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7751800000006

第6章 布衣、菜根:不可或缺的人生体验(2)

刘禹锡的这首怀古诗《乌衣巷》,人们在孩提时代就已经耳熟能详了。诗中“王”指“琅琊王氏家族”,是中国帝国阶段最显要的世家大族。这首诗妙就妙在它集中描写了“今日”乌衣巷的破败,同时又巧妙地暗示了昔日乌衣巷的繁华,并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哀愁。世家大族的兴衰就和他们居住的地方一样,令人感叹。

“琅琊王氏家族”中第一个走上历史舞台的是东汉末年的王祥。王祥的名字也许大家很陌生,但是提到“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人们便没有不知道的了。他的弟弟对兄长非常恭敬,是二十四悌之一。兄弟俩的孝悌给他们带来了好名声,也为他们搭起了步入仕途的阶梯。王祥应徐州刺史吕虔之邀,做了已经篡汉的魏朝的别驾。从此,琅琊王氏家族开始步入中国政治舞台,王祥一直做到三公。

王氏家族的第二代没有太有名的。王祥有五子,王览有六子。他们多为循吏,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批人一方面因为父荫而为官,体现了世家大族的传承特征;另一方面,他们的家风保持得很好,在政治风波中善于趋吉避凶,同时重视文学和思想教育,为下一代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王家到第三代,长期积累的能量开始爆发,叱咤九州,成为最为显赫荣耀的世家大族。王家第三代中群星灿烂,领导人物有四个:王戎、王衍、王敦、王导。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天下大名士。王衍为权臣东海王司马越的亲信,西晋末年,基于中原动荡的情况,为防不测,王衍力主建立江南基地,他建议司马越派司马睿出镇江左(江左就是江南)。王导早年是司马越手下官员,而未来的晋元帝、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则是司马越的心腹,天下已乱,王导转而辅佐司马睿从事移居江左的战略计划。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王导跟着司马睿来到秣陵(南京),组织起一股新势力。因为迁居江南是王家事先论证好的战略部署,所以很多王氏子弟都陆续来到江南,包括王■、王含、王舒、王彬等等。他们的下一代,如王羲之、王胡之、王彪之等等也都纷纷过江。此后,王家便在江南扎下了根,并且日渐繁盛。当时他们大多住在乌衣巷中,与他们做邻居的,便是后来与王家齐名的陈郡谢家。

据说永嘉元年王导初次来到秣陵的时候,曾经请郭璞为王家占卜吉凶,得出的结果是:“吉,无不利。淮水绝,王氏灭。”果然,此后数百年,琅琊王氏在江左生息繁衍,尤其是王导的后代,更成为了南朝第一大族。直到陈末隋军南下前夕,金陵城中秦淮河水突然壅塞不通,陈遂灭,王家也从此黯淡了下来。

司马睿不算是皇室嫡支,势孤力弱,没有什么名气。刚刚渡江来到秣陵的时候,江左大族根本没什么人理睬他。为了树立琅琊王司马睿的权威,王导就和王敦导演了一出大戏。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三月上巳节那天,秣陵本地的官属人民都到江边修禊祈福。就在这时,司马睿乘肩舆,具威仪,大张旗鼓地列队出来观禊,而王敦、王导等等南渡的中原衣冠名士都骑马恭敬地护卫。这架势立刻吸引了万千江南士民,清楚地传达了一个信息:琅琊王是中原大族新近拥立的君主。许多当地名族,如纪家、顾家看到了之后都惊讶,继而是非常畏惧,都纷纷拜伏在道左。司马睿的威仪就这么确立起来了。

当然,光有威仪还不够,在王导的主持下,中原士族纷纷与江南大族搞起了联谊活动,投刺拜谒,消除隔阂,大家开始互相接近。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洛阳城破,晋室凋零,大批北方士族南渡而来。在王导的主持下,司马睿从其中征辟了大批贤士为掾属,包括后来在东晋政坛非常活跃的刁协、庾亮、卞壶、周■等人。在王导的辅佐下,荆州、扬州等地社会安定,户口殷实,一派繁荣景象。江左士民都很感激王导,尊称他为“仲父”。而司马睿更是感激这位良臣,当众称赞王导说:“你真是我的萧何啊!”

再说王敦,年轻时候就娶了晋武帝的公主,加上王衍的提携,西晋末年,成了一方封疆大吏。当时南方颇有些“乱匪”,势力很大。王敦以及他手下的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同叛匪苦战数载,后来因功被封为镇东大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六州军事,成为了东晋初年最强大的将领。这时候王敦和王导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一刚一柔,权倾东南,被当时人称做“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和司马皇族共同拥有东晋天下)。王家和司马家的关系是一种双边互惠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共生关系。没有王家,也没有司马睿的今天;但是没有司马睿的倚重,王家也不会如此权倾江南。

可惜,王敦争战四方,叱咤风云的光彩很快黯淡了,王家清虚玄谈的一派逐渐占了上风。王徽之,是书圣王羲之之子,出任重臣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相当于骑兵参谋官。可他倒好,蓬头散发,天天胡混。实在是太出格了,桓冲有一天故意问他:“你是管什么的?”王徽之思考了一下,回答说:“不知道,可能我是管马的吧?”桓冲脾气很好,进一步追问:“你管多少匹马?”王徽之说:“我从来不打听这个,怎么知道有多少马呢?”桓冲又问:“那最近死了多少匹马你知道吗?”王徽之说:“我连活马都不知道有多少,怎么知道死马有多少呢?”王徽之文采风流,但做官很混账,因为他是琅邪王家的人,长官不敢来找碴,居然还能升官,做到了黄门侍郎。

士族握有最高权力、垄断高级官职的时候,就把竞争机制从士族阶层里取消了。这些士族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得到官职,他们的政治能力也就必然逐渐弱化。到最后就无法在政坛上生存了,这里还有一个王复。

南朝的颜之推对江南的士族如此评价:“他们对人情世故完全不懂,做官不管事,也确实管不了。只会穿博衣大带,用香料熏染衣服,涂脂抹粉,出门坐车轿,走路还要人扶着,官员骑马甚至会被人弹劾。建康县官王复未曾骑过马,见马嘶鸣跳跃,大惊失色,对人道:‘这分明是老虎,你们怎么能亏心说它是马呢?’碰上了动乱,这些雅致至极的士人肉柔骨脆,体瘦气弱,路也走不得,凉也受不得,唯一能干的就是穿着绫罗绸缎,怀揣金银珠宝,等着饿死。”

从马上征战的王敦到不知道马数的王徽之,再到指马为虎的王复,展现了士族衰落的轨迹。正是由于士族自己不争气,才给“寒族”以机会,中国社会往平民社会的迈进,到最后,士族本身也变为编户齐民。

读书人的贫寒与自强

北宋仁宗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范仲淹母亲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听说他通晓经学,邀请他协助主持应天府学。范仲淹慨然领命。为了便于工作,范仲淹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到宿舍查夜,责罚那些偷闲不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重点,诸生可以对照学习,写作水平迅速提高。

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问业的人,络绎而至。范仲淹热诚接待,不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招待他们吃饭,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

一次,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拜谒范公,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文钱。过了一年,孙秀才又来拜谒范公,范仲淹一边给钱,一边问他为何匆匆奔讨,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孙秀才悲戚地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够使用。”

范仲淹对他说:“听语气,你不像乞客。待我帮你在本校找个职事,让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养老人,这样你能不能安心治学?”孙秀才大喜领命,从此,一边任职一边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第二年,范仲淹离开南京,孙秀才也辞去职事。十年之后,朝野上下传诵着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教授《春秋》,姓孙名复。这位学者,便是当年那位孙秀才。宋代的学术,经过唐末五代的衰落,正是靠泰山孙复重新复兴。范仲淹感慨地说:“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

感叹孙复,也是感叹自己。贫困压垮人,极少数自强不息的人努力奋斗,摆脱贫穷卑贱的地位后,他们回顾贫困,心情复杂,既感谢贫穷造就了他们坚韧务实的性格,同时,对贫困带来的心理扭曲也是讳莫如深。他们能够正视贫困,视人如己,希望自己做些事情减轻穷困给人带来的苦难。这些人是人类的精华,范仲淹是其中的一员。他认为教育是一个改善自身和地位的途径,同时对社会有益,这恰是他自己的写照。

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苏州降生。小范是个苦孩子,两岁死了父亲,为了生活,母亲带他改嫁到了朱家。朱家也很穷,无钱供他读书。他就一个人来到长白山上的醴泉寺,一边干杂活,一边苦读寺里的书籍,常常读书到深夜。困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

最使他感到困苦的就是每天的饭食,不要说可口的饭菜,连吃饱也不容易。每天他都煮好一盆粥,待粥冷凝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下肚。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醴泉寺的书籍已不能满足他的需要。范仲淹偶然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世。他惊愕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立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了母亲,离开长白山,徒步求学去了。