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揉膝
膝关节屈曲,将两手掌近拇指根的大鱼际肌部,分别同时紧按在膝关节髌韧带两侧的凹陷处(膝眼穴)。随后带动该处皮肉作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一膝揉毕,再揉另一膝。揉膝有和气血、活筋络的作用。揉完膝眼后,膝内侧手掌上行至大腿内侧距髌骨上缘二横指处的血海穴按揉,可活血通经,清血分之热,适用于治疗肾脏病之血瘀有热者;同时膝外侧手下行至外膝眼下四横指处的足二里穴按揉,可健脾扶正、和胃降浊,是肾脏病以脾虚为主者的必选穴,也是常用的强壮穴之一。
(15)擦足
屈膝盘腿,用一手靠小指一侧的手掌部,反复摩擦对侧一足的内侧面或底部。一般从内踝的后方开始,经内踝向下,斜行至脚掌心,来回摩擦。因“湿从足人、寒从脚起”,上述按摩部位是足少阴肾经的一部分,常行擦足之法,可促进肾气流动,精气充溢,既能温肾壮阳、祛除寒湿之邪,又能引热下行、导火泄降,此即所谓“引火归原”法。适宜于肾脏病患者长期习用。
3.五步按摩法
(1)头面颈部按摩
包括揉按双侧凤池穴,面部双侧迎香穴,推揉鼻梁两侧及颈旁诸穴位,指压双侧太阳穴,有疏风散邪之功,可预防感冒,减轻鼻塞、咽痛、头痛等症状。
(2)胸腹部按摩
可用双手大鱼际,轻轻叩打胸前膻中穴,推揉水分、中脘、下脘诸穴,而后顺时针绕脐按摩腹部36周,逆时针绕脐按摩腹部36周。有宽胸理气、和胃消胀的作用。大便不爽者,点按左天枢穴;大便不通者,双手掌相叠,由右上腹到左上腹再到左下腹,推揉36次,以产生便意为佳,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
(3)肢体按摩
取双手合谷穴、腕上外关穴、下肢足三里穴、三阴交俞穴、腿后侧承山穴,以手按捏穴位,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足三里穴则应作为重点点揉捏按,以益气培元,增加机体抵抗力。
(4)腰背部俞穴
脊柱双侧华佗夹脊穴及肾俞、脾俞、志室、腰阳关诸穴,由家属用手掌自上而下推揉。患者也可自我拍打腰部诸穴。有补肾强腰、疏通经络的功效,可减轻腰痛症状。
(5)足部按摩
取照海、太溪诸穴,指压点按;并于每天晚上温水泡脚30分钟,搓涌泉穴100次,有引火下行、补肾归元的作用,对治疗肾炎高血压等有一定益处,可改善头晕、口舌生疮等症状。
4.手足按摩法
(1)连续按揉手部、肾区、输尿管、膀胱区、胃区、肠区,摩擦掌心。
(2)点揉足部肾区、输尿管、膀胱区、胃区、肠区、淋巴腺;推擦足心,推足内外踝部。
5.摩肾堂按摩法
摩肾堂按摩法是以闭息配合按摩双肾区,促进肾区气血流注的一种疗法。每日早晨起床和晚上临睡前,坐于床上,双足下垂,宽衣松带,舌舐上腭,闭目内视头顶,双手掌心置肾俞穴处。以鼻慢慢吸气,同时提肛,吸满后闭气不息,同时两手上下摩擦肾区各120次以上,多多益善。闭气至极则慢慢放气,同时放松全身。临睡前作毕,即可卧睡;早起时作毕,则可小憩片刻后起床。
本法适用于肾脏病之肾气不足、肾精不固而见腰酸腰痛、尿频、蛋白尿等,对伴有高血压者不宜。练习本法须坚持数月方能显效,初练者可能于一次闭气中按摩肾区不到120次,则不可强忍,须逐渐增加闭气持续时间。本法不宜于食后即练,至少应在进食半小时之后进行。
太极拳疗法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项目,具有轻松、自然、舒展、柔和的特点,内功与外功相结合,练拳时要求意念锻炼、呼吸锻炼和肢体活动三者紧密结合,对肾脏病患者较为适宜。常练太极拳可改善肾病患者症状,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冒次数,保护肾功能,并可减少肾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太极拳根据拳式特点和风格分为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和简化太极拳6类,由于流派不同,其架式、风格和特点各有不同。太极拳具有动静交融、上下相随、内外协调、神形相济、连绵不断、身步自然运转的特点。动为阳,静为阴,动静交融,能使体内阴阳协调,相互增长。上下相随,内外协调,能使人体各种脏器、各种组织协调,不会出现偏盛或偏衰的情况,有益于身心健康。体力较好者可打全套简化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分节练习。自己可以选用个别动作,反复练习,效果也会很好。
第一组
(1)起势
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视前方。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视前方。
(2)左右野马分鬃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转(大约45~60度),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放在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⑤与③相同,但左右相反。
⑥与④相同,但左右相反。
(3)白鹤亮翅
①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②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为左虚步,同时上体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
第二组
(4)左右搂膝拗步
①右手从体前下落,由下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同时上体先微向左再向右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左转,左脚向前(偏左)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身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指尖向前,眼看右手手指。
③右腿慢慢屈膝,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转,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到左脚内测,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向上划弧至左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在左胸前,手心斜向下,眼看左手。
④与②同,但左右相反。
⑤与③同,但左右相反。
⑥与②同,但左右相反。
(5)手挥琵琶
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侧,掌心向上,眼看左手食指。
(6)左右倒卷肱
①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
②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身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
③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跟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
④与②同,但左右相反。
⑤与③同,但左右相反。
⑥与②同,但左右相反。
⑦与③同,但左右相反。
⑧与②同,但左右相反。
第三组
(7)左揽雀尾
①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身体继续向右转,左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划弧至有肋前,手心向上;右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挪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放于有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
③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随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下方,然后两手下持,即上体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臂平屈于胸前,手心向后,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
④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腕里侧(相距约5厘米),上体继续向左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后,右手心向前,左前臂要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左弓步,眼看左手腕部。
⑤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手齐,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肘回收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视。
⑥上式不停,身体重心慢慢前移,同时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掌心向前;左腿前弓步,眼平看前方。
(8)右揽雀尾
①上体后坐并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内扣;右手向右平行划弧至右侧,然后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平屈胸前,左手掌向下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右脚收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②—⑦同“左揽雀尾”②—⑦节,但左右相反。
第四组
(9)单鞭
①上体后坐,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内扣;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左高右低)向左弧形运转,直至左臂平举,伸于身体左侧,手心向左,右手经腹前运至左肋前,手心向后上方,眼看左手。
②身体重心再渐渐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手心由里转向外),至右侧方时变勾手,臂与肩平;左手由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停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
③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左掌随上体的继续左转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臂微屈,眼看左手。
(10)云手
①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身体渐向右转,左脚尖内扣,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右,同时右手变掌,手心向右前,眼看左手。
②上体慢慢左转,身体重心随之逐渐左移;左手由脸前向左侧运转,手心渐渐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脚靠近左脚,成小开立步(两脚距离约10~20厘米),眼看右手。
③上体再向右转,同时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右手向右侧运转,手心翻转向右;随之左腿向左横跨一步,眼看左手。
④同②。
⑤同③。
⑥同②。
(11)单鞭
①上体向右转,右手随之向右运转,右手继续向右运转,至右侧方向时变成勾手;左手经腹前向右划弧至右肩前,手心向内,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上体继续左转,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式。
第五组
(12)高探马
①右脚跟进半步,身体重心逐渐后移至右腿上;右勾手变成掌,两手心翻转向上,两肘微屈,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左脚跟渐渐离地,眼看左前方。
②上体微向左转,面向前方;右掌经右身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同高;左手收至左侧腰前,手心向上;同时左脚微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眼看右手。
(13)右蹬脚
①左手手心向上,前伸至右手腕背面,两手相互交叉,随即向两侧分开并向下划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方进步(脚尖略外转);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眼看前方。
②两手由外圈向里划弧,两手交叉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眼平看右前方。
③两臂左右分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右脚向右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