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做法
7792500000076

第76章 定西市安定区零距离便民服务体系

设计载体的目的和考虑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工作重点转移,客观上要求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由管理控制型向服务引导型转变。安定区结合区情,通过在下官营、巉口、凤翔、鲁家沟开展乡镇干部服务制试点工作,打造“零距离服务”的便民服务体系,探索创新新时期乡镇干部服务群众工作方法,促进乡镇职能和干部作风转变,形成职能定位合理、服务体系健全、办事阳光规范、社会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载体主要内容

1.健全网络搭平台。乡镇建立“一站式”服务政务大厅,将民政、合作医疗、计划生育等重点业务纳入大厅办理,公示群众办事流程图和窗口服务职责。村、社设便民服务室和便民服务代办点,在川区、浅山区实行村干部值班制,边远山区逢集日值班、干部去向明示和公布联系电话等形式,随时接收和办理群众诉求。同时将乡镇干部、村干部和有关单位的服务范围、岗位职责、联系电话进行梳理,印制发放便民服务卡,实行“一户一卡”,接受群众点名服务。搜集村社干部、党员户、种养大户、致富能人等群体的移动电话号码,采取移动“飞信”方式,及时将政策法规、种养技术、气象信息以及当前中心工作宣传到千家万户。

2.设岗定责明职责。乡镇党委与科级干部、驻村干部、站所干部分别签订重点项目服务责任书,实行一项重点工作、一名领导负责、一套班子开展、一个方案运行、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为每名干部制作岗位胸牌卡,实行“工作日”挂牌上岗,亮牌服务。设置义工行动先锋岗、弱势群体帮扶岗、政策法规宣传岗、社会治安管理岗、党建工作联络岗等36个服务岗位,组织党员干部按照所学专业、基层经验等特长“双向选择”,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3.深入群众征需求。开展“一联百”(1名干部联系约100户农户)活动,结合农村阶段性工作任务落实,全年走访不得少于两次。组织干部通过“一册”(农户基本信息“一册明”)、“一本”(民情日记本)、“一表”(群众意见征集表)的方式,深入开展进百家门、听百家言、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对征集到的群众需求属驻村干部和村社办理的限期跟踪办理,需由乡镇党委、政府协调解决的事项,提交乡镇党委会议研究确定专人办理。

4.落实项目优服务。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服务动力来自群众需要原则,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规划指导建立特色产业片带;围绕兴办公益事业,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努力解决群众行路、吃水、上学等困难;围绕惠农政策落实,及时足额发放各项惠农资金,使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围绕维护农村稳定,以建立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为重点,组织干部访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解民忧。

5.完善制度强考评。建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乡镇干部包业务包户责任制、重点项目三级干部责任制,推行乡镇干部入户访视制、为民服务承诺制、办理销号制和业绩公示制等制度,对干部从日常管理、任务完成、考核奖励、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每名干部建立服务实绩档案,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干部服务情况进行测评,将测评结果直接纳入干部年度考核结果。

载体实施效果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实践,精心组织实施,搭建了一个便民服务联动网络,推行了一套便民服务运行机制,完善了一套便民服务考核体系,促进了群众上访向干部下访、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群众跑腿向“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四个转变”,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

一是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靠实服务责任,完善考核体系,解决了乡镇干部服务群众的机制问题。干部开展工作情况,上有乡镇考核,下有群众监督,促进了干部为民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和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善。

二是方便了群众办事,促进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围绕方便群众办事,解决群众需求,通过设岗定责整合干部资源,组织干部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便民服务,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成为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有益实践。

三是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群众有事找干部、找村班子、找乡镇党委,乡镇党委和村班子主动为民排忧解难,促进了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增强了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强化了基层政权建设。

四是理顺了群众情绪,维护了农村稳定。干部经常与群众联系沟通,了解掌握和解决群众需求,使群众信任组织、依赖组织,有事主动找组织、找干部解决。同时,通过建立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和及时处置机制,实现了“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的目标,节省了行政成本和调处成本,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