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朝十讲
7751900000012

第12章 唐太宗:开创盛世的圣君(6)

《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书中所记述的封建政治问题是全面而详备的。吴兢把君主作为封建政权的关键,在开卷的第一篇《君道》中,他首先探讨了为君之道。他列举唐太宗的言论说明:要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把安民与修养自身当作为君的两个要素,对于封建政治来说,是抓到了点子上的。对于君主的个人修养,他以唐太宗为例,说明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是相当重要的。做到这两点,是唐太宗成功的关键,从历代统治者的施政实践上看,这两条对于政权安危具有普遍意义。

书中重点记述了人才使用问题。书中介绍了唐太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事迹。唐太宗对用人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一再强调“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对于人才,他提出了必须具有高尚品德,能够克己恭俭,正直廉洁等要求。为此,他不但采取了一系列选拔人才的措施,而且非常重视对官员的考核和赏罚。通过唐太宗的努力,一批人才集中于初唐政坛,这在巩固封建政权,组织民众生产,安定民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正是君明臣贤,上下一心,才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唐太宗之所以取得“贞观之治”的政绩,主要得益于“史”与“人”这两面“镜子”,特别得益于史。唐太宗把魏徵比作是一面“人镜”,魏徵死后,唐太宗亲自到灵堂放声大哭了很久,并亲笔撰写碑文,认为自己损失了一面镜子。而魏徵则是一位历史学家兼政治家,他远见卓识,总揽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史的编撰,并亲自主编《隋书》,前后达16年之久。唐太宗之所以采纳魏徵提出的200多条“谏议”,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魏徵所提的“谏议”,言之有据,据之源史,决不是夸夸其谈的“新观点”。从贞观十一年,魏徵给太宗的《十思疏》和太宗的答诏中,我们可窥见魏徵的才能以及与唐太宗君臣相互勉励的情景。

《十思疏》全文(白话)如下:

臣听说冀求树木长大的办法是必须先固植它的根本,希望水流长远的措施是必先浚溶它的泉源,殷盼国家安定的途径是必须先累积德义。泉源不深而希望水流长远,根本不固而冀求树木长大,德泽不厚而殷盼国家治理,臣虽然是下愚的人,也知道绝不可能做到,何况明智的圣人呢!

人的君主手握国家重权,统治着广大的天地,将极天般高峻的帝位,永保社稷无疆的福祉,不时时居安思危,持勤俭戒骄奢;德行不够丰厚,情操控制不了欲望,这也是丧害根本以冀求树木芪盛,堵塞泉源而希望水流长远的方式啊!

向来众多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无不因为殷忧而道为之彰明,功成而德为之衰退,有善始的帝王实多,能善终的帝王却少,岂不是进取容易而守成艰难吗?从前进取而有余,如今守成而不足,这是什么道理呢?臣的意思是,人君在殷忧的时期,必定竭诚以待下;等到得志以后,则变得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可以成为一体,傲物则骨肉变成路人,虽然用严刑来督责,用威怒来恐吓,终究只是心存苟免而不怀仁德,外表恭顺而内心不服。怨愤不在于大或小,可怕的是怨愤者是人;人民如同水一般,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理应留意戒慎!用腐朽的绳索驾驭飞奔的马车,其危险性可以忽视吗?

统治人民的君主,如果真能做到:产生欲望则思知足以自我警惕;想有所兴作则思知止以安定人民;想到位高势危则思谦虚而自我修养;害怕满溢则思江海所以下于百川;乐于游猎则思包围三面以免杀绝;忧虑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忧虑蒙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意念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泽所加则思无因个人的喜欢以谬赏;惩罚所及则思无因个人的愤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那九德,选拨贤能而任用,选择至善而顺从,则智者尽能发挥他们的计谋,勇者尽能发挥他们的力量,仁者传播他们的恩惠,信者贡献他们的忠诚,文武争着效力,君臣因而无事,可以尽情享受豫游之乐,可以修养松乔般的长寿。歌舞升平可无为而治,不多言语使百姓教化。何必劳神苦思,代替部下处理公务,致使劳役聪明的耳目,亏损于无为的大道呢!

魏徵此疏,作于“贞观之治”的巅盛时期,当时天下大治,歌舞升平,一派繁荣。而魏徵却提出居安思危,强调秉持忧患意识。今天看来,各个朝代的兴衰史,无不印证了魏徵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魏徵在贞观十三年,又上一篇《十渐不克终疏》,言辞切峻,直列太宗十个方面的“渐不克终”,可谓犯颜直谏的典范,堪称廷谏第一人。其行为和胆略,为后人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话题。

在敬佩魏徵的同时,我们更加欣赏李世民——一个善于纳谏,立志上比尧舜的“天可汗”。在历史的长河中,铁骨铮铮、犯颜直谏的谏臣可谓多矣,不少人满腔热血,因触了逆鳞,为国为民写下了一首首悲烈的挽歌。如商朝时的比干、春秋时的伍子胥、战国时的屈原、隋朝时的高熲、明朝时的解缙等等,哪一个不具有超前见识?哪一个不是思辨过人?可他们仅仅因为廷谏的对象胸襟窄小,结果给后人留下的是无奈的叹惜。

李世民身经百战,本是个英武之气十分沛盛的帝王,可在谏臣面前,他克制自已,努力效法圣君。我们不妨看看太宗读了《十思疏》后,亲手写的一份答诏:“知道频频抗表上疏,诚极忠款,言穷切至,使朕披读忘倦,每达夜半。若非公体国情深,开导义重,岂能以良图见示,匡扶朕的不及!……公的批评,朕闻过了!朕要将它放在几案上经常阅读,希望晚年能得善终,不让尧、舜的良政专美于往日,不让刘备、孔明的交情高出于当今。等待公再报朕以嘉谋,无妨有所冒犯而不必隐讳!朕将要虚襟静志,敬伶德音。”由此可见,唐太宗与魏徵之间,始终默契地秉持着忧患意识,相互间肝胆相照,共同打造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贞观之治”,是中国两千多年漫长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曾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就当时的世界而言,它经济繁荣,文化先进,举世瞩目。究其原因,是与唐太宗“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分不开的。换一句话说,就是唐太宗在位时的所有重大决策,每必与大臣们对照隋朝的历史经验教训,以防止决策上的失误。因而,他在位的23年政绩,历来被史家赞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总结自己领导成功的经验时,把学习、研究和借鉴历史当作一面“镜子”,几乎每天必照不已。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唐太宗的话内含历史的真理,因而成了千古名言。后人只是将唐太宗话中的“古”字改为“史”字而已,内涵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