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先进工作者、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龚德凌
朱诚
神龙界下,源溪河畔,耸立着一所美丽的“花园式”学校——芦溪县源南学校。就是这所平凡的山区学校,走出了一个全国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全国先进工作者、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龚德凌。
他从教25年,校长当了15年。在他的手上,一所省级贫困乡的学校,办成了全国闻名的“人才摇篮”;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他所在的学校创造出连城市学校也望尘莫及的骄人成绩。
这位瘦小却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是如何在一所普通的山区学校里做出如此不平凡的业绩的呢?
源南人中传诵着一句对他的评价:大爱无痕,不争却艳!
下面我们走近这位“全国先进”,去解读他的思想,发现他胸膛深处藏的火热般的爱心。
家长说:把娃托付给这样好的校长,放心
2009年10月23日,龚德凌的感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后,他从教25年痴恋山区、爱心育人的故事不胫而走。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公平的教育”,龚德凌这样说,更是这样做。在学生眼里,他就是一位可亲的“校长叔叔”,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面对学生,在关键时,龚德凌总是挺身而出,犹如学生的守护神;在困难时,他总是伸出温暖的双手,犹如学生的贴心人。不知从哪天开始,“校长叔叔”成了孩子们对他的昵称,这份深情将他与学生们深深相系。
1989年,他激情满怀地主动要求到源南山区任教。那时的源南学校校舍破旧,住房很少,他们几十个老师白天挤在一间土砖房里办公,晚上三个大男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说起那段艰难的日子,龚德凌说:“我出身贫寒,什么样的苦没吃过,这点苦算什么?只要能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心里就暖暖的。”从此,他一直扎根这里,无怨无悔。
1998年9月,龚德凌发现有个叫曾金华的学生,开学两天了还没到校,他立即和班主任刘老师冒着大雨赶到他家,发现曾金华家那间土砖房已破旧不堪,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50多岁的父亲愁眉苦脸蹲在灶门前吸旱烟,小金华则打着赤脚呆呆地望着老师,一言不发。揭开锅盖,只见几只红薯。原来他家已无米下锅,更不要说拿钱供孩子读书了。龚德凌看到这些,心中一阵难过,就对小金华父亲说:“家里有什么困难,要及时跟我们讲,学费的事我来想办法,先让孩子上学吧!”就这样,小金华几年来近千元的学杂费,龚德凌全都扛了起来。
2007年开学不久,龚德凌发现三年级学生许宏达走路有些异样,上楼梯没走几步就蹲了下来。他赶紧跑过去,发现小宏达两脸铁青嘴唇发紫,气喘吁吁说不出话。原来小宏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里困难无钱医治。龚德凌马上赶到小宏达家,握住家长的手说:“孩子这病不治不行,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一定会想办法给他治病的!”回到学校后,他立即发动全校师生捐款,联系乡党委、政府请求救助,并将情况向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反映,筹措资金近8万元,送小宏达到医院及时治疗。手术后,他还多次和班主任一道买水果、点心去看望小宏达。
源南乡是省级贫困乡,大批农民外出务工,200多名“留守儿童”成了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为照顾好这些留守儿童,校长龚德凌让他们自愿免费住在学校,自己率先垂范并动员学校教师和党员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13岁的留守儿童刘小芳说:“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日子我内心很孤独,龚校长多次与我谈心,解决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亲人般的爱。”
说起龚德凌满腔爱心育桃李,源南乡龙泉村李建明竖起大拇指。他告诉我们,他们村里的小江读六年级时,母亲抛下两个孩子离家出走,小江的父亲变得心灰意冷,年幼的小江兄弟根本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活,又无法缴纳学杂费,常常不去上学。龚德凌得知后,到他家问寒问暖帮助他们,小江兄弟俩的学杂费得到了减免,生活上也有了保障。而小江的爸爸也被龚校长的热心肠所感动,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龚德凌无私的关爱挽救了一个破碎的家庭。李建明说“龚校长是一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孩子放在他这里读书,我们一百个放心”。
同事说:我们敬佩他,也喜欢他,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源南学校以前只有一个操场大小,一下雨就是一片泥泞,老师们的吃用水也是黄泥水。为改变学校面貌,他各方奔走,讲解教育之重要;他多方劝说,阐述育人之神圣。为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他记不清跑了多少部门,也记不清走了多少夜路。有人说跑夜路是为了自己的升迁,而龚德凌走夜路,是为了学校的发展。
有天晚上,大雪纷飞,他骑摩托车去某领导家汇报工作,争取支持,一出门不小心摔到沟中,摔得鼻青脸肿。领导见状,深受感动,挥着手说:“龚校长你不要再来了!我给你想办法解决。”
龚德凌一心为公的赤诚之心终于感动了社会各界。
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始重视和关心这所学校。于是,学校规模扩大了,教学楼翻新了,学生宿舍、教师宿舍等先后也建了起来。2008年,他更是抢抓机遇,争取到各方资金100多万元,对整个校园进行绿化、美化和硬化,整个过程中,他与工人一起出点子、监督质量、填坑整平等,几次累倒在操场上。如今的源南学校成了四季飘香的“花园式”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为了管理好学校,龚德凌更是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他深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他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突破传统的管理方法,大胆实行“支部行政-业务科室-教师-学生”层级管理法,走出了一条“抓管理、促教学”的新路子,使学校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从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入手,推出“班子成员挂驻学校”、“党员联系班级教师”、“教师结对留守儿童”制度,充分调动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凝聚力;推行教师岗位轮换制、“五四三”教师评价制、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等,使之形成较为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创新党员“五线三培两联”制度,即充分调动“总务处、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和工会”五线的渗透作用,让党建工作延伸到第一个角落,不留盲点;“三培”即指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名师;“两联”即是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一所下属学校和一个班级,党员老师联系一个班级和一名留守儿童。
为提升教学质量,他立志走特色立校之路。首先是带领全体教师通过由点到面的方式在全校开展“5211”(把一节课45分钟分成情境导入5分钟、合作交流20分钟、精彩点拨10分钟、巩固提高10分钟四个时段)模式新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组织开展以党员教师争当班主任、争当党员示范班、争当“5211”课改带头人、争当所任学科带头人等为主要内容的“推动学校新发展,我是党员我带头”主题实践活动,让党建教研互促互进。他自己站在课改第一线,上示范课、听课改课、深入年级组和备课组讨论课改等。其次重视素质教育,龚德凌说:“作为一个农村学校,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绝不能让我们的学生输在素质教育的起跑线上。”
从20世纪90年代起,龚德凌就在源南学校建起了“少年林”,让每一个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树立“树长我也长”的成长意识。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和年龄特点,源南学校先后组建起计算机、音乐、美术等10多个课余兴趣小组,营造出自主发展、生动活泼的成长氛围。创新了以本地丰厚的乡村文化底蕴作基础的美术特色教学体系和以刘凤诰文化底蕴作基础的诗词学习基地。校园里的每一棵树,都倾注着师生们的情感;每一堵墙,都渗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一个个素质教育的“奇迹”。
为关心老师,他把每位老师的情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哪个老师生病了,他及时去看望问候;哪个老师结婚生子了,他送去祝福;哪个老师的家里有困难,他准会探望慰问。学校老师都说他有一种浓浓的亲和力,他就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教师彭元彬突发心脏病,经医生诊断要到南昌动手术,需医药费近5万元。彭元彬本来家庭就困难,没有住房,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刚建了两间平房,已负债累累。这一生病更是雪上加霜……刚得知情况,龚德凌马上发动全体师生捐款2.3万元,并通过跑县总工会、教育局、乡政府,帮他筹齐医疗费用。
龚德凌说:我只是做好了一个教师该做的事
15年间,多少项理应属于龚德凌的荣誉,都被他婉言拒绝。他认真地说:“25年来,我只是忠实地遵守了一个人民教师的准则,做好了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上级部门几次调他到更好的工作岗位,但龚德凌却“咬定源南不放松”。“对这个学校,对教育,我有着特殊的感情,一旦离开了这里,心里就没着没落。”龚德凌说。
如果说爱是龚德凌的一种习惯,德是他的一种修养,那么守护则是他情之所系。
只因他来自贫寒之家,是一个在“煤油灯”下成长的农民儿子。1968年,他出生在芦溪镇更田村一户普通农民家中。那时正值“文革”时期,国家整体经济已乱,家中兄弟姐妹又多,番薯丝饭都吃不饱。龚德凌读初中时的开销,是在煤矿下井的哥哥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哥哥为了鼓励他读书,承诺只要考上中专,就送一块上海手表给他。年幼却懂事的龚德凌知道这个承诺的分量:哥哥希望他有出息,希望他成为家里的知识分子,更希望他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学堂。
于是,冒着黑烟的煤油灯长期与他相伴。
就这样,龚德凌走进了萍乡师范的大门,如愿以偿地拥有了那一块上海手表。正是这样的人生际遇,让龚德凌从内心深处懂得有机会读书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而“让每一位学生受到公平的教育”也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1987年,19岁的龚德凌从萍乡师范毕业,走上了教师岗位。那时山里还没有通电,“煤油灯”又一次地与他重逢。在煤油灯下,龚德凌为自己充电,苦读《语文研究》、《语文学习》等专业书籍,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在煤油灯下,他与学生们一起度过了无数个补习字词篇章的夜晚;在煤油灯的照亮下,一批批莘莘学子飞出了山沟,到外面更为丰富的知识海洋里翱翔。如今,他的学生有的成了他的领导,有的成了他的同事,有的成为事业蒸蒸日上的老板,还有的成了科学前沿的尖兵……
每当看到孩子们从山里走向山外,看到孩子们的人生从这里启程,龚德凌打心里高兴,感到莫大的幸福。他说:“教书育人有苦有乐,用自己的辛勤和爱心培养孩子们成人成才,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教师的价值所在。”
25年的教育生涯中,家长的信赖、学生的亲近和老师的支持让龚德凌自己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我用爱心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就能收获快乐和幸福。”
这就是龚德凌,一个扎根山区、用大爱浸润农村义务教育的人!他这种大爱正默默地在我们心田中流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