老:指晋庾亮。胡床:交椅。

25高坐肩舆:魏钟繇为三公,上特加宠遇,使人肩舆入朝廷。膺:承获。肩舆:轿子。

26倒持手版:晋桓温将移晋室,召谢安、王坦,欲害之。既见,坦之汗流沾衣,倒持手版。手版,笏也,古代大臣上朝时用,有事则书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