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人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
7803100000036

第36章 本章案例 讳莫如深的公司政治

能够读懂资本的意志,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压倒一切的学问?

过去,中国人曾经忌谈性;今天,中国人忌谈公司政治。一如鱼总是最后一个知道水的存在,职场人士往往最后一个意识到公司政治的决定性作用。

公众被严重误导

人们被企业家们严重地误导了。我们不厌其烦地听企业家们讲述着花样翻新的公司愿景、产业报国的理想、极富远见的发展战略,听到他们讲述对诚信与慈善事业的一往情深。好像他们人格的高尚带来了前无古人的成功。难道真是激动人心的宏图和理想主宰了一个企业的成功、失败和平庸吗?当然不是。

商业从来都是在复杂环境中处理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无中生有”的冒险中,政治智慧往往能解决在技术和管理层面上看来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明知不仁也要强为,常人夜半安睡时他们却常常从噩梦中惊醒。表面上的那种果决,经历了多少硬撑下去的隐忍反复,这样的生活煎熬使他们都爱上了哲学!哲学的根基不是柏拉图教诲的好奇,而是根深蒂固的绝望和苦痛。企业家常常踩着悬崖边跳舞,他们的思想在绝望和恐惧中得到再生并获得新的力量。孤独无援的困境,激发了他们身上的潜能,升华为被世人尊敬的哲学。而讳莫如深的公司政治,正是哲学的温床。公司政治也绝非搬弄权术那么简单,真正的“大家”,无论是开创一个新的事业,还是引导一次深刻的变革,都不能避开对舆情大势的驾驭。

人们还被记者、学者、媒体严重误导着。这些个群体,习惯于抽象,总把公司一把手的利益志趣等同于公司的目标。或者把公司目标简单化为公司一把手的目标。大谬不然!那个2004年年底曝光的中航油总经理陈久霖,给这个大“家”亏损了几亿美金,却依然不失豪门纨绔子弟的洒脱。他对去探监的朋友袒露心迹:“能经历大赌大赢、豪赌豪输的跌宕起伏,这一辈子真值了!”是的,后悔从来就不属于他们!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与他的豪赌不发生任何关系,他有什么可顾忌的!陈久霖的迷狂,不是个案。公司一把手目标跟公司目标相去甚远。

以头撞墙的荒诞

对许多企业家来说,财富超过一定的数量界限,已经失去了意义。此时,获取更多利润已经不是他们个人的目标。获取政治资本,或是创立更大的名声,或是更强硬地贯彻个人的意志,往往要超过他们的盈利冲动。在企业主与经理人的博弈中,常常有些明星经理人,不能静下心来读懂企业主的意志,而凭借一股想当然的蛮力,以头撞墙,造成悲剧性的命运。

民营公司哪怕是一个人的公司,也无法保证公司老板跟公司的利益始终一致。有些企业家,喜欢猫玩老鼠的快感,喜欢属下在惊惧中度过分分秒秒,更喜欢借老鼠的种种窘态显示其作为上等“猫”的智慧!只要在公司你能够承受他的蹂躏,以便随时供他把玩,哪怕你不能直接创造利润,你也可以安居高位。是的,属下对于老板能够行贿的东西是什么?除了真干实干贡献才智和体能以外,可以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挨骂的厚脸皮了。一个公司中常常有这样的怪事,年富力强又能干的人,往往处于赋闲的位置。而那些完全没有自我的人,却常常能窃取高位。他们随时准备为老板的每一个欢笑献身。

能够读懂资本的意志,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压倒一切的学问。不然,经理人在那里一心为了公司的最大利益固执己见,而企业主却心有另属,闹出关公战秦琼的荒诞,没法子避免以头撞墙的悲剧。

韦尔奇的“风车”

美国的商业领袖们往往有一份率直的天真,他们并不讳谈公司政治。杰克·韦尔奇的声名与丰厚的物质利益一直延续到成功执掌通用电气公司20年后的岁月,被人称为全球第一首席执行官。他在自传中坦陈:“我的长期职业目标是当首席执行官,所以为实现我的梦想,我就一定不能让运转中的风车爷发生倾斜。如果我抱怨这个体制,我就会被这个体制拿下。”这里的“风车”,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司政治。杰克·韦尔奇深刻理解公司的政治体系,并且因深谙这个体系的运转规律而在其中获得成功。

张瑞敏的窘迫

中国企业家更解“公司政治”的风情。有位主编在采访张瑞敏前,曾跟我探讨问什么问题好。张瑞敏有着很深的哲学素养,他擅长于用普通的生活体验来概括成经典的激励人心的语录。这种善于往深处去的人,一定是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恼,一定有无能为力的地方,以至于他只有通过哲学去逃遁。他一定很孤独。他一定习惯了孤独。他需要孤独。他也有时间孤独。于是,我建议他去问这样两个问题:“你孤独吗?”“你是经理人还是老板?”

对第一个问题,张瑞敏给了肯定的答复,他的苦恼确实不能为外人道;对第二个问题张瑞敏的答复更简单:我不知道谁是老板!这就是许多中国公司的现状:老板无影无踪,老板又无处不在。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难题要去排解,这些难题不可能跟属下商量,他们只有到历史中去找。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家醉心于禅、儒、历史小说、领袖传记、兵法及毛泽东语录。这些充满了智慧的哲学,会启示他们对公司王国参得更透。

孙宏斌的觉醒

新一代企业家孙宏斌在血与泪中开始了他的觉醒。当他20来岁刚刚加盟联想时,他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有着“倚剑昆仑、饮马天河”的豪迈。那时,他宁愿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旺盛的精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决不屑于把自己在公司的生存状况与那些“搞政治”的元老联系在一起。或者从历史电视剧和小说中领教了政治的“复杂和肮脏”,他选择了规避或远离政治。但是,伴随着他领军的联想事业部的壮大和全国18个分公司的扩张,他俨然形成了联想的第二中心。年轻气盛的他懂得事业的逻辑、懂得调动属下的积极性,却唯独不懂公司政治。他的属下在会上为了保护他直接顶撞柳传志,他还要拒不执行柳传志裁掉这个人的动议,后来获罪被投进了监狱。

在昏暗窒闷的囚室里,他的“政治意识”突然苏醒,他发觉了自己的离经叛道,品味出那左右一个公司运行的潜规则。他更在恐怖独裁的现实中,体悟到公司运行的软肋。他竟然天真地想在一个只能通行独裁的金字塔体系中另外树立自己的旗帜,难怪被投进监狱!在柳传志冷酷无情的外表下,他读出了那脆弱而顽强的人性。一如母亲为了保护幼子与豺狼搏斗,柳传志为保护自己视同命一样的公司,不得不跟他动真格的。他理解了柳传志。在内心达成理解的那一个瞬间,无疑是他职场生涯的成人仪式。公司政治并不肮脏,而且在改变着企业和个人的命运和前程。政治无处不在,令人无可遁逃!他勇敢地接受了这个巨大的真实。

接受现实的孙宏斌,决不屑于提着刀子在街上乱窜,他要把一切恩怨化为零。于是,他在快要出狱的时候主动找到柳传志承认错误,借此获得原始积累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更获得后期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接轨。在公司政治中觉醒的孙宏斌,踩着悬崖边跳舞,用了10年时间,打造了一支中国地产的百亿军团。在自己的地盘上,当初在联想没有获得的信任和尊重,孙宏斌无保留地授予了他的团队。但同时也划清了“零容忍”的底线。不在场上踢球的孙宏斌,对上场人员的拉帮结派格外在意。顺驰曾有多名高层领导被解职和开除,原因是他们违反了这个最基本的东西。在公司的发展中如果有人说出话来其他人不敢质疑,孙宏斌就会倍感紧张。平台是他的,你可以批评他独裁,但他不能容许公司除了他以外还能有另外的权威。

公司政治: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外商业史上的经典案例,已经足以使我们有勇气对公司政治略作概括。公司政治是公司利益相关者,经由公司显规则背后的潜规则组成的一些约定俗成的日常事务处理法则,是围绕对公司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公司上下所形成的心理契约。公司政治是组织路线图,是一种谁也无法忽略的更为隐秘也更有决定性的力量。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取决于距离中心的“距离”。位置、资历、和老板的个人交情、对别人的影响程度、在组织中发言的活跃程度等,往往是测定这种距离的要素。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公司经理人,抑或公司老板,都可以运用公司政治的力量实现个人和企业的成功。能否驾驭公司政治,是职场人士和企业家们功力高下的关键指标。

公司政治呈现多样化的形式。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性公司政治,又称办公室政治,主要指在公司正常运转过程中各种人物所形成的交互关系。另一类是非常规性公司政治,也就是公司出现比较大的震动和转换使得相关利益者组成权利与义务的新格局。我们通常关心的正是第二类公司政治,即公司资本与经理人之间的博弈。一如毁灭与生成一样的自然,资本意志与经理人之间的分崩离析,永远是公众注意的焦点。

一如“内部人控制”深刻地概括了现代公司治理中的顽疾,经理人与企业主的分崩离析则是另一道独特的风景。据日前出版的《经济学家》报道,全球大约40%的首席执行官在上任后的头18个月内就遭到解雇,2004年在全球2500家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当中,每7名首席执行官当中就有一人丢掉“饭碗”,而2003年这个比例为10颐1.中国绝大多数经理人能够与企业主一心一德耕作,演绎出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但是,也有一些明星经理人,以头撞墙,不断传出跟东家闹崩的故事。我们可以轻松地开列出如下的“不完全名单”:万明坚、张桂宗、姚吉庆、古永锵、王惟尊、陆强华、李汉生、吴士宏、高群耀、何经华、张醒生、张树新、唐骏、倪光南等。贬损甚于褒扬的“出局”,正在演化为明星经理人的悲剧性宿命。

中国公司政治当补的第一课

每个明星经理人的出局都有独特的情由。中国明星经理人中知名度颇高的万明坚曾披露过心迹:“可惜还缺赌资,否则我敢大赌。”他充分调动职务和身份赋予他的诸种力量,极力搜罗各种有利的说法,忽视基本事实,撺掇李东生铤而走险收购阿尔卡特,以便为自己打造更加宏阔的舞台。他曾经那样成功,李东生没有理由拒绝他的动议。自负贯穿了TCL收购阿尔卡特的全过程,不找专业机构咨询,不形成专门的并购班子,自以为是地签下漏洞百出的并购合同,承接下一些过时的研发和亏损重负。结果7个月亏损6.6亿元,最后TCL不得不买断阿尔卡特的股份,上演一出壮士断腕的悲壮。

而这一切的根源却是来自明星经理人自我实现的迷狂。跟惯常一样,“迷狂”身着“勇于迎接新挑战”的华衣,还承载“让中国制造智慧化”的使命。企业是力行者的舞台,从来就不需要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在中国商业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博弈典型,应该首推倪光南与柳传志的反目成仇。他们一个是工程院院士,一个是“中国商业领袖的旗帜”。起初,柳传志三顾茅庐,请倪光南加盟联想,并为倪开设“永远正确的特区”,将倪送上“神坛”。倪光南的“智慧”变成“联想汉卡”和“联想微机”。可惜,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面前,两个人展开了肉搏战,最后倪光南状告柳传志不成,被柳“扫地出门”,股份和身份尽失。倪光南一直认为,自己是在为组织打工,他有义务向组织倾诉,而忘了或不承认一个现实:柳传志是老板!

客观地看,一个平台的运转,有一系列无形资产在起作用,关键看这个平台是谁搭起来的,是谁调动了周边的闲置资源。联想平台无疑归属柳传志。他把这个平台当做命来看,以他超乎常人的心智和体能打理着平台的所有细根末梢。柳传志的意志就代表了资本的意志。倪光南竟然凭一己之身与资本作对,真可谓以头撞墙。

还有“逆风飞扬”的吴士宏,离开东家便把东家的是是非非揭了个底朝天,让跨国公司老板胆寒;还有那个儒雅精细的唐骏,捕捉每一次记者采访,频频推出个人的丰功伟绩,让企业主心惊。

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欺骗与背叛,我们见识了太多的分崩离析。还可以找出更多名人经理人的故事,每个人各有各的情由,而最基本的迷狂是缺乏对资本意志的彻底尊重。资本的意志归根结底是大股东的意志。这是财产权利得到承认的必然结果。在大股东的舞台上演出,分派什么角儿就该演什么戏。缺乏对大股东意志的彻底的尊重,是中国明星经理人的通病。

我们曾经见识了日本的公司政治(见《双重人格送商业巨子入狱》与《解读索尼:盛田昭夫“阴柔的张狂”》,载《经理人》2005第五、第六期)。日本以名分为中心的耻感文化,与现代资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社会中对大股东意志的彻底尊重。公司老板和家族族长,相当于主人。主人有恩于受雇佣者,受雇佣者只有报恩于万一,才算是有德行的人。有悖主人的情义与不能恪守尊卑的“名分”,是一个人相当大的耻辱,会受到社会的歧视。

最新的例证是,2005年3月份,商业巨子堤义明因被部下揭发指示作假而被捕入狱。而遭受最大心理压力和被社会歧视的不是作假的堤义明,而是出卖堤义明的部下。由根深蒂固的耻感文化形成的压力是那样的巨大和不可抗拒,以致他们两个不得不以自杀这个最体面的办法,来洗刷自己的“污名”。

看来,对资本的意志保持彻底的尊重,当是中国公司政治该重点补的第一课。

案例讨论:

1.如何理解案例中“商业从来都是在复杂环境中处理复杂的利害关系”这句话?

2.为什么说公司一把手往往是公司政治的始作俑者?

3.倪光南与柳传志在管理上的矛盾说明了什么?

4.应该如何理解和评价案例中“对资本的意志保持彻底的尊重”?

2010年是我进入高校工作的第七个年头。在进入高校前,先后在两家企业工作10多年,担任过驻外分公司经理、特大型企业集团的办公室副主任和人力资源部经理等职。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使我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丛书中内容大多都出自操作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学习心得。

本系列丛书的写作历时七年,共计约80万字。写作期间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首先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他们一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引以为自豪的研究成果。我的父亲石柱成教授,一生从事经济管理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他参与了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学科的创建,并在第三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性研究,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退休后他创办四川弘道经理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经济管理人才。晚年还建立“弘道”网站,弘扬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我的母亲丁贻庄教授,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从事杂交玉米的科学研究,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50多岁后又转行从事我国道教学的研究,在道教医学、养生和道教人物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也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是在我就读硕士、博士期间,与父亲在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交流和研讨,都使我获益匪浅。父亲虽已去世,但他对子女的爱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里。此外,我的妻子和女儿也是我完成书稿的重要精神支柱。

我还要感谢我的学生和朋友们。自2003年从企业回到高校后,主要开设和讲授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和讲座。授课对象除了学校的本科、研究生、MBA学生外,还包括众多的来自企业界、银行、政府部门及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授课过程中,大家都对讲授的一些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很多问题,在这种不断地沟通和交流中,教学相长,使本丛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我也有不少企业界的朋友,经常参加他们的聚会,探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人际交往与职业发展等问题,这些都对本丛书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同时不少人纷纷索取讲义和课件,并询问书籍的出版时间,这也促使我加快写作的进度,以不负大家的期望。现在本系列丛书的第三部终于完成,也了却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在本丛书的写作过程中,引用和参考了大量相关的研究文献和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引用,在各章后都尽可能的作了详尽的标注。尽管如此,仍有可能遗漏。在此特向已标明和未能标明的参考资料的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歉意。在此还要向出版社表示感谢。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最终促成了本书的出版。

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书中的观点和内容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石磊

2010年9月于成都雅典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