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美军海外征战记(下册)
7807300000018

第18章 克林顿调整战略谋取强权 高新技术为美军鼓气壮胆

克林顿自入主白宫之后,一边处理索马里和波黑等问题,一边观察着社会对自己的舆论。舆论认为,新总统虽精于内政,却不懂军事,与大国的关系处理得不好。

这个说法岂不是与1991年总统竞选时如出一辙吗?克林顿深深地思索着如何改变这一切。

克林顿年轻,精于政道,且在州长位置上多有政绩,是许多与他同龄或同等地位的人无法相比的。他在担任阿肯色州长期间,做了几件具有轰动效应的、甚至是冒险的事情,如大胆改革教育、从严打击犯罪、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等,从而确定了他在政坛上飞黄腾达的有利地位。当他正式宣布参加总统竞选时,地处美国南部、不被人重视的阿肯色州人,立即沸腾起来,兴奋起来。

因为这里还没有出过一位总统,他们从年轻的克林顿州长身上看到了希望。克林顿没有让阿肯色的乡里人失望,举起变革的旗帜,提出振兴美国的口号,向时任总统的布什提出挑战。从而,民主党人称他为“政治神童”,共和党人称他为“熟练的政治动物”。

共和党人所以称他为“政治动物”,实质是指克林顿的实用主义态度。就是说,他提出的纲领和政策是代表美国中产阶级的,均以“有用”为目标。在他眼中的“有用”,即有利于达成其政治目的和实现美国的利益。他说,只要“有用”,政治家可以不择手段;国家间的关系和交往、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力量,都是以美国利益的需要来取舍,都是些随意选用、可取可丢的“工具”。

克林顿深知,美国是一个喜欢追求新异的国家,人们经常以捕捉美好的幻想来编织自己的梦。战后几十年来,美国人一直在顺境中生存,如果给他们面前摆出很多很多的困难,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失望,就会认为梦想破灭,也就会对政府产生怨恨。克林顿从美国人的这种心态出发,为美国人设计了一个完美的梦想,并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为重建美国人的梦想负责。他用“新契约”这个富有感染力的概念来为自己的施政纲领命名。他还说,实现“新契约”的目标有赖于一个条件,那就是美国人相信未来的决心。为了实现“新契约”的政纲,他向美国民众发出号召:“同心同德的新契约政治是我们今天的希望。当人民恢复了责任感并同心同德地团结起来,他们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尊严。”

靠“内政起家”的克林顿,无论其是否熟谙军事之道,都必须对安全和军事问题提出新的理论指导。克林顿上台后,在“振兴美国经济”的口号鼓动下,在组织“新契约”的各项措施运转的同时,谨慎地考虑了安全政策和军事战略的调整问题。特别是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他就冷战后的美国对外战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更为雄心勃勃”的新全球战略,即“扩张战略”。

克林顿认为,冷战后世界上赞同“民主、自由、市场经济与法治原则”的国家越来越多,这种发展趋势代替了冷战时期严重的东西方对抗。因此,美国必须抓住机遇,调整战略,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

怎样推动这一新扩张战略的实现呢?克林顿的基本思路是: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他认为,解决美国和世界安全问题,外交和内政不可分。他说:“苏联的瓦解并不是因为在战场上被人击败,而是由国内经济、政治和精神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因此若不加强美国的国力,就无法领导经过巨大牺牲而建立起来的今天的世界。在外交方面,美国也不应该退缩,而应该面对对手,巩固和发挥领导作用。”

克林顿在许多外交事务方面是支持前总统布什的。例如,支持把萨达姆赶出科威特的海湾战争;支持关于促成中东和会的原则立场;支持关于保留北约并不断加强军事实力的决定;支持关于同墨西哥政府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但是,克林顿不赞成布什过多地利用私人关系与其他国家领导人来处理国际事务的做法,同时认为不该过早地从中东撤出多国部队。

克林顿从内政外交相结合、相统一的思路出发,提出了美国安全战略的构想。他认为:“共产主义的崩溃并不是危险的终结,在当今更加不稳定的世界上,一系列的威胁将迫使美国在随时能够重建国防力量的情况下保持高度警惕。美国必须重新获得强大的经济实力,以维持其在国际安全上的领导地位。军事力量对国家安全来说固然重要,但它的实用性在现代条件下相对来说比经济实力低得多。我们应当在‘火力’上少投资,而在‘脑力’上多投资,否则,美国将无法承受……美国的安全定义中的‘威胁’概念,应该包括对所有人的共同威胁。在环境和全球问题上,美国的生存取决于美国对世界的领导作用。”

那么,美国的安全战略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克林顿提出了3点:一是必须在一个新的时代建立一支它所需要的军事力量;二是必须在世界范围同盟国一道推动民主运动的巩固和发展;三是必须使美国经济在国际上重新获得主导地位。

1993年9月,克林顿公布了新的5年国防计划。此计划要求保持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以保证推行“新契约”政策,维护超级大国地位,并通过提高武器质量与精度,实行压缩兵力的方针。他还提出,按照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设想重新安排战略部署,并计划在5年内将兵员由170万减至140万,军费开支比现时减少34%。

白宫发言人认为,克林顿总统的新军事计划,是第一个冷战后的军事战略,但并不是对军事政策的重大改变,因为新的计划表示愿保护军工基础。

尽管如此,舆论对克林顿的新军事计划仍然产生了疑问:军队是否足以执行其几乎同时打赢两场非核战争的战略。

国防部长阿斯平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显然是克林顿新军事计划的拥护者。他们发表电视讲话,阐述新军事计划。

他们说,为了用更少的军队执行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克林顿政府计划在几个海外地点储存足够供几个陆军旅用的武器和装备,以供在波斯湾或朝鲜冲突中使用,把更多资金用于精密制导导弹、炸弹的研制,以及增加船只用于运输军队和装备上。

但是,一些国会议员和海、陆、空的将军们,对同时打两场战争仍表示怀疑。9月20日,在参议院举行的讨论5年军事计划的听证会上,议员们的意见显然不很一致,而且都想使自己的观点能得到军方的支持。

空军参谋长兼美军驻韩国司令梅里尔·麦克波克在听证会上说,如果在中东爆发冲突的同时,朝鲜半岛也爆发战争,那么在美国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汉城可能已遭蹂躏。陆军将领加里·勒克说:“我们对这一问题非常令人担忧。美国驻太平洋和中东的军队司令已开始研究如何向每场战争派出足够部队,以避免战争开始时出现势不可挡的损失。”他还说,目前最大的战争危险在朝鲜半岛,如果战争可能爆发,美国要立刻向那里派出近40万部队。

持批评意见的共和党人对克林顿总统削减国防开支以后是否能够打两场战争表示怀疑。他们说,进行两场战争的兵力需要184架轰炸机、346艘军舰,但是到1999年,克林顿的国防预算只能生产107架轰炸机、330艘军舰。

4个军种的将军们都告诉国会,两场战争战略的主要风险有:集中足够的舰只和飞机以便及时把美国作战部队运到两个战场;为两场战争提供足够的轰炸;动员受过训练的预备役部队并把他们投入战争。

阿斯平在听证会上作出了有分析的解释。他说:“新军事计划旨在取代冷战核冲突战略。制订防御计划的人曾考虑‘作战加牵制’政策,该政策是进行一场战争,同时只保留足够兵力制止或打击其他敌人的重大进攻。只有实行能够进行两场类似海湾战争式战争的战略,才能阻止另一个敌人不会因为美国军队同时打不了两场战争而发动第二场战争。”

争论虽然还可继续,但战略调整必须落实。根据新军事计划的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同国防部很快拿出了改革建议:

——到1999年把陆军从14个师减少为10个师。国民警卫队从8个师减少为5个。

——海军航空母舰从13艘减少为12艘,其中的1艘将用做海军航空兵的训练舰,起预备役作用;建造第三艘“海狼”核攻击潜艇,比原计划增加1艘。

——空军从28个联队减少为20个联队;B-1和B-2轰炸机能够投掷非核炸弹。空军将保持184架轰炸机。

——取消两项武器计划:一个是海军拟议中希望用来取代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的A-6“入侵者”、能躲避雷达的A/F-X中程轰炸机;另一个是尚未研制的空军的多用途战斗机。另外,空军F-16“猎鹰”战斗机在1994年后停止生产。

——着手制造空军新一代F-22“秘密战士”战斗机和拟议中的海军F/A-18以舰载攻击机的E型和F型。

——弹道导弹防御方面,重点转向能够防御诸如“飞毛腿”导弹之类短程导弹的反导弹武器。

1996年10月,克林顿将阿斯平召入白宫,面授机宜,要他主持建立一支比今天更具有机动性、灵活性和快速适应性的力量。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使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未来境外作战中起更大的作用。作为这种战略的一部分,克林顿重申了在欧洲和在东南亚,均保持将近10万人的美国部队。

1996年底,科恩接替了阿斯平国防部长的职位。这位克林顿军事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将阿斯平的军事改革建议与未来作战结合起来,提出了美军未来结构的3种方案。科恩上任不久,便把他组织起草的这份战略文件呈到总统克林顿面前。文件写道:第一种方案是大体维持现有计划,即以适中的速度进行新武器装备投资。它要求对军队的规模稍作削减,以便节省经费,用于购置新装备,更换旧装备。第二种方案是使五角大楼全面进行“军事革命”,包括更快地在武器系统及军事指挥和控制网络中采用电脑时代的技术。它最终可能意味着美国军队的作战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三种选择是上述两种方案加以折中。它要求军队的武器装备采用传感、瞄准和通信方面的军事革命技术,以应付五角大楼制订战略的人士所预言的许多任务。

经过专家们评估和总统的确定,认为第二种方案更贴近新军事计划,也更适合美国在全球利益的要求。然而,五角大楼的高级官员们明白,选择第二方案需要高新技术的保障。

海湾战争之后,美国防部就根据国家安全战略方针,研究了如何确保美军的“技术优势”问题,颁布了新的国家科技战略,确定了“七大重点技术领域”为军事技术政策的目标。

一是全球监视与通信。美军确定,用8年左右时间将现有的独立系统建设成具有大区域探测能力的一体化系统;将容量有限、独立的信息服务改建为超高容量的全球干线系统,把作战与情报的保障改善为严密的情报信息流;使有限的容量应变能力提高为可在全球部署的快速容量应变能力。这样,美军将具有全球监视与情报、通信、指挥与控制能力。

二是精确打击。美军计划到2005年左右,将现有的难以发现和杀伤机动目标的系统,发展为全天候、一体化联合精确打击的系统体系;使现有不够灵敏、快速的系统,建成对时间敏感目标的联合快速反应杀伤的系统;把战场信息传递缓慢的系统,改进为可及时地、按要求向操作者传递信息的系统;使新建系统获得在夜视、伪装、遮蔽条件下昼夜作战的能力。

三是空中优势与防御。预计用5年的时间将拥有反击未来的战术弹道导弹的低覆盖面的防御能力;在扩大的作战空域里可有效对付装备有先进对抗系统的隐身飞机和隐身巡航导弹;对直升机和掠海飞行的导弹具有高杀伤概率的能力;具有最佳资源分配和协同作战的联网武器系统。

四是海面控制和水下优势。预计到2005年前,美海军将具有较强的地区性、浅水和第三世界敏感地区的防御能力;完善的浅水和地区的作战能力;多种武器平台防护和重点防御;性能先进的环境传感系统和无人水下航行器及无人飞行器。

五是先进的陆战。在这一领域中,将使未来美陆战部队达到容易部署、能在敌方部队作战范围以外执行各种任务的程度;具有综合性的生存系统;可以增程发现目标、识别目标和杀伤目标;装备有电子地图和战况感知与情报辅助决策等先进系统。

六是合成环境。美军将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适合要求的合成环境,精确重现世界某些地区,使拥有计算机的军用系统均能在合成环境中互通;合成环境网络将把部队、研究人员、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制造厂商们都联结在一起,并合成模拟在战场上。

七是经济的生产模式技术化。在这一领域中,将开发一体化的军用品生产模式,广泛采用柔性制造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大大降低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和数量。

随着这些高新技术领域的突破和逐步注入美军部队,美军的作战能力将大为提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沙利卡什维利对高级将领和下层军官说:“你们一旦装备了高新技术,走到哪里都能完成任务,武器是你们的上帝,世界是你们的家。”

为了使美军官兵相信高新技术为他们未来作战提供了什么,五角大楼于1997年8月举行了一次演讲会,未来学专家、国防部高级规划员欧文斯上将作了如下讲演,他说:在打击目标上,美军将有可能从空中摧毁坦克。他说,战争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始阶段的战况如何。用灵巧炸弹弥补美军在其他方面的不足,是可以办得到的。今后美军打击和摧毁敌军的能力,已超过“沙漠风暴”击败伊拉克军队时的能力。“华盛顿”号航空母舰运载的55架战术飞机都配备了灵巧炸弹。载弹量比“萨拉托加”号和“独立”号在海湾战争爆发时装备的同类炸弹多5倍。陆军通过增加对灵敏武器的使用,也日益增强了效力。今后坦克能在夜间击中4800米以外的目标,直升机能搜寻和击中12公里以外的目标。到那个时候,1个坦克旅将会比今天的1个坦克师具有更致命的打击能力。

在协调行动上,先进的雷达系统已经使4个军种形成一个整体。美军前不久在北卡罗来纳州沿海举行的演习旨在证明,4个军种通过协调行动可以取得更强大的打击能力。部署在岸上的陆军“爱国者”导弹,利用海军舰只上装备的“宙斯盾”雷达系统跟踪来袭的导弹。这种让两种武器系统彼此联络相互配合的方式,大大加强了战斗力;在海湾地区发生危机的情况下,美国只需把“爱国者”导弹运送到目的地,无需把笨重的“爱国者”雷达系统一同运去,而是由停泊在附近水域的海军舰只完成这一任务。

在侦察方面,卫星系统是统观全球的眼睛。通过卫星、无人驾驶飞机和传感器,指挥官可以立即了解到200平方英里战场上的一切情况。这种效果使人难以想象出它的威力。陆军已制定出使战场“数字化”的计划,把坦克、兵员输送车及每个人在战场上的位置用精确的信息联系起来。在战场上空部署可停留12小时的无人驾驶飞机,侦察敌方阵地的情况,截获敌方的通信情报。

欧文斯最后说,信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未来的军队将越来越多地为争夺信息的控制权而战。计算机就是战场。未来作战我们将无需经过战场较量就能使对手知道他已完全失去控制了。比如说,对手发出一道命令,但其部下接到时已成了相反的意思。

骗过敌方的计算机,是未来电子战的一种发展。

高新技术将改变未来战场,也改变着和平时期的部队训练方式。陆军训练和条令司令部弗兰克斯上将严肃地对其司令部的工作人员说:“未来战场是数字化的战场,但数字化并不能打赢战争,要打赢未来战争还得依靠训练有素的官兵,因此,高新技术为部队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今,美军的训练是按照高新技术的要求和未来数字化战场的需要进行的。从单兵战术技术到师团战术,每年都有新的科目,年终还要进行综合性训练。美军不仅按新军事计划要求组织部队进行训练和演习,而且用高新技术加快海外部署,以在世界各地实现新军事计划,确保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从克林顿第二任期开始,美军按照新军事计划的要求,逐步部署好海外各地的兵力。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罗斯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沙利卡什维利在1997年的安全例会上,同国防部的高级官员一起,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讨论了海外作战方案。

这次例会主要讨论了4种情况:一是波斯湾的突发事件;二是朝鲜半岛的事变;三是波斯湾和朝鲜半岛同时发生大规模战争;四是某地区发生小的突发事件。

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美国是一个军事强国。无论是亲美还是反美、是崇美还是仇美,都不能否认美国军事强大的客观存在。美国的当权者正是借助强大的军事力量,推行其强权政治。

20亿吨当量的美国核弹,随时可将地球毁灭;浩渺苍穹,密布着美国的侦察卫星;无垠长天,飞行着美国的作战机群;茫茫大海,游弋着美国的海军舰队,世界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处于美国的监视之中,有谁不听他们的指挥,炸弹、导弹就会抡向谁。美国人为建立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军事强权而自得,为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美国安全”而骄傲,但正是他们的强大军事实力和强权政策,给人类带来了战争灾难。

历史和现实还证明,美军的强大并不是不可战胜的。美军有过不少辉煌的胜绩,但也有耻辱的战败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进行的3次大规模局部战争中,仅有海湾战争获胜,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均遭到失败。在索马里,骁勇善战、装备大批直升机和先进侦察设备的美军特种部队,面对手持大刀、步枪的索马里人一筹莫展,损兵折将,洋相百出,最后不得不狼狈退兵。

事实上,强大的美国军事机器也并非无懈可击。从战略上看,美国的军事力量虽然在世界上拔尖,但并不足以与全世界对抗,不足以为美国战争机器提供征服整个世界的能力。随着世界走向多极化,大国经济力量对比日趋平衡,美国难以独领风骚。

而且,美国的扩张主义目标是以对他人权益的践踏为核心的,这一不合理性决定了它的行为具有天然的政治脆弱性,因此在其军事行动中通常表现为国民强烈反对,世界一体声讨,这绝非物质力量的强大可以弥补的。

美军的高技术武器虽然神奇无比,但在特定条件下一些低技术手段即可将其制服。海湾战争中美军先进的作战飞机经常面对浓云无功而返,“火眼金睛”的侦察飞机和卫星无法辨识伊军设置的假目标,“百发百中”的“爱国者”导弹实际命中率不足50%。可见,高新技术并非万能。

我们不赞成美国的军事强权,因为军事强权将给人类带来威胁和不平等!

我们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在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上与世界人民共享安全,共享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