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西省电瓷商会的党员们
刘娇
1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芦溪人就明白要依靠工业发展来改变命运,他们开发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瓷土,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由制作陶瓷到生产电瓷,走上了一条科学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大道,使芦溪成为享誉全国的电瓷生产基地。
这是2006年3月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了集结更多的力量,打造电瓷“航母”,来自景德镇、上埠、南坑、芦溪四个片区47家企业代表相聚一堂。在响彻云霄的礼炮声中,江西电瓷商会落户上埠镇,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一个拥有固定资产10多亿元、职工近5000人、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及东南亚、欧美、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瓷商业指挥中心诞生了。
让党旗在这里飘起来
2006年年末,一面鲜红的大旗在这个非公企业中飘扬起来,一支由7个单独支部和5个联合支部筑成的坚实堡垒——江西电瓷商会党总支成立了。
犹如一盏指路明灯,选好了挑灯之人,就能照亮一大片。商会党总支在尊重会员企业全体党员的意愿基础上,通过民主推荐、竞选演说、支部书记票决等程序,选举产生了党总支领导班子。萍乡市华鹏电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康文被公推为商会党总支书记。
许康文,今年50多岁,一个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当过兵、做过机关职员,在电瓷厂任过书记、副董事长,在电瓷行业一干就是几十年。2000年,不甘平庸的他选择自主创业,在多年积累参与集体企业经营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占地30余亩的华鹏电瓷有限公司。
“领导和群众都信赖我,我一定不会辜负众望!”被选为商会党总支书记那天,许康文激动地说。坚毅的目光里折射出智慧与力量的光芒。
上任以后,凭着优秀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以敢于挑战、不怕困难的军人作风,他带领党总支一班人向着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扬帆起航!
商会组建党总支后,严格按照党的章程积极培养发展新生力量。坚持把党员发展重点放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骨干和重点、关键岗位的一线优秀工人上。萍乡市通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敏是商会第一批发展起来的党员之一,从与他的交谈中我们感觉到这位民营企业家对党怀有极为深厚的感情。陈敏,别看他才30出头,却在电瓷行业中摸爬滚打了10多年,从奋斗之初至今始终严守行业道德,在商会捐助活动中从不落后。他动情地说:“党组织给我们这些年轻的管理者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享受着党的厚爱我们应该知恩图报,为这个行业多作点贡献!”
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党组织肌体不断壮大,生命力更加强大。商会党总支由成立时的51名党员发展为73名,其中有43名党员是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
擦亮百年电瓷这张名片
商会党总支的每位党员,就是要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关键。商会党总支于2007年5月创办了萍乡电瓷工业培训学校,为电瓷企业定期开展生产工艺、产品检测、企业管理、电脑操作和财会等方面的免费培训。每年还安排60万元作为电瓷人才开发专项基金,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金融危机爆发后,商会党总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接培训返乡农民工300多人,安排就业233人。
“谁的科技创新步伐快,谁就能掌握新科技,谁就能登上发展的制高点。”许康文深深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为进一步加大电瓷产品科研力度,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升电瓷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在他的建议下,将强联、华通公司设备有效利用,发挥湖南大学等高等院校人才、技术优势,建立起了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两大平台——江西省电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萍乡电瓷生产力促进中心。两大平台的建立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培训、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让我们看到两大平台结出的累累硕果,许康文带我们来到了强联公司萍乡生产力促进中心所在地。
一个个电瓷产品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他依顺序轻轻地抚摸着,像抚摸着疼爱的孩子一样,一边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华通公司的“XWP-160高压线路耐污盘形悬式瓷绝缘子”、“超高压电力电容器陶瓷套管”项目通过省科技厅专家鉴定,两项产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华鹏公司取得“新型相电识别无盖双密封变压器瓷套”实用新型专利;萍乡电瓷厂开发了750KV电容器恒拉器套管和11万伏、12万伏的变压器套管……这些都是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啊!
2006年是电瓷商会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一场声势浩大的“能源革命”翻开了芦溪电瓷发展的崭新篇章。
在电瓷生产的历史中,燃煤倒焰窑技术一直被广大企业所采用,产业的发展已经跟不上环保的要求。商会党总支号召电瓷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落后的燃煤倒焰窑技术,各成员企业积极响应。可是,如何引进全新的能源呢?党总支不惧不畏、迎难而上。许康文带领党支部成员奔赴北京、山西、山东、长沙等多地进行考察和反复论证,并与萍乡市港华燃气公司进行了漫长而艰苦的谈判。
2006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江西省首家天然气压缩站被成功引进。商会党总支积极引导各会员企业了解使用天然气生产的优势,配合上级相关部门进行了倒焰窑改造。随着一声声“轰隆隆”的爆炸声响,芦溪县所有的倒焰窑烟囱应声倒下,昭示着新能源时代来临,再度还原江南梦里水乡的一片碧水蓝天。如今,芦溪县95%的电瓷企业都用上了天然气。谈起这场“革命”,许康文深表感慨,掷地有声地说出了新能源的意义:“没有天然气,就没有电瓷产业发展的今天。”
为了生存发展,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各行各业中难免都会存在互相拆台、竞相压价的现象。电瓷行业亦不例外。2008年,商会各成员电瓷企业中刮起了一股“黑色旋风”。在市场压力下各企业拉开了剧烈的价格战,无序的恶意竞争风潮暗涌。
许康文了解这一情况后,心在隐隐作痛。他迅速组织各会员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在会上,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商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电瓷企业都是商会的一员,电瓷企业相互之间如同兄弟姐妹。这样做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吗?我们要想的是如何推动共同发展!”几个党支部成员也纷纷表示:不能再这样下去。如不加以调控,恶意价格之战将会愈演愈烈,势必将形成一损俱损的局面。旗帜的力量必须发挥出来!他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带领大家分析利弊,进一步统一认识,并在采纳各企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迅速组织党支部研究制定了行业内部争议处理规则,统一了各类电瓷产品的市场价格。
党总支的果断决策、科学调控和有力的监督终于让这场市场“狂潮”风平浪静。
“要擦亮百年电瓷这张名片,就必须有一个龙头企业作为领头羊!”在推动电瓷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许康文喊出了响亮的口号。党支部班子一拍即合,迅速达成共识。
2007年,由正、副会长、秘书长等7名商会成员,募股组建了一家以等静压棒型和套管生产线为主体的高科技电瓷生产企业——江西省强联电瓷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由7家规模企业集结打造,总投资4.8亿元,占地面积达285亩。牢固的地基才能成就高楼大厦,正是这几家优秀民营企业的强强联合,开创了萍乡市电瓷产业规模化、集团化经营的先河,结束了电瓷行业无亿元产值龙头企业的历史。
在江西省强联电瓷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刘小兴难掩喜悦:目前公司有7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科技厅、铁道部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产品及技术鉴定;220KV-550KV及系列棒形产品已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产品认证,其高速铁道棒型绝缘子产品,是全国13家申报企业中唯一通过铁道部专家鉴定的,公司已被正式列入铁道部高速铁路建设定点生产供货企业。2011年8月,又成功与上市企业浙江金利华集团公司 “联姻”,一个3亿元的合作项目洽谈成功。
强联的成功给党支部班子成员很大启示:团结就是效益!许康文和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县电瓷行业走上了企业强强联合之路。集体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电瓷行业经济发展迅速、百花齐放的局面逐渐打开,近3年电瓷工业产值的增长幅度平均在60%以上,利税率达到30%。
“6000万”的故事在全国电瓷业里广为流传,成为商会成员们引以为傲的一段历史。风风火火的2007年,对于商会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埃塞俄比亚国家一笔合同标的为6000万元的电瓷出口订单在全国电瓷行业中抛出之后,对于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全国所有的电瓷企业都虎视眈眈。但规定交货期只有短短3个月。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没有哪一家企业敢“抢”,在实力的较量下,只能“忍痛割爱”。在同行的观望和人们怀疑的目光中,商会犹如猛虎一般冲了出来。
“商会一定能拿下!”利用商会这一民间组织的特有外贸权,再凭着对会员单位产能的准确把握,许康文信心十足地接下了这笔大买卖。在他的指挥调度下,将订单任务化整为零,分成若干不同的等份,安排有生产能力的多家企业生产,最终按质按量如期交货。
讲完这个故事,许康文毫不谦虚地说:“集体的力量无可比拟。现在大的订单都会主动找上门来。电瓷商会在电瓷行业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犹如一根巨大的擎天柱,撑起了电瓷行业的一片天。”
为社会而打工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这是商会党总支的服务口号。
许康文说过一句话:党员就是党组织的一个小细胞,只要每个细胞发挥出自己的能量,聚集成党组织的强大推动力,就能推动整个电瓷行业的发展。
商会的各项工作,纷繁复杂。身为党总支领头雁的他凡事都亲力亲为,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商会一批党员已经成为企业攻坚克难、辐射带动的中坚力量。
萍乡市通达瓷厂有限公司在厂房扩建中,涉及周边百姓10余亩土地的征用问题,党支部书记龚兴兰,夜以继日地上门上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说破了嘴皮,跑断了腿。无数次的恳谈,换来的是百姓的理解和诚服,最终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党员廖汉江带领的产品技术攻关小组,潜心研究棒型绝缘子新产品,共取得研究成果5项,为公司新增订单2600多万元……党员曾明球带领的节能降耗研究小组,通过对产品成型环节的原料控制,科学调节产品烧成过程的用气用电,形成了一整套节能降耗经验,为企业节约成本180多万元。
星海电瓷制造有限公司支部书记肖海清说:“财富的积累是社会责任的积累。”他还说:“做企业应该走过‘三个境界’:最初为自己打工,其后为职工打工,最终转变为为社会打工。”他朴实而真挚的话在生活中得以体现:他曾一次性为镇敬老院捐款5万元,为修路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20多万元。除了他,还有强联公司总经理、党员刘小兴先后多次为农村敬老事业、新农村建设事业捐资20多万元,并资助2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在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商会党总支立即动员45家会员企业捐款捐物12万余元,并派专车将救灾物资送往灾区。近年来,商会党总支为敬老院、村组公路、扶贫助学捐资达220余万元……
有人说,电瓷商会是一个特殊群体,能改变行业领域的思想观念和助推行业经济发展。而在这个特殊群体中,党总支就是一个坚强的堡垒。一个个荣誉的花环飘然而至,落在它的身上:“市基层党组织红旗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先进行业商会”、“全省服务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面对成绩商会党总支并没有骄傲,他们正高举旗帜,奏响一首首更为强劲的发展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