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热土群英
7797600000009

第9章 情暖学子心

——上栗县长平教育奖励促进会八个老党员痴心助教的故事

荣奇才龙许平

上栗县长平乡,一个群山环绕的地方,没有独特的区域和交通优势。然而就是在这个山沟沟里,却创造了20年无人失学的奇迹。

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一个名叫“长平教育奖励促进会”的组织,是这个组织最早的8个老党员和后来参加的许许多多党员们。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字:

2005年,由创建时的创始人为主体组建党支部,有党员8人。

8个党员,年龄加起来542岁,最大的83岁。

8个党员,党龄加起来306年,最长的52年。

20年过去,这个组织发展会员2148人,其中174名理事中党员占114人,19名常务理事中党员占17人。

20个年头,他们带头捐资助学11万余元,向社会募集资金90余万元,奖教奖学助学2312人次。

这个促进会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

正是这个愿望让他们携手走到了一起。痴心助教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清寒学子奋发有为,积极向上。

这是一个强大的爱心群体,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社会有识之士,将熟悉的不熟悉的聚集在一起,把爱心相互传递与互融。

十几年来,《江西日报》、《井冈先锋》、香港《民报》等多家媒体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2008年荣获市委“基层党组织红旗单位”,2010年获市委、市政府“十佳诚信奉献非公有制新经济新社会组织”,2010年获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全乡的先进单位,成为我市成立时间最长、资助次数最多、管理最规范的社团组织。

1991年,从事教育行政工作31年的李维正退休了。

多年的教育生涯让他常常看到一个现象:不少学习优异的孩子因贫困而中途辍学。每每想到这个情景,他心里就隐隐作痛。退休赋闲在家的他,一个多年的心愿开始浮上了脑际:他想成立一个教育慈善机构,帮助贫困孩子改变自己的命运。

想到此,他再也坐不住了。他把自己的心事和想法告诉他的同仁李怡章和黄祖耀:“我想搞一个助学组织,用捐款衍生收入来资助这些念不起书的学生读书。”这个主意一出口,立即得到他们两人的赞同,他们正在为念不起书的孩子着急呢。可谓一拍即合,3人经过一整天的商议,决定成立长平教育奖励促进会,发动大家捐款,把募集来的钱做本金,用每年的利息奖励资助优秀学子、贫困学生和奖励优秀教师。

这一设想一提出,又得到了黄宗汝、黄其林、赖泰清、余新文、荣奇才等众多爱心人士的响应。他们都是一些已经从岗位退休的老人。从此,一个美好的愿望让他们走上了一条只有奉献、没有俸禄、唯有服务、不求回报的奖教奖学助学的爱心之旅。

1991年3月,长平教育奖励促进会正式成立。

没有办公场所,没有资金,只好每天在李维正、李怡章、黄祖耀的家里轮流办公。创办促进会难,募集第一笔资金更是难上加难。那时,干部和教师的工资每月也仅有百把元钱,大家的手头上都很紧,募集资金的困难也就可想而知。李维正只好带着几名老党员每天通过写信、打电话、走访等方式,千方百计联系许多在外工作的长平人,同时,在本乡走村串户、走街串巷,号召大家为孩子们捐款。

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认为他们在骗钱,不但不捐,还冷嘲热讽,但他们并没有气馁。“我们只有以实际行动来感动他们。”他们说。

首先,李维正、李怡章和黄宗汝3位老党员,以家庭为单位,带头捐款6300元。社会捐助的每笔钱他们都张榜公布,接受监督。他们的行动终于慢慢打动了人们。全乡200多位老师、100多位机关干部、50多位卫生工作者纷纷伸出了援手。长平的父老乡亲也被老人们的善举感动,踊跃向促进会捐款。

1元,5元,10元……到了第二年,长平教育奖励促进会共接受社会捐款达56960元。

这几位老党员的心开始暖了起来。

为了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长平教育奖励促进会勤俭节约、公正办事形成了一种风气、一种习惯。老党员是促进会的主要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是义务的,为了节约支出经费,他们入村进校调查,不是骑自行车就是步行,他们出差、下乡没报过一分钱伙食,没拿过一分钱福利,仅有的办公开支只有1999年的300多元材料打印费。

其实,不说也知道,促进会的8个老党员家中并不富裕,老教师李维正虽然是个离休干部,但家境并不是很富裕,住的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旧房子,穿的是缝补过、褪色的旧衣衫,吃的是蔬菜淡饭,睡的还是母亲留下的老床铺,家里唯一值钱的是一台旧式赣新彩电。有人劝他:“你一个离休干部,又不是没有钱,何必这样刻薄自己呢?”他总是这样回答:“东西可用就行,没有必要浪费!”为了省钱,他把吸了60年的烟给戒了,也舍不得花十几元换掉用了33年的菜刀。李怡章有一辆破旧的28式自行车,伴随他已有十几年了,为了节省打印材料的费用,他“舍近求远”,专程到20公里外的县教育印刷厂;为了省下5角钱车费,他到萍乡市区办事,不坐长平到萍乡的直通班车,而是在田中转乘公交车。

而他们却把一生的积蓄都花在了长平教育事业当中,把爱的阳光都洒向了孩子们。

一晃几年过去了。

到了1999年,长平乡养路队一临街的房屋要转让,为了买下这栋房屋,李怡章来回奔波。老人的真诚打动了养路队的负责人,最后同意将房子连同地皮一起卖给促进会。

有了这块地皮,老党员们的干劲更大了,他们起早贪黑,开始筹建新房。2002年,他们在养路队原有的地方建起了一栋6层共2000余平方米,集商贸、住房、办公为一体的新大楼。从此,促进会有了自己的家,一座固定资产总值300余万元的大楼,每年还有了15万元以上的房租收入。

翻开8位老党员的履历表,我们发现,他们中有5人曾从事过教育教学工作。爱教育、爱学生、爱人才已融入了他们的血液。20年来,他们在“访”和“助”中奔波,在奔波中身体力行。

打开促进会一本本纸张陈旧的奖教奖学名单,1425名优秀学子、143名优秀教师、744名贫困学生,他们的出生日期、就读学校、工作地址、奖助金额等记载得清清楚楚。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和秘书长的荣奇才说:“工作不做实、不做细,如何交得了捐赠者的账!”

老党员们每年都会按照支部划分的工作片区,下访全乡各所中小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状况,掌握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特别是单亲、孤儿的家庭和学习情况,登记造册,并对他们进行家庭访问,鼓励他们好好读书。核实情况后分别给予资助,确实特别困难的,促进会寻访好心人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完成学业。李维正、李怡章、赖泰清分别兼任了长平中学、新华小学、长平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其实,老党员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助学隐秘”:黄宗汝,妻子早年下岗,现瘫痪在床,在家境不宽裕的情况下,挤出钱来资助黄祖恒同学完成了初中学习;荣奇才家庭经济拮据,仍然为贫困学生黄笑捐助300元;83岁的李维正,他只记得资助了10来个学生,花了多少钱也不记得了。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说话也不方便了,他们早已忘记自己资助学生的名字和具体花了多少钱。

老党员们深知,自身助学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为此,他们深入宣传,广泛联络爱心人士: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长平籍原深圳华泰实业公司总经理李日余,个人先后捐款3.36万元;台胞龙宜群捐款3万元,还不断向旅居台湾的爱心人士广泛宣传促进会章程;在南昌市副市长刘家富的引荐下,中国振乾投资有限公司胡建华董事长捐款20万元;远在美国的黄友菱几经辗转托人捐款1万元;原江西省人民银行离休干部周瑜峰先后3次捐款,身患绝症时还亲自到促进会捐款3000元;企业家张黎明,向促进会捐款3万余元,个人资助了10名贫困生;企业家刘合军,向促进会捐款5万余元,个人资助了10名贫困生;企业家荣炳华每年捐赠扶贫助学资金1万元……

在老党员们的呼吁下,捐款者越来越多,有国家干部、企业家、教师、工人、普通老百姓,还有海外侨胞、台湾同胞等等。他们都被促进会的老党员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著所感动,让点滴爱心通过促进会这个平台汇聚成爱的洪流,已经改变和正改变着长平贫困孩子的命运。

20年来,长平教育奖励促进会共举行了19次奖励资助大会,共向优秀教师、优秀学子和贫困学生发放资金52万元,奖励优秀教师130余人,共奖励资助2000余名学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最初受资助的学生也逐渐成长起来,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并没有忘记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的教育奖励促进会,把微薄的奖励和资助当作激励自己完成学业、干好事业的动力。他们当中有全国师德标兵,有省市县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走出了4名博士,82名研究生,还有4人出国留学。尽管他们大多数经济上还不是很富裕,但他们正越来越多地回过头来,用行动承接着老党员们的“玫瑰事业”,享受着“帮助他人,愉悦自己”带来的快乐。

感恩,已成为了学子们共同的心声。5岁就失去亲人的孤儿瞿刚,由李维正负责从小学一直资助完成大学学业,到南昌电厂上班后,特意请他的姑父向促进会转交了500元爱心款;在东莞电信有限公司上班的朱胜开,2006年6月特意回家,郑重地将5000元送到了促进会;在广州某部队工作的陈文鑫,将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捐给了促进会;复旦大学研究生黄长松,毕业后捐款1500元;刘明亮参加工作后捐款1500元……

有些受过促进会影响、奖励、资助的人,现在又成为促进会的理事。有原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曾任上栗区副区长、市人防办副主任、2008年退休回乡的谢云良,经理事们一致推举担任促进会理事长;曾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多次受促进会奖励的新华小学教师熊建兰,也已经向长平乡党委递交了将组织关系转到促进会的申请;机关离退休干部余远芝,如今促进会已成为她工作的地方;曾多次受促进会奖励的长平中学江锦根和林小菊,他们正在用善心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学子……他们都纷纷表示,要把促进会8个老党员的这种爱心一直传递下去,因为爱心永恒,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老党员们心牵着学子,情连着希望,他们用羸弱的身躯,撑起了奖教助学光明事业的“大厦”,也撑起了长平人的理想。如今,在这片热土上,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他们痴心助教的故事正被人们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