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
外国语分院“三叶草”生命关怀志愿服务队,利用暑假、双休日对癌症晚期病人进行以陪护守望、按摩缓痛为内容的志愿服务,并开辟生命关怀博客、举办生命关怀行动访谈、宣传生命关怀行动 ? ? 不断挖掘生命关怀行动的教育价值。
三叶草的花语
“幸福”一词是三叶草的唯一花语。它代表着希望、幸福和生命。正如三叶草的花语一般,“三叶草”生命关怀服务队带给人的感觉是幸福而美好的。他们努力践行着“平凡、爱心、行动、积极”的理念。2007年6月的那个酷暑,“三叶草”队员赶赴宁波李惠利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陪护守望癌症晚期病人,通过按摩等方式缓解他们的疼痛。那时的“三叶草”还只是一支小小的暑期实践队伍。直到2009年,“三叶草”的行动引起了社会热切的反响,经学院和分院领导、老师的决定,才成立了现在的“三叶草”生命关怀服务队。他们用爱心延续生命的灿烂,照亮了重症病人的生命之路,将三叶草最珍贵的寓意传递到每一位需要关怀的病人心中。
播撒爱心,回报社会
当外国语分院2008级学生王茂接手负责“三叶草”生命关怀服务队这个团体时,她感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巨大压力。这个团队的特殊性质,是将爱心如阳光般播撒给那些病人,抚慰他们孤独的心灵。刚开始,她觉得很迷茫,不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可以给那些老人带去什么。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团队成员的群策群力之下,王茂集思广益,在上一届成员活动的基础上,又别出心裁,想出了许多新点子。生命关怀博客、举办生命关怀行动访谈、宣传生命关怀行动? ?一个个有意义的活动就在她的领导下展开了。
对那些身患疾病的人而言,“三叶草”队员就像是遗落凡间的天使,给了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感到了莫大的安慰与感动。而队员们也在服务中获得了心灵上的成长,学会了如何去爱和及时去爱。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他的一生中,可能会遭遇到种种的意外与变故。因此,爱一个人,特别是父母,要及时地表达出来,不要让爱成为一种遗憾。毕竟,谁都很难承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三叶草”生命关怀服务队的行动不但受到学院师生的广泛好评,而且在校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信息报》、《宁波日报》、《钱江晚报》、《现代京报》和《今日早报》等省市报纸媒体,电视台广播媒体以及国内多家重要网络媒体都对“三叶草”事迹进行多方报道,宣传生命关怀行为的意义与社会价值。但王茂说:“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我相信我们会把爱持续不断地输送给那些老人,使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能享受到生命的每一份温暖和感动。”这也是“三叶草”队员一直追寻的“有爱之旅”。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有如暗室里挣扎的花朵,疾病的侵袭使他们的生活笼罩在了绝望的黑暗之中,我们‘三叶草’虽然不能给他们带去很多的希望,但是也足以像一支光束,给他们带去了一丝温暖的慰藉。我们的付出也许会使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关爱他们。”这是“三叶草”团队在他们的博客上写的一句话,简简单单却使人无比的温暖。
外国语分院2010级的同学加入这个团队后,给这个大家庭注入了新的血液。徐伟杰、凌浩就是其中的两位。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对于那些身受病痛折磨的人,沟通与交流是志愿者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尽管受过专业培训,当他们回忆起第一次参与这个“临终关怀行动”的时候,坦言第一次进入病房的时候仍然非常紧张,生怕出错。他们的奉献或许是微薄的,但却也着实让人感动。
据另外两位队员徐赵莉和袁霜莹回忆,2010年她们帮助了一位患白血病的高二女孩。如此风华正茂的年纪,面临这样的噩耗,她和她的家人却依旧乐观。病房里的气氛永远都不会死气沉沉,而是充满欢声笑语。看着女孩的父亲在病床前低头望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安抚着她瘦弱的身体,恨不能代替她和病魔抗争,队员的心理百感交集。在他的眼神里,徐赵莉和袁霜莹深切体会到了如山般浓浓的父爱。
让徐、袁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青年人,他在查出病症后就辞去了原本喜爱的工作。在医院的日子里,他的情绪长久低落,十分沮丧。一次,徐和袁在医院的走道上与他的妻子相遇,经过一段时间闲聊,知道了这位青年患者是在他妻子的劝服下才渐渐地放下了警惕心理,接受治疗。每当妻子讲述他的病情时,眼里总是充满了痛苦和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在徐、袁到来之后,青年变得轻松、开朗起来。经常在病房里一起玩跳棋,讲故事。回忆起过去,他说他希望自己可以快点好起来,去完成他未完成的梦想。相处一段时间后,青年还邀请队员到他家去做客,好好地感谢了她们。
去医院之前,“三叶草”的每一位队员都是受过培训的,老师们会不断地强调和病人的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队员们刚到医院第一次服务病人时,看到病人痛苦的神情,内心十分难受。“有时候,心理压力太大又不能自我调节,只能接受指导老师的开导。这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在逐渐提升。”徐赵莉笑着说,“看来帮助他人并不是简单的,需要具备相应的素养才能践行。”
生命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彼此间的感染。团队成员们为病人倒茶、捶背、搀扶起卧,用刚学的技法为病人按摩浮肿、僵硬或干瘪的肢体,缓解他们长期卧床产生的疼痛。在带给病人以及病人家属快乐的同时队员自己也收获不少。队员凌浩笑着对记者说:“以前我是一个挺内向的人,但是在与病人及其家属接触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有时候会碰到语言不通,或是冷场,但是会及时找学姐们来帮忙。”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使得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
生命只有一次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生命很脆弱,活着也艰难,但生活是美好的。正因为生命中存在着太多不可预见性,所以我们更要积极面对。既面带微笑,又冷静客观,珍惜活着的每一天,认真、快乐地活好每一天。
受访者纷纷表示:“其实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很美好,我们可以听自己想听的歌,看自己想看的书,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一切都是在生命的基础上进行的。生命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用爱心温暖这个世界。当我们碰到挫折的时候,想想那些在死亡线上与病魔斗争的病人吧,他们面对病魔时表现出的坚强和对生命的渴望,激励着我们更好地珍惜生命,让生命之花常开!”
采写:王 姣 沈双红 寿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