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萍乡市邮政局退休邮递员曹罗生
何敏
1998年初春,萍乡市邮电局一位工作了28年的老邮差,收到一封属于自己的信。
信是从北京寄来的,是一个通知:他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3月将赴北京参加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个普通的邮递员,面对这个巨大的荣誉,他的双手在微微抖动。党和人民信任了他,他真正感到了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激动和欣慰。
一
让我们沿着一条山路,去寻找一串脚步声,这是赤山乡的山里人都非常熟悉的脚步,邮递员急匆匆的脚步。
让我们再沿着城里的小巷,去寻找一串自行车的铃铛声,这是小巷人家熟悉的那辆绿色自行车的铃铛声。
老曹是这里的名人。
都说老曹送信送报,送得有情有义,送得实实在在,40年从乡里到城里,老曹在平凡的邮路上,硬是走出了大名声。
曹罗生出生于1949年12月,1970年参加邮电工作,一直担任邮政投递员。经他手送出的报刊达4万万份,信件、包裹、汇款单达300万件。在邮路上已跑了60多万公里,相当于在万里长城上走了50多个来回。义务加班加点40000多小时,等于多干了13年的活。
曹罗生始终认为,当一名邮递员不光是辛苦,而且责任重大。
不管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或是冰雪封门,都得每天按时出班。因为国家经济建设每天需要传递信息,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信息,老百姓也少不了信息交往。所以说,邮递员就是一座桥,一座密切群众关系的桥、一座沟通政府和人民联系的桥、一座连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桥。
1983年,他从永丰县邮局调到萍乡,便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山区跑乡邮,他接手的邮路山连着山,每天要在山沟里跑50多公里。
刚接班时,他就打定主意,再吃苦也得努力让山沟里的群众方便。每天,天刚蒙蒙亮就提早出班,要把邮件送进从未通邮的村村户户。有一天老天好像故意考验他,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刚走到偏僻的天堂村山脚下,黄泥就把自行车轮死死地缠住了,推都推不动,猛一使劲,就摔了一身泥巴,他用袖子擦净脸上的泥,扛起自行车,用手抓着路边的枝条艰难地往上爬,整整爬了40分钟,终于登上了天堂村。那些从没见过邮递员的山民们感到十分吃惊!这样的天,这样的路,怎么突然冒出一个邮递员来了?当人们拿着他送去的邮件时,感动得奔走相告,那些从未见过自行车的小孩用手摸摸车过过瘾,人们把他拖进家里,又是泡茶,又是打水给他洗脸、擦泥。这情景深深地触动了他,更坚定了他为老区群众当好绿衣使者的信念。
从那天起,上七里、下八里的狮子岭、新岭煤矿,他天天去爬,原来按规定两天送一次的地方全部改为天天送。群众要寄信他就带上邮票、信封,要取汇款、包裹或是订报刊就代他们办,要买日常用品、小农具或农药、化肥,也先垫钱代买,只要能方便群众的事他全干。
一个星期六傍晚,刚跑完乡邮回到邮电所的曹罗生,爱人从市区的家里打来电话:“儿子急性肺炎要住院,赶紧回家”!他听了后准备往家里赶。就在这时,狮子岭煤矿来了一份长沙化肥厂的加急电报,要求马上发煤,否则厂里将面临停产。按规定,乡邮班的电报可以星期一送去。儿子病了,家里告急,可用户也火烧眉毛,怎么办?一想到化肥厂急需煤炭而矿上几千吨煤炭堆积如山销不出去时,他急忙拿起电报,冒着大雨匆匆地就往30里外的煤矿赶。一路上心里老放心不下高烧的儿子,加上天黑路陡,也不知道摔了多少次跤,才把电报送到矿长手上,等拟好回电,深夜赶回邮电所将电报发出。这天虽然跑了160多里山路,但为两家企业排忧解难避免了经济损失,他心里十分高兴。第二天一大早曹罗生才急忙赶往市医院,见双眼红肿的妻子抱着高烧的儿子泣不成声。他想说什么,喉咙里却像卡着什么东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二
一封信、一份报,拿在手上轻飘飘的,但作为邮递员来讲就是一份责任,心里总觉得有千斤重。如果不尽早送到用户手中,他就吃不好,睡不着。
1985年调回市局后,送市政府那一带的邮件,那里机关单位多,居民多,报刊和重要书信也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10多年来,他打破8点上班9点出班的常规,把投递时间提前到早上。每天凌晨3点多就起来,4点赶到局里分拣信报,5点准时出班,8点以前把60至80公斤重的报刊、邮件送进千家万户。许多单位和居民为了使他早晨投递邮件进门方便,不约而同地把钥匙交给老曹。
他身上常年挂着几大串的钥匙,有半斤多重。这沉甸甸的钥匙饱含着用户对他的信任和关心。曹罗生投递段上的邮件比一般段上多3倍,每天都要多出一趟班,多跑几十里路,多登二、三百层楼,多干4小时活。他认为:搞服务工作,就要多吃苦,就要用真心,不能使邮政的信誉打折扣,要让每一位用户都百分之百满意。
经常有一些地址不清或根本无法送出去的信,他就牺牲休息时间,千方百计让“死信”变成活信。一次,有一封台湾寄来的信,上面的地址很少有人知道。老曹想挤时间去寻找收信人,但爱人重病住院,两个孩子又感冒发烧,全凑到一起了,台湾同胞的信不能不管,这是邮递员的职责!于是他安排孩子们大的照顾小的,然后去查访收信人,经过20天的日夜兼程,最后在花庙前32号找到了收信人的儿子。像这种一般无法投递的“死信”,20多年来,曹罗生已送了2909封。每次看到用户收到信件时惊喜和感激的泪水,心里总是热乎乎的。
萍乡是座江南古城,市区80%的老房逐渐拆迁,给邮件的投送带来许多困难,怎么办?一是做到脑勤;二是做到手勤;三是做到嘴勤;四是做到腿勤,不管用户搬到哪里,千方百计去寻找,一直把邮件送到新住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向户籍民警请教门牌知识,向老居民了解地名变迁情况。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他脑子里就像有一张地图似的。如果有人把信上的地址写错了,也能找到收信人。例如有一封寄给杨家冲320号的大学入学通知书,他一看就知道地址写错了,因为杨家冲没有320号,就直奔3栋2单元10号,找到了收信人。类似这种疑难信件,已送了4000多封。
有许多孤寡、残疾人出门很不方便,要寄封信、取个包裹很费事。他就印发一些名片,自己花钱买了一个手机,无论谁求他办事,只要拨通手机,立刻就帮忙,方便了很多人。一些用户说:“老曹这所流动邮局除了能办各种邮电业务,还代买生活用品、代干家务活。”作为邮递员,只要群众需要,什么事都应该尽心尽力去办。
三
近30年来的投递工作,他深深体会到:做一名邮递员并不难,做一名好邮递员很不容易。1989年报刊收订的日子越来越近,各地报刊征订出现了滑坡,经过反复考虑,曹罗生决定推出“承诺服务”,并请一位老师帮他写下了“欢迎订阅报刊,保证按时投递,如果出现遗失,定当以一罚十”四句简明扼要的承诺服务保证书。
当他把“承诺服务”大红纸贴在市政府大门口和各主要街道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群众纷纷上邮局或找他订报刊。其他邮递员见“承诺服务”效果好,也印发“承诺服务”保证书。在全省甚至全国报刊订阅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我局的报刊订阅数却增长了25%,老曹投递段上的报刊订阅量增长了71.8%。
他实行“承诺服务”已经十几年了,有人想知道是否赔过款?他说赔过。那是1994年3月16日,凌晨6点曹罗生正骑车在投递途中,突然被一辆违章的汽车撞倒在马路上,被撞出三四米远,左腰受重伤,两腿砸伤5处,右膝关节和脚腕肿得和大腿一样粗,左眉上开了一道两寸多长的口子,血咕嘟咕嘟往外冒,他当时昏倒了。老曹被撞倒的同时,满车邮件撒落一地。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看见满地邮件,心里疼得比身上的伤还厉害。于是挣扎着去捡地上的邮件,谁知双腿不听使唤,挪也挪不动。只好咬紧牙关,忍痛向前爬向地上的邮件,可惜还是有10多本杂志,被地上的污泥弄脏,事后老曹自己拿钱购了这10多本新杂志送到用户手中。
老曹心里时时装着用户,用户也时时牵挂着他。当他受伤的消息传开时,市委、市政府领导立即赶往医院看望,并要医院派最好的医生进行抢救。市里几十位离休老领导、社会各界代表、邮局的同事以及600多名群众到医院探望他。75岁的易大爷赶了60多公里山路从赤山乡下送来30个鸡蛋给老曹补身子。几天内,1000多名用户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曹罗生的伤势。市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特意安排黄金时间在《热点追踪》栏目,播放他的病情跟踪情况。领导和群众越是关心他,他越是躺不住,医生要求最少住两个月,曹罗生却只住15天伤未痊愈便上班了。
曹罗生有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他很爱贤惠的妻子,也爱天真可爱的儿女,但他更爱他的投递工作岗位。结婚都30多年了,还没在家团团圆圆过个节,因为越是过节,用户越急盼亲人的消息。记得有一次小儿子突然对他说:“爸爸,我很羡慕邻居的小孩。”曹罗生就问:“为什么?”小儿子说:“他们一到星期天就能跟爸爸去玩、去逛公园。”
曹罗生惭愧了,看着小儿子那双期盼的眼睛,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回想一下,儿女们确实谁也没跟他上过一次街,他这个当爸爸的欠孩子们太多了。每天,孩子们还在梦乡,他就匆匆忙忙出门上班,直到傍晚才回家,他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1992年10月1日,大女儿出嫁,家里来了许多亲朋好友,老曹特意休了半天假,帮助张罗一下,下午照常出班。当时,许多亲戚对他不理解,女儿流着眼泪对他说:“爸爸,您生我养我20多年,小时候您从没带我上过街,从未接送我上学,这都不怪您,您工作太忙,可今天我出嫁,是一辈子的大事,您就多休息半天送送我吧!”女儿委屈得泪水涟涟,老曹也忍不住眼泪直掉,女儿哪知道,还有许多用户在盼着他啊。曹罗生就认准一个理:有了国家,才有邮政这个大家,有了大家才有小家,大家的事做不好,全泡在小家里,国家怎能兴旺发达呢?
曹罗生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邮递员,却做出了不普通的业绩,党和人民给予了他许多的荣誉。20多年来他先后被授予省、市劳模、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服务标兵、有突出贡献的一线工人等荣誉称号90多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8年光荣地出席九届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年4月份,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十大杰出工人。1999年10月1日到北京参加了国庆50周年观礼,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2年4月在北京参加了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经验交流表彰会。2003年8月在北戴河受到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的亲切接见。
邮路长长……曹罗生在长长的邮路上,走出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